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0 章 ˇ 眼见他高楼塌了

卢赤松曾任河东县令 , 在李渊任河东 、 山西慰抚使时与李渊交好 。

李玄霸在河东 “ 帮助 「 李建成广交河东英俊时 , 卢赤松之子卢承庆时常出入李霸家门 , 虽算不上李玄霸友人 , 也能算投靠较早的熟人 。

有这一层关系 , 卢赤松在李唐建立后被封为范阳郡公 , 成为范阳卢氏实际上的族长 。

李玄霸知道卢赤松父子对李唐较为亲近 , 但他们毕竟是范阳卢氏的子弟 , 肯定还是会以家族为先 。

卢承庆与薛元敬是好友 。 他在醉酒时曾羡慕薛元敬能自由选择自己的未来 。 若他身上没有范阳卢氏这层光辉 , 当初他肯定也会选择成为李三郎的 “ 友人 “, 陪着李二一和李三郎去陇右闯荡 。

关中世家的豪强脾性未改 , 嫡系子弟想做什么 , 拈着一把剑一杆枪 , 背着小包袱就出门了 。

山东世家的嫡系子弟却不能这样做 。 旁系子弟或许能稍稍自由些 , 做出了什么有悖家族的决定 , 家族就不当他们是家里人便是 。 但嫡系子弟必须恪守家族的教导 。 他 f

的所作所为都要经过家族同意 。

“ 这是范阳卢氏所有人的决定 ?“

李世民身为皇帝 , 照旧在最后拍板时出现 。 李玄霸没有通过卢承庆传话 , 直接上门与卢赤松手谈一局 。

卢赤松道 :“ 就算之前不是 , 我已经上书 , 便已经是了 “

李玄霸问道 :“ 现在世上所有人都好奇你们为何会做出这个决定 。 曾经与你们同气连枝的家族可能都在暗地里嘲笑你们诡媚 。“

卢赤松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 他抛出了一个问题 :“ 晋王殿下 , 你真的能看到未来吗 3“

李玄霸摩挚了手中的黑子 : “ 我看到的未来已经不是未来 。“

卢赤松问道 :“ 即使不是如今的未来 , 但不是杜撰的谴 , 殿下是真的能看到 ? 、

李玄霸笑了笑 , 漫不经心地落子 :“ 你想问什么 ? 问范阳卢氏的未来 ?“

卢赤松道 :“ 魏晋高门大多衰败 , 连王 、 谢门阀都不复存在 , 范阳卢氏又可能长兴不败 7“

卢赤松轻轻落下白子 。

李玄霸道 :“ 那范阳郡公想要问什么 ?7“

卢赤松道 :“ 我想问李唐的寿数 。“

李玄霸失笑 , 差点把棋子打乱 :“ 我说三百年 , 你信吗 7“

卢赤松沉默了一会儿 , 也失笑 :“ 我信 。“

卢赤松将手中白子都收回棋罐 , 起身拱手道 :“ 晋王殿下棋艺高超 , 下官已输 。

李玄霸看着棋盘上刚开始不久的棋局 , 再次失笑 。

他将棋子丢回棋罐 , 道 :“ 郡公陪我散一会儿步 7“

卢赤松直起身体 :“ 是 。“

李玄霸起身理了理衣袖和衣摆 , 对卢赤松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 朝着湖畔竹林小道走去 。

卢赤松落后李玄霸半步随行 。

暑气渐重 , 竹林里却十分凉爽 。 李玄霸进入竹林前 , 还披了一层薄衣 。

宽大的衣衫拢在肩上 , 空荡荡的袖口轻轻飘荡 , 衬得李玄霸整个人更加瘦弱 。

即使已经当了晋王 , 李玄霸的骨架上也没有挂上多少肉 , 还是一如既往的瘦削 。

直挺挺地打量别人是很失礼的行为 , 卢赤松第一次认真打量这位让朝堂诸公都颇为头疼的晋王殿下 , 曾经大隋秦王李世民的谋主 , 号称 「 算无遗策 “ 的太原郡王李玄霸 。

卢赤松道 :“ 齐国公离开京城前 , 下官为齐国公饯行 。 齐国公曾叹息晋王殿下太过瘦弱 , 不知道他再次与晋王殿下相见时 , 晋王殿下会不会长得稍壮一些 。“

卢赤松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提起此事 , 但突然想到了 , 就提起了 。

朝中所有公卿都不傻 , 即使日日盼着李世民与李玄霸反目 , 但 「 双生子 “ 这个公在本身就充满着神异感 , 让他们本能地知道李世民和李玄霸的感情恐怕是很难离间的

何况李唐的天下几乎是李世民一手打下 , 百姓都信服李世民 , 李世民的声望极高 , 不需要忌惮他人 。 李玄霸又是个病秧子 , 怎么愚都是帝王最不会忌惮的那种类型

卢赤松也明白 。

他知道高颂是李世民和李玄霸最敬重的者师 , 所以高颂离京前 , 他前去向高顺讨教李玄霸的性格 。

皇帝的性格他是不敢问的 , 但问了晋王的性格 , 就相当于问了陛下 。

高颊却只叹气 , 对卢赤松的询问闭口不言 , 而是叹息李玄霸太多病 。

卢赤松一直愚着高颂可能暗示着什么 , 却怎么也想不明白 。

李玄霸脚步一顿 , 披在肩上的

宽大绢衣轻轻一晃 , 然后他再次迈步 。

“ 高者师一直很担心我的身体 , 我知道 。 “ 李玄霸道 , “ 恐怕我要令高考师失望了 。 比起锻炼身体 , 我更乐意多睡一会儿 。 若高考师还在京中 , 恐怕会责备我太过忧懒 。“

卢赤松道 :“ 高公以前责备过晋王殿下 ?“

李玄霸道 :“ 责备过我哥 。“

卢赤松微愣 , 继而差点笑出声来 。

同为考者 , 卢赤松一下就猜到了高颂的心思 。 舍不得骂小的 , 就拴着当兄长的骂 。

闲扯几句之后 , 李玄霸与卢赤松之间僵硬的气氛轻松了一些 。 两人也能打开话匣子 , 交谈真正关心的问题 。

李玄霸问起范阳卢氏捐赠的藏书 , 卢赤松坦白自己想要进入弘文馆的 “ 交换条件 “。

他们又讨论起现在房杜二人正商议的新的科举条例 , 卢赤松说范阳卢氏会鼎力支援 。

李玄霸差点翻白眼 。

是啊 , 比起其他山东士族虽然会参与科举 , 但对科举不屑一顾 , 中唐时陇西李氏和荥阳郑氏出身的宰相还想废除科举 , 范阳卢氏自始至终都热衷科举 , 还为自家没有出过主考官而计较过 。

李玄霸道 :“ 你们其实不适合山东世家 , 重视人才高于重视血脉的江左世家才更适合你们 。“

卢赤松沉默不语 。

李玄霸看了卢赤松一眼 , 没有再提这件事 。

卢赤松继续向李玄霸询问科举的事 。 李玄霸一边解答 , 一边在心里慢慢明白 ,

范阳卢氏真正的用意 。

后世所谓 “ 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 “, 其实一开始就不存在 。

山东五姓七望中 , 荥阳郑氏只能勉强说自己曾经是魏晋重臣之后 , 现在声望最高的清河 、 博陵崔氏虽在魏晋出仕 , 但真算不上高门世家 。

至于陇西 、 赵郡李氏 , 都是南北朝时武将发家 , 攀附李广和李牧之后 。 别看他们现在姿态摆得高 , 笑话李唐皇室攀附他们 , 他们族谱也被后世扒烂了 。

其实看陇西 、 赵郡李氏攀附的先祖是先秦武将 , 也能看出他们与其他世家格格不入 。

唯独范阳卢氏不同 。

因卢植是汉未许多名将的者师 , 深受各个势力的尊重 。 曹操也十分敬仰卢植 ,

卢植后人在魏国待通极高 。

晋朝建立后 , 晋武帝也对卢植后人关怀备至 , 还曾想将公主嫁给卢谓 , 可惜公主早天 , 未能成婚 。

所以范阳卢氏勉强算得上是 “ 魏晋旧高门 “。

但衣冠南渡时 , 范阳卢氏却在北方颤沛流离 , 转仕北朝十六国 。 嫡系卢谓先父兄皆亡 , 自己在六十七岁被梆 , 二子一人仕慕容 , 一人南下东晋 。

仕慕容的范阳卢氏嫡系在国史案中差点被北魏灭门 , 仕东晋的范阳卢氏起兵失败差点被灭满门 。

虽然总有范阳卢氏子弟冒出来继承家业 , 但真说不上是铁打的 , 倒像是因为生殖力过强所以打不死的小强 。

江左世家中大部分是衣冠南渡的魏晋高门 , 范阳卢氏原本属于他们 。 但范阳卢氏先不一起南渡 , 有一支族人在混不下去后南渡后 , 又起兵反叛想自己当皇帝未遂 。

所以范阳卢氏才没当成 “ 江左世家 “。

经历了这么多挫折 , 范阳卢氏凭借与崔氏等北方大族的姻亲关系连成了一张坚固的网 , 让北朝皇帝想要笼络汉族士人的时候 , 哪怕灭了他们的门 , 也要抓出躲藏的范阳卢氏族人再入朝堂 , 立标杆招揽汉族土人 。 山东五姓七望才发展到如此地步 。

五姓七望中其他的世家可能还被家族的辉煌蒙蔽了双眼 , 范阳卢氏作为被灭族三次的魏晋旧门阅 , 已经看出了世家在自己打下天下的李唐皇帝面前有多无力 , 不想重蹈覆辙 , 在寻找一条能让 “ 世家 “ 延续的新路 。

或许这条路让范阳卢氏不再像以前那样清贵高傲 , 但秦汉哪个门阅敢在皇帝面

前说声清贵高傲 ?

皇权旁落 , 世家才会兴盛 ; 皇朝鼎盛 , 世家子弟就与普通士子无异 。

卢赤松曾与其他世家的官吊一同上书重编 《 氏族志 》, 甚至自降身份说这是为了把李唐的姓氏排在最前面 , 消除北魏 《 氏族志 》 的影响 。

李世民却笑着拒绝了群臣的 「 好意 “。

“《 氏族志 》 是北魏的事 , 那都是多少年以前了 。 前隋懒得编这个 , 胺也不信这个 。 如果百姓现在还相信北魏的 《 氏族志 》, 只说明胺还做得不够好 , 还没有让他们认可自己大唐人的身份 。 胺该更加勤政 。“

不知道其他人是否发现 , 但卢赤松惊出了一身冷汗 。

很多皇帝都不知道 , 世家门阀根本不怕故

意针对他们的政策 。 无论是新的 《 氏族志 》 还是其他什么 , 只要皇帝颂布单独针对他们的政策 , 这就是帮他们打响名气 。

皇帝越针对他们 , 他们的地位就越高 , 在民间的名气就越响亮 。

可如果皇帝无视他们 , 无视 《 氏族志 》, 无视世家排名 , 世人就会慢慢淡忘他们的特殊 , 就像是淡忘曾经辉煌的 「 王 、 谢 “ 一样 。

卢赤松已经窥见了范阳卢氏的危机 , 但族人大多还躺在范阳卢氏曾经的辉煌上不肯醒来 。

直到房乔向荥阳郑氏发难 。

死亡的恐惨唤醒了他们对祖先遭遥灭门的恐悸 。

五姓七望子弟遍布全天下 , 杀了这一家还有其他子弟继承家人 , 世家门阀仍旧存在 。

但自己和家人的命只有一条 。 自己死了 , 范阳卢氏再辉煌又有什么意义 ?

范阳卢氏既然早早投靠了李唐 , 那么转化成李唐的勋贵也不无不可 。

所以卢赤松才来询问李玄霸 , 李唐寿数几何 。

如果李唐寿数超过百年 , 那么范阳卢氏抛弃世家的身份去当李唐的勋贵积摸的威望 , 完全可以让范阳卢氏在下一个时代继续成为世家 。 这转型就是值得的 。

卢赤松还看出 , 大唐想要推广科举取代门荫 , 削弱世家在 「 学问 “ 上的权威 。

他立刻就把 “ 科举 “ 定为了家族在李唐王朝长盛不衰的新路 。

天下一统 , 李唐皇室声望很高 , 已经不需要捧着哪家世家去笼络天下士子 , 所以旧路已经走不通 。

但范阳卢氏子弟学问肯定比庶族士子强 , 转化成科举世家后 , 不照样身份贵重吗 ?

即使不能躺着当世家 , 范阳卢氏从未放松过子弟的教育 , 动弹一下也不是多难 。

卢赤松满意而归 , 唯独李玄霸那句 “ 你们更适合当江左世家 “ 让他心头蒙上了层阴影 。

李玄霸说这句话 , 好像洞悉了范阳卢氏所有的谋划 , 也洞悉了范阳卢氏清高背后所有的阴影 ; 洞悉了范阳卢氏在两晋南北朝的颤沛流离和诡媚求生 , 也洞悉了范阳卢氏的野心和失败 。

“ 真是恶心 。 “ 李世民评价道 。

李玄霸回过神 , 对树上跳下来的二哥道 :“ 你怎么爬上树了 ? 竹林还遮不住你 ? “

李世民道 :“ 你和他站着聊那么久 , 我躲得难受 , 正好有棵树 , 不如爬上树坐着听你们聊 “

他把李玄霸的手臂往外套袖子里塞 :“ 你能不能好好穿衣服 ? 外衣被你穿得像拔风 , 这还能有保温的效果 7“

李玄霸懒得和二哥争辩这很帅 , 乖乖穿好了外套 。

李世民监督李玄霸穿好衣服 , 还把腰带也系紧后 , 才与弟弟一同往屋里走 。

“ 越了解他们 , 就越觉得世家能存续这么久 , 靠的该不会是足够圆滢吧 “

“ 铁骨铮铮的人早就随着他们旧主抹脖子了 , 为了活下来圆滑一点不是错 。“

“ 确实不是错 , 但明明不是清高的人却宣扬清高的名声 , 这就恶心了 。“

“ 这倒是 。“

“ 不过看到他们如此国滑软弱 , 我就放心了 。 看来他们永远也不会成为大唐的威股 。

“ 是啊 , 他们连权臣都当不了 , 只能依附皇权生存 , 还不如宦官胆子大 。 安史之乱后河朝三镇变成羁糜统治 , 只向大唐名义上称臣 。 范阳是河朔三镇之一 , 但拥有范阳郡望的范阳卢氏连范阳节度使都当不上 。“

“ 这个你就别说了 , 我暂时不想听 。“

李世民背着手走进屋 , 像个小考头 。 李玄霸单手掩嘻打哈欠 , 固得摇摇晃晁 。

守文珠站在屋前提着灯等待 。 长孙康宁拈着一只烤羊膈向两人挥舞

李世民脚步加快 , 并拉了打哈欠的李玄霸一把 , 拉得李玄霸跌跌撞撞 , 差点据倒 。

“ 观音婢 ! 你怎么能偷吃 ! 阿玄 , 快走 ! “

“ 我能不能不吃饭 , 直接去隅觉 ?“

“ 不能 1 “

长孙康宁把烤羊胍递到李世民嘻边 , 让李世民啃了好大一口 。

守文珠扶住差点摔倒的李玄霸 , 听着李玄霸超级大声地说兄公坏话 , 笑得停不下来 。

卢赤松回家之后食不知味辗转反侧 , 不断思索李玄霸提起范阳卢氏该是江左士

族的用意 。

李玄霸和李世民两家人吃烤羊羔吃得撑 , 一觉睡到日上三竿 , 连李世民都偷懒了一日 。

第三日 , 李世民上朝 , 迁卢赤松为弘文馆学士 , 并任卢赤松为礼部侍郎 , 与礼部尚书虞世南一同修订隋朝科举制度 , 明年重开科举 。

同时 , 李世民下诏 , 以后科举将成为 “

常例 “ , 天下英才无论出身 , 皆可通过之举入朝为官 。

朝中此刻还未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 。

在隋朝参与科举 , 必须由官员举荐 , 这和察举制的差距不大 , 都是要通过勋贵世家筛选一次 , 才能落到朝堂囊中 。

虞世南口风一直很紧 。 卢赤松这次口风也很紧 , 就算姻亲问起来 , 也只说是遵循隋朝旧例 。

李世民以为卢赤松看到大唐 “ 激进 “ 的科举政策会上书反对 , 卢赤松却只是默昊地帮虞世南查询史书旧例 , 完善这项 “ 激进 “ 的科举制度 。

房乔还在朝堂上每日一次上书要灭荥阳郑氏满门 , 范阳卢氏已经悄悄融入李唐朝堂 。

在魏晋时 , 清河崔氏就与范阳卢氏世代姻亲 。 别人看不出范阳卢氏的动静 , 他们看得一清二楚 。

清河崔氏有许多支脉都已经在外地繁衍 , 坚守本地郡望中最为显赫的是仍旧以

「 清河 “ 为名的清河大房和清河小房两支 , 堪称嫡系主脉 。

清河崔氏支脉入李唐为官者不少 , 但清河大小房对李唐王朝不屑一顾 , 除非李唐王朝下诏请他们出来做官 , 所以还未有人为高官 。

清河崔氏大小房皆派人拜访卢赤松 , 最后都不欢而散 。

不过清河崔氏中的郑州崔氏 、 南祖崔氏和许州鄢陵崔氏与范阳卢氏走得越来越

近 , 许多子弟甚至离开家乡 , 到长安定居 , 寻求入仕的机会 。

李世民看得心里又喜又忧 。

他喜的是原本很忌惮的世家不仅不是一块铁板 , 还外强中干 , 不足为惧 ; 忧的是世家积极参与科举 , 将来会不会仍旧盘蹈朝堂 , 令自己的后人头疼 。

李玄霸安慰道 : “ 世家都是纸考虎 , 会和李唐一同被黄巢碾碎 。 你放心 , 等 「 内库烧为锦绣灰 , 天街踏尽公卿骨时 , 谁也跑不掉 。 现在谋划不过是一场空 …... 哎哟 , 传捷我干什么 ? 去掀你的不肖子孙去 。“

今天皇宫里再次出现皇帝追逐殴打晋王的局面 , 并再次以晋王逃到太上皇后宫中为结局 。

当朝廷定下了对荥阳郑氏的处置时 , 李世民拉着李玄霸在御花园喝闷酒 。

他喝葡萄酒 , 三杯倒的李玄霸喝葡萄汁 。

李世民郁闷道 :“ 阿玄 , 你怎么对那个什么黄巢特别期待 ?7“

李玄霸道 :“ 不 , 我一点都不期待 。“

说完 , 他念了一遍 「 内库烧为锦绣灰 , 天街踏尽公卿骨 “ 整首诗 。

这首诗名为 《 秦妇吟 》, 说的本就不是公卿 , 而是乱世之中女子的悲惨事迹 。

「 公卿 “ 的结局只有一句 , 全诗描写的更多是普通百姓遭遥的惨事 。

诗中自述的女子在黄巢破城那日被搞走 , 她的邻居有被奸 | 杀 ,“ 牵衣不肯出朱门 , 红粉香脂刀下死 “ 的 ; 有全家悬梁跳井 , “ 仰天掩面哭一声 , 女弟女兄同入井 “ 的 ;

如她这样被搞走的人 , 在京中见到了丈夫也只敢假装不认识 , 从此与父母族人断了联系 , 每日提心吊胆 「 旧里从兹不得归 , 六亲自此无寻处 “ 的 。

城中少军粮 , 她们得宠的 “ 朝餐一味人肝脍 “, 不得宠了就成为军粮 。

即使好不容易等到大唐官兵来收复长安 , 但横征暴敛让灾民接连饿死 , 地狱不过换了统治者 , 仍旧是地狱 。

“ 乱世之中 , 最凄惨的仍旧是平民百姓 。 只有一部分公卿沦落到和百姓一样的凌惨境地 , 哪里可能期待 ? 若我有后人 , 大约也是其中凄惨的一员 。“ 李玄霸平静道 ,

“ 只是看到公卿治国无能 , 终究沌落到乱世平民一样的下场 , 感到有点要死一起死 「 的快意罢了 。“

李世民提醒 :“ 你的子孙就是公卿之后 , 你快意什么 2“

李玄霸阿了际眼 , 仿佛现在才意识到这件事 : “ 对哦 。“

李世民无语地灌酒把自己灌了个水饱 , 一点醉意鄂没有 。

李玄霸看二哥啸酒喝得帆快 , 尝了三杯 , 倒头就睡 。

喝了一肚子酒撑得慌的李世民 , 还得把气得自己喝闷酒的弟弟背回去 。

他吹着寒风 , 长吁短叹 。

“ 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弟弧 ! “

“ 唉 ….. 等会儿就让弟妹扎你几针 ! 不会啸酒就别喝 ! “

“ 嗝 “

经历了整整一月 , 李智云再次离开长安 , 与长孙无忌一同扫平山东匪悦时 , 朝延终于定下了对茯阳郑氏的处置 。

李世民不仅没能劝服房乔 , 朝中心腹居然还全部站在了房乔一边 。

苏威原本相信山东士族 , 现在深感被背叛 , 气得跳

脚 , 不仅要让荥阳郑氏付出代价 , 还要牵连荥阳郑氏的姻亲 。

当初崔浩不顾北魏皇帝对他的信赖 , 在国史中大肆嘲笑北魏皇帝的出身 , 被诛

灭五族 , 不仅清河崔氏 , 范阳卢氏 、 太原郭氏 、 河东柳氏皆被株连 。 现在应该遵循旧例 !

卢赤松对苏威侧目而视就罢了 , 李世民都忍不住多看了苏威几眼 。

虽然这次株连荥阳郑氏和河东柳氏无关 , 但你提起河东柳氏曾经差点被族灭 …

… 你是不是忘记了河东柳氏是小五的妻族 ?

苏威表示 , 他无所畏惧 !

裴世矩想了愚 , 居然站出来支持苏威 。

杀一家荥阳郑氏算什么 , 我看他们敢刺杀楚王 , 背后肯定有其他势力支持 。 全杀了太残忍 , 我李唐仁义 , 不能这么做 , 全都流放了吧 。

我看那个卢赤松就很不顺眼 , 把他一起流放了 。

裴世矩悄悄对李世民说 , 如果范阳卢氏没有动手 , 那他们为何突然谦卑恭顺 ?

所以范阳卢氏绝对有罪 !

李世民 :“......“ 我麾下都是一群什么人啊 , 怎么杀性比我这个带兵打仗的还重 ?

李世民好不容易把裴世矩和苏威安抚下来 , 封德彝等隋朝考臣联名上书 , 觉得裴世矩说得对 , 陡下我们把山东五姓七望全部流放 , 把他们的地都分了吧 !

李世民 :“? ? 7“

卢赤松看到李世民给他的弹劾文书 , 满脸不敢置信 。

李世民按着眉角道 :“ 你们究竟在隋朝得罪了多少人 ? 怎么全都想杀你们 7“

卢赤松咬牙道 :“ 他们都在嫉妒我家的声望 ! “

李世民叹气 :“ 可能吧 “

他还以为隋朝旧臣会站在山东士族的一边 。 就算不站队 , 隋朝旧勋贵可能也会有兔死狐悲之感 , 不会落井下石 。

结果这伙人之前按兵不动 , 只是在观察自己是不是真的要对山东士族动手吗 ?

“ 胺不会滥杀无辜 , 卢卿尽可安心 。 脊将这些弹勋文书给你看 , 只是让你心里有数 。 「 李世民语重心长道 ,“ 看看你们惹了多少人不满 ? 今后请务必谨愚 。“

卢赤松的岁数比李世民大二十岁 , 李世民这语气 , 好像他比卢赤松长一辈似的 。

卢赤松离开时心情十分轻松 。 他知道 , 关陇勋贵跳得越高 , 他就越安全 。 这次危机 , 范阳卢氏度过去了 。

果然 , 李世民按住了朝中对山东士族雪花般的弹劾 , 只将荥阳郑氏主脉 “ 三祖房 “ 打散流放巴中 、 江西 、 岭南等地 , 除了与李建成结亲之外的荥阳郑氏旁支 , 一律动免 , 不牵连无辜 。

郑仁泰的族人不属于荥阳郑氏 “ 北祖 、 中祖 、 南祖 “ 三房 , 所以没有被牵连 。

叩谢皇恩后 , 变卖祖产 , 将族人全部迁修到长安附近 , 不再以 “ 荥阳郑氏 “, 而是以京兆郑氏 “ 自称 。

其他荥阳郑氏之后也陆续离开荥阳避祸 。

荥阳郑氏子弟虽然在李唐陆续有出仕者 , 但郡望已灭 , 就如现在的 「 王 、 谢 “ -

族一样 , 不复世家门阀之名 。

李唐刚建国不久 , 贞观二年 , 自北魏起一直屹立在世家门阀顶端的荥阳郑氏轰然倒塌 。 延续自北魏的高门世家人人自危 , 积极入朝为官 , 再不敢自词清高 。

朝臣们还在为继续扳倒更多的山东世家再接再厉 , 李世民却在贞观二年年未 ,

接连下诏斥责对山东世家咬住不放的人 。

连裴世矩 、 苏威和房乔都被贬官 。 李玄霸接替裴世矩 , 又变成了首相 。

李世民保护山东世家的意图十分明显 , 想要落井下石的人也只能偃旗息鼓 。

在这场斗争中跳得最高的琅琊王氏大儒王云被免官为民 , 愤然在民间开办学院 , 扬言再不出仕 。

李世民没有阻止他 , 还赠予了他财帛 , 肯定他的品德和才华 。

于是江左士族也暂时偃旗息鼓 , 放弃了把山东士族一同拉下云端 。

贞观三年正月将临 , 李世民封存朱笔玉玺 。

朝堂风波终于平息 。

贞观元年吵闸 , 贞观二年更吵闹 。

朝臣们心里都对贞观三年的到来充满恐悸 。

百姓们却不一样 。

虽然贞观二年兴徨役修补黄河堤坝 , 还有山东匪患 。 但很奇怪的是 , 除了被匪患骚扰 , 百姓并未感受到太多折磨 。

甚至经历了匪患 , 崎山以东的百姓只要没死 , 居然还迎来了丰收 。

豪强从自己家乡起事 , 很少劫掠自己家乡 。 他们如果流窜到他乡就会肆意烧掠 , 但匪患平息太快 , 几乎没

有匪患离开起兵地 。

匪徒在唐兵的围剿下逃入山中 , 平原上的田地几乎没有损伤 。

虽然死了很多无辜的百姓 , 但活下来的百姓都过了个能吃饱的好年 。

甚至因为死了很多人 , 中原空出了许多上等田地 。 据官府说 , 这些田地都会分给百姓 。

「 大唐果然是天命所归 ,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 1“

“ 是啊 , 终于有盼头了 “

“ 真期待明年啊 。“

“ 对了 , 我们皇帝叫什么 ?“

“ 贞观 ! 我们大唐的皇帝是贞观 ! “

“ 哦唆 , 对 , 是贞观 1“

“ 厉害的皇帝是不是叫大帝 ?“

“ 那我们的陡下就是贞观大帝 ! “

“ 贞观大帝万岁 ! “

“ 阿嚏 。 “ 李世民揉了揉鼻子 , 用胳膊肘撞了一下弟弟 ,“ 阿玄 , 你是不是暗地里说我坏话 7“

李玄霸道 :“ 没有 , 不是我 。 我要说你坏话还需要暗地里 ?7“

李世民又打了个喷噪 :“ 也对 。“

既然不是阿玄 , 其他人就无所谓了 。 想说自己坏话的人多的是 , 李世民懒得理睬 。

过年时李世民难得可以放开吃糠 , 他喝着加了致死度蔗糖的葡萄酒 , 满意地眯起了眼睛 。

作者有话要说 :

二章半合一 , 欠账 -1.5 章 。 目前欠账 11 章 。

碎碎念 :

1.

渡江的范阳卢氏曾经想和刘裕争皇帝 , 被族灭 ; 仕北魏的范阳卢氏想和崔氏一起给北魏皇帝定规矩 , 差点被族灭 。

所以范阳卢氏之后一直很乖顺 , 对节度使也很巴结乖顺 (&) .

2、

《 秦妇吟 》 全诗大部分篇幅都在描写乱世中女子多惨 , 不过后世人大部分只知道 “ 公

卿 “ 那一句 , 还为黄巢叫好 。 以下节选 :

东邻有女眉新画 , 倾国倾城不知价 。

长戈拥得上戎车 , 回首香闺泪盈把 。

旋抽金线学缝旗 , 才上雕鞍教走马 。

有时马上见良人 , 不敢回眸空泪下

西邻有女真仙子 , 一寸横波剪秋水 。

妆成只对镜中春 , 年幼不知门外事 。

一夫跳跃上金阶 , 斜袒半肩欲相耻 。

牵衣不肯出朱门 , 红粉香脂刀下死 。

南邻有女不记姓 , 昨日良媒新纳聘 。

琉璃阶上不闻行 , 翡翠帘间空见影 。

忽看庭际刀刃鸣 , 身首支离在俄顷 。

仰天掩面哭一声 , 女弟女兄同入井 ;

北邻少妇行相促 , 旋拆云鬟拭眉绿 。

已闻击托坏高门 , 不觉攀缘上重屋 。

须夺四面火光来 , 欲下回梯梯又撂 。

烟中大叫犹求救 , 梁上悬尸已作灰 。

描写吃人肉的 :

夜卧十重剑戟围 , 朝餐一味人肝脍 …... 尚让厨中食木皮 , 黄巢机上刻人肉 。

乱世就是这样 , 弱女子先遭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