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天下计算机英雄,苦其久矣(3k)
第116章 天下计算机英雄,苦其久矣(3k)
大家一看,连忙手忙脚乱的把秦怀茹抬进房里,可别这个再出什么三长两短,那这事儿就没法收拾了。
而且,听她的意思,肚子里还有孩子。
高振东一听,这应该就是槐花了,前世电视剧里,槐花77年高中毕业,那时间大差不差,应该是在自己来四合院之前就有了,虽然剧里时间线和人物年龄的配合有点一言难尽,不过大致还对的上。
许大茂站在人群里,看着被人们抬进屋里去的秦怀茹,眼睛滴溜溜乱转,不知道在想什么鬼东西。
高振东看见这场景,心里笑笑,这个狗东西,又有什么鬼心思了,不过这事儿现在没法说,听其言,观其行呗。
经过大家一阵忙活,灵堂算是搭建起来了,不过敲锣打鼓吹唢呐是没有的,李副厂长张罗后事,他肯定不想犯错误。
好在天气已经彻底凉了,不用什么制冷,贾东旭也出不了问题。
留下两位厂里的同志帮忙,李副厂长和高振东打了个招呼,先回去了,他也是挺忙的,明天再来。
临走,还特意叮嘱高振东道:“振东,事情都忙完了,你也尽力了,回去早点休息,剩下的有其他同志在呢。你工作重要,还是要尽量休息好。”
高振东和易中海、傻柱、闫埠贵几人道了别,各自一路长吁短叹,各回各家。
回到家,高振东想起自己要做点儿什么了,他从存储库里拿出一套东西,放在桌上。
——《安全生产培训教材》。
这套安全生产培训教材,还是许大茂结婚那天抽出来的,当时觉得一时间没什么用,就扔在库里了。
现在看来,还是有一些用的。
厂里有安全生产规程,但是一来不怎么完善,和这套教材里经过几十年沉淀积累的经验教训的出来的成果比,还是有不少疏漏的地方。
二是太过具体,不成体系,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没有总的一个指导思想和要求,也没有一套理论体系来规范整个流程和管理体系。
当然这里面的法律法规部分,只能有一小部分可以用建议的形式拿出来,至于剩下部分,只好暂时舍弃掉。
高振东看着这厚厚的一本东西,有点儿犯愁,还得抄!
好在这个可以拿到第一研究室,拿出自己一心二用的本事,还是自己口述,找厂里的人配合写,应该也不会花费太长时间。
至于娄晓娥,《军地两用人才》的一小部分还没搞完呢,不能指望她了。
第二天是周六,也是高振东在运算所支援的最后一天。
高振东被借到运算所,前前后后花了差不多两个月时间,眼看着已经到了十二月了。
这两个月,高振东和运算所的人密切配合,还是成果斐然的。
晶体管计算机,陆陆续续生产了差不多30多台,听说振兴电产第二批原材料的采购也完成了,后面会有更多,等这段日子挺过去,1274厂产线改造一完成,那产量不就直接起飞。
DJS-59计算机的使用人员,已经培训了300来人,分布在急需的各行各业,后续的培训,由运算所的人根据高振东的讲义,继续接手,总不能把高振东焊死在这个事情上,那在上上下下各级人员看来,那可就是天大的浪费。
同时,等到高振东的一系列教材付梓出版,高等院校会把人才培养工作接手过去,那时候,就是大批产出的时候了。
至于科研人员,这块是花心血最多的,从一个已有的体系转到一个新体系,花费了高振东和运算所的人不少的时间。
运算所已经全面停止了M-3计算机的那条路,开始转向高振东传授的通用计算机的路子,这比简单的用晶体管淘汰电子管,走得要深入得多。
唯一的遗留问题,今天即将解决。
以高振东为首的验收专家组仔细听取了显示器设计组的汇报,考察了XS-59型显示器的各项电气参数,进行了显示器实际显示效果验证,并对显示器设计组成员进行了质询。与会专家组讨论认定,XS-59型显示器各项特性基本达到了初始设计要求,具备投产条件,符合定型规定,准予定型。
整个过程花了半天时间,随着高振东在验收意见书的验收专家组长位置签下自己名字,显示器设计组一阵欢呼,终于搞出来了,在高主任结束在运算所的支援工作之前。
现在开始,DJS-59晶体管计算机系统就是由JP-59、XS-59、DJS-59组成的一套完整系统了。
要是等高主任走了还没搞出来,那可就丢大脸了。
厉所长和池总工两人也是专家组成员,看着手下的人如此开心,对着高振东笑道:“高主任,让你见笑了,这么个小事都激动成这样。”
高振东很理解他们的心情,实际上DJS-59量产型的整个系统,真正由运算所挑大梁,完成设计制造的,还就这个XS-59了,虽然设计规格是高振东定下的,可是大部分工作还真是他们自己搞定的。
高振东笑道:“哪里哪里,他们的激动,我们都懂,天下计算机英雄,苦纸带久矣。”
厉所长和池总工闻言,哈哈大笑。
这不是开玩笑,国内原本的计算机系统输入输出设备,到80年代初都一直没有跟上技术的步伐,较为落后。
以高振东看到的那本78年的电子计算机专业书籍为例,到了78年,里面提到的输入输出设备仍然见不到键盘和专业显示器的踪影。
倒是纸带输入机、卡片输入机、光学读出机、模拟量输入通道、行式打印机、纸带穿孔输出机、卡片穿孔机、静电印刷机、电传打字机、控制台打字机、光笔显示器等设备,写了一堆,其中篇幅最多的,还是打孔!
这里面和键盘显示器最接近的,应该是电传打字机和光笔显示器了。
前者像键盘,可是价格贵多了,结构也复杂,普及率比较低。
后者就有意思了,像是显示器和鼠标的结合体,但是没有鼠标那么灵活方便,可以通过光笔,实现原始的触摸输入,但是这东西是高级货,根本不普及,被称为“新型复合输入输出设备”,放到“其他”里面介绍了一下。
现在在59年,就搞出了专用的键盘和显示器,而且把成本降到了用得起的程度,在所有计算机的使用者看来,这就是大功一件。
毕竟穿孔纸带和打孔卡片这两个东西,使用起来实在是反人类,光花在输入打孔和输出判读上的时间,那都是一大把。
而且还很难改,工作压力极大。
厉所长和池总工想起了什么,叮嘱高振东道:“振东主任,那两本书,伱可尽快校正,大家都等着呢。后面还有需要校对的,我们正在加快速度,很快就好。”
高振东笑着应下来。
下午,厉所长和池总工召开了全所大会,会上,两人大量列举了高振东同志借用到运算所以来的艰苦工作,高度赞扬了他的无私付出,充分肯定了他为国产计算机发展所带来的重大意义.
总之就是,给我夸,夸不死就往死里夸。
对此,运算所的同志表示同意,会议进程时不时被热烈的掌声打断。
高振东也上去讲了一通,主要是感谢运算所的同志们对自己工作的配合,赞叹他们在DJS-59外设设计、DJS-59系统生产、后续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艰苦付出和高效工作,并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进一步推进国产计算机的发展。
到了晚上,运算所全所聚餐,算是用最高规格请高振东同志吃顿饭。
席间,厉所长笑道:“振东主任,要不,你干脆调到我们单位来算了,你看你的工作内容,来我们这儿是再合适不过了。”
池总工也来凑趣:“对啊对啊,高主任,别的不说,我保证你来我们这儿,过渡一段时间,顺顺当当正好做和我一样的工作。”
高振东笑道:“两位领导过奖了,那可不敢,我需要学习锻炼的地方还很多。不过计算机方面,我有了成果,肯定是要先找两位领导帮忙的。”
三人一笑,举杯一饮而尽。
第二天是周日,某全国发行的大型日报头版报道——《祝贺我国首型全晶体管计算机全系统顺利定型》。
整篇报道用热情洋溢的文字,介绍了首型全晶体管计算机DJS-59的特点、性能、优点,特别提到了速度快、体积小、可靠性高、成本低廉、系统易用、易于推广,并据此说明了其在高精尖领域的重要作用,展望了它在国民生产生活中可能产生的重大意义。
报道还高度赞扬了DJS-59计算机原型机设计者的刻苦钻研和无私付出,对原型机试制提供了大量助力的相关人员表示了感谢,对十二机部运算所全所在设计者指导下迅速完成DJS-59的量产表示了肯定。
对于原始设计者和运算所在开展量产工作的同时,同步组织使用人员培训,做到“宁可人等设备,不让设备等人”的高效推广方式,也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不过,除了单位之外,上述人员的名字均未公开。
而此时的高振东并没有看到这份报纸,这份报纸不是上班,等闲是看不到的。
他现在正在看戏,一出好戏!
第二更
(本章完)
大家一看,连忙手忙脚乱的把秦怀茹抬进房里,可别这个再出什么三长两短,那这事儿就没法收拾了。
而且,听她的意思,肚子里还有孩子。
高振东一听,这应该就是槐花了,前世电视剧里,槐花77年高中毕业,那时间大差不差,应该是在自己来四合院之前就有了,虽然剧里时间线和人物年龄的配合有点一言难尽,不过大致还对的上。
许大茂站在人群里,看着被人们抬进屋里去的秦怀茹,眼睛滴溜溜乱转,不知道在想什么鬼东西。
高振东看见这场景,心里笑笑,这个狗东西,又有什么鬼心思了,不过这事儿现在没法说,听其言,观其行呗。
经过大家一阵忙活,灵堂算是搭建起来了,不过敲锣打鼓吹唢呐是没有的,李副厂长张罗后事,他肯定不想犯错误。
好在天气已经彻底凉了,不用什么制冷,贾东旭也出不了问题。
留下两位厂里的同志帮忙,李副厂长和高振东打了个招呼,先回去了,他也是挺忙的,明天再来。
临走,还特意叮嘱高振东道:“振东,事情都忙完了,你也尽力了,回去早点休息,剩下的有其他同志在呢。你工作重要,还是要尽量休息好。”
高振东和易中海、傻柱、闫埠贵几人道了别,各自一路长吁短叹,各回各家。
回到家,高振东想起自己要做点儿什么了,他从存储库里拿出一套东西,放在桌上。
——《安全生产培训教材》。
这套安全生产培训教材,还是许大茂结婚那天抽出来的,当时觉得一时间没什么用,就扔在库里了。
现在看来,还是有一些用的。
厂里有安全生产规程,但是一来不怎么完善,和这套教材里经过几十年沉淀积累的经验教训的出来的成果比,还是有不少疏漏的地方。
二是太过具体,不成体系,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没有总的一个指导思想和要求,也没有一套理论体系来规范整个流程和管理体系。
当然这里面的法律法规部分,只能有一小部分可以用建议的形式拿出来,至于剩下部分,只好暂时舍弃掉。
高振东看着这厚厚的一本东西,有点儿犯愁,还得抄!
好在这个可以拿到第一研究室,拿出自己一心二用的本事,还是自己口述,找厂里的人配合写,应该也不会花费太长时间。
至于娄晓娥,《军地两用人才》的一小部分还没搞完呢,不能指望她了。
第二天是周六,也是高振东在运算所支援的最后一天。
高振东被借到运算所,前前后后花了差不多两个月时间,眼看着已经到了十二月了。
这两个月,高振东和运算所的人密切配合,还是成果斐然的。
晶体管计算机,陆陆续续生产了差不多30多台,听说振兴电产第二批原材料的采购也完成了,后面会有更多,等这段日子挺过去,1274厂产线改造一完成,那产量不就直接起飞。
DJS-59计算机的使用人员,已经培训了300来人,分布在急需的各行各业,后续的培训,由运算所的人根据高振东的讲义,继续接手,总不能把高振东焊死在这个事情上,那在上上下下各级人员看来,那可就是天大的浪费。
同时,等到高振东的一系列教材付梓出版,高等院校会把人才培养工作接手过去,那时候,就是大批产出的时候了。
至于科研人员,这块是花心血最多的,从一个已有的体系转到一个新体系,花费了高振东和运算所的人不少的时间。
运算所已经全面停止了M-3计算机的那条路,开始转向高振东传授的通用计算机的路子,这比简单的用晶体管淘汰电子管,走得要深入得多。
唯一的遗留问题,今天即将解决。
以高振东为首的验收专家组仔细听取了显示器设计组的汇报,考察了XS-59型显示器的各项电气参数,进行了显示器实际显示效果验证,并对显示器设计组成员进行了质询。与会专家组讨论认定,XS-59型显示器各项特性基本达到了初始设计要求,具备投产条件,符合定型规定,准予定型。
整个过程花了半天时间,随着高振东在验收意见书的验收专家组长位置签下自己名字,显示器设计组一阵欢呼,终于搞出来了,在高主任结束在运算所的支援工作之前。
现在开始,DJS-59晶体管计算机系统就是由JP-59、XS-59、DJS-59组成的一套完整系统了。
要是等高主任走了还没搞出来,那可就丢大脸了。
厉所长和池总工两人也是专家组成员,看着手下的人如此开心,对着高振东笑道:“高主任,让你见笑了,这么个小事都激动成这样。”
高振东很理解他们的心情,实际上DJS-59量产型的整个系统,真正由运算所挑大梁,完成设计制造的,还就这个XS-59了,虽然设计规格是高振东定下的,可是大部分工作还真是他们自己搞定的。
高振东笑道:“哪里哪里,他们的激动,我们都懂,天下计算机英雄,苦纸带久矣。”
厉所长和池总工闻言,哈哈大笑。
这不是开玩笑,国内原本的计算机系统输入输出设备,到80年代初都一直没有跟上技术的步伐,较为落后。
以高振东看到的那本78年的电子计算机专业书籍为例,到了78年,里面提到的输入输出设备仍然见不到键盘和专业显示器的踪影。
倒是纸带输入机、卡片输入机、光学读出机、模拟量输入通道、行式打印机、纸带穿孔输出机、卡片穿孔机、静电印刷机、电传打字机、控制台打字机、光笔显示器等设备,写了一堆,其中篇幅最多的,还是打孔!
这里面和键盘显示器最接近的,应该是电传打字机和光笔显示器了。
前者像键盘,可是价格贵多了,结构也复杂,普及率比较低。
后者就有意思了,像是显示器和鼠标的结合体,但是没有鼠标那么灵活方便,可以通过光笔,实现原始的触摸输入,但是这东西是高级货,根本不普及,被称为“新型复合输入输出设备”,放到“其他”里面介绍了一下。
现在在59年,就搞出了专用的键盘和显示器,而且把成本降到了用得起的程度,在所有计算机的使用者看来,这就是大功一件。
毕竟穿孔纸带和打孔卡片这两个东西,使用起来实在是反人类,光花在输入打孔和输出判读上的时间,那都是一大把。
而且还很难改,工作压力极大。
厉所长和池总工想起了什么,叮嘱高振东道:“振东主任,那两本书,伱可尽快校正,大家都等着呢。后面还有需要校对的,我们正在加快速度,很快就好。”
高振东笑着应下来。
下午,厉所长和池总工召开了全所大会,会上,两人大量列举了高振东同志借用到运算所以来的艰苦工作,高度赞扬了他的无私付出,充分肯定了他为国产计算机发展所带来的重大意义.
总之就是,给我夸,夸不死就往死里夸。
对此,运算所的同志表示同意,会议进程时不时被热烈的掌声打断。
高振东也上去讲了一通,主要是感谢运算所的同志们对自己工作的配合,赞叹他们在DJS-59外设设计、DJS-59系统生产、后续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艰苦付出和高效工作,并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进一步推进国产计算机的发展。
到了晚上,运算所全所聚餐,算是用最高规格请高振东同志吃顿饭。
席间,厉所长笑道:“振东主任,要不,你干脆调到我们单位来算了,你看你的工作内容,来我们这儿是再合适不过了。”
池总工也来凑趣:“对啊对啊,高主任,别的不说,我保证你来我们这儿,过渡一段时间,顺顺当当正好做和我一样的工作。”
高振东笑道:“两位领导过奖了,那可不敢,我需要学习锻炼的地方还很多。不过计算机方面,我有了成果,肯定是要先找两位领导帮忙的。”
三人一笑,举杯一饮而尽。
第二天是周日,某全国发行的大型日报头版报道——《祝贺我国首型全晶体管计算机全系统顺利定型》。
整篇报道用热情洋溢的文字,介绍了首型全晶体管计算机DJS-59的特点、性能、优点,特别提到了速度快、体积小、可靠性高、成本低廉、系统易用、易于推广,并据此说明了其在高精尖领域的重要作用,展望了它在国民生产生活中可能产生的重大意义。
报道还高度赞扬了DJS-59计算机原型机设计者的刻苦钻研和无私付出,对原型机试制提供了大量助力的相关人员表示了感谢,对十二机部运算所全所在设计者指导下迅速完成DJS-59的量产表示了肯定。
对于原始设计者和运算所在开展量产工作的同时,同步组织使用人员培训,做到“宁可人等设备,不让设备等人”的高效推广方式,也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不过,除了单位之外,上述人员的名字均未公开。
而此时的高振东并没有看到这份报纸,这份报纸不是上班,等闲是看不到的。
他现在正在看戏,一出好戏!
第二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