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妃提出暂时不能再动弋阳和贵溪两处,其背后的考量,李钧自然清楚。
在和龙虎山的交战中,己方目前看似占据主动,接连拔除了几县的道宫,狠狠抡了张崇源几记耳光。
可实际上,当下己方的处境已经越来越艰难。
首先便是行踪暴露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虽然有天阙提供的墨械造物屏蔽头顶的天轨法器,可要说龙虎山真的拿这些墨械毫无办法,那纯属是扯淡,要不然墨序也不能沦为如今凄凉的地位。
暂时还能藏身的原因,大概率是因为道门内部的蝇营狗苟,相互掣肘。
导致张崇源现在宁愿打碎牙齿和血吞,继续跟自己慢慢磨下去,也不愿意割肉喂给其他的道门势力。
可这种僵持绝对不会维持太久,张崇源迟早会沉不住气。
届时己方丧失了‘敌在明,我在暗’的优势,将要面对的就是广信府上百万龙虎山狂信徒组成的汪洋大海。
到时候没有人能够活着离开。
至于另外一方面,则是随着己方袭击目标减少,龙虎山的防御重心也会收缩。
游击这种事情要的是‘快准狠’,事了拂身去,让对手猝不及防。
可现在如果继续动手,那就是攻城拔寨,和龙虎山硬碰硬了。
当然,李钧大可以选择杀个回马枪,把永丰、上饶这些地方再袭击一次,可现在那几处只有一些无足轻重的道徒在组织重建,根本没有太大的意义。
毕竟冤有头债有主,滥杀这种事情,李钧没什么兴趣。
“弋阳和贵溪两地相隔不远,无论是我们孤注一掷硬啃弋阳,还是剑走偏锋大闹龙虎山门所在的贵溪,都没有了打时间差的可能性,失去了突然袭击的效果,那就是轮到龙虎山以逸待劳了,这对我们很不利。”
袁明妃正色道:“而且从我们在上饶的遭遇来看,一旦陷入重围,只有你能有把握逃脱,我们其他人都不行。”
“上饶也有‘希’字辈的道三埋伏?”李钧诧异问道。
在赵衍龙提供的情报中,驻守上饶的只是龙虎九部之一‘斗部’的主官阳宗,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道四。
唯一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他在下山前被张崇源临时赐予了天师府提举署监院的身份,摆明了是拿来诱敌。
在李钧看来,就算如今陈乞生的状态不对劲,无法准确的判断形势和风险,容易冲动行事。但只要有袁明妃在身旁,也不会贸然出手。
这也是他决定暂缓寒山寺的事情,让袁明妃赶来江西行省的原因所在。
可众人按照计划在清平道观碰头之后,被几名道四追着屁股狂轰滥炸的沈笠尚且活蹦乱跳,可实力不输沈笠的陈乞生却被人打到昏迷,被范无咎给背了回来。
这是李钧没有料到的。
“上饶没有道三,但埋伏的龙虎九部主管级别的人物,比永丰还要多。”
袁明妃端着那杆狭长的烟枪,悠闲的抽了一口,淡淡道:“陈乞生一看到阳宗脑子就变得不灵光了,不知道学沈笠那样撒丫子转头就跑,红着个眼睛就冲了上去,长军在旁边吓得哭爹喊娘,都没能拉住他。”
“袁姐,这你可怪不了了。你别看我外表看着不咋地,但内心可是硬邦邦的爷们。我在墨序里面打架可从来都是不认怂的主儿,就算打不赢那也要啐对方一脸唾沫才罢休。”
一柄长剑悬停在袁明妃交叠而放的长腿边,长军猥琐的身影蹲在剑尖上,伸手抓着自己油腻的头发,语气无奈。
“可这小子现在纯粹是疯魔了,对面那可是乌泱泱一大群人啊,明显是早有防备,就等着咱们露面。结果陈乞生一声不吭,抓着我就要跟别人玩命。你说这是玩命吗?明显就是送死啊。”
“长军,你那双眼睛要是再往不该看的地方乱瞟,小心老娘把你的本体给你掰弯了。”
“好咧。”
长军乖巧的应了一声,挪着脚步蹲到李钧的身边,用微如蚊音的声音自语道:“到底是啥色儿来着,没看清呐.”
不愧是马王爷的死忠拥趸,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李钧嘴角狠狠抽了一下,抬手揉了揉头眉心,问道:“那老陈你们是怎么逃出来的?”
“李薪主,您老人家是不是把我忘了?”
烟杆轻轻扣了扣台阶,袁明妃侧头看来,眯着一双凤眼笑道:“看不起谁呢?”
李钧肃然起敬,拱手抱拳:“没请教?”
“少跟这几个王八犊子学这些油滑的套路。”
袁明妃翻了個白眼:“打我肯定打不赢那群臭牛鼻子,但展开佛国阻挡片刻,带着陈乞生跑路还是可以的。”
“袁姐伱真是深藏不漏啊。”
“不漏?”
袁明妃满脸疑惑,低头垂目,“如果老娘这样都还不行,那得多大才能叫漏?”
李钧如遭雷击,整个人怔在原地。
“哈哈哈哈哈。”
袁明妃笑的花枝乱颤,打趣道:“你还是太嫩了一点。”
李钧没有理会女人的调侃,凝视着对方隐隐发青的脸色,慢慢皱起了眉头:“受了伤?”
“放心,一点轻伤,死不了人。”
袁明妃语气轻松道:“佛序跟道序两家明争暗斗那么多年,彼此都是知根知底,他们胡子一翘,我就知道他们要掏什么符篆,早就有所提防了。”
“那就好。”
李钧没有刨根究底,只是点了点头,说道:“等解决了眼前这些事,我们陪你去走趟番地。”
袁明妃眨了眨眼,笑道:“怎么,要去帮我出头了?那可太好了,你都不知道我等这天等了有多久。”
这句话语看似打趣,可李钧却听出了些许的颤抖,心头没来由一沉。
每当提及自己以往的经历,袁明妃总是语调轻松,甚至于一语带过,李钧也从没有打听过。
甚至连袁明妃如今显露出的实力与在重庆府之时天差地别,和倭区时期同样相距甚远,他也没有过问过。
可不问,只是出于信任和尊重。
并不代表李钧不记得‘明妃’二字在番地佛序中的意义,也不代表不在乎袁明妃曾经只言片语提及过的惨痛经历。
“那你可千万得把路带好了,别把有些人,有些地方给忘记了。”
“番地的每一座寺庙、每一条路,我闭着眼睛都能找到。”
袁明妃抿着嘴说道:“我害怕的是他们已经忘了曾经有过袁明妃这个人,忘了她身上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
“他们要是忘了,我来帮他们回忆。”
李钧平静道:“挨了拳头,人就会更容易想起一些以前忽略的事情。”
“那以后我在番地的名声可越来越臭了。”
袁明妃脸上笑的开心,指着自己的鼻子道:“这世上可没有天天被人戳脊梁骨的佛,看来我会是第一个。”
“你当你自己的佛,管他们那么多?”
李钧拿过袁明妃手中的烟杆,站起身来。
“呆在这里好好养伤,看着他们。”
袁明妃怔住:“你去那儿?”
“好不容易来了江西,见过了龙虎,可还没见过阁皂呐。我在那儿也有些老朋友,得去见一见。”
袁明妃急声道:“现在去招惹阁皂山只会让我们腹背受敌啊。”
“敌进我退,敌疲我扰。打游击要的就是越乱越好,怕什么腹背受敌?”
李钧头也不回道:“天师府不是想要守株待兔吗?那就把他们钓出来打!”
袁州府,分宜县。 李钧对这座县城的第一印象便是繁华。人烟稠密,远胜于龙虎山的广信府。
换了身青袍,戴了顶混元巾,打扮成一名游方道人的李钧,除了袍脚上的狼狈风尘外,其他地方在往来的人群中并不惹人注意,肆意打量这座阁皂山治下的‘道城’。
此刻天色已黯,城市中亮起的灯光并不是儒序基本盘中绚烂迷人眼的霓虹,没有纵欲的酒肆和夜场,但街道上空却并不缺乏人声和喧闹。
路旁街灯洒下的光晕中浮现出一句句笔走龙蛇的道门经典,能看到三两驻足的男道女冠聚在一起谈经论道,语气平缓,笑容柔和。
有商贩背着一捆黑漆漆的木头,手中举着的牌子上写着‘天然雷击木出售’的字样,可身上穿的却也是一件整洁的棉布道袍。
有年幼的道童抱着快要跟自己一般高的箱子,四处化缘,衣袍的袖口和下摆刺着‘分宜执役所’字样。
放眼望去,街道两侧随处可见人满为患的修道精舍。
恰逢有精舍的老板送散了晚课的信徒走出门外,将一截在这个季节本该已经凋零,此刻却开的正好的桃枝递给对方,拱手行礼。
“葛祖无量,恕惜赦罪。”
街头巷尾也多是就地盘膝而坐的信徒。
李钧驻足凝视片刻,对方没有任何反应,脑后分明没有线束,却俨然已经入定,畅游在道法之中。
一条街尚未走完,李钧心头已经满是异样和怪诞。
身旁经过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是面带谦虚祥和的微笑,身上穿的也是如出一辙的道袍,看不出贫苦穷富,分不出贵贱高低。
耳边听到的最多的话语,便是‘葛祖无量’四个字。
不管是熟人碰面,还是生人初识,哪怕是神态亲密的道侣,开口闭口必然是‘葛祖’在前。
至于葛祖是谁?
阁皂山的创派祖先。
这种虔诚到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就算在广信府,李钧也从没见到过。
可在袁州府,却似乎人人习以为常,繁琐的礼仪早已经深入骨髓。
狂热。
这是李钧对这座‘道城’的第二印象。
咚!
一声悠扬的铜罄敲击声从城中心的道宫传来,打断了街灯下男女的辩经论道,兜售雷击木的小贩放下了牌子抬起了头,奔跑的道童脚下一个趔趄,屋檐下入定的信徒也猛然睁开了眼睛。
李钧随着人流停下脚步,体内的劲力缓缓流动,随时准备暴起杀人。
“葛祖无量,嘉启十二年九月阁皂疏文已发,各位善信可链接阁皂洞天,也可上前领文查阅。”
一队队表情僵硬的黄巾力士从道宫中走出,手中捧着一叠叠在这个年代颇为少见的纸质文书。
正在跟熟客聊得热闹的精舍老板也顾不得继续寒暄,快步凑到黄巾力士面前,双手高举过顶,毕恭毕敬从对方手中接过一份文书。
周围众人和他一般动作无二,摩肩接踵挤上前去,脸上的表情这时候倒是有了几分人味儿。
李钧混在人群中也跟着领了一份。
黄纸赤笔,开头便是‘葛祖无量,阁皂永兴’八个大字,足足占据了整整一页。
李钧抬手翻过,接下来的内容却让他不由皱紧了眉头。
【儒教余毒已除,道宫布施万众。】
标题下内容繁杂,用词拗口,多是一些无用的祷词。
李钧抿着嘴强迫自己看完,大概弄懂了其中的意思。
目前整个袁州府已经全面取缔了昔日朝廷的各种制度和设施,包括宝钞、府衙、戍卫、夫子庙等等在内,所有权利全部收归于道宫,由阁皂山下派的道官管理一应事物。
这一点倒是跟龙虎山治下的广信府相差不多,差别在于阁皂山的举措更加完善和细致。
制订颁布《阁皂山道门科略》,严禁道官掠夺治地道民的财富,不得影响道民生息修养。严禁道官与道民擅修黄赤之术,不得动摇修道根基。
治地禁止儒袍夷服,一应官民着法衣,去贵贱。派驻道官以入道人数为主要指标,每年进行考核。
凡治地道民犯罪,道宫将视情节严重性,最高赐予三次宽限机会。其中妄议‘葛祖’、背叛阁皂山门为不赦大罪,剥躲现世躯体,意识投入‘酆都’洞天。
不敬治地道官为次大罪,剥夺此生入道机缘,子孙承负恶果,以黄巾之身恕罪,三世方止。
凡表现优异者,可无偿入阁皂洞悟道修行,时限长短由功劳大小决定。
密密麻麻的条款数十条,李钧实在没有耐心一一去读。
反正在李钧看来,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入了道才有机会说话,不入道就只能乖乖听话。”
揭开这层道衣,露出的骨肉和儒序没什么太大的区别,甚至更加粗暴直接。
李钧接着往后翻,入眼的标题终于让他来了点兴趣。
【新东林党番地受挫,大明佛序内乱渐起】
撰写之人一笔带过了辽东事件,只是说明此事是导火线,新东林党以大明朝廷名义派出巡察组进入番地,借口调查袭击辽东行省的真凶。
在疏文中赫然还放上了一张领衔之人的照片,上面的老人李钧并不认识,但下方的注释却让他眉头一挑。
刘谨勋,大明帝国内阁成员,金陵刘阀家主。
接下来的行文不再像上一篇那样文绉绉,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尖酸刻薄的嘲讽味道。
刘谨勋等人在进入番地后,遭遇了大量不明身份匪徒袭击,从能力特性判断,有汉传佛序、儒序、兵序、农序,甚至还有门派武序。
其中唯独就是没有番地任何一方势力的人。
虽然没有太多的人员伤亡,但刘谨勋依旧被挡在番地边境,半月未能迈出一步。
这阁皂山为了照顾治下信徒的贫富差距,下发的这种文疏突出一个图文并茂,阅读感并不比电子案牍差多少。
李钧看的是津津有味,只是其中有不少穿插的评述看的他牙疼,都是在分析如果换成儒序试图进入袁州府地界,信徒们该如何同仇敌忾,如何众志成城。
李钧跳过这些废话,视线下移,一个朱笔画成的圆圈跃入眼,接着事态的发展便开始峰回路转。
首先是一个名叫张嗣源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将所有袭击的匪徒全部杀的干干净净。
接着是大昭、白马两大番地佛门势力主动派人增援,提出护送刘谨勋进入番地。
就连桑烟寺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却被刘谨勋直接无视,一副要将所有罪责全部算在桑烟头上的模样。
刘谨勋一改之前的审慎作风,展露出铁血强硬的一面,凡事和桑烟麾下的寺庙都没有逃过他的调查,一路伐山毁庙,接连有三名佛五和一名佛四死在了他的刀下。
桑烟寺虽然大为不满,却被刘谨勋一句‘藐视朝廷命官’就堵住了嘴巴。
人都已经死了,是不是真的藐视,又是如何藐视,少磕个头,还是少了个笑脸?谁又能说的清楚?
疏文并没有将刘谨勋在番地的事情展开来说,反倒用大篇幅的笔墨的描写了此事中儒序的霸道蛮横和佛序的阴险下作。
结尾自然免不了又是一长段赞美葛祖,鼓吹仇视儒序和佛序的话语。
而关于整件事背后的‘新政’,则是只字未提。
李钧合上了手中的文本,身旁停滞的人群也逐渐流动了起来,道民们兴奋的讨论着疏文上的内容,却几乎都是围绕着‘道宫’方面。
对于后续提到‘番地’内容,则大多只是咬着牙骂一句‘葛祖神威,谁人敢犯’后,便无人再说。
李钧将手中的文本随手塞进怀中,朝着道宫方向正要迈步,耳边却突然响起一个柔和的声音。
“葛祖无量,道友请留步。”
(本章完)
在和龙虎山的交战中,己方目前看似占据主动,接连拔除了几县的道宫,狠狠抡了张崇源几记耳光。
可实际上,当下己方的处境已经越来越艰难。
首先便是行踪暴露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虽然有天阙提供的墨械造物屏蔽头顶的天轨法器,可要说龙虎山真的拿这些墨械毫无办法,那纯属是扯淡,要不然墨序也不能沦为如今凄凉的地位。
暂时还能藏身的原因,大概率是因为道门内部的蝇营狗苟,相互掣肘。
导致张崇源现在宁愿打碎牙齿和血吞,继续跟自己慢慢磨下去,也不愿意割肉喂给其他的道门势力。
可这种僵持绝对不会维持太久,张崇源迟早会沉不住气。
届时己方丧失了‘敌在明,我在暗’的优势,将要面对的就是广信府上百万龙虎山狂信徒组成的汪洋大海。
到时候没有人能够活着离开。
至于另外一方面,则是随着己方袭击目标减少,龙虎山的防御重心也会收缩。
游击这种事情要的是‘快准狠’,事了拂身去,让对手猝不及防。
可现在如果继续动手,那就是攻城拔寨,和龙虎山硬碰硬了。
当然,李钧大可以选择杀个回马枪,把永丰、上饶这些地方再袭击一次,可现在那几处只有一些无足轻重的道徒在组织重建,根本没有太大的意义。
毕竟冤有头债有主,滥杀这种事情,李钧没什么兴趣。
“弋阳和贵溪两地相隔不远,无论是我们孤注一掷硬啃弋阳,还是剑走偏锋大闹龙虎山门所在的贵溪,都没有了打时间差的可能性,失去了突然袭击的效果,那就是轮到龙虎山以逸待劳了,这对我们很不利。”
袁明妃正色道:“而且从我们在上饶的遭遇来看,一旦陷入重围,只有你能有把握逃脱,我们其他人都不行。”
“上饶也有‘希’字辈的道三埋伏?”李钧诧异问道。
在赵衍龙提供的情报中,驻守上饶的只是龙虎九部之一‘斗部’的主官阳宗,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道四。
唯一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他在下山前被张崇源临时赐予了天师府提举署监院的身份,摆明了是拿来诱敌。
在李钧看来,就算如今陈乞生的状态不对劲,无法准确的判断形势和风险,容易冲动行事。但只要有袁明妃在身旁,也不会贸然出手。
这也是他决定暂缓寒山寺的事情,让袁明妃赶来江西行省的原因所在。
可众人按照计划在清平道观碰头之后,被几名道四追着屁股狂轰滥炸的沈笠尚且活蹦乱跳,可实力不输沈笠的陈乞生却被人打到昏迷,被范无咎给背了回来。
这是李钧没有料到的。
“上饶没有道三,但埋伏的龙虎九部主管级别的人物,比永丰还要多。”
袁明妃端着那杆狭长的烟枪,悠闲的抽了一口,淡淡道:“陈乞生一看到阳宗脑子就变得不灵光了,不知道学沈笠那样撒丫子转头就跑,红着个眼睛就冲了上去,长军在旁边吓得哭爹喊娘,都没能拉住他。”
“袁姐,这你可怪不了了。你别看我外表看着不咋地,但内心可是硬邦邦的爷们。我在墨序里面打架可从来都是不认怂的主儿,就算打不赢那也要啐对方一脸唾沫才罢休。”
一柄长剑悬停在袁明妃交叠而放的长腿边,长军猥琐的身影蹲在剑尖上,伸手抓着自己油腻的头发,语气无奈。
“可这小子现在纯粹是疯魔了,对面那可是乌泱泱一大群人啊,明显是早有防备,就等着咱们露面。结果陈乞生一声不吭,抓着我就要跟别人玩命。你说这是玩命吗?明显就是送死啊。”
“长军,你那双眼睛要是再往不该看的地方乱瞟,小心老娘把你的本体给你掰弯了。”
“好咧。”
长军乖巧的应了一声,挪着脚步蹲到李钧的身边,用微如蚊音的声音自语道:“到底是啥色儿来着,没看清呐.”
不愧是马王爷的死忠拥趸,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李钧嘴角狠狠抽了一下,抬手揉了揉头眉心,问道:“那老陈你们是怎么逃出来的?”
“李薪主,您老人家是不是把我忘了?”
烟杆轻轻扣了扣台阶,袁明妃侧头看来,眯着一双凤眼笑道:“看不起谁呢?”
李钧肃然起敬,拱手抱拳:“没请教?”
“少跟这几个王八犊子学这些油滑的套路。”
袁明妃翻了個白眼:“打我肯定打不赢那群臭牛鼻子,但展开佛国阻挡片刻,带着陈乞生跑路还是可以的。”
“袁姐伱真是深藏不漏啊。”
“不漏?”
袁明妃满脸疑惑,低头垂目,“如果老娘这样都还不行,那得多大才能叫漏?”
李钧如遭雷击,整个人怔在原地。
“哈哈哈哈哈。”
袁明妃笑的花枝乱颤,打趣道:“你还是太嫩了一点。”
李钧没有理会女人的调侃,凝视着对方隐隐发青的脸色,慢慢皱起了眉头:“受了伤?”
“放心,一点轻伤,死不了人。”
袁明妃语气轻松道:“佛序跟道序两家明争暗斗那么多年,彼此都是知根知底,他们胡子一翘,我就知道他们要掏什么符篆,早就有所提防了。”
“那就好。”
李钧没有刨根究底,只是点了点头,说道:“等解决了眼前这些事,我们陪你去走趟番地。”
袁明妃眨了眨眼,笑道:“怎么,要去帮我出头了?那可太好了,你都不知道我等这天等了有多久。”
这句话语看似打趣,可李钧却听出了些许的颤抖,心头没来由一沉。
每当提及自己以往的经历,袁明妃总是语调轻松,甚至于一语带过,李钧也从没有打听过。
甚至连袁明妃如今显露出的实力与在重庆府之时天差地别,和倭区时期同样相距甚远,他也没有过问过。
可不问,只是出于信任和尊重。
并不代表李钧不记得‘明妃’二字在番地佛序中的意义,也不代表不在乎袁明妃曾经只言片语提及过的惨痛经历。
“那你可千万得把路带好了,别把有些人,有些地方给忘记了。”
“番地的每一座寺庙、每一条路,我闭着眼睛都能找到。”
袁明妃抿着嘴说道:“我害怕的是他们已经忘了曾经有过袁明妃这个人,忘了她身上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
“他们要是忘了,我来帮他们回忆。”
李钧平静道:“挨了拳头,人就会更容易想起一些以前忽略的事情。”
“那以后我在番地的名声可越来越臭了。”
袁明妃脸上笑的开心,指着自己的鼻子道:“这世上可没有天天被人戳脊梁骨的佛,看来我会是第一个。”
“你当你自己的佛,管他们那么多?”
李钧拿过袁明妃手中的烟杆,站起身来。
“呆在这里好好养伤,看着他们。”
袁明妃怔住:“你去那儿?”
“好不容易来了江西,见过了龙虎,可还没见过阁皂呐。我在那儿也有些老朋友,得去见一见。”
袁明妃急声道:“现在去招惹阁皂山只会让我们腹背受敌啊。”
“敌进我退,敌疲我扰。打游击要的就是越乱越好,怕什么腹背受敌?”
李钧头也不回道:“天师府不是想要守株待兔吗?那就把他们钓出来打!”
袁州府,分宜县。 李钧对这座县城的第一印象便是繁华。人烟稠密,远胜于龙虎山的广信府。
换了身青袍,戴了顶混元巾,打扮成一名游方道人的李钧,除了袍脚上的狼狈风尘外,其他地方在往来的人群中并不惹人注意,肆意打量这座阁皂山治下的‘道城’。
此刻天色已黯,城市中亮起的灯光并不是儒序基本盘中绚烂迷人眼的霓虹,没有纵欲的酒肆和夜场,但街道上空却并不缺乏人声和喧闹。
路旁街灯洒下的光晕中浮现出一句句笔走龙蛇的道门经典,能看到三两驻足的男道女冠聚在一起谈经论道,语气平缓,笑容柔和。
有商贩背着一捆黑漆漆的木头,手中举着的牌子上写着‘天然雷击木出售’的字样,可身上穿的却也是一件整洁的棉布道袍。
有年幼的道童抱着快要跟自己一般高的箱子,四处化缘,衣袍的袖口和下摆刺着‘分宜执役所’字样。
放眼望去,街道两侧随处可见人满为患的修道精舍。
恰逢有精舍的老板送散了晚课的信徒走出门外,将一截在这个季节本该已经凋零,此刻却开的正好的桃枝递给对方,拱手行礼。
“葛祖无量,恕惜赦罪。”
街头巷尾也多是就地盘膝而坐的信徒。
李钧驻足凝视片刻,对方没有任何反应,脑后分明没有线束,却俨然已经入定,畅游在道法之中。
一条街尚未走完,李钧心头已经满是异样和怪诞。
身旁经过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是面带谦虚祥和的微笑,身上穿的也是如出一辙的道袍,看不出贫苦穷富,分不出贵贱高低。
耳边听到的最多的话语,便是‘葛祖无量’四个字。
不管是熟人碰面,还是生人初识,哪怕是神态亲密的道侣,开口闭口必然是‘葛祖’在前。
至于葛祖是谁?
阁皂山的创派祖先。
这种虔诚到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就算在广信府,李钧也从没见到过。
可在袁州府,却似乎人人习以为常,繁琐的礼仪早已经深入骨髓。
狂热。
这是李钧对这座‘道城’的第二印象。
咚!
一声悠扬的铜罄敲击声从城中心的道宫传来,打断了街灯下男女的辩经论道,兜售雷击木的小贩放下了牌子抬起了头,奔跑的道童脚下一个趔趄,屋檐下入定的信徒也猛然睁开了眼睛。
李钧随着人流停下脚步,体内的劲力缓缓流动,随时准备暴起杀人。
“葛祖无量,嘉启十二年九月阁皂疏文已发,各位善信可链接阁皂洞天,也可上前领文查阅。”
一队队表情僵硬的黄巾力士从道宫中走出,手中捧着一叠叠在这个年代颇为少见的纸质文书。
正在跟熟客聊得热闹的精舍老板也顾不得继续寒暄,快步凑到黄巾力士面前,双手高举过顶,毕恭毕敬从对方手中接过一份文书。
周围众人和他一般动作无二,摩肩接踵挤上前去,脸上的表情这时候倒是有了几分人味儿。
李钧混在人群中也跟着领了一份。
黄纸赤笔,开头便是‘葛祖无量,阁皂永兴’八个大字,足足占据了整整一页。
李钧抬手翻过,接下来的内容却让他不由皱紧了眉头。
【儒教余毒已除,道宫布施万众。】
标题下内容繁杂,用词拗口,多是一些无用的祷词。
李钧抿着嘴强迫自己看完,大概弄懂了其中的意思。
目前整个袁州府已经全面取缔了昔日朝廷的各种制度和设施,包括宝钞、府衙、戍卫、夫子庙等等在内,所有权利全部收归于道宫,由阁皂山下派的道官管理一应事物。
这一点倒是跟龙虎山治下的广信府相差不多,差别在于阁皂山的举措更加完善和细致。
制订颁布《阁皂山道门科略》,严禁道官掠夺治地道民的财富,不得影响道民生息修养。严禁道官与道民擅修黄赤之术,不得动摇修道根基。
治地禁止儒袍夷服,一应官民着法衣,去贵贱。派驻道官以入道人数为主要指标,每年进行考核。
凡治地道民犯罪,道宫将视情节严重性,最高赐予三次宽限机会。其中妄议‘葛祖’、背叛阁皂山门为不赦大罪,剥躲现世躯体,意识投入‘酆都’洞天。
不敬治地道官为次大罪,剥夺此生入道机缘,子孙承负恶果,以黄巾之身恕罪,三世方止。
凡表现优异者,可无偿入阁皂洞悟道修行,时限长短由功劳大小决定。
密密麻麻的条款数十条,李钧实在没有耐心一一去读。
反正在李钧看来,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入了道才有机会说话,不入道就只能乖乖听话。”
揭开这层道衣,露出的骨肉和儒序没什么太大的区别,甚至更加粗暴直接。
李钧接着往后翻,入眼的标题终于让他来了点兴趣。
【新东林党番地受挫,大明佛序内乱渐起】
撰写之人一笔带过了辽东事件,只是说明此事是导火线,新东林党以大明朝廷名义派出巡察组进入番地,借口调查袭击辽东行省的真凶。
在疏文中赫然还放上了一张领衔之人的照片,上面的老人李钧并不认识,但下方的注释却让他眉头一挑。
刘谨勋,大明帝国内阁成员,金陵刘阀家主。
接下来的行文不再像上一篇那样文绉绉,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尖酸刻薄的嘲讽味道。
刘谨勋等人在进入番地后,遭遇了大量不明身份匪徒袭击,从能力特性判断,有汉传佛序、儒序、兵序、农序,甚至还有门派武序。
其中唯独就是没有番地任何一方势力的人。
虽然没有太多的人员伤亡,但刘谨勋依旧被挡在番地边境,半月未能迈出一步。
这阁皂山为了照顾治下信徒的贫富差距,下发的这种文疏突出一个图文并茂,阅读感并不比电子案牍差多少。
李钧看的是津津有味,只是其中有不少穿插的评述看的他牙疼,都是在分析如果换成儒序试图进入袁州府地界,信徒们该如何同仇敌忾,如何众志成城。
李钧跳过这些废话,视线下移,一个朱笔画成的圆圈跃入眼,接着事态的发展便开始峰回路转。
首先是一个名叫张嗣源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将所有袭击的匪徒全部杀的干干净净。
接着是大昭、白马两大番地佛门势力主动派人增援,提出护送刘谨勋进入番地。
就连桑烟寺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却被刘谨勋直接无视,一副要将所有罪责全部算在桑烟头上的模样。
刘谨勋一改之前的审慎作风,展露出铁血强硬的一面,凡事和桑烟麾下的寺庙都没有逃过他的调查,一路伐山毁庙,接连有三名佛五和一名佛四死在了他的刀下。
桑烟寺虽然大为不满,却被刘谨勋一句‘藐视朝廷命官’就堵住了嘴巴。
人都已经死了,是不是真的藐视,又是如何藐视,少磕个头,还是少了个笑脸?谁又能说的清楚?
疏文并没有将刘谨勋在番地的事情展开来说,反倒用大篇幅的笔墨的描写了此事中儒序的霸道蛮横和佛序的阴险下作。
结尾自然免不了又是一长段赞美葛祖,鼓吹仇视儒序和佛序的话语。
而关于整件事背后的‘新政’,则是只字未提。
李钧合上了手中的文本,身旁停滞的人群也逐渐流动了起来,道民们兴奋的讨论着疏文上的内容,却几乎都是围绕着‘道宫’方面。
对于后续提到‘番地’内容,则大多只是咬着牙骂一句‘葛祖神威,谁人敢犯’后,便无人再说。
李钧将手中的文本随手塞进怀中,朝着道宫方向正要迈步,耳边却突然响起一个柔和的声音。
“葛祖无量,道友请留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