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儿,你说西南那边,接下来该如何治理?”

    武英殿内,朱元璋望着太子朱标出声询问。

    在问这话时,朱元璋的眉头微微皱着。

    看得出来对于这件事儿,朱元璋已经是思索良久。

    并且就目前来看,还没有想出一个特别好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来。

    西南那边的情况很复杂。

    一来是距离中原腹心之地太远。

    二来便是道路崎岖难行,从中原腹心之地往那边而去。

    不论是运粮还是运兵,都很不容易。

    三来便是气候过于闷热,且那边汉人太少。

    到处都是蛮人,特别难以治理。

    四来就是……

    如今大军不过是将西南给打了下来,把整体的局势给稳定住了。

    看起来,西南已经成为了大明的国土。

    可实际上还差得太远。

    想要在那片地上建立起有效的统治,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朱元璋对于这上面,还是有着清醒认识的。

    他可不认为,只要将西南那里攻打下来,那边就会成为大明的地方。

    这种想法太天真。

    最为重要的,还是要通过一些办法,来让那边的众多异族之人认同大明,听从大明的调遣。

    认同大明的制度。

    大明的政策能够在那边推行,能够在那里收上税。

    当大明遇到什么危险时,可以从那里得到兵马粮草的支持。

    不会在大明刚一陷入到弱势,那里众多的土人,便开始造反,脱离大明。

    甚至于开始攻打大明……

    只有达到了这些标准,才算是真正将西南的广大地方变成大明的国土。

    可想要做到这些,无疑特别的困难。

    朱元璋对于这些事,已经琢磨了很久,心中也有些想法

    却还是觉得不够完善,

    不能彻底根治西南的诸多事情。

    对于他这种在很多事情上都想一劳永逸,把事情给彻底做好,不为后世儿孙留下什么麻烦的人而言,显然是很痛苦的。

    听到了朱元璋的询问,太子朱标也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很显然,朱标对于西南那边的种种问题,也是很了解。

    知道那里不好解决。

    所以并没有立刻就说什么话,沉思了好一阵之后,才望着朱元璋开口道:

    “父皇,我听二妹夫说,文英哥在原本的历史上,受到父皇任命,让他世代镇守西南。

    这一举措,在稳定西南这件事情里,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既如此,那就不妨还如同原本的历史上那样,将文英哥给封到那边去。

    让他永镇西南。

    文英带兵打仗是一把好手。

    西南那里如今才刚刚收伏,若是没有大军,和能征善战的将领进行镇守,很容易便会出事。

    今后诸多的政策,也推行不下去。

    最为关键的是,文英哥为人还特别谦逊,知道分寸。

    做事情有章法,并不喜欢大肆屠戮。

    收服西南,并不能只一味的用强,也需要适当有一些怀柔的手段。

    西南那边需要信得过的人镇守,长时间的治理。

    文英哥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朱标缓缓的起说出了他的建议。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道:

    “这点儿你倒是和咱想的一样。

    确实,咱也是想了又想,再没有比文英这孩子,在那边镇守更靠谱的人选了。

    把他安排在那里,咱放心。

    这也是咱此番继续让他带兵在那里的原因之所在。”

    朱标闻言,便接着开口道:“除了这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

    那就是要移民。

    将一些地方的百姓,给移民到西南那边去。

    增加我汉人在那边的数量。

    只有我汉人的数量在那边足够多,西南那里才会变得安稳。

    长时间的下去,还能够对那边的人进行同化。

    让他们对我大明,对华夏产生认同。

    只要这些认同产生了,今后想要割舍都割舍不掉!”

    朱元璋点点头道:“标儿,这个你说的也不错,确实要移民。

    不往那边移民,不多弄一下咱汉人过去,想要那边长时间的归顺,长治久安是不可能的……”

    至于该如何移民,这事儿倒也不必过于多说。

    毕竟从大明建国之后,朱元璋就没少进行移民。

    比如从人口稠密的江西等地,往其余经过了长久的战乱,而导致人烟稀少的地方迁移。

    并为此而制定出来了诸多优惠的政策。

    可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往西南那边进行移民,纵然有些麻烦,情况有些不一样,

    但整体上却也是大差不差。

    只需要在一些细节上,进行变动也就行了。

    可此时,提起移民这事,朱元璋还是有些牙疼。

    倒不是说他不知道该怎么移民,而是因为这是一个极为烧钱的活。

    想要让人往那边移民,就必须要对移过去的人妥善安置。

    并且也要给他们相应的照顾。

    只有这样,很多人才会不抵触,忍受背井离乡之苦,跋山涉水往那边的烟瘴之地而去。

    毫无疑问,这些事想要做成,需要太多太多的钱。

    到了现在,大明不说百废待兴,却还有着诸多需要用钱的地方。

    组建水师要钱,兴修水利要钱。

    稳固边防要钱……

    各个方面都需要钱。

    诸多事都绕不出开一个钱字。

    若是在以往,遇到这种情况,朱元璋不会有太多的犹豫。

    马上就会让宝钞提举司开印大明宝钞。

    很快就能得到充足的宝钞,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可是如今,在经过了韩成的诸多科普之后,宝钞他也不敢这么印了。

    这让他很是惆怅。

    必须加快水师建造!

    必须赶紧将外面的那些海寇给解决了!

    而后赶紧下海挣钱!

    只有把钱给挣的足足的,那很多事儿干起来才会有底气。

    这种处处缺钱,处处因为钱被卡脖子的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

    更为难受的是,明明他知道海外有很多的钱,偏偏就是因为有些诸多海盗在外面。

    不得不放缓脚步,不能立刻到海外去赚钱。

    这种感觉当真是糟糕透了!

    朱元璋只恨不得龙江宝船厂,顷刻之间就再造出来二十艘两千料的大海船。

    韩成那边带着人,赶紧将那红衣大炮给造出来,装到船上去轰海寇它娘!

    把那些海寇统统都给干废,丢下去喂鱼。

    这些海寇挡了他的发财路,导致这么多事儿都推行的缓慢,朱元璋真想将那些人给碎尸万段!

    “除此之外,还需要把各个地方的道路,给修的畅通。

    西南广大地区,和咱们这边的联系本身就少。

    很多地方,没有正经的大路可以行走。

    想要西南长治久安,修路是必须做的一件事儿。

    只有把路修好了,才能加强西南地区和咱大明之间的联系。

    今后不论是两地沟通,还是调兵遣将,亦或者是运送粮草等物资。

    都要快上许多……

    除此之外,孩儿觉得教化也非常的重要。

    若是可能,今后当多派一些教书先生到那边去创办学堂,招收那些蛮夷的孩童,进入学堂读书写字。

    教他们说汉话,教授他们咱汉人知识,咱汉人的理念。

    让他们学习咱们汉人的文化。

    让咱们这边的文化,取代他们那边的一些传统习俗,乃至于一些信仰。

    如此一来,长时间下去他们就会觉得他就是咱们汉人。

    和咱们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思想。

    打心眼儿里认同他们的身份,也认同咱们的统治。

    这种教化,比用刀子去打打杀杀要好用的太多……”

    听到朱标如此说,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来。

    觉得自己标儿说的是真不错。

    接下来,朱标又针对西南之事,提出了不少的看法。

    朱元璋听得是连点点头。

    觉得自己的标儿,提到这些都很有见地。

    真的开始实行,必然会有很不错的效果。

    但很可惜,很多办法说到后来,都会因为一个钱字而被卡住。

    要么是暂时不能实行,要么就算是能开始施行,规模也不会太大,无法大刀阔斧的进行。

    这让朱元璋分外郁闷。

    甚至于都想过去看看,韩成和陶成道他们鼓捣的红衣大炮,有没有弄好。

    不过,虽然对朱标提出来的诸多办法很是认同,也觉得自己的标儿是真优秀。

    尤其是随着韩成到来后,随着标儿认识的增加,眼界的开阔,对于很多事情都有了新的认知。

    处理起事务来,也更加的成熟稳重。

    可朱元璋还是觉得,仅仅是这些办法不够。

    不是说朱标提出来的办法不好用,而是说这些办法综合施行起来,起到的效果,和他心中想要达到的效果,还是不小差距。

    可具体该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朱元璋心里面也是没有头绪。

    朱标商议了很久之后,朱元璋决定把这事儿,拿到朝堂上去说。

    询问朝堂的众多臣子,该用什么办法,才能彻底平定西南。

    消除隐患,让西南彻彻底底的成为大明的版图。

    在听到朱元璋的问题之后,朝臣们显得挺意外。

    继而很多人都跃跃欲试起来。

    毕竟这个问题听起来还是很简单的。

    只要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能想出至少三四个办法来。

    很快便有人开口说了起来。

    你说一个对策,我说一个办法。

    不一会儿就提出来了五六个。

    洪武朝上的朝堂,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朱元璋高坐龙椅之上,听着众人在这里说对策。

    并不对他们说出来的对策,进行评价。

    只是不时的点点头。

    如此过了一阵后,朝堂上逐渐安静的下来。

    因为基本上能说的对策,都已经说完了。

    朱元璋望着众人道:“还有吗?”

    朝堂上为之沉默。

    等了一会儿后,才有之前一直不曾开口的人,心里面带着一些得意越众而出,对于朱元璋行李。

    在众人的注目之下,说出他的办法来。

    结果自以为绝妙的办法说出来后,朱元璋也只是反应平平。

    如同之前其余人说对策时,一样的反应。

    点了点头,然后接着问还有没有。

    这种反应,让站出来说对策的人心里,多少有些不太好受。

    觉得朱元璋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

    却也不敢多言。

    接下来又陆续有几人走出来,说出了他们的办法。

    而朱元璋的反应还是那样,没有说认可,也没有说不行。

    只是问还有没有。

    如此过了一阵之后,朝堂之上彻底没音了。

    朱元璋叹口气道:“恁诸位所说的办法,咱听起来有不少都挺不错。

    用在西南那边,确实可以。

    但在咱看来,想要彻底的解决西南那边的问题,仅靠着这些,还是有些不太够。

    缺乏一种一击致命的那种办法。

    恁诸位,接下来都好好的想想。

    咱给你们三天的时间集思广益。

    三天之后,再将所想的办法都给咱呈上来。

    让咱过目。

    今日所说的这些,便不必再多言。

    咱需要的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哪个能想出来,咱必然会有赏。”

    听到朱元璋的话后,众人纷纷应了下来,都把这个事儿放在了心里。

    洪武朝武贵文轻。

    他们文官们露脸的时候不多。

    这次看起来是个难得的机会。

    谁若是能想出不错的办法来,从今日陛下的反应来看,只怕能被青眼相加。

    能被皇帝青眼相加,那接下来自然而然就是平步青云!

    这是很多人,做梦都想要得到的机会。

    退了朝之后,很多人便开始绞尽脑汁的去想。

    而有的人则更加聪明,直接向一些有见识的人去请教去了。

    都想在这个事情上拔得头筹!

    ……

    “父皇,你说他们能想出来好的办法吗?”

    武英殿里,朱标望着朱元璋询问。

    带着一些不太确认。

    朱元璋道:“咱也不太清楚。

    不过说不定也有意外之喜。

    不是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吗?

    让他们多想想,说不定就有一些意外的收获。”

    朱标点了点头,表示对朱元璋话的认可。

    随后又道:“父皇,要不……就这个事儿问问二妹夫?看看他有没有好的办法?”

    万事不决问韩成。

    朱标又一次把韩成给搬了出来。

    朱元璋想了一下摇头:“再等等吧,韩成现在,正在那里弄红衣大炮。

    这事更重要。

    还是先别去打扰他。

    那让他先抓紧时间,把红衣大炮给造出来,装到船上去。

    咱现在是快要穷疯了。

    看着海外都是金山银山,遍地的钱。

    可它娘的,因为那些狗东西在外面盘踞,挡了咱的财路。

    咱心里是真难受。

    只恨不得立刻就将这些狗东西都给宰了!

    听了朱元璋如此说,朱标便也暂时打消了,前去询问韩成的念头。

    觉得自己父皇说的倒也对。

    能够混到上早朝资格的官员,那都是有两把刷子的。

    应天府城这里,又汇集了多少大明的有识之士?

    这事儿让他们集思广益,说不定还真的能想出不错的办法。

    如此想着,朱标倒是想起了诚意伯刘伯温。

    如果诚意伯还在的话,这事儿问他,或许也能得到一个不错的答案。

    可惜,他已经去世好多年了……

    ……

    兵杖局。

    韩成和工匠们,正在这里忙碌着造红衣大炮。

    万户陶成道,还有他的那些徒弟,也参与其中跟着忙碌。

    虽然如此,可是心里面对于兴国侯所准备造的这什么红衣大炮,心里面多少是有些不太相信的。

    不是说他们不相信兴国侯的能力。

    实在是兴国侯所说的这红衣大炮实在太惊人,完全超乎了他们的想象。

    不论是口径,还是长度,亦或者是兴国侯所说的那超强大的威力,以及超远的射击距离。

    都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兴国侯所提出的这些设想,简直超出了他们对于火器的认知。

    哪怕之前兴国侯通过飞天之事,证明了他的才能。

    并且也折服了他们中了很多人。

    可飞天是飞天,制作火炮归制作火炮。

    他们这些人对飞天不太了解,对于火器,可都再熟悉不过。

    很多都已经沉浸其中了一二十年。

    尤其是陶成道,在这里面钻研的时间更长更久。

    大明现在的不少火器,都是他改良,甚至于是发明出来的。

    韩成自然能够知道,陶成道还有陶成道的这些徒弟们,是一个什么心情。

    对这红衣大炮又是一个什么看法。

    对此他倒不准备多解释了。

    这种提前了一两百年,跨越时空的大炮,对于他们这些人而言,冲击力确实很大。

    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倒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因为有了之前热气球飞天的事情在,陶成道还有陶成道的这些徒弟们,对于这制造着红衣大炮的事。

    虽然有些疑问,觉得韩成这些办法不行。

    却也没有人贸然开口,进行反对。

    也没有哪个人,因为觉得这是异想天开,从而不参与其中。

    韩成让他们怎么做,他们都会尽全力的去做。

    对于陶成道他们的反应,韩成一点都不慌。

    等到今后,把这红衣大炮给做出来,进行了发射后,陶成道他们就会明白了。

    事实摆在面前,不相信也得相信。

    铸炮的时候,韩成有时也会忍不住的畅想。

    等到自己这边,将这些红衣大炮,给多多的铸造出来,装到战船上。

    遇到了那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两部海寇。

    会不会把这些人这些海盗,都给整懵掉。

    今后开着战船给小日子送温暖,小日子会不会吓得屁滚尿……

    这等事不能多想。

    只是稍微想想,就让人觉得未来可期。

    虽然陶成道,还有陶成道的徒弟们,以往并没有接触过红衣大炮。

    并且对于韩成所说的红衣大炮,还持着怀疑的态度,

    但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陶成道,以及陶成道这些徒弟们的铸炮手艺,那绝对是实打实的。

    有了他们的加入之后,韩成铸造红衣大炮的速度,开始飞速的提升。

    不少其余人铸炮之人,甚至于从系统那里获得了相应知识的韩成,都觉得有些困难的事。

    到了陶成道他们手里,倒是显得畅通无阻。

    按照韩成的估算,最多再有两三天的时间。

    第一批,一长一短,两门红衣大炮便可铸造出来。

    到了那时便可以开试炮了。

    想想这事儿,韩成就觉得特别期待。

    这红衣大炮,绝对能够给大明的很多人强烈的震撼。

    尤其是大明的那些对手,更是会幸福的晕过去……

    不过对于这些事情的变化,江南那边走私,做海外生意的人,并不知情。

    还在那里老神在在的等着看朱元璋大明水师的笑话。

    看朱元璋的水师,是如何在陈方两部海盗那里,撞的头破血流。

    看朱元璋想要重开市舶司事儿被迫中断……

    ……

    海岛之上,陈方两部海寇的首领,此时到汇集到了一起。

    原本这两部海寇之间,有着诸多的竞争关系。

    有时候也会进行厮杀。

    可是现在,为了顶住来自于大明朝廷的压力,两部海寇暂时达成了合作的意向。

    准备接下来共同联手,把大明朝堂的水师给吃掉。

    “让那朱重八,好好的挣扎吧!

    只要他的人敢来到海上,与咱们死磕。

    来多少,咱们就吃掉他多少!

    咱们之前只是为了赚钱,为了利益,不愿意和朱重八的水师死磕。

    再加上又有吴祯吴良那等懂事的人在,彼此之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日子都能过得去也就是了。

    可朱重八这狗东西,竟然还想要来个狠的。

    想要断咱们的财路。

    既如此,那就休怪咱们出手无情!

    真以为他朱重八能在陆地上横着走,来到这海上就还能行?

    咱们必然要教他做人,让他明白,海上谁说的算!”

    有个脸上带着刀疤的人,面上带着冷笑,出声说道。

    话音落下之后,引得不少人哈哈大笑起来。

    气氛一时之间显得格外的快活。

    根本没有把朱元璋,以及朱元璋的水师放在眼里。

    ……

    应天府城。

    随着朱元璋早朝之上问策,一下子就变的不一般了起来。

    宛若平静的湖面,被投下了一颗巨大的石子那样,荡起了层层的涟漪。

    很多人在这三天的时间里,都是绞尽脑汁,各显神通,想要找出可行的、治理西南的策略来。

    从而拔得头筹。

    一些勋贵武将们,也都纷纷不甘示弱。

    如此过了三天之后,又一次早朝开始。

    朱元璋高坐在龙椅上,有宦官将这些朝臣们的奏章,都给一一收了,放到朱元璋的御案之前。

    这一次,基本上所有的朝臣都上了奏章。

    有些人就算是明知道自己提的办法不怎么靠谱,可能还是写了出来。

    呈送了上去。

    万一自己觉得不怎么靠谱的办法,陛下却觉得十分靠谱,选中了呢?

    这样一来,岂不是赚大发了?

    把这些人的奏章都给收好,又说了一些事情后。

    朱元璋便宣布了退朝。

    表示他这里会,会认真看他们这些人提出来的办法。

    看看谁的办法好。

    能真正的在西南的事情上,起到巨大的作用。

    众朝臣散去之后,反应各不相同。

    有的人对于自己所提出的策略,本就不抱什么希望。

    有的人则心中忐忑。

    还有一些,自以为提出了绝妙计策的人,则信心满满。

    甚至于一些过分自信的人,都在开始畅想,自己的策略被皇帝看中,从今之后自己平步青云的事儿……

    等到这些人都离去后,朱元璋则带着这些奏章,返回到了武英殿里。

    开始去看看,这些人所提出来的办法。

    朱元璋一开始时,还抱着很强烈的期待去看看。

    可结果连着看了七八本之后,兴趣一下子就降了下来。

    有些办法,简直就是狗屁不通,看的他直想骂娘。

    看一本丢一本,一直将所有的奏章都给看完,都没有找到一个合心意的。

    而在朱元璋看的时候,朱标也同样在这里观看奏章。

    同样是失望不已。

    倒不是说这些奏章里面,没有一个有见地的办法。

    倒也有三四个比较亮眼。

    只是怎么说呢,虽然比较亮眼,但也属于矮子里面挑将军。

    距离他们所想的,还差得太远……

    “它娘的!一群酒囊饭袋。

    连一个好办法都想不出来!”

    朱元璋忍不住愤愤的骂到。

    朱标揉着额头,有些无奈的笑了笑,道:“父皇,也不能怪他们,实在是父皇咱们的要求太高了……”

    在众多朝臣的等待与期盼之中,很快便有消息,从武英殿里传出。

    说他们所提的办法,皇帝都看了。

    除了几个比较满意之外,其余的都不行。

    而那几个满意的,也仅仅是能看过眼而已。

    距离陛下所想要达到的那种效果,还差得太远。

    这些消息传出之后,顿时就令得众多的朝臣,为之呆愣不已。

    这个结果,当真是出乎了他们诸多人的所料。

    谁都没有想到,居然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陛下的要求也太高了吧?

    这么多人集思广益,送上去了诸多办法,他竟然都看不上!

    真的还有比这些策略,更好的办法吗?

    有些人为之疑惑不解。

    那些自以为提出了好的办法的人,更是心中愤愤不平。

    觉得朱元璋,就是在这里故意为难人。

    这样的办法都看不上,他还想要什么办法?

    这个世上真存在,他所想要的那种办法吗?

    根本不存在的好吧!

    谁有这个能力能想出来?

    皇帝就是在异想天开,想屁吃?

    “走吧,标儿,看看韩成这小子去。

    本来咱不想拿这事去打扰他,只想让他赶紧把红衣大炮给弄出来。

    现在看来,不去问问他还是不行。”

    武英殿里,朱元璋看看那被他当做垃圾,扔了一地的奏章之后,站起身来。

    从上面踩过,望着朱标出声说道……

    ……

    【崇祯时空即将开启,请宿主做好准备……】

    兵杖局里,正在看铸造火炮的韩成,察觉到了恋人系统上面的变化后,就将之打开,观看消息。

    在看到了这消息是什么后,顿时愣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