王文龙请邹义到厅坐下喝茶,大概弄清楚了万历皇帝给自己的好处,这才问道:“邹公公可否告知圣上要微臣做何事?”

就凭万历皇帝那逮到一个人就往死用的做事风格,王文龙才不信万历会凭白无故给他这么大的好处。邹义对天拱拱手道:“圣上和九连菩萨已经决定设立皇家海贸公司,不过不仅是内库,也要给宗室和外戚参股的机会,此是圣上交由我来负责,正要建阳帮助说项,若公司成立,免不了也有建阳一个官职呢”

王文龙明白了,什么免不了一个官职,万历多半是对于这投资不完全放心,想要多招些股份分担风险。

至于他王文龙,与其说招股,更不如说是拿他做个幌子。凭王文龙口才再强也不可能说动宗室们真金白银的掏钱,宗室们之所以要掏钱,还是怕万历皇帝,可是万历需要一个顶雷的人。

邹义笑道:“建阳你只好好计划便是,过两日便在武清侯的圆子里招股。”

万历皇帝下旨要他去得罪人,他也不能说不去。

反正不就是搞路演吗,王文龙就出一张嘴,顶多被几个宗室记恨,反正福建又没有宗室,他们也没本事对王文龙怎样,王文龙无奈也就接受了。

王文龙倒是忍不住好奇问道。“宗室有那么多钱吗?”

王文龙知道万历皇帝的内库这十几年可是过手了三百多万两银子,比国库里头的存银数量还多,万历皇帝想要宗室外戚分担风险,宗室的钱袋子也得深到一定程度。

邹义同样左右看看,小声笑道:“大明养宗室二百余年,他们怎会无钱?建阳看过武清侯的园子,便知这些宗室外戚的手面了。”

王文龙点点头:“敢问武清侯的园子在何处?”

“在京城西北的海淀,名叫清华园。”

王文龙:“……”

这群宗室真是挺有钱的。

……

第一任武清侯是当今李太后的爹李伟,已经去世多年,如今的武清侯是李太后的长兄李文全。

李太后是贫苦家庭出身,从小被卖到裕王府里做宫女,李氏被裕王看中生下了长子也就是后来的万历皇帝,李家此后才翻身。

后来裕王又继承大统,李太后也成为贵妃,李家便越发兴旺。等到李太后的儿子万历登基称帝,李家也终于完成三级跳,成为了京城的顶级权贵。

李太后对于自己的老爹以及兄弟非常照顾,一再嘱咐万历皇帝以及宗室要对外戚好。这嘱咐甚至影响到以后的大明皇室,崇祯帝的第五子朱慈焕早夭,病死前对崇祯说:“皇帝带外戚不好,九连菩萨要使每个皇子都年少而亡的。”老太太那时都死了十几年了,这嘱托着实成为了大明皇室的心理阴影。

武清侯此时权势滔天,只看这一座清华园就知他的财力,清华园又称“李园”,那是此时的京中第一名园,整座园子建造的规模宏伟,富丽堂皇,面积足有接近七十亩,比后世清华大学校园面积还要大些,还包括了清华附小等附近地段。

王文龙在还没有被叫做未名湖的未名湖畔下马,只看了一眼这园林的规模就知道万历皇帝为啥会要找宗室筹款了。

万历皇帝好不容易搜刮来点钱拿出来孝敬自己老娘,而李太后转手就送了给娘家人,最可气李家还在万历皇帝眼皮下修了这么一座园子,就凭万历皇帝那抠搜性格,王文龙合理怀疑他找宗室外戚投资的一大目的就是为了报复。

王文龙和邹义走进园中的时候,李太后的大哥李文全已经在园中等待。

李文全如今也已六十多岁,他和王文龙拱手道:“王寺丞,里面请。”

王文龙拱手回礼:“多谢武清侯相迎。”

李文全一笑,拢了拢衣服道:“王寺丞和邹公公跟随我家人入园就是,在下这几日犯了气喘,少陪了。”李文全话是这么说,然而人却中气十足,明显也就是看在万历皇帝让两人筹款的份上才出来迎接,然后便要找借口离开。

邹义道:“武清侯自便。”李文全转身就走,王文龙和邹义只能相视苦笑。

李文全前半辈子就是个京城混混,后半辈子因为妹妹的关系突然飞黄腾达,根本不把他们两人放在眼里。

王文龙和邹义来到准备谈事情的厅,不久又见一个面白无须的道袍中年人走了进来。

邹义连忙起身道:“李道长来了。”

他又为一旁的王文龙介绍:“这位乃是锦衣卫指挥使李玄成,武清侯的三弟。”

王文龙听说是李太后的三弟来了也忙拱手行礼。

李文松面向阴柔,没有一根胡子,哪怕穿着道袍,乍看之下也像个道姑而非道士,这是因为李文松其实是个太监。

李家当年十分穷困,根本养不活许多孩子,将长女送到裕王府去做宫女,又将三子李文松送进宫中做太监。

李文松入宫之时还不满十岁,从小受割,所以一辈子身子都没长开,看起来更像个女人。

在李氏被封太后之后,李文松也得以出宫,如今封了锦衣卫指挥使。

李文松从小在后宫生活,吃过的苦明显比李文全多,见识也更广,还进过内书房读书,在太监里也算是个有本事的。

李太

后信佛,然而李文松却是入了道籍的全真派武当山凝虚观观主。

万历皇帝年轻时祭拜武当山和祭拜五台山的李太后打对台,李文松就在那时转而学道,明显是为了家族考虑。

这人不像李文全一样眼高于顶,反而一上来便同邹义和王文龙寒暄,李文松故意聊起当年在内书房读书的旧事,和同样在内书房读过书的邹义找到共同话题,场上气氛很快热络起来。

三人聊的热络,这时场中又进来一对父子——周藩的镇国将军朱勤炼,和朱勤炼的儿子辅国将军朱朝燿。

王文龙原本不知道京城宗室的情况,前两天还好奇询问邹义这些宗室怎么不在藩地而会聚集在京城?

邹义给的答案非常简单:“来要钱的。”

听邹义一番解释,王文龙也明白了,这都得怪大明的宗室制度太奇葩了,满清的宗室制度一度被人说成落后,然而却已经是在大明宗室制度的基础上改进了的。

朱元璋当年规定的宗室制度是:皇上的儿子都封做亲王,亲王的儿子中嫡长子继承亲王王位,其他儿子全都封郡王。

而且亲王郡王全都可以由嫡长子按次序继承。

这叫什么?世袭罔替!

在后来的满清“世袭罔替”是八大铁帽子王才有的待遇,而在明朝,任何一任皇上的儿子,包括皇上儿子的儿子,无论亲王郡王都有这样的待遇,结果可想而知——大明的王爷满地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