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徐庶力劝卧龙加盟
“孔明,莫非你……”徐庶此时仿佛如梦初醒般,死死地盯着诸葛亮,眼神中充满了惊愕与疑惑。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却迟迟未能决定是否要对刘政道出实情。
刘政则饶有兴味地注视着诸葛亮,嘴角依然挂着那副似笑非笑的神情:“不如就由这位卧龙先生亲自解释一下吧,为何要以虚假身份欺瞒于我?”
闻得此言,诸葛亮不禁面露愧色。原本,他打算在此处先稍作试探,借假身份暗中观察刘备父子一番。岂料徐庶偏偏在此刻闯了进来,毫不留情地揭穿了他的伪装。
然而,与此同时,诸葛亮心中亦生起一丝好奇。毕竟,“卧龙”之名虽在荆襄一带有一定知名度,但远未传播至如此广泛。那么,刘政又是如何得知这一切的呢?
不过,当目光触及刘政身旁的徐庶时,诸葛亮心中大致有了答案——想必是徐庶曾经向刘政提及过自己。
毕竟,他和徐庶是多年的好友,两人一见如故,交谈得非常愉快,对彼此的才华也都相当赞赏。
然而,诸葛亮并不知晓,站在他面前的这个身材高大、精明强干的年轻人,其身体里的灵魂实际上来自于遥远的未来世界。因此,对于这位即将成为大汉丞相的传奇人物,他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
“抱歉,之前欺骗了殿下!其实在下并不是司马衷,而是诸葛亮,字孔明,世人都称呼我为‘卧龙’!刚才之所以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只是想借机试探一下殿下对我的看法,所以还望殿下能够原谅我的冒犯之举!”
诸葛亮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然后双手抱拳,恭恭敬敬地向刘政深深鞠了一躬。
“原来如此?”刘政听后恍然大悟,但紧接着眼神中却流露出一丝疑惑,“不过,孔明先生为何不愿意坦诚相待呢?莫非先生觉得,我们父子二人并非贤明之主吗?”
徐庶在旁边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地说:“对啊,孔明啊!权御公子真可谓是当今世上的大英雄呢!他的父亲刘玄德更是举世无双的仁德之主啊!他们父子俩都极具爱惜人才之心,而且从不计较一个人的出身和地位高低贵贱,最看重的反而是个人真正的才能本事。像你孔明这样才华横溢、智谋过人之人,又怎么会担心不受重用呢?”
诸葛亮嘴角轻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解释着:“正所谓耳闻不如目见嘛,如果我没有亲眼看到这些事实真相,仅仅凭借那些道听途说的传言就轻易做出判断,那岂不是太过于轻率鲁莽了吗?”
稍作停顿后,诸葛亮紧接着又说道:“然而,今天有幸得见公子本人,这才明白原来那些传说所言不假呀!公子确实胸怀远大志向,尊重贤能之士,心系天下百姓,完全当得起‘仁义’二字的赞誉啊!”
听闻此言,徐庶脸上也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笑意,随即便向诸葛亮发出诚挚的邀请:“既然如此,孔明是否愿意与我一起联手合作,共同尽心尽力辅佐公子,齐心协力匡正扶持汉室江山,努力实现大汉朝的伟大复兴呢?”
“这......”诸葛亮面露犹豫之色,心中暗自思忖着。实际上,他并不是不愿意辅佐刘备和刘政父子,然而,像他这样拥有雄才大略的人,世间难得一遇,若非受到三次恳切拜访邀请,绝不会轻易出山。
遗憾的是,虽然的确曾有人多次来访,请他出山相助,但来者却并非他翘首以待的那个人。刘备才是他梦寐以求、一心追随的英明主公。然而,经过漫长的等待,最终引来的却是刘琦这样阴险狡猾、不择手段之人。在此种情况下,他别无选择,只能被迫主动离开隐居之地,踏入刘备的领地。
眼见诸葛亮流露出犹豫不决的神情,徐庶的脸色瞬间变得焦急万分,他急切地说道:“孔明啊,你究竟还在等待什么呢?如今正值乱世纷争之际,凭借你如此卓越非凡的才能,万万不能虚度光阴,埋没了自己这身绝世才华啊!我可以用我这条性命向你保证,权御公子必定就是那位能够实现天下太平的人!重振汉室雄风,收复旧日都城,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机会就在眼前啊!”
被徐庶这番言辞打动,诸葛亮不禁微微动容,心中暗自思忖良久,终于咬咬牙,毅然决然地跪倒在地,朝着刘政深深一拜,行臣子大礼道:“微臣诸葛亮,愿誓死效忠于殿下!”
见到诸葛亮如此举动,刘政心头一阵狂喜,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竟然不费吹灰之力,便能使得这位智谋过人的卧龙先生心悦诚服。而这一切,全都要归功于徐庶那三寸不烂之舌,此人实乃无价之宝!
刘政快步向前,急忙将诸葛亮扶起,满脸欢喜地道:“有孔明先生助我,犹如如虎添翼,胜过拥有百万雄师啊!”
“恭贺公子,喜得贤臣!孔明之才智,远胜于我百倍有余。公子得此贤才辅佐,必能成就一番大业,复兴汉室江山,亦指日可待矣!”徐庶此时显得格外兴奋,似乎比刘政还要开心几分。毕竟,他与诸葛亮相识已久,深知其才华横溢、谋略非凡。如今见好友得以一展抱负,自然由衷地感到欣慰和喜悦。
虽说“胜他百倍”这种说法未免过于夸张,但这无疑表明在徐庶心中,诸葛亮之才确实远超于他。
面对徐庶如此赞誉有加,诸葛亮不禁面露羞涩之色,并赶忙谦逊地回应道:“元直谬赞了!以元直之能实不在吾之下,又何须这般妄自菲薄?”
眼见此景,刘政亦不由微微蹙眉,调侃道:“罢了罢了,汝等文士总是这般喜好谦逊自持、行事低调,动辄便言胜己十倍百倍!岂会有如此离谱之事?”
闻得此言,诸葛亮与徐庶相视一笑,继而开怀大笑起来。
刘政则饶有兴味地注视着诸葛亮,嘴角依然挂着那副似笑非笑的神情:“不如就由这位卧龙先生亲自解释一下吧,为何要以虚假身份欺瞒于我?”
闻得此言,诸葛亮不禁面露愧色。原本,他打算在此处先稍作试探,借假身份暗中观察刘备父子一番。岂料徐庶偏偏在此刻闯了进来,毫不留情地揭穿了他的伪装。
然而,与此同时,诸葛亮心中亦生起一丝好奇。毕竟,“卧龙”之名虽在荆襄一带有一定知名度,但远未传播至如此广泛。那么,刘政又是如何得知这一切的呢?
不过,当目光触及刘政身旁的徐庶时,诸葛亮心中大致有了答案——想必是徐庶曾经向刘政提及过自己。
毕竟,他和徐庶是多年的好友,两人一见如故,交谈得非常愉快,对彼此的才华也都相当赞赏。
然而,诸葛亮并不知晓,站在他面前的这个身材高大、精明强干的年轻人,其身体里的灵魂实际上来自于遥远的未来世界。因此,对于这位即将成为大汉丞相的传奇人物,他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
“抱歉,之前欺骗了殿下!其实在下并不是司马衷,而是诸葛亮,字孔明,世人都称呼我为‘卧龙’!刚才之所以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只是想借机试探一下殿下对我的看法,所以还望殿下能够原谅我的冒犯之举!”
诸葛亮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然后双手抱拳,恭恭敬敬地向刘政深深鞠了一躬。
“原来如此?”刘政听后恍然大悟,但紧接着眼神中却流露出一丝疑惑,“不过,孔明先生为何不愿意坦诚相待呢?莫非先生觉得,我们父子二人并非贤明之主吗?”
徐庶在旁边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地说:“对啊,孔明啊!权御公子真可谓是当今世上的大英雄呢!他的父亲刘玄德更是举世无双的仁德之主啊!他们父子俩都极具爱惜人才之心,而且从不计较一个人的出身和地位高低贵贱,最看重的反而是个人真正的才能本事。像你孔明这样才华横溢、智谋过人之人,又怎么会担心不受重用呢?”
诸葛亮嘴角轻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解释着:“正所谓耳闻不如目见嘛,如果我没有亲眼看到这些事实真相,仅仅凭借那些道听途说的传言就轻易做出判断,那岂不是太过于轻率鲁莽了吗?”
稍作停顿后,诸葛亮紧接着又说道:“然而,今天有幸得见公子本人,这才明白原来那些传说所言不假呀!公子确实胸怀远大志向,尊重贤能之士,心系天下百姓,完全当得起‘仁义’二字的赞誉啊!”
听闻此言,徐庶脸上也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笑意,随即便向诸葛亮发出诚挚的邀请:“既然如此,孔明是否愿意与我一起联手合作,共同尽心尽力辅佐公子,齐心协力匡正扶持汉室江山,努力实现大汉朝的伟大复兴呢?”
“这......”诸葛亮面露犹豫之色,心中暗自思忖着。实际上,他并不是不愿意辅佐刘备和刘政父子,然而,像他这样拥有雄才大略的人,世间难得一遇,若非受到三次恳切拜访邀请,绝不会轻易出山。
遗憾的是,虽然的确曾有人多次来访,请他出山相助,但来者却并非他翘首以待的那个人。刘备才是他梦寐以求、一心追随的英明主公。然而,经过漫长的等待,最终引来的却是刘琦这样阴险狡猾、不择手段之人。在此种情况下,他别无选择,只能被迫主动离开隐居之地,踏入刘备的领地。
眼见诸葛亮流露出犹豫不决的神情,徐庶的脸色瞬间变得焦急万分,他急切地说道:“孔明啊,你究竟还在等待什么呢?如今正值乱世纷争之际,凭借你如此卓越非凡的才能,万万不能虚度光阴,埋没了自己这身绝世才华啊!我可以用我这条性命向你保证,权御公子必定就是那位能够实现天下太平的人!重振汉室雄风,收复旧日都城,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机会就在眼前啊!”
被徐庶这番言辞打动,诸葛亮不禁微微动容,心中暗自思忖良久,终于咬咬牙,毅然决然地跪倒在地,朝着刘政深深一拜,行臣子大礼道:“微臣诸葛亮,愿誓死效忠于殿下!”
见到诸葛亮如此举动,刘政心头一阵狂喜,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竟然不费吹灰之力,便能使得这位智谋过人的卧龙先生心悦诚服。而这一切,全都要归功于徐庶那三寸不烂之舌,此人实乃无价之宝!
刘政快步向前,急忙将诸葛亮扶起,满脸欢喜地道:“有孔明先生助我,犹如如虎添翼,胜过拥有百万雄师啊!”
“恭贺公子,喜得贤臣!孔明之才智,远胜于我百倍有余。公子得此贤才辅佐,必能成就一番大业,复兴汉室江山,亦指日可待矣!”徐庶此时显得格外兴奋,似乎比刘政还要开心几分。毕竟,他与诸葛亮相识已久,深知其才华横溢、谋略非凡。如今见好友得以一展抱负,自然由衷地感到欣慰和喜悦。
虽说“胜他百倍”这种说法未免过于夸张,但这无疑表明在徐庶心中,诸葛亮之才确实远超于他。
面对徐庶如此赞誉有加,诸葛亮不禁面露羞涩之色,并赶忙谦逊地回应道:“元直谬赞了!以元直之能实不在吾之下,又何须这般妄自菲薄?”
眼见此景,刘政亦不由微微蹙眉,调侃道:“罢了罢了,汝等文士总是这般喜好谦逊自持、行事低调,动辄便言胜己十倍百倍!岂会有如此离谱之事?”
闻得此言,诸葛亮与徐庶相视一笑,继而开怀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