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王大治这样的宣讲员还有很多,他们深入家乡去宣传东非殖民地的好处,打消华人的顾虑。
当然,也是给这些大字不识,没有见识的苦难民众找到了门路,在没有接触到途径或者有人提携的话,普通人是不会轻易踏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的。
谁想在家乡忍饥挨饿,之前是不知道,或者没有门路,如今知道了,只要给口饭吃,卖了这条命又算什么!
其中最夸张的还是一个叫张根生的宣讲员,他的家乡正在忍受旱灾,他一回去,那反响十分强烈,包括隔壁几个村子的村民都有人主动报到。
东非殖民地的情况怎么样,这些受灾的人不知道,但是张根生的样子就不像是受过苦,这个时代看一個人过的怎么样看他的外貌基本就确定了,大多数普通群众都是面色肌黄,身上的骨头清晰可见,看不到一点肥膘。
而张根生人往那一站,就是这个时代人们所追求的那种健硕的状态,那代表着吃的饱饭。
而且张根生啊!附近谁不知道,当年洋人来这里招工,那时日子勉强维持的下去,大家也就抱着看乐子的心态看着张根生上了“贼船”,毕竟洋鬼子能有啥好心思。
甚至有人谣传,西洋鬼子是吃人恶鬼,张根生这一去啊准是回不来了,可现在一年过去了,张根生回来了,谣言不攻自破。
看着穿着华丽衣服,精神焕发的张根生,受了灾的百姓自然问东问西,至于张根生剃了辫子,大家倒不怎么关心,没看见人家一行人来时,乡里的官差点头哈腰的样子?
说明人家根本就不怕官府,毕竟这个时代的清国只有革命党才会剃辫子,或者是像南方长毛那样披头散发。
这种人官府见了绝对不会和你好好说话,一套流程直接拉走,轻则坐牢,重则枪毙。
这张根生明显不属于此二类,所以相识村民就询问张根生啥情况,张根生自然是知无不言。
听到张根生的描述,那群村民可激动了,这世上竟然还有这种好事,连饭都吃不上的村民自然是相互奔走呼告。
于是附近的村子也得知了此事,人多壮胆魄,这些村民想着大伙一起去这个东非殖民地,也好有个照应。
这些移民这样想也无可厚非,可惜东非殖民地可不会把这些人放在一起,到时还是要打散分配到殖民地各处,这些村民自然不会知晓。
于是张根生负责的区域当天就有一千多人报名前往东非,这可为难了胶州湾的工作人员,在紧急调度了一批粮食和药品后,才安排好这些人。
而这样一来,只能向上面报告,多要几条船来,同时通知东非殖民地多准备些口粮为接收这批移民做准备。
恩斯特也从欧洲买了一批粮食发往东非囤积起来做准备。
这样胶州以北的山东直隶地区选择闯关东的人多,胶州以南,尤其是徽,豫,鲁三省交界的选择去东非,东非殖民地招人有一点十分有效,在去港湾的路上还管饭,一直到东非都提供免费口粮,而到了东非就必须参加劳动了。
那些实在不想离开故土的,自然拿他们没有办法,可是未来有他们后悔的,东非是不是天堂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的东亚就是地狱。
事后根据东非殖民地的人口登记,仅在这次华人回国劝导移民的行动后,就使得未来三个月内有五万多移民来到东非殖民地。
暴涨的人口迅速填补了东非殖民地滨海区的土地空白,隔壁的桑给巴尔才十几万人,而滨海新区在此次移民活动后迅速接近六万人。
也就是现在恩斯特家大业大,不然短时间里接纳五万人谁受的了!
这次移民另一个赢家是荷兰人,恩斯特和荷兰人签订了长期协议,这些佣金基本上是固定的。
而这次突发的移民暴增,就要临时向荷兰人租用更多船只,所以价格上自然要加钱。
此后,荷兰船队分成三个批次,每六天就要到东非殖民地一次,在达累斯萨拉姆港卸下人口后即刻返回东亚拉下一趟。
这些移民到达东非殖民地后,一部分会被分配给西部正在建设的地区,比如大湖(维多利亚湖)区,和索伦湖(坦噶尼喀湖)区……
而大多数还是先填补滨海区的空白地带,再驱赶了土著后,这里的土地一直都荒着。
现在人手一到,立刻分组安排进入滨海区的腹地开荒,先从北部开始,一直向南到第一镇附近。
源源不断的移民确实给了达累斯萨拉姆港的桑给巴尔人一点小小的震撼,在桑给巴尔苏丹听说移民闹出的巨大动静后没有什么动作,反而躺的更平了,可以说现在的东非殖民地彻底站稳了脚跟。
哪怕桑给巴尔和葡萄牙联合也动摇不了东非殖民地在当地的统治了,之前靠着武力威胁,只是短时间的手段,现在人口上来了,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
借助这些移民,滨海区形成了一百多个村落,这些村落大致在几百人的规模,后建设的三个据点因为人口扩充升格为三个镇级行政区,一个镇级行政区有一两千人。
只要这些镇的人口在多一点,恩斯特就打算将一些简单的初级工业放到这里,形成一些有点产业的城市雏形。
而且这次的移民就不再是以往那种个人居多了,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一些小家庭也集体到东非来讨生活。
为了方便统治管理,这些移民被打散,各个地区的移民被混在一起组成新的村落。
所以这些新的村落里的居民连方言可能都不一样,大家也不熟悉,自然就更依赖殖民地的协调管理。
崭新的铁制农具被分配到这些移民的手里,拿到生产工具的移民,干劲十足,借助先进的农具和部分土著俘虏,加上马匹和牛。
移民开发了近五十万亩土地,占整个滨海区土地面积的百分之十,可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可灌溉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
其中水田面积达到二十万亩,预计单季可收获稻谷三千万公斤,在减除口粮(一斤水稻大约产生六两大米)后还能有八百万斤富余。其余土地皆种植剑麻和其他作物。
其中粮食用于进一步移民和扩张需要,所以不做出口打算,而剑麻出口的带来的价值,其中百分之五被用来给殖民地移民和管理人员分发工资,虽然殖民地居民也用不上,毕竟东非没有娱乐场所和其他消费场所,所以恩斯特用不着给他们发太多工资,也就是象征意义大一些。
而这样东非殖民地移民要开垦的土地人均就在八亩以上,所带来的体力劳动还是很大的,但是恩斯特在口粮上没有亏待他们,几乎接近后世人均主粮消费,所以就算不给他们发工资恩斯特心里也毫无负担。
毕竟在远东,你累死累活都吃不上口饭,而到了东非殖民地,虽然还是很累,可伙食上却远胜现在东亚地区的所有国家。
而且开垦的土地虽然多,但是强度没有想象中大,就比如工具,这些从欧洲运来的农具质量可比远东强一大截,而牲畜运用加上土著劳动力和集体化作业都降低了劳动强度。
而且也不需要远东那样的精耕细作,农药化肥都是从欧洲运来的,农田管理相对粗糙。
当然为了提高这些移民的生产积极性,殖民地也制定了一套有效的奖惩制度,干的好吃的饱,尤其是肉类分配尤其如此,干不好就可能饿肚子还要义务劳动作为惩罚。
在农闲时间,东非殖民地滨海区组织修筑了原始土路196公里,基本连接了滨海区六个最重要的镇。
到1866年10月底整个东非殖民地新老移民加上德意志人合计超过9.7万,东非殖民地坦噶尼喀部分,重要地点和土地基本被掌握。
而在这些移民据点之间还有广大的土地被本地土著占据,其数量可能超过三百多万,除了滨海区外,其他地区都还存在不小规模的土著部落。
和这些数量庞大的土著来对比,东非殖民地可以说初步完成了城市(镇)包围农村(部落)的战略。
但移民还在源源不断的从远东来到东非这片土地,这些都为东非殖民地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
当然,也是给这些大字不识,没有见识的苦难民众找到了门路,在没有接触到途径或者有人提携的话,普通人是不会轻易踏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的。
谁想在家乡忍饥挨饿,之前是不知道,或者没有门路,如今知道了,只要给口饭吃,卖了这条命又算什么!
其中最夸张的还是一个叫张根生的宣讲员,他的家乡正在忍受旱灾,他一回去,那反响十分强烈,包括隔壁几个村子的村民都有人主动报到。
东非殖民地的情况怎么样,这些受灾的人不知道,但是张根生的样子就不像是受过苦,这个时代看一個人过的怎么样看他的外貌基本就确定了,大多数普通群众都是面色肌黄,身上的骨头清晰可见,看不到一点肥膘。
而张根生人往那一站,就是这个时代人们所追求的那种健硕的状态,那代表着吃的饱饭。
而且张根生啊!附近谁不知道,当年洋人来这里招工,那时日子勉强维持的下去,大家也就抱着看乐子的心态看着张根生上了“贼船”,毕竟洋鬼子能有啥好心思。
甚至有人谣传,西洋鬼子是吃人恶鬼,张根生这一去啊准是回不来了,可现在一年过去了,张根生回来了,谣言不攻自破。
看着穿着华丽衣服,精神焕发的张根生,受了灾的百姓自然问东问西,至于张根生剃了辫子,大家倒不怎么关心,没看见人家一行人来时,乡里的官差点头哈腰的样子?
说明人家根本就不怕官府,毕竟这个时代的清国只有革命党才会剃辫子,或者是像南方长毛那样披头散发。
这种人官府见了绝对不会和你好好说话,一套流程直接拉走,轻则坐牢,重则枪毙。
这张根生明显不属于此二类,所以相识村民就询问张根生啥情况,张根生自然是知无不言。
听到张根生的描述,那群村民可激动了,这世上竟然还有这种好事,连饭都吃不上的村民自然是相互奔走呼告。
于是附近的村子也得知了此事,人多壮胆魄,这些村民想着大伙一起去这个东非殖民地,也好有个照应。
这些移民这样想也无可厚非,可惜东非殖民地可不会把这些人放在一起,到时还是要打散分配到殖民地各处,这些村民自然不会知晓。
于是张根生负责的区域当天就有一千多人报名前往东非,这可为难了胶州湾的工作人员,在紧急调度了一批粮食和药品后,才安排好这些人。
而这样一来,只能向上面报告,多要几条船来,同时通知东非殖民地多准备些口粮为接收这批移民做准备。
恩斯特也从欧洲买了一批粮食发往东非囤积起来做准备。
这样胶州以北的山东直隶地区选择闯关东的人多,胶州以南,尤其是徽,豫,鲁三省交界的选择去东非,东非殖民地招人有一点十分有效,在去港湾的路上还管饭,一直到东非都提供免费口粮,而到了东非就必须参加劳动了。
那些实在不想离开故土的,自然拿他们没有办法,可是未来有他们后悔的,东非是不是天堂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的东亚就是地狱。
事后根据东非殖民地的人口登记,仅在这次华人回国劝导移民的行动后,就使得未来三个月内有五万多移民来到东非殖民地。
暴涨的人口迅速填补了东非殖民地滨海区的土地空白,隔壁的桑给巴尔才十几万人,而滨海新区在此次移民活动后迅速接近六万人。
也就是现在恩斯特家大业大,不然短时间里接纳五万人谁受的了!
这次移民另一个赢家是荷兰人,恩斯特和荷兰人签订了长期协议,这些佣金基本上是固定的。
而这次突发的移民暴增,就要临时向荷兰人租用更多船只,所以价格上自然要加钱。
此后,荷兰船队分成三个批次,每六天就要到东非殖民地一次,在达累斯萨拉姆港卸下人口后即刻返回东亚拉下一趟。
这些移民到达东非殖民地后,一部分会被分配给西部正在建设的地区,比如大湖(维多利亚湖)区,和索伦湖(坦噶尼喀湖)区……
而大多数还是先填补滨海区的空白地带,再驱赶了土著后,这里的土地一直都荒着。
现在人手一到,立刻分组安排进入滨海区的腹地开荒,先从北部开始,一直向南到第一镇附近。
源源不断的移民确实给了达累斯萨拉姆港的桑给巴尔人一点小小的震撼,在桑给巴尔苏丹听说移民闹出的巨大动静后没有什么动作,反而躺的更平了,可以说现在的东非殖民地彻底站稳了脚跟。
哪怕桑给巴尔和葡萄牙联合也动摇不了东非殖民地在当地的统治了,之前靠着武力威胁,只是短时间的手段,现在人口上来了,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
借助这些移民,滨海区形成了一百多个村落,这些村落大致在几百人的规模,后建设的三个据点因为人口扩充升格为三个镇级行政区,一个镇级行政区有一两千人。
只要这些镇的人口在多一点,恩斯特就打算将一些简单的初级工业放到这里,形成一些有点产业的城市雏形。
而且这次的移民就不再是以往那种个人居多了,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一些小家庭也集体到东非来讨生活。
为了方便统治管理,这些移民被打散,各个地区的移民被混在一起组成新的村落。
所以这些新的村落里的居民连方言可能都不一样,大家也不熟悉,自然就更依赖殖民地的协调管理。
崭新的铁制农具被分配到这些移民的手里,拿到生产工具的移民,干劲十足,借助先进的农具和部分土著俘虏,加上马匹和牛。
移民开发了近五十万亩土地,占整个滨海区土地面积的百分之十,可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可灌溉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
其中水田面积达到二十万亩,预计单季可收获稻谷三千万公斤,在减除口粮(一斤水稻大约产生六两大米)后还能有八百万斤富余。其余土地皆种植剑麻和其他作物。
其中粮食用于进一步移民和扩张需要,所以不做出口打算,而剑麻出口的带来的价值,其中百分之五被用来给殖民地移民和管理人员分发工资,虽然殖民地居民也用不上,毕竟东非没有娱乐场所和其他消费场所,所以恩斯特用不着给他们发太多工资,也就是象征意义大一些。
而这样东非殖民地移民要开垦的土地人均就在八亩以上,所带来的体力劳动还是很大的,但是恩斯特在口粮上没有亏待他们,几乎接近后世人均主粮消费,所以就算不给他们发工资恩斯特心里也毫无负担。
毕竟在远东,你累死累活都吃不上口饭,而到了东非殖民地,虽然还是很累,可伙食上却远胜现在东亚地区的所有国家。
而且开垦的土地虽然多,但是强度没有想象中大,就比如工具,这些从欧洲运来的农具质量可比远东强一大截,而牲畜运用加上土著劳动力和集体化作业都降低了劳动强度。
而且也不需要远东那样的精耕细作,农药化肥都是从欧洲运来的,农田管理相对粗糙。
当然为了提高这些移民的生产积极性,殖民地也制定了一套有效的奖惩制度,干的好吃的饱,尤其是肉类分配尤其如此,干不好就可能饿肚子还要义务劳动作为惩罚。
在农闲时间,东非殖民地滨海区组织修筑了原始土路196公里,基本连接了滨海区六个最重要的镇。
到1866年10月底整个东非殖民地新老移民加上德意志人合计超过9.7万,东非殖民地坦噶尼喀部分,重要地点和土地基本被掌握。
而在这些移民据点之间还有广大的土地被本地土著占据,其数量可能超过三百多万,除了滨海区外,其他地区都还存在不小规模的土著部落。
和这些数量庞大的土著来对比,东非殖民地可以说初步完成了城市(镇)包围农村(部落)的战略。
但移民还在源源不断的从远东来到东非这片土地,这些都为东非殖民地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