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芳子剪了一头齐耳短发,看起来完全变了模样。她穿着朴素的灰布工装,没有了妩媚的模样,眼神清澈,像一个良家女子。她现在的形象朴素而清新,让人眼前一亮。

  在见到刘之野后,田中芳子激动不已,她恭敬地鞠躬并说道:“刘先生,我们又见面了,非常感谢您。”她的声音轻柔而坚定,充满了敬意和感激之情。

  刘之野微笑着回应了她的鞠躬,并回应道:“很高兴再次见到你,田中芳子女士。”他的话语温和而亲切,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田中芳子微微一笑,主动提出问题:“刘先生,您今天来找我,想必是有事吧?请直言不讳,我一定知无不言。”

  此刻,她态度积极,既感激刘之野之前的帮助,又想多立功赎罪,早日获得自由。

  刘之野点了点头,他的内心很是欣慰。对于这个女人,他原本是打算是通过审判后直接枪毙的,毕竟她曾经是我们的敌人,犯下了不少的罪恶。

  但是,考虑到我党的政策,对于那些能够主动投诚和幡然醒悟的敌人,我党通常会给予宽大处理。

  而田中芳子也没让他失望,她投诚后,积极主动交代了所知的一切,协助有关部门破获不少漏网敌特分子,揭示不少敌特秘密。她的贡献不可忽视。

  “田中芳子女士,我们今天来找你确实是有事儿。你来看一下这个信封有印象吗?”刘之野说着将当初从她家里搜查出来的信封递给她看。

  田中芳子严肃地接过信封,双手捧着,本能地回应道:“哈衣!阁下!”这是她深入骨髓的服从性,这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刘之野点点头,满怀期望地追问道:“那你知道,是谁给你邮寄的这个信封并启用你的吗?”

  随后,她稍微解释了其构造的精妙之处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如何使用,以便达到隐藏的特工人员能够互相传递信息的目的。

  “所谓的【冷棋】成员,我也曾是其中之一。在没有启动信号的时候,我们就像普通人一样,永远不会引人注目。“

  虽然她尽力了,但似乎仍然无法为他们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这令田中芳子的内心颇为自责,她非常想帮助刘之野做些什么。

  在面对刘之野时,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而她的摇头也显示出她对此事的无奈。

  “但是,我们之间没有过任何联系。从激活我的那天起,他们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我的生活中。就像是专门给我送信的邮递员一样。”

  田中芳子苦思冥想,眉头紧锁。突然,她灵光一闪,想起了一件事:“刘先生,我的上线曾经提到过,敌方似乎有一个名为‘候鸟’的神秘组织。他们有可能就是启用我们这些潜伏特工的人。”

  “每当接到激活命令,这些人就会立刻从沉睡中苏醒,变得活跃起来,仿佛【冬眠的蛇】在等待春天的到来。”

  刘之野与陈悟生再次对视,确认从田中芳子这里已经无法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但是令他失望的是,,但田中芳子却遗憾地对他摇了摇头:“很抱歉,刘先生!启用我人并不是我的上级,我们之间是通过暗语联系的,他之前并不认识我。”田中芳子还补充道,“启用我的人另有他人或者说是一個组织,因为我发现好多特务都是这样被激活的。”

  从秦城监狱出来后,陈悟生与刘之野二人同座一辆车上。

  刘之野与陈悟生对视一眼,他依然心有不甘地问道:“田中芳子女士,请您再好好思考一下,是否还有其他线索可供提供。这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对你也将是大功一件。”

  于是,刘之野起身,主动与她握了握手,说道:“感谢你的配合,田中芳子女士,我们没有什么问题了。再见!”

  他俩无奈地叹了口气,或许需要寻找其他途径来揭开真相的面纱。

  她沉思片刻,目光落在信封上。她清晰地说道:“刘先生,这并非普通的通信信封,里面空无一物。它的作用是用来触发隐藏的特工人员的特殊联系信号。”

  …………

  田中芳子看着刘之野,神色复杂地摇了摇头,遗憾地说道:“很抱歉,刘先生,我也没有帮上伱们什么!”

  “老陈,其实咱们也不是没有收获。最起码可以确定,【候鸟】组织确实是通过信封传递消息,并且激活潜伏地敌特们的。这为我们接下来的行动提供了重要线索。”

  “我们只需确认王八爷家找到的信封与激活【冷棋】的信封是否一致,即可确定王八爷是否为候鸟的一员,对吗?”

  陈悟生在听到刘之野的话语后,瞬间精神为之一振。他拍了一下大腿,感慨道:“嘿!你真是说到点子上了,王八爷家里的那些信封肯定有问题。    那都是新的信封,【文奎堂】的东西可不便宜。普通老百姓,谁会舍得去那么高档的地方买信封呢?

  真正舍得去文奎堂买文具的可都是些体面人、文化人、当时的国府人员。

  况且这些信封起码值几个大洋,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老混混会舍得买这个,打死我也不信呐!”

  刘之野赞同地点点头道:“咱们,先去【文奎堂】查看一下建国前信封的买卖记录。

  能一次性买下这么多信封,我相信在【文奎堂】都不多见,他们应该有相应的记录才对。”

  “文奎堂”是一家以刻印、出售古、旧书籍为业的百年老字号书肆。始建于清朝光绪七年,创建人王云端,河北束鹿人。

  “文奎堂”原址东城区降福寺街路南。新华夏成立以后,政府对京城的书肆业和琉璃厂文化街进行了整顿和调整,文奎堂遂由隆福寺街迁到西琉璃厂,重新建店营业。

  经营新印古籍、古旧书刊、文史新书、碑贴画册等书籍外,还销售与文化有关的商品,如书画篆刻作品、文房四宝、印石,以及瓷器、首饰、景泰蓝小件等。

  琉璃厂大街位于京城和平门外,是京城一条著名的文化街,它起源于清代,当时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大多集中住在这一带,因此在这里出售书籍和笔墨纸砚的店铺较多,形成了较浓的文化氛围。

  刘之野几人驾车公私合营后的“文奎堂”,一进门就是琳琅满目的书籍、文房四宝、等文化用品。

  陈悟生招呼过来一个看上去岁数比较大的男店员,“同志,劳驾您给瞜一眼,这信封是你们店卖的吗?”

  至于他为什么不找年轻的店员询问,因为他怕年轻的不是建国前就在的老店员,询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来。

  这位四十来岁的老店员,一眼看去便道:“嚯!这确实是我们的老版信封,只不过在建国前就卖的东西了,建国后改版了,没想到您手里头还有呢?”

  陈悟生闻言心里一喜,“嗯,同志,我们是公安局的,在查一个案子。需要你们配合一下,希望……”

  老店员在听到他们是公安人员来查案后,立即表现出了积极配合的态度。他连忙回答:“好的好的,我们一定会全力配合。”

  陈悟生又道:“那您想想,建国前那会儿有没有来店里大批量购买过此类信封的人?”

  这人闻言皱着眉头一想,然后说道:“这范围就广了,买过我们这信封的那可多了去了。”

  “别的的不说啊,就说京大的采购部门,人家一次性就能买去几百封。”

  刘之野闻言眉头一皱,询问了句:“那私人一下就购买许多信封的顾客,您有印象没?”

  店员一愣,说:“这个嘛,十多年前的事儿了,我哪能记得住。”

  “不过,你可以去问问老掌柜的。他在这店里待的时间最长,认识很多老主顾。兴许他能知道些什么。”

  刘之野跟着店员找到了老掌柜,这人姓李,他在“文奎堂”干了半辈子。

  他见公安人员是来查案,老掌柜的不敢怠慢。但他努力想了半天,也没想起太多有用的信息。

  “咝!我记得是好像是有人买过很多信封信纸来着,可能是时间太久了我记不起来了。”

  “这样我去查查老账本,看看销售记录吧!”

  好家伙,整个“文奎堂”十年前的老账本堆得满满一大屋子,看着就让人咂舌,头皮发麻不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