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店现在效益下降了,甚至出现亏损,无非就是因为粮食出现了多种渠道经营的局面,简单点说,没了垄断,粮店竞争不过其他的渠道,既然如此,就得要改变经营策略。”
陆浩说的很顺畅。
他摸出口袋里的烟,自己叼上一根,又丢给李广才,“求活嘛,得想方设法,粮店不能只经营粮食,还得主动经营其他的产品,像是面条,水饺,皮春卷,皮馒头,麻花和汤圆,粽子,等等,这些产品都可以经营起来。”
李广才摸出一根烟,又将烟丢给符志祥。
“粮店经营这些产品,那粮店建立的初衷不就改变了吗?就不是粮店了吧?”符志祥问道。
“现在这种形势下,执着于是不是粮店没有太大的意义,而且粮店建立的初衷是为了给周围的市民提供粮食,保障一定范围内市民的生活需求,但现在它的任务已经接近于结束,有其他的渠道来替代粮店的任务,或者说,分担粮店的任务,所以转变经营思路是很有必要的。”陆浩说道。
“这个倒是的确很有道理。”李广才听到这个解释,点了点头。
对陆浩的话非常认同。
粮店的作用的确是大大的下降了,要不然也不会面临经营困难,亏损倒闭的风险。
“思路的确得跟着转变。”符志祥抽了口烟,“先前我考虑的是从服务上着手,改变粮店的面貌,好减少亏损,主动、热情的为市民服务,周末、月末、节假日的时候,还适当的延长营业时间,想着怎么减少顾客排队,好让顾客尽早的购到所需的粮油产品。”
“甚至还考虑过要配双线收款员,增加记证员,加快收货速度,用板车或者三轮车将粮油点摆到居民集中的地方,变一个店为多个点,将方便送给群众,就是没想过说要扩大经营范围,增加经营的产品。”
符志祥私底下也想过怎么扭转粮店经营局面,但是考虑的却没有陆浩这么大胆,直接扩大经营的范围!
“不破不立。”陆浩说道,“如果市场没有放开,粮油的购销方式和渠道没有改变,你说的这些法子的确是可行的,但市场放开,你的这些法子治标不治本,必须得是重拳出击。”
李广才和符志祥都点了点头。
陆浩接着说道,“不仅在经营产品的范围上要进行扩大,包括粮店的自主权方面同样也要扩大,只有这样,粮店才能迎来更好的发展。”
“80年代初期,粮食延续统购统销的政策,粮食企业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收购、调运、储存、加工、销售,实行封闭式运行。现在市场放开了,仍旧这般肯定是不行的,太僵化了,得要搞活企业,盘活流通,向下面的企业和网点下放各种权力,古代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用在企业和经销网点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陆浩说的这些措施,实际上就是粮店会采取,或者已经采取的举措。
当然,实际上,即便采取了这些举措,粮店的颓势也止不住,卖面条,水饺,皮春卷,皮馒头,麻花和汤圆,等等,只能让粮店稍微的喘一口气罢了。
陆浩心中自然有更好的建议,但他却没有讲出来,只因为更好的建议提出来后,粮店的领导,粮食局那边,包括市里那边,并不一定会同意。
而他的目的不过是想要借着这个机会,为自己谋取私利,既然如此,那自然是哪种意见有更大的可能被采纳,就提哪种意见,这么做会更加符合自己的利益。
顺势而为。
利益最大化。
李广才和符志祥两个人都在听。
两人甚至还不约而同的从口袋里面掏出小本子,还有铅笔,记下陆浩提到的重点。
随身携带纸笔,是这个年代很多人的习惯,特别是这些国有单位的领导,一个是签字方便,再一个则是随时都能记下一些重要的内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然,还有第三点,为了显摆。
“除了扩大经营范围,增加自主权力外,还可以通过产权的变化,推动传统的粮食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陆浩将自己的心思,深深的隐藏在了这些话语中,“可以认股集资,进行股份制改造,甚至是出售、租赁,快速的获取资金,填补账上的亏空,这些资金还可以用来支持粮食各单位的改革。”
粮店不扩大经营范围,怎么好作为经销渠道,继而售卖自己的万佳饮料厂的产品?
不发生产权变化,又怎么好租赁,甚至买下来,好给媳妇和小寡妇作为早餐店分店的场所?
“菜市场就是采取的这种形式。”李广才说道。
这个他非常熟悉。
万佳百货店原先就是菜市场,陆浩最开始的时候就是通过租摊位,跟他产生了联系,过后更是直接将菜市场20个摊位全部都买了过去。
“而且不止粮店,包括粮食局下属的其他单位,也可以套用,而且粮食局也一直是这么做的,遇到实在亏空的厉害,又难以扭转的企业,要么出租,要么将产权转换,卖出去,好脱掉包袱,更好的发展其他优势企业。”李广才补充道。
“就是这个道理,收紧拳头,是为了更快更有力的出击。”陆浩点头,“主动割舍一些经营业务不太好的企业和门店,也是同样的道理,是为了收缩,然后再快速的打出去,这么多粮店,其实都是一处处的经销网点,粮食局不正好也有生产各种产品的下属企业?将这些企业的产品放到这些门店进行售卖,甚至从其他比较受欢迎的工厂进购受市场欢迎的产品,放在这些粮店中售卖,都是可行的。”
“不要一直拘泥于粮油产品的销售,得要放开眼界,打开思路,一些粮店网点过于密集,私人杂货铺,摊贩比较多的地方,竞争压力过大,亏损过于严重的粮店,可以出租,甚至售卖。”
陆浩说的很顺畅。
他摸出口袋里的烟,自己叼上一根,又丢给李广才,“求活嘛,得想方设法,粮店不能只经营粮食,还得主动经营其他的产品,像是面条,水饺,皮春卷,皮馒头,麻花和汤圆,粽子,等等,这些产品都可以经营起来。”
李广才摸出一根烟,又将烟丢给符志祥。
“粮店经营这些产品,那粮店建立的初衷不就改变了吗?就不是粮店了吧?”符志祥问道。
“现在这种形势下,执着于是不是粮店没有太大的意义,而且粮店建立的初衷是为了给周围的市民提供粮食,保障一定范围内市民的生活需求,但现在它的任务已经接近于结束,有其他的渠道来替代粮店的任务,或者说,分担粮店的任务,所以转变经营思路是很有必要的。”陆浩说道。
“这个倒是的确很有道理。”李广才听到这个解释,点了点头。
对陆浩的话非常认同。
粮店的作用的确是大大的下降了,要不然也不会面临经营困难,亏损倒闭的风险。
“思路的确得跟着转变。”符志祥抽了口烟,“先前我考虑的是从服务上着手,改变粮店的面貌,好减少亏损,主动、热情的为市民服务,周末、月末、节假日的时候,还适当的延长营业时间,想着怎么减少顾客排队,好让顾客尽早的购到所需的粮油产品。”
“甚至还考虑过要配双线收款员,增加记证员,加快收货速度,用板车或者三轮车将粮油点摆到居民集中的地方,变一个店为多个点,将方便送给群众,就是没想过说要扩大经营范围,增加经营的产品。”
符志祥私底下也想过怎么扭转粮店经营局面,但是考虑的却没有陆浩这么大胆,直接扩大经营的范围!
“不破不立。”陆浩说道,“如果市场没有放开,粮油的购销方式和渠道没有改变,你说的这些法子的确是可行的,但市场放开,你的这些法子治标不治本,必须得是重拳出击。”
李广才和符志祥都点了点头。
陆浩接着说道,“不仅在经营产品的范围上要进行扩大,包括粮店的自主权方面同样也要扩大,只有这样,粮店才能迎来更好的发展。”
“80年代初期,粮食延续统购统销的政策,粮食企业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收购、调运、储存、加工、销售,实行封闭式运行。现在市场放开了,仍旧这般肯定是不行的,太僵化了,得要搞活企业,盘活流通,向下面的企业和网点下放各种权力,古代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用在企业和经销网点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陆浩说的这些措施,实际上就是粮店会采取,或者已经采取的举措。
当然,实际上,即便采取了这些举措,粮店的颓势也止不住,卖面条,水饺,皮春卷,皮馒头,麻花和汤圆,等等,只能让粮店稍微的喘一口气罢了。
陆浩心中自然有更好的建议,但他却没有讲出来,只因为更好的建议提出来后,粮店的领导,粮食局那边,包括市里那边,并不一定会同意。
而他的目的不过是想要借着这个机会,为自己谋取私利,既然如此,那自然是哪种意见有更大的可能被采纳,就提哪种意见,这么做会更加符合自己的利益。
顺势而为。
利益最大化。
李广才和符志祥两个人都在听。
两人甚至还不约而同的从口袋里面掏出小本子,还有铅笔,记下陆浩提到的重点。
随身携带纸笔,是这个年代很多人的习惯,特别是这些国有单位的领导,一个是签字方便,再一个则是随时都能记下一些重要的内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然,还有第三点,为了显摆。
“除了扩大经营范围,增加自主权力外,还可以通过产权的变化,推动传统的粮食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陆浩将自己的心思,深深的隐藏在了这些话语中,“可以认股集资,进行股份制改造,甚至是出售、租赁,快速的获取资金,填补账上的亏空,这些资金还可以用来支持粮食各单位的改革。”
粮店不扩大经营范围,怎么好作为经销渠道,继而售卖自己的万佳饮料厂的产品?
不发生产权变化,又怎么好租赁,甚至买下来,好给媳妇和小寡妇作为早餐店分店的场所?
“菜市场就是采取的这种形式。”李广才说道。
这个他非常熟悉。
万佳百货店原先就是菜市场,陆浩最开始的时候就是通过租摊位,跟他产生了联系,过后更是直接将菜市场20个摊位全部都买了过去。
“而且不止粮店,包括粮食局下属的其他单位,也可以套用,而且粮食局也一直是这么做的,遇到实在亏空的厉害,又难以扭转的企业,要么出租,要么将产权转换,卖出去,好脱掉包袱,更好的发展其他优势企业。”李广才补充道。
“就是这个道理,收紧拳头,是为了更快更有力的出击。”陆浩点头,“主动割舍一些经营业务不太好的企业和门店,也是同样的道理,是为了收缩,然后再快速的打出去,这么多粮店,其实都是一处处的经销网点,粮食局不正好也有生产各种产品的下属企业?将这些企业的产品放到这些门店进行售卖,甚至从其他比较受欢迎的工厂进购受市场欢迎的产品,放在这些粮店中售卖,都是可行的。”
“不要一直拘泥于粮油产品的销售,得要放开眼界,打开思路,一些粮店网点过于密集,私人杂货铺,摊贩比较多的地方,竞争压力过大,亏损过于严重的粮店,可以出租,甚至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