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听你爹我的
东宫太子寝宫。
夜半无人,本是芙蓉帐暖度春宵的大好时刻,然而朱标却一脸愁容的翻看着手中的奏疏。
作为实权太子,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明副皇帝。
白日里主持朝局批改奏章,大大小小的事务基本都要过他的目,其繁忙程度不亚于朱元璋。
从某个角度来说,朱元璋废了丞相大权独揽之后,还能维持朝局正常运转。
除了他自己勤政之外,朱标的存在也帮了大忙。
父子俩之间不只是合作,也有争执。
两人性情不同,朱元璋更加霸道刚烈,朱标较为宽仁。
在很多事情上,都存在着分歧。
这种分歧随着朱标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
比如这一次的赵瑁案,朱元璋一口气将六部官员抓了九成,这两天又陆续抓了八十多人。
被抓的都是京官,在那些口供上,还有两千多地方官员等待抓捕。
锦衣卫已经全部出动去拿人。
这还仅仅是刚开始查,继续深挖下去,这个数字会暴涨数倍。
真要发展到这个地步,大明都要陷入动荡。
朱标认为这就是剜肉疗疮,代价实在太大了。
且很多人都是被裹挟加入,罪不至死。
只诛杀首恶和情节比较恶劣的,情节比较轻的加以惩戒,让他们戴罪立功或许会更好。
朱元璋却坚持除恶务尽,决不姑息养奸,于是父子俩就吵了起来。
当然,说吵是给朱标脸上贴金。
真实情况是朱元璋单方面输出,朱标只能据理力争,然后被老朱用玉如意给撵了出来。
争吵虽然被朱元璋的暴力镇压,但分歧并没有解决。
朱标依然不赞同过于暴烈的做法,尤其是回到东宫之后,看到群臣给他的奏疏,基本都是求他劝说皇帝的。
更是让他头疼不已。
就在这时,太子妃吕氏端着一碗汤走进来。
她头发还带着湿气,明显是刚刚沐浴过,身着一袭浅薄顺滑的绸缎里衣,曼妙的曲线若隐若现。
“殿下,我看您晚饭都没怎么动筷子,就让人煮了一碗粥,您快趁热用了吧。”
吕氏眉眼含笑,侧身曲臀坐在朱标对面的长榻上,将那紧致浑圆的身段,绷得是棱角分明。
朱标却视若无睹,依然愁眉不展。
“先放着吧,我这会儿没有胃口。”
吕氏看了看桌子上的奏疏,眼珠子一转说道:
“哎……若是雄英、允炆再长大一些,能帮着您处理政务就好了。”
“这样殿下肩上的担子,也会轻松些。”
朱标翻阅奏疏的手顿了一下,不着痕迹的道:
“现在言之过早,谁知道雄英长大了会变成什么样子。允炆要去封地,就更指望不上了。”
吕氏表情微微一变,强笑道:“雄英有陛下和您调教,必能成大器的。”
朱标随意的道:“但愿如此吧。”
吕氏见他浑不在意的样子,暗自松了一口气:“说起孩子们,妾身今日听闻……”
朱标道:“哦,怎么了?”
吕氏小心翼翼的道:“妾身听说,陛下要重开大本堂?”
朱标抬起头道:“确有其事,地点就放在大善殿,离乾清宫很近方便雄英往来,爹已经下旨征召四梅先生入宫为主讲。”
吕氏直起身子走到了朱标身后,双手轻轻的为其推按肩背。
“妾身是这样想着,就是不知殿下会不会怪罪妾身……”
朱标很是受用的微微闭目:“你但说无妨。”
吕氏看着朱标的背影,微微一笑,轻声道:“妾身想啊,能否让允炆、允熥也去大本堂进学。”
“如此也省的咱们另请先生,还能让他们兄弟多亲近亲近,免得长时间不见生分了。”
说完之后,吕氏心情忐忑,以至于捏肩的手都显得有些僵硬。
听到这话朱标眼神里闪过一丝冷意,不过迅即就消失,以不在意的口吻说道:
“允熥话都说不利索,如何去大本堂。”
“允炆倒是聪慧,然字都没有识的几個,去了也学不到什么东西。”
“先请大儒在家中为他开蒙,等过上几年再说此事吧。”
吕氏咬了咬嘴唇,心中极为不甘,然而也不敢再多说,挤出笑容道:
“我竟然忽略了这些,还是殿下想的周到。”
朱标没有再说什么,端起碗几口将粥吃完:“你先去歇息吧,我将这些公文处理完再歇息。”
吕氏连忙起身,将碗勺收拾好,福身而出。
待到她离开寝宫,朱标一扫方才的疲态,双目浮现精光。
都到这种地步了,你还不肯放弃吗?
今日竟然还借着允熥的幌子,想让允炆进大本堂,真以为我看不出来吗?
你这么聪明,为何就看不穿呢,我真不想再换一个太子妃了啊。
-----------------
第二天早朝,朝堂空出了一大片位置,也更加的安静,或者说死气沉沉。
朱元璋早已习惯,完全不在乎。
读书人要多少有多少,用不了两天这些位置都会被填满。
某些人以为法不责众,以为咱不敢掀桌子,那是你们想多了。
刀把子握在我手里,就算将你们这些贪官污吏全杀了,大明朝也亡不了。
他自己亲自任命了七八个官员,然后下令:“太子和吏部协商遴选官吏填补空缺,明日我就要看到名单。”
吏部尚书李信战战兢兢的道:“是,臣定会辅助太子遴选合适官吏。”
朱元璋很满意他的觉悟,咱虽然说的是让伱们和太子商量着来,但你们自己要摆清自己的位置。
以太子为主,你们是辅佐他的。
又处理了一些其它事务,一天的早朝就此结束。
来到华盖殿,朱元璋就没好气的道:“还和你老子生气呢?”
朱标心下一暖,但嘴上不认输的道:“我依然觉得不应杀伐太重。”
朱元璋没说话,而是在桌案上翻找了一会儿,在一本书下面抽出两页纸。
“你看看这个,还没人家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懂得多。”
朱标疑惑的翻阅起来,发现是朱雄英和陈景恪的对话。
关于朱雄英将他和皇帝吵架之事传出去,朱标并没有放在心上。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他们争吵时房间里有好几个内侍在伺候,还有起居郎在一旁书写起居注。
况且陈景恪作为朱雄英的伴读,本身就有资格接触一些机密。
问题就在于,他接触这些机密之后是怎么做的。
当朱标看到陈景恪对此事的看法,也不禁愣了一下,然后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现在懂了吧,咱是皇帝又是你爹,这事儿要听咱的。”
“等你坐上这个位置,爱当仁君就当去,老子也管不着了。”
夜半无人,本是芙蓉帐暖度春宵的大好时刻,然而朱标却一脸愁容的翻看着手中的奏疏。
作为实权太子,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明副皇帝。
白日里主持朝局批改奏章,大大小小的事务基本都要过他的目,其繁忙程度不亚于朱元璋。
从某个角度来说,朱元璋废了丞相大权独揽之后,还能维持朝局正常运转。
除了他自己勤政之外,朱标的存在也帮了大忙。
父子俩之间不只是合作,也有争执。
两人性情不同,朱元璋更加霸道刚烈,朱标较为宽仁。
在很多事情上,都存在着分歧。
这种分歧随着朱标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
比如这一次的赵瑁案,朱元璋一口气将六部官员抓了九成,这两天又陆续抓了八十多人。
被抓的都是京官,在那些口供上,还有两千多地方官员等待抓捕。
锦衣卫已经全部出动去拿人。
这还仅仅是刚开始查,继续深挖下去,这个数字会暴涨数倍。
真要发展到这个地步,大明都要陷入动荡。
朱标认为这就是剜肉疗疮,代价实在太大了。
且很多人都是被裹挟加入,罪不至死。
只诛杀首恶和情节比较恶劣的,情节比较轻的加以惩戒,让他们戴罪立功或许会更好。
朱元璋却坚持除恶务尽,决不姑息养奸,于是父子俩就吵了起来。
当然,说吵是给朱标脸上贴金。
真实情况是朱元璋单方面输出,朱标只能据理力争,然后被老朱用玉如意给撵了出来。
争吵虽然被朱元璋的暴力镇压,但分歧并没有解决。
朱标依然不赞同过于暴烈的做法,尤其是回到东宫之后,看到群臣给他的奏疏,基本都是求他劝说皇帝的。
更是让他头疼不已。
就在这时,太子妃吕氏端着一碗汤走进来。
她头发还带着湿气,明显是刚刚沐浴过,身着一袭浅薄顺滑的绸缎里衣,曼妙的曲线若隐若现。
“殿下,我看您晚饭都没怎么动筷子,就让人煮了一碗粥,您快趁热用了吧。”
吕氏眉眼含笑,侧身曲臀坐在朱标对面的长榻上,将那紧致浑圆的身段,绷得是棱角分明。
朱标却视若无睹,依然愁眉不展。
“先放着吧,我这会儿没有胃口。”
吕氏看了看桌子上的奏疏,眼珠子一转说道:
“哎……若是雄英、允炆再长大一些,能帮着您处理政务就好了。”
“这样殿下肩上的担子,也会轻松些。”
朱标翻阅奏疏的手顿了一下,不着痕迹的道:
“现在言之过早,谁知道雄英长大了会变成什么样子。允炆要去封地,就更指望不上了。”
吕氏表情微微一变,强笑道:“雄英有陛下和您调教,必能成大器的。”
朱标随意的道:“但愿如此吧。”
吕氏见他浑不在意的样子,暗自松了一口气:“说起孩子们,妾身今日听闻……”
朱标道:“哦,怎么了?”
吕氏小心翼翼的道:“妾身听说,陛下要重开大本堂?”
朱标抬起头道:“确有其事,地点就放在大善殿,离乾清宫很近方便雄英往来,爹已经下旨征召四梅先生入宫为主讲。”
吕氏直起身子走到了朱标身后,双手轻轻的为其推按肩背。
“妾身是这样想着,就是不知殿下会不会怪罪妾身……”
朱标很是受用的微微闭目:“你但说无妨。”
吕氏看着朱标的背影,微微一笑,轻声道:“妾身想啊,能否让允炆、允熥也去大本堂进学。”
“如此也省的咱们另请先生,还能让他们兄弟多亲近亲近,免得长时间不见生分了。”
说完之后,吕氏心情忐忑,以至于捏肩的手都显得有些僵硬。
听到这话朱标眼神里闪过一丝冷意,不过迅即就消失,以不在意的口吻说道:
“允熥话都说不利索,如何去大本堂。”
“允炆倒是聪慧,然字都没有识的几個,去了也学不到什么东西。”
“先请大儒在家中为他开蒙,等过上几年再说此事吧。”
吕氏咬了咬嘴唇,心中极为不甘,然而也不敢再多说,挤出笑容道:
“我竟然忽略了这些,还是殿下想的周到。”
朱标没有再说什么,端起碗几口将粥吃完:“你先去歇息吧,我将这些公文处理完再歇息。”
吕氏连忙起身,将碗勺收拾好,福身而出。
待到她离开寝宫,朱标一扫方才的疲态,双目浮现精光。
都到这种地步了,你还不肯放弃吗?
今日竟然还借着允熥的幌子,想让允炆进大本堂,真以为我看不出来吗?
你这么聪明,为何就看不穿呢,我真不想再换一个太子妃了啊。
-----------------
第二天早朝,朝堂空出了一大片位置,也更加的安静,或者说死气沉沉。
朱元璋早已习惯,完全不在乎。
读书人要多少有多少,用不了两天这些位置都会被填满。
某些人以为法不责众,以为咱不敢掀桌子,那是你们想多了。
刀把子握在我手里,就算将你们这些贪官污吏全杀了,大明朝也亡不了。
他自己亲自任命了七八个官员,然后下令:“太子和吏部协商遴选官吏填补空缺,明日我就要看到名单。”
吏部尚书李信战战兢兢的道:“是,臣定会辅助太子遴选合适官吏。”
朱元璋很满意他的觉悟,咱虽然说的是让伱们和太子商量着来,但你们自己要摆清自己的位置。
以太子为主,你们是辅佐他的。
又处理了一些其它事务,一天的早朝就此结束。
来到华盖殿,朱元璋就没好气的道:“还和你老子生气呢?”
朱标心下一暖,但嘴上不认输的道:“我依然觉得不应杀伐太重。”
朱元璋没说话,而是在桌案上翻找了一会儿,在一本书下面抽出两页纸。
“你看看这个,还没人家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懂得多。”
朱标疑惑的翻阅起来,发现是朱雄英和陈景恪的对话。
关于朱雄英将他和皇帝吵架之事传出去,朱标并没有放在心上。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他们争吵时房间里有好几个内侍在伺候,还有起居郎在一旁书写起居注。
况且陈景恪作为朱雄英的伴读,本身就有资格接触一些机密。
问题就在于,他接触这些机密之后是怎么做的。
当朱标看到陈景恪对此事的看法,也不禁愣了一下,然后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现在懂了吧,咱是皇帝又是你爹,这事儿要听咱的。”
“等你坐上这个位置,爱当仁君就当去,老子也管不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