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三条委任
送走一脸迟蹉的林诚,赵铭坐在审讯室内依旧细细的观阅着手中委任状。
这份委任状的确有点意思。
其一,提升他赵铭的军衔,从原本的中校提升至上校,这已经属于极其罕见的破格提拔。
其二,委任赵铭为察哈尔副都统,此委任暂不公开。
其三,委任赵铭为特务处驻察哈尔情报组组长。
三条委任,一条比一条炸裂,赵铭要是不清楚自己几斤几两,还以为自己是校长的亲儿子。
但仔细想想,也能解释的通。
首先这第三条就很不靠谱,所谓的特务处现在就是个虚名,压根就不算什么正规组织。
也不是后世那大名鼎鼎的军统,现在充其量只能算是个草台班子,虽然直接隶属于校长,可还是暗地里干活,根本上不得台面。
目前有两个并存的特务机构,一个也就是党务调查处,这个属于国府另一派直系领导,与校长有关系但不大。
而另一派则是以黄埔系为班底组建的特务处,现在赵铭即将加入的就是这个特务处。
“唔...上级应该是那位戴先生?”
赵铭摩挲着下巴,感觉事情越来越有意思了。
对方拉自己加入这劳什子特务处,其主要原因就是目前还只是个草台班子。
他赵铭的身份很好,同时与冯帅和阎帅麾下人马有所联系,并且与奉系的任旅长还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
不得不说,想出他担任察哈尔特务处情报组组长的人简直是个人才。
看这个林诚的处境就能得知,对方在察哈尔办事应该都没一个像样的办事处,纯粹就是走一步算一步。
说这就是个草台班子都是高看他们了。
给一个情报组组长的虚职,还真不算什么。
反而是对方占了便宜。
“不过这对于我而言何尝不是占了便宜?”
赵铭淡笑着,有些事还真就是双刃剑。
现在看来对方是占了便宜,可这何尝不是给赵铭往后一个机会?
就算中原大战结束,赵铭也不可能和国府翻脸,可又没法公开和国府唱反调。
所以有些事,得讲究一定的价值,如若到时候能以特务处的身份展现出一定价值,那自己就是价值的,对方想要拿捏自己,还得掂量掂量值不值得。
“貌似有些想太远了,我现在什么身份?竟然敢想这么远的事情,还是先拿下察哈尔再说吧!”
赵铭摇头失笑,目光看向窗外的蓝天白云,心里既是期待战争到来又是害怕战争真到达的那一刻。
经历过灾荒之后,赵铭无时无刻不想着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什么宿命论,他不信,他只信一切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才能不至于在这个乱世无端横死。
时间就这样在一天天过去,数日后,位于张家口某一个小四合院内。
这边距离北平不是太远,城内的建筑风格依旧有不少都有着京城特色。
这间小四合院表面平平无奇,可如若城内有国外最先进的信号波频专用检测装置,那肯定能在这间小四合院附近锁定一个信号源。
只可惜,那种最先进的设备,哪怕目前财大气粗的国府也仅有一两台用于防备境外势力渗透。
“电报编译出来了吗?上峰是怎么说的?”
一道冷冷的声音传来,负责接收电报的电报员额头有些细汗流淌,开始不断翻阅密码本。
虽说现在特务处的反谍能力还只是初入门,但该有的基础操作还是在执行,不会傻乎乎的用明线进行交流。
明线也就是目前商用电报的形式,压根就不存在密码本,但凡学过一些摩斯电码都能破译。
甚至许多收音机都是这种商用频道,压根没有加密操作。
“长官,已经差不多了,马上马上!”
“快点!”
林诚吩咐一声便开始不断在屋内来回踱步,上峰这次对这个赵铭兴趣很大。
起初是不大的,但当他将赵铭此次的要求用密电发过去后,仅仅下一个约定的发报时间点对方就做出了回应。
所谓约定的发报点,也就是为了保密而做的一种手段,这是从国外学到的一些经验。
因为一些敌后工作,很可能遇到一些反侦察手段,如若在一些发报频率少的时间段发报,很容易被中途截获。
故而往往很多时候发报都约定几个热门时间段,也就是当地商用电报比较频繁的时间段。
这样敌人就很难在海量电报中精准找出异常电波频率。
这种手段在眼下用处不大,但难保不会有东洋人潜伏在城内截获机密情报。
“长官已经完成编译,您看看!”
电报员将已经编译好的书信递给一旁的林诚。
见此林诚忙不迭的上下查看起来。
只是看了片刻他就有些错愕的瞪大了眼睛。
“还真同意了!”
“长官,上峰同意了?”一旁的副手也有些惊讶,这可是五百万大洋,说同意就同意了?
“同意了,不仅同意了,还让我们密切关注察北的动向,务必将察北最近半年的变化写成详细的报告。
到时候由我亲自送至南京!”
林诚有些凝重道,声音都有些干涩。
这也意味着,上峰认为这个赵铭很有投资价值,一般而言很少需要他们如此密切关注一个人。
上一个还是阎帅这种层次的人物,最起码也是阎帅麾下高级将领,一地主官这种大人物。
偏偏这个赵铭进入大人物眼中了。
吩咐电报员继续等待可能出现的后续电报,林诚将副手带到办公室。
所谓的办公室,其实就是四合院的书房,附近还有伪装的警卫作为掩护,周遭相隔邻居好几道围墙很安全。
嘎吱!~
“长官,这事.....”
副手正准备说话,忽的发现书房内竟然早早的有人坐着了,月光下只能看到这人小半张侧脸。
是一位身穿中山装,看上去二十七八岁,很有知识分子气息的男子,头发梳理的一丝不苟,正端着茶盏慢条斯理的喝着。
看到来人,他只是淡笑点头,从始至终只露出小半张侧脸,让人看不清此人的全部样貌。
这份委任状的确有点意思。
其一,提升他赵铭的军衔,从原本的中校提升至上校,这已经属于极其罕见的破格提拔。
其二,委任赵铭为察哈尔副都统,此委任暂不公开。
其三,委任赵铭为特务处驻察哈尔情报组组长。
三条委任,一条比一条炸裂,赵铭要是不清楚自己几斤几两,还以为自己是校长的亲儿子。
但仔细想想,也能解释的通。
首先这第三条就很不靠谱,所谓的特务处现在就是个虚名,压根就不算什么正规组织。
也不是后世那大名鼎鼎的军统,现在充其量只能算是个草台班子,虽然直接隶属于校长,可还是暗地里干活,根本上不得台面。
目前有两个并存的特务机构,一个也就是党务调查处,这个属于国府另一派直系领导,与校长有关系但不大。
而另一派则是以黄埔系为班底组建的特务处,现在赵铭即将加入的就是这个特务处。
“唔...上级应该是那位戴先生?”
赵铭摩挲着下巴,感觉事情越来越有意思了。
对方拉自己加入这劳什子特务处,其主要原因就是目前还只是个草台班子。
他赵铭的身份很好,同时与冯帅和阎帅麾下人马有所联系,并且与奉系的任旅长还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
不得不说,想出他担任察哈尔特务处情报组组长的人简直是个人才。
看这个林诚的处境就能得知,对方在察哈尔办事应该都没一个像样的办事处,纯粹就是走一步算一步。
说这就是个草台班子都是高看他们了。
给一个情报组组长的虚职,还真不算什么。
反而是对方占了便宜。
“不过这对于我而言何尝不是占了便宜?”
赵铭淡笑着,有些事还真就是双刃剑。
现在看来对方是占了便宜,可这何尝不是给赵铭往后一个机会?
就算中原大战结束,赵铭也不可能和国府翻脸,可又没法公开和国府唱反调。
所以有些事,得讲究一定的价值,如若到时候能以特务处的身份展现出一定价值,那自己就是价值的,对方想要拿捏自己,还得掂量掂量值不值得。
“貌似有些想太远了,我现在什么身份?竟然敢想这么远的事情,还是先拿下察哈尔再说吧!”
赵铭摇头失笑,目光看向窗外的蓝天白云,心里既是期待战争到来又是害怕战争真到达的那一刻。
经历过灾荒之后,赵铭无时无刻不想着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什么宿命论,他不信,他只信一切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才能不至于在这个乱世无端横死。
时间就这样在一天天过去,数日后,位于张家口某一个小四合院内。
这边距离北平不是太远,城内的建筑风格依旧有不少都有着京城特色。
这间小四合院表面平平无奇,可如若城内有国外最先进的信号波频专用检测装置,那肯定能在这间小四合院附近锁定一个信号源。
只可惜,那种最先进的设备,哪怕目前财大气粗的国府也仅有一两台用于防备境外势力渗透。
“电报编译出来了吗?上峰是怎么说的?”
一道冷冷的声音传来,负责接收电报的电报员额头有些细汗流淌,开始不断翻阅密码本。
虽说现在特务处的反谍能力还只是初入门,但该有的基础操作还是在执行,不会傻乎乎的用明线进行交流。
明线也就是目前商用电报的形式,压根就不存在密码本,但凡学过一些摩斯电码都能破译。
甚至许多收音机都是这种商用频道,压根没有加密操作。
“长官,已经差不多了,马上马上!”
“快点!”
林诚吩咐一声便开始不断在屋内来回踱步,上峰这次对这个赵铭兴趣很大。
起初是不大的,但当他将赵铭此次的要求用密电发过去后,仅仅下一个约定的发报时间点对方就做出了回应。
所谓约定的发报点,也就是为了保密而做的一种手段,这是从国外学到的一些经验。
因为一些敌后工作,很可能遇到一些反侦察手段,如若在一些发报频率少的时间段发报,很容易被中途截获。
故而往往很多时候发报都约定几个热门时间段,也就是当地商用电报比较频繁的时间段。
这样敌人就很难在海量电报中精准找出异常电波频率。
这种手段在眼下用处不大,但难保不会有东洋人潜伏在城内截获机密情报。
“长官已经完成编译,您看看!”
电报员将已经编译好的书信递给一旁的林诚。
见此林诚忙不迭的上下查看起来。
只是看了片刻他就有些错愕的瞪大了眼睛。
“还真同意了!”
“长官,上峰同意了?”一旁的副手也有些惊讶,这可是五百万大洋,说同意就同意了?
“同意了,不仅同意了,还让我们密切关注察北的动向,务必将察北最近半年的变化写成详细的报告。
到时候由我亲自送至南京!”
林诚有些凝重道,声音都有些干涩。
这也意味着,上峰认为这个赵铭很有投资价值,一般而言很少需要他们如此密切关注一个人。
上一个还是阎帅这种层次的人物,最起码也是阎帅麾下高级将领,一地主官这种大人物。
偏偏这个赵铭进入大人物眼中了。
吩咐电报员继续等待可能出现的后续电报,林诚将副手带到办公室。
所谓的办公室,其实就是四合院的书房,附近还有伪装的警卫作为掩护,周遭相隔邻居好几道围墙很安全。
嘎吱!~
“长官,这事.....”
副手正准备说话,忽的发现书房内竟然早早的有人坐着了,月光下只能看到这人小半张侧脸。
是一位身穿中山装,看上去二十七八岁,很有知识分子气息的男子,头发梳理的一丝不苟,正端着茶盏慢条斯理的喝着。
看到来人,他只是淡笑点头,从始至终只露出小半张侧脸,让人看不清此人的全部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