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6 章 “ 一环后又扣一环

房杜等人也没有阻拦 ,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和晋王这边 。

他们都是看过天灾年表的人 。 贞观年前动则水旱交替 , 这几年不趁着水旱灾害还没有来 , 赶紧修缮黄河堤坝 , 疏通黄河支流 , 难道等亡羊补牢吗 ?

隋炀帝当政的时候其实赶上了一个好时节 , 大型的水旱灾害没遇到几次 。

如果换一个不好大喜功的皇帝 , 就算是水旱灾害懒得赈灾 , 百姓自己都能熬过去 。 所以隋朝的旧臣已经被好时节惯坏了 。 他们难以想象水旱蝗灾瘾疫接踵而来是个什么场景 。

房杜等人本来也难以想象 , 但李玄霸把表格 “ 呦 “ 的一声拍他们面前 。

房乔和杜如晦喝酒时 , 感慨在另一个世界中 , 毫无准备的贞观君臣究竟是怎么熬过这些自然灾害 , 还造就了贞观之治 。

「 若是你我不能做得更好 , 愧对后世 「 房谋杜断的盛赞 。“

“ 房谋杜断对你不是盛赞 , 对我这个早逝的人才是盛赞 。 我希望将来后世人再提起这个评价时 , 我问心无愧 。“

懒惰的晋王殿下亲自巡视黄河 , 房乔和杜如晦若是守不好朝堂这一亩三分地 , 他们可太愧对把自己气出病的魏徵 。

房乔和杜如晦也猜出王云的身份 。 虽然震惊 , 但陛下和李三郎做出什么事都有可能 , 他们不会质疑 。

可怜魏徽 , 一直被蒙在鼓里 。

据陛下透露 , 李三郎不是不信任魏征 , 才不把王云的事告诉他 , 只是愁看到魏微惊喜的表情而已 。

“ 惊 「 肯定有了 , 至于 「 喜 “...... 就算魏徵气病了 , 可能也有吧 。

李玄霸辞去尚书省的职位后 , 房杜的职位不变 , 裴世矩升任首相 。

裴世矩原本是民部尚书 , 如今主动挑起大梁 ; 民部尚书由苏威接任 。

这两位隋炀帝身边的奸便 “ 五贵 “, 因在隋炀帝未年劝谏被隋炀帝疏远 , 倒是仅留了良好的名声 。

或许是跟随的皇帝品格不同 , 或许是他们急于洗掉曾经 「 奸侯 “ 的身份 , 裴世矫和苏威一改在隋朝时的圆滑和功利 , 无论是献策还是劝谏 , 都是朝中最激进的人 。

裴世矩还在当民部尚书时 , 就提出更改隋朝均田制对官吏的厚待 , 朝着原本北魏最初压制豪强官吏的原版本均田制靠拢 。

苏威更是接连进谎 , 一朝天子一朝臣 , 隋朝勋贵大臣既然成了大唐的臣子 , 就该把曾经从隋朝皇帝手中得到的功勋永业田拿出来 。 这群人在乱世时逃跑 , 现在天下安定 , 居然敢厚着脸皮要回自己曾经的田地 , 一个个都该关监狱 !

苏威甚至献出自己在隋炀帝时期获得的永业田 , 愿意以身作则 。

其实苏威在隋炀帝早年就提过勋贵获田过多的问题 , 隋炀帝不想提这件事 , 苏威也就闭嘴了 。 现在他重提旧事 , 李世民说暂时不提 , 他却不肯罢休 , 几乎每隔几日就上书一次 , 铁骨铮铮的模样令人侧目 。

李世民虽然没有赞同裴世矩和苏威 , 但裴世矩成了首相 , 苏威继任民部尚书 ,

他们就嗅到了风雨欲来的味道 。

这时候什么佛道争论朝臣们都不在乎了 , 虽然宗教信仰很重要 , 但田宅才是勋贵世家的根基 。 和尚和道士的地霸占的地吐出来就罢了 , 他们的待遇绝对不能降低 !

他们有心做点什么 , 但一看三省六部 , 三省宰相是裴世矩 、 房乔 、 杜如晦 , 民部尚书为苏威 , 更部尚书为薛收 , 礼部尚书为虞世南 , 兵部尚书为长孙无忌 , 工部尚书为李智云 , 刑部尚书为赵慈景 。

得 , 就算是隋朝者臣 , 都是护着李世民的考熟人 。

再看看长安之外 , 如今天下还未完全安定 , 各道都有行军总管驻扎 , 这些行军总管不是秦琼 、 裴行俨 、 李靖 、 宗罗瞅等李世民的考下属 , 就是段纶 、 柴绍 、 李神通等外姬宗室 。

更别提大唐最精锐的玄甲军 , 现在居然在平阳长公主手中 。

朝臣看着中央地方这些官吏的配置 , 都深感无力 。

他们唯一可以攻讯的只有平阳长公主 。 兵权怎么能在一介女流手中 ?

可攻讯后呢 ? 是让楚王李智云掌兵 , 还是干脆让最令人头疼的晋王李玄霸掌兵 ? 反正玄甲兵不可能给宗室以外的人 , 所以还不如平阳长公主 , 至少不会节外生枝 , 产生更多的麻烦 。

李世民的年轻心腹他们目前不好动 , 但裴世矩和苏威这两个者不死 , 他们可不会手软 。

就在这时 , 新的官报发行 , 上面居然是几个有名有姓的世家大儒为世家族谱 “ 正本清源 , 带头的大儒便是最近声名

最盛的琅琊王氏子弟王云 。

琅琊王氏带头 ,“ 侨姓 “ 王 、 谢 、 袁 、 萧皆有子弟积极发文 。

别说山东郡姓 , 就是关中郡姓看到这群 “ 侨姓 “ 都磨牙 。

“ 侨姓 “ 即当初衣冠南渡时 , 随着东晋来到江南的原中原高门士族 。 琅琊王氏 、

陈郡谢氏 、 陈郡袁氏 、 兰陵萧氏四个高门世家 , 在东晋灭亡后也一直在南朝身居高位 , 直到北朝战胜南朝 , 才跌落云零 。

不过兰陵萧氏因是隋炀帝后族 , 在隋炀帝时期又重回朝堂 , 权势地位逐渐上升 。

琅琅王氏的大儒 「 正本清源 “, 陈郡谢氏的大儒毫不忌讳直言自己家族在西晋初还只是普通士人 , 陈郡袁氏说起了东汉三国 。

兰陵萧氏本来不愚拼和 , 但在萧璇被姐姐萧皇后写信要求见了一面后 , 萧玛居然也带领兰陵萧氏参与进来 。

萧瑶原本坚定不移地站在隋朝旧勋贵这一边 , 他突然倒戈 , 打得朋友措手不及 。

友人悄悄询问萧瑰 , 萧瑰闭口不谈 , 只说自己想要在大唐延续兰陵萧氏的权势 , 所以趋利而已 。

但萧瑶性格耿直刚烈 , 他说为了权势 , 谁都不信 。 何况大唐刚掀了他信奉的佛教一拳 , 他应该有怨言才是 。

但事实就是 ,“ 侨姓 “ 集合在一起 , 对 「 门阀世家 “ 的排名动手了 。

众所周知 ,“ 山东郡姓 “ 的超然地位是依托北魏 。 北魏朝廷全面汉化的时候 ,

了和南朝争夺中原正统王朝地位 , 效仿南朝捧出北朝的高门世家 , 并将北魏勋贵假托已经式微的高门世家改头换面 , 形成了新的世家大族 。 窦 、 长孙等 “ 虏姓 “ 就是这样出现 。

在南北朝对峙的时候 ,“ 郡姓 “ 和 「 侨姓 “ 就一边互斗一边互相吹捧 , 巩固双方在各自朝堂的地位 。

但隋朝一统天下后 , 这样的和谐被打破 。 隋朝继承北朝的衣钵 , 被北魏捧上世族领头羊的山东五姓七望就成了民间声望最高的世家门阅 。

「 侨姓 “ 难道是不甘家族式微 , 愚要重回中原正统了 ?

“ 侨姓 「 几乎都变成了普通士族 , 许多子弟都变成了武将 。 现在这些武将把盔日一扯 , 披上儒袍 , 举着祖宗的牌位 , 个个都说自己是祖传的大儒 。 兰陵萧氏是在南朝打仗发家 , 现在也闭着眼睛说自己是诗书传家 。

山东郡姓子弟的肺都要被气炸了 。

除了太原王氏 。

太原王和琅琊王的祖先是兄弟 , 太原王原本也过了江 , 只是在政治斗争中失败 , 全家灭族 , 只剩下一个族人逃到了北朝 , 被清河崔氏当时的族长承认身份 , 在北朝重建了太原王氏 。

所以太原王氏在山东郡姓中是个异类 , 许多世人都认为应该把太原王氏开除 “ 五姓七望 “, 地位远远不如他们在南朝的时候 。

太原王和琅琊王同出一脉 , 一荣皆荣 。 他们在这场正本溯源 “ 里站在了琅玩 3

的这一边 。

关中郡姓本来想争夺山东郡姓的地位 , 而过江侨姓在衣冠南澈时与东南吴姓打得不可开交 。

山东望族和南渡望族打了起来 , 这两个望族左右看了看 , 也 “ 扑通 “ 跳进这津水 , 左扑腾一下 , 右扑腾一下 , 试图浑水摸鱼 。

一些中小世家见朝堂没有制止 , 还在下一期 “ 官报 “ 除了特刊 , 加大加厚 , 甚酐上了世家族谱 …... 天啦 ! 世家为了吵架 , 把自己族谱都贴上去了吗 ?

中小世家心头痒痒 , 也悄悄伸出了试探的小脚丫 。

现在的中小世家 , 曾经也是东汉魏晋的高门大族 , 都想 “ 正本 “, 都想 “ 清源 “。

当这把火烧到了包括隋朝皇室和唐朝皇室在内的勋贵身上时 , 所有人都以为这场辩论会夏然而止 。

谁不知道隋朝皇帝的弘农杨氏与唐朝皇帝的陇西李氏出身是怎么回事 ?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 , 官报继续发行 , 哪怕李唐的 “ 陇西李氏 “ 和太上皇后所在 $

氏家族的 “ 扶风窦氏 “ 被起底 , 朝廷也没有中止这场讨论 。

世族子弟吵红眼的情绪冷静下来 , 窥见了这件事背后必有大阴谋 。

“ 陇西李氏 “ 赶紧站出来 , 说别胡说 , 李唐就是出自陇西李氏 。

“ 扶风窦氏 “ 更是情绪激动 , 扶风郡所有老百姓都说太上皇后是他们那的人 ,i

敢说不是 , 他们就要去砌谁家的门 。

至于弘农郡的百姓 , 已经在嘲笑别人是在嫉妒他们郡出了皇帝 , 我们郡现在的郡守就是前朝宗室呢 。

“ 陡下究竟想做什么 ?“

看不懂 , 完全看不懂 ! “

「 世家门阅通过几百年的特权 , 让民间都相信他们确实清贵 , 高人一等 。“

“ 但世家门阗之间的争吵被拉入凡间 , 放在了大街上 , 成了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 他们清高神秘的光环还会在吗 ?“

“ 所有严肃的事都经不起娱乐化 。“

李玄霸对陪同他巡视黄河的宇文珠解释 。

宇文珠不放心李玄霸的身体 , 又想多积描一些病例 , 并抽查黄河沿岸地方医学博士工作情况 , 便和李玄霸一同出京 。

长安城内的医学院正在筹办 , 宇文珠正好暂时避一避风头 。 等后宫嫔妃和宫女的待遇改革有眉目后 , 宇文珠再回京继续辅佐此事 。

宇文珠一边给李玄霸熬预防的苦药 , 一边问道 :“ 为何侨姓世家会同意做此事 ? “

李玄霸笑道 : “ 人类的劣根性 , 特别是曾经阔过的家族 , 见到其他家族位居自己之上 , 比自己落寞更难受 。 既然侨姓已经无法重回中原世家门阀岩峰 , 不如一同跌落神坛 , 大家再各凭本事 , 在大唐重新争一争世家的地位 。“

宇文珠把火灭掉 :“ 当初陈郡谢氏凭借泪水之战才一跃成为南朝世家翘楚 , 不过重复一遍先祖的经历 , 是吗 ?“

李玄霸看着宇文珠手中的苦药 , 虽然很愚继续微笑 , 但实在是笑不出来 。

宇文珠道 :“ 现在烫嘴 , 还要等一会儿才能喝 , 郎君可以再笑一会儿 , 不用现在就瘤嘴 。“

李玄霸 :“......“ 珠娘好像越来越嫌弃自己了 , 一定是错觉 。

李玄霸如何痛苦地喝下苦药不提 , 从长安到地方 , 所有勋贵世家都被这一场世家门阀自发掀起的 “ 正本清源 “ 吸引了注意力 , 李玄霸巡视黄河之事 , 自然就无人在意了 。

整修黄河堤坝 , 本就不会吸引太多注意 。 百姓服徨役确实痛苦 , 但那和朝中诸公有什么关系 ?

他们已经尽了劝说义务 , 陛下一意孤行 , 他们便只能叹息一声 , 哀民生之多艰了 。

所以李玄霸将整治黄河的事丢给原本在史书中毫无痕迹的姜承 , 自己带着宇文珠顺着黄河沿岸 “ 游山玩水 “ 的消息 , 也没有传到京中 。

就算传了出去 , 晋王和晋王妃这对年轻小夫妻趁着外放游山玩水怎么了 ? 楚王不也是因为游山玩水被弹劾回京吗 ?

他们要是把这件事捅出去 , 有人弹劲晋王耽误公务 , 陛下勒令晋王回京怎么办 ?

没有人想在朝堂上看到打哈欠的晋王 , 没有人 !

连曾经力谏晋王为首相的魏徵都不愁 。

李玄霸就这样在黄河中下游晃悠 , 把沿路豪强的庄园摸了个清清楚楚 。

有一个地方官吏察觉了李玄霸的异常动作 。

李玄霸在魏州寻找姜承的时候 , 曾与魏州刺史王弘直短暂相处过 。

只要李玄霸想 , 他就能和任何人相谈甚欢 。 王弘直也自以为已经和李玄霸成为

“ 友人 “

魏州刺史王弘直是真正的琅琊王氏族人 , 先祖王羲之 、 王献之的墨宝就保存在他家 , 比什么族谱证明都真 。

虽然他的族人在南梁灭亡后 , 祖孙三代都住在咸阳 。 但 “ 郡望 “ 就是这样 , 哪已经在外十代人 , 他们的郡望仍旧是 “ 琅琅 “。

不过已经在 「 郡望 “ 所在地没有族人的世家 , 就是没落了 。

琅琊王氏的族人散落全国各地 , 长安也有不少 。

李玄霸给王云制造假身份的时候寻的不是王弘直这一支 , 但当王云已经出名后 , 王弘直也会坚信王云就是他的族人 。

听闻李玄霸曾见过王云 , 王弘直还希望晋王殿下能牵线 , 让他和这位族亲 “ 恢复 “ 联系 。

他甚至希望能让儿子拜在王云大儒门下读书 , 听得李玄霸差点憋不住笑出来 。

王弘直在史书中名声不显 , 但他儿子王方庆是武周难得履职时间较长还能善终的宰相 , 算是较有名气 。

王弘直与儿子王方庆都是方正之人 。

在原本历史中 , 王弘直曾是汉王李元昌之友 , 因劝说李元昌不要狩猎无度扰民 , 被李元昌疏远 , 后来与荆王李元景交好 。

好吧 , 又是狩猎无度 。 大概 「 狩猎无度 “ 是李渊传给儿子的 “ 遗传毛病 “。

从这件事 , 不仅可以看出王弘直的方正 , 也可以看到王弘直或者说琅琊王氏有意向李唐宗室靠拢 , 试图在李唐重铸琅琊王氏的辉煌 。

王弘直一脉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 在子孙出现了四个宰相 , 且都是良相 。 可惜琅琊王氏最后的余脉忠于李唐 , 在李唐灭亡时 , 几乎和李唐同休 , 自五代起再无人入列传 。

王弘直在原本历史上本就会特意与宗室交好 。 李玄霸送上门来 , 且又是世上有名的贤能之人 , 王弘直当然对李玄霸十分殷勤 。 李玄霸离开魏州后 , 他也一直关注着李玄霸的一举一动 。

当发现李玄霸 “ 游山玩水 “ 的行为后 , 王弘直原本有点不喜 , 愚要劝说李玄霸

但很快 , 王弘直就意识到李玄霸的行为背后肯定有深意 。

楚王李智云怠慢公务很正常 , 但在幼年时就才名远扬 , 帮兄长打天下时更闻出

“ 算无逵策 “ 赫赫威名的晋王李玄霸 , 绝无可能突然成为纳结亲王 。

王弘直又观察了李玄霸一些时日 , 将李玄霸游山玩水的地方画在舆图上细细琢磨 , 终于意识到了什么 , 惊出一身冷汗 。

“ 算无遗策 , 算无遗策 …... 哈 。 “ 王弘直擦了一下额上的汗珠 , 苦笑道 ,“ 我此举是否也在你的算无遗策中 7“

王弘直闭上双眼 , 紧握的双手忍不住轻微颤抖 。

如果他的猜测为真 , 那么这么重要的事 , 晋王居然会让他查到 , 就只可能是故意为之 。

他仿佛看到了当初与晋王喝茶论道时 , 晋王那永远大局在握的微笑 。

请君入局 , 君入否 ?

我 …... 入否 ?

宇文珠抱怨 :“ 跟踪的人可算离开了 。 他们的行为也太粗糙了 , 我要装作没看见他们都难 。“

李玄霸为宇文珠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鬣发 , 笑道 :“ 辛苦珠娘了 。“

宇文珠红着脸道 :“ 倒不是辛苦 , 只是不耐烦与你郊游的时候还有不怀好意的人跟踪 。“

这下轮到李玄霸闹了个大红脸 。

即使夫妻二人已经同房 , 但两人仍旧和初识一样扭捏害羞 。

他们的手指在袖口的遮掩下勾着手指 , 脸偏在一旁 , 你说路上的树 , 我说树上的鸟 , 聊得热闸 , 但都不看对方 。

怎么骂都不肯外出做大官的陈铁牛继续抱着刀 , 如以前一样跟在郎君身后当护卫 , 用视线把这一幕记录下来 。

太上皇后最爱听郎君和王妃相处细节 , 总爱传唤他询问 , 他又有新的故事可以和太上皇后说了 。

张亮满目惊诧 , 没想到晋王殿下还有这样的一面 。 这样的晋王殿下 , 倒像个普通人了 。

李玄霸等着王弘直主动入局 , 但王弘直难以下定决心 , 直到李玄霸回京过年也没有动静 。

王弘直是否入局 , 都不影响李玄霸接下来要做的事 , 只是少了一个对河北了解 , 又可以打着世家旗号的帮手罢了 。 他可以寻其他人 。

李世民听了弟弟的谋划 , 无奈道 :“ 你能不能别考逸着琅琊王氏一家撸 ? 他们留下的叶子本就不多 , 小心撸秃了 。 换一家如何 ?“ 王谢 「 中不还有个陈郡谢氏吗 ?

李玄霸道 :“ 陈郡谢氏如今没什么能人 , 家族底蕴也比不过琅琊王氏 。 何况琅环王氏还有太原王氏这个山东郡望给他当内应 , 还是琅琊王氏好 。“

陈郡谢氏如今的领头者为谢叔方 , 参与了晋阳起兵 。

在原本历史中 , 谢叔方是李元吉下属 , 参与了玄武门厮杀 , 被李世民赦免 , 后来地方官还是干得不错 , 颇有贯名 。

但谢叔方的儿子谢祜在担任黔州都督时 , 为讨好武后 , 迎合上意 , 逼李世民之子曹王李明自杀 。

虽说是为讨好武后 , 但李治那时还活蹦乱跳 , 所以这迎合的上意 , 大概率是李治自己的意思 。 只是李治是个不沾锐 , 谢祜逼死李明后 , 李治对李明表示深切哀悼 ,

罢免了黔州所有官员 。 谢祜被李明之子派人暗杀 , 剩余的唯一一支在李唐为高官的陈郡谢氏在李治的默许下就此没落 , 之后无人再入列传 。

从谢祜的遭遇可以看出 , 陈郡谢氏也是很殷切地想要讨好李唐 , 李玄霸愚要用陈郡谢氏 , 他们一定会如琅琊王氏一样殷勤 。

只是谢祜太笨了 , 居然会被李治套路 , 李玄霸还是更希望寻找贤能之人为帮手 , 才不会坏他的事 。

不过谢祜不可用 , 谢叔方还是能用一用 , 只是不能捧得太高 。 陈郡谢氏的底蕴和族中人才 , 都不足以与山东郡望打擂台 。

“ 让琅琊王氏弹勋山东郡姓世家强占民田 , 官商勾结 , 卖女求财 , 亏你想得出来 。 “ 李世民想到李玄霸出的主意就忍不住捧腹大笑 ,“ 他们都认为今年太闸腾 , 却不知道贞观二年一定更闸腾 。 闸腾好啊 , 你不在长安 , 没看到他们在朝堂吵成什么模样 , 我憋笑憎得肚子都疼了 。“

李玄霸有了兴致 :“ 真的 ? 这么有趣 ? 那我上一两月的朝再出门 。“

李世民道 :“ 好 , 先把小五

派出去替你监督治理黄河 “

于是李玄霸再入朝堂 , 接替李智云工部尚书的职位 。

小五正来问二兄三兄过年怎么玩 , 就一脸懵地被踢出了京城 。

元宵节的时候 , 他提着一盐花灯 , 蹲在地上哽咽不止 。

「 可恶 , 太可恶了 , 就知道欺负我 , 大过年的把我踢出家门 “

柳王妃拍着郎君的背唉声叹气 , 不知怎么安慰 。

QAQ 我家郎君真的好可怜 !

作者有话要说 :

二更合一 , 欠账 -1, 目前欠账还清 。 撒花 ! -

旧时王谢堂前燕 , 飞入寻常百姓家 。

王 、 谢 : 是吗 ? 和你们爆了 , 大家一起飞燕子 ( 微笑 ) 。

碎碎念 :

咳 , 这不是我编的 , 琅琊王出身的四个宰相在任期间 , 都对豪强毫不留情 , 是真正的心系寒门 , 力推科举啊 。

前面科普过 , 世家门阀不是铁板一块 。 之前关中郡姓和山东郡姓针锋相对 , 现在侨姓出场 。 当初南北朝时 , 山东郡姓和过江侨姓各为其主 , 在战场上兵戎相见的时候可不少 。

侨姓和吴姓在南朝也有深仇大恨 , 这个之后剧情会提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