鲳旺村不仅靠海,而且有山,典型的依山伴海小渔村。
村前是海,村后头走一段路,就是树木葱茏的连绵青山。
山脚下,有一大片的平原,种植着各种农作物。山上的几道清泉,汩汩而下,一直流进山脚的地里。
地里有甘蔗,有芭蕉,当然也有红薯。
来到自家的红薯地,父子俩就挥动起了锄头。
这里的红皮薯还挺甜的,偶尔吃的话简直算得上美味。只是,餐餐当饭吃,换成谁都受不了。
梁自强一锄头下去,有些傻眼,一旁的梁父更是嗷嗷叫了起来。
原因很简单,好好的大红薯,被他一锄头直接斩成了两截。
“怎么搞的,挖个红薯你都不会吗?!”
梁父一脸惋惜地责怪道。这代人对粮食近乎偏执的情结,全都写在脸上了。
挖红薯算是梁自强从小干到大的活了,怎么可能不会?只是隔了几十年,一时居然有些手生。
“没看准,意外了,意外了!”
梁自强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再挖时就找到感觉了。
从小烙在脑子里的事物,没那么容易忘掉,很快就能对上信号。
接着挖出的每一只红薯都是天庭饱满、膀大腰圆,再没出现被强行腰斩的情况。梁父往这边又多瞧了两眼,才算放下心来。
父子俩不一会,就挖了有一小筐。
正准备回家,却听不远处有人带着惊讶语气,“咦”了一声。
是旁边另一块红薯地,正走进地里的村民蔡金生。
蔡金生朝着这边多看了两眼,干脆走了过来,颇感意外地叫住了梁得福:
“得福,你怎么在这里?你今天不是出海了吗?”
梁自强听到这,不禁暗暗看了金生一眼。
梁得福却被问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是明天一大早才出海,还有差不多一天的时间呢。怎么了?”
不料蔡金生听他回答后,面色更加疑惑了,顿着锄头想了想:
“不对呀!今早我去自家船上取点东西,顺便看了一眼。平时伱家的船不都停在我旁边不远吗?可今早那位置空空的,压根没看见啊!
我还以为你开船出海了呐!你把船停别处去了?”
“你会不会看错了?”梁父又惊又疑,“我的船一直停在老地方,没挪过窝啊!”
“没道理看错啊,也没人借你的船?”
“我那是全村最旧的船了,要借,人家也不借我的呀!”
“那就真奇怪了,兴许我真看花眼了?”蔡金生很是纳闷。
“爸,不管金生叔是不是看花眼,咱要不要跑去海边瞧瞧?看看就能弄明白怎么回事了!”
梁自强眼见事情已经不可能再继续遮掩,自己再这么淡定下去就不合适了,于是赶紧主动向父亲提议道。
梁父点了点头:
“我去海边看一下吧,你把锄头和这筐红薯带回家去。”
临走梁父又顺嘴问道:
“早上你卖鱼货给郑六,经过海边时有没有留意船还在不在?”
梁自强摇摇头道:
“没特别留意,早知道就绕过去看一眼了!”
这些说辞都是从放船那刻就寻思好了的,说出口来还挺自然的。
梁父也没觉得有任何不正常。毕竟,郑六是在大码头收货,那儿停的渔船更多,有几十条。而梁家的渔船却是停在另一处小码头,虽然都是在海边,但并不是同一处。
“行了你回去吧。”梁父将自己的锄头也交给儿子,便风风火火往海边方向赶去了。
梁自强看着父亲火烧眉毛的样子,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什么也没说,扛起两把锄头,一手再拎上筐,回家去了。
一进家门,锄头还没放下,梁母就望了过来问道:
“怎么一个人回了,你爸又上哪去了?”
“刚在地里听金生说,我们家船不见了。也不知是不是他看错了,爸去海边瞅一眼,应该很快就会回来!”
梁自强“如实”地告诉母亲道。
“船不见了?金生怕是在逗你爸吧,好端端的船怎么会不见,自己长腿不成?” 梁母的第一反应,是觉得蔡金生在说着玩。
屋门前,梁丽芝跟着大嫂在学织网,一直都学不太会,学得很是煎熬。
百无聊赖中,一听到丢了船,大眼睛顿时就亮了,兴奋地跑上前来,乐呵呵地问这问那,借机把织网的苦差事丢到一边。
大嫂邝海霞没被她气死,一连翻了好几道白眼:
“真没救了,谁家丢船像你这样欢天喜地,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家是捡着船了呢!”
梁母见状也来气,差点揪住蠢丫头揍一顿。
等了织完半张网的工夫,梁得福的身影出现在路上,正往家里快步赶了过来。
身后,还紧跟着梁天成、梁子丰两兄弟。
这兄弟俩今天本是被别人家里请去帮工,估计是听说丢船的事就赶去海边了。
“船不会真不见了吧?”梁母和邝海霞都上前着急问道。
“草它酿,”梁父气得都飙脏话了,“邪门得很,还真丢了!谁踏马不干人事,非得偷条破船?我是草他酿了,还是搞他老目了!”
梁自强悄悄瞅了一眼无辜的母亲,顿时冒出一头的黑线……
梁母也不爱听他骂这种话,当即不满道:
“找船就找船,别乱草这个草那个的!”
梁父怔了一怔:
“又没说你。别说骂,逮着了揍死他!真是个狗娘养的东西!”
梁自强在心里替母亲深深地掬了一把同情泪,然后赶紧打断了父亲愤懑的发泄,问道:
“海边沿岸都找过了吗?”
梁父既懊恼又沮丧:
“怎么没找?我们三个把海边都走了个遍,影都没见着!”
“我再去找找看!”梁自强脸上也挺急的,拔腿要往外走。
这事必须急啊,全家都急他不急,那简直就是破绽。
“先吃饭吧,吃完中饭你再去找。”倒是父亲叫住了他。
梁母去做饭了,其他人继续说着船的事。
梁父也不再一味骂人,捧上碌竹筒吸两口算是解愁了,然后皱眉说道:
“其实你们下午再出去找,也是白找。我左思右想,觉得两种可能最大,要么是外村人把船偷开走了,要么就是……杨癞子搞的鬼!”
他这么猜测,都是有根据的。
外村人常常开船去海面转悠,偷走他们放在海底的定置网,现在得寸进尺,跑进村来偷船也不是没有可能。
至于杨癞子,刚被梁自强放了一顿血,肯定是怀恨在心。明里不敢搞事,背地里报复还是很有可能的。
“我觉得就是杨癞子个狗日的!”
老大梁天成听了父亲的话,越想越觉得杨癞子嫌疑极大,基本没跑了。
“狗改不了吃屎,看来真是他!”一家人渐渐都把怀疑的目标指向了杨癞子。
可是怀疑归怀疑,也没法对杨癞子怎样。毕竟没任何证据能证明是杨癞子放跑了他们的船。
一家人把杨癞子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个遍,梁自强附合着,骂得也挺投入的,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最后,梁父决定道:
“下午我跟村里人都说一声,让他们在海面捕捞时留意一眼,要是看到有船在海上漂着就告诉我一句。”
梁父差不多在心里已经断定这事跟杨癞子有关。既然如此,他觉得杨癞子也不可能把船藏起来,肯定是放到海里去了。
接着梁父又安排道:
“出海是出不成了,老大老三给人帮工,就继续帮着,多少挣份工钱。老二白天推高脚罾,晚上在滩涂一带放放地笼网,要是还能有前两天的手气,倒也是笔大收入。”
梁自强连声说好。
他在心里估摸了一下,小船在海上被其他渔民发现的概率还是怪低的,基本跟大海捞针是一个性质。
直到现在,父兄出海的事算是被他成功搅黄了。
回到小渔村这么多天,悬着的心此刻可算落了下来,梁自强不由在心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本章完)
村前是海,村后头走一段路,就是树木葱茏的连绵青山。
山脚下,有一大片的平原,种植着各种农作物。山上的几道清泉,汩汩而下,一直流进山脚的地里。
地里有甘蔗,有芭蕉,当然也有红薯。
来到自家的红薯地,父子俩就挥动起了锄头。
这里的红皮薯还挺甜的,偶尔吃的话简直算得上美味。只是,餐餐当饭吃,换成谁都受不了。
梁自强一锄头下去,有些傻眼,一旁的梁父更是嗷嗷叫了起来。
原因很简单,好好的大红薯,被他一锄头直接斩成了两截。
“怎么搞的,挖个红薯你都不会吗?!”
梁父一脸惋惜地责怪道。这代人对粮食近乎偏执的情结,全都写在脸上了。
挖红薯算是梁自强从小干到大的活了,怎么可能不会?只是隔了几十年,一时居然有些手生。
“没看准,意外了,意外了!”
梁自强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再挖时就找到感觉了。
从小烙在脑子里的事物,没那么容易忘掉,很快就能对上信号。
接着挖出的每一只红薯都是天庭饱满、膀大腰圆,再没出现被强行腰斩的情况。梁父往这边又多瞧了两眼,才算放下心来。
父子俩不一会,就挖了有一小筐。
正准备回家,却听不远处有人带着惊讶语气,“咦”了一声。
是旁边另一块红薯地,正走进地里的村民蔡金生。
蔡金生朝着这边多看了两眼,干脆走了过来,颇感意外地叫住了梁得福:
“得福,你怎么在这里?你今天不是出海了吗?”
梁自强听到这,不禁暗暗看了金生一眼。
梁得福却被问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是明天一大早才出海,还有差不多一天的时间呢。怎么了?”
不料蔡金生听他回答后,面色更加疑惑了,顿着锄头想了想:
“不对呀!今早我去自家船上取点东西,顺便看了一眼。平时伱家的船不都停在我旁边不远吗?可今早那位置空空的,压根没看见啊!
我还以为你开船出海了呐!你把船停别处去了?”
“你会不会看错了?”梁父又惊又疑,“我的船一直停在老地方,没挪过窝啊!”
“没道理看错啊,也没人借你的船?”
“我那是全村最旧的船了,要借,人家也不借我的呀!”
“那就真奇怪了,兴许我真看花眼了?”蔡金生很是纳闷。
“爸,不管金生叔是不是看花眼,咱要不要跑去海边瞧瞧?看看就能弄明白怎么回事了!”
梁自强眼见事情已经不可能再继续遮掩,自己再这么淡定下去就不合适了,于是赶紧主动向父亲提议道。
梁父点了点头:
“我去海边看一下吧,你把锄头和这筐红薯带回家去。”
临走梁父又顺嘴问道:
“早上你卖鱼货给郑六,经过海边时有没有留意船还在不在?”
梁自强摇摇头道:
“没特别留意,早知道就绕过去看一眼了!”
这些说辞都是从放船那刻就寻思好了的,说出口来还挺自然的。
梁父也没觉得有任何不正常。毕竟,郑六是在大码头收货,那儿停的渔船更多,有几十条。而梁家的渔船却是停在另一处小码头,虽然都是在海边,但并不是同一处。
“行了你回去吧。”梁父将自己的锄头也交给儿子,便风风火火往海边方向赶去了。
梁自强看着父亲火烧眉毛的样子,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什么也没说,扛起两把锄头,一手再拎上筐,回家去了。
一进家门,锄头还没放下,梁母就望了过来问道:
“怎么一个人回了,你爸又上哪去了?”
“刚在地里听金生说,我们家船不见了。也不知是不是他看错了,爸去海边瞅一眼,应该很快就会回来!”
梁自强“如实”地告诉母亲道。
“船不见了?金生怕是在逗你爸吧,好端端的船怎么会不见,自己长腿不成?” 梁母的第一反应,是觉得蔡金生在说着玩。
屋门前,梁丽芝跟着大嫂在学织网,一直都学不太会,学得很是煎熬。
百无聊赖中,一听到丢了船,大眼睛顿时就亮了,兴奋地跑上前来,乐呵呵地问这问那,借机把织网的苦差事丢到一边。
大嫂邝海霞没被她气死,一连翻了好几道白眼:
“真没救了,谁家丢船像你这样欢天喜地,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家是捡着船了呢!”
梁母见状也来气,差点揪住蠢丫头揍一顿。
等了织完半张网的工夫,梁得福的身影出现在路上,正往家里快步赶了过来。
身后,还紧跟着梁天成、梁子丰两兄弟。
这兄弟俩今天本是被别人家里请去帮工,估计是听说丢船的事就赶去海边了。
“船不会真不见了吧?”梁母和邝海霞都上前着急问道。
“草它酿,”梁父气得都飙脏话了,“邪门得很,还真丢了!谁踏马不干人事,非得偷条破船?我是草他酿了,还是搞他老目了!”
梁自强悄悄瞅了一眼无辜的母亲,顿时冒出一头的黑线……
梁母也不爱听他骂这种话,当即不满道:
“找船就找船,别乱草这个草那个的!”
梁父怔了一怔:
“又没说你。别说骂,逮着了揍死他!真是个狗娘养的东西!”
梁自强在心里替母亲深深地掬了一把同情泪,然后赶紧打断了父亲愤懑的发泄,问道:
“海边沿岸都找过了吗?”
梁父既懊恼又沮丧:
“怎么没找?我们三个把海边都走了个遍,影都没见着!”
“我再去找找看!”梁自强脸上也挺急的,拔腿要往外走。
这事必须急啊,全家都急他不急,那简直就是破绽。
“先吃饭吧,吃完中饭你再去找。”倒是父亲叫住了他。
梁母去做饭了,其他人继续说着船的事。
梁父也不再一味骂人,捧上碌竹筒吸两口算是解愁了,然后皱眉说道:
“其实你们下午再出去找,也是白找。我左思右想,觉得两种可能最大,要么是外村人把船偷开走了,要么就是……杨癞子搞的鬼!”
他这么猜测,都是有根据的。
外村人常常开船去海面转悠,偷走他们放在海底的定置网,现在得寸进尺,跑进村来偷船也不是没有可能。
至于杨癞子,刚被梁自强放了一顿血,肯定是怀恨在心。明里不敢搞事,背地里报复还是很有可能的。
“我觉得就是杨癞子个狗日的!”
老大梁天成听了父亲的话,越想越觉得杨癞子嫌疑极大,基本没跑了。
“狗改不了吃屎,看来真是他!”一家人渐渐都把怀疑的目标指向了杨癞子。
可是怀疑归怀疑,也没法对杨癞子怎样。毕竟没任何证据能证明是杨癞子放跑了他们的船。
一家人把杨癞子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个遍,梁自强附合着,骂得也挺投入的,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最后,梁父决定道:
“下午我跟村里人都说一声,让他们在海面捕捞时留意一眼,要是看到有船在海上漂着就告诉我一句。”
梁父差不多在心里已经断定这事跟杨癞子有关。既然如此,他觉得杨癞子也不可能把船藏起来,肯定是放到海里去了。
接着梁父又安排道:
“出海是出不成了,老大老三给人帮工,就继续帮着,多少挣份工钱。老二白天推高脚罾,晚上在滩涂一带放放地笼网,要是还能有前两天的手气,倒也是笔大收入。”
梁自强连声说好。
他在心里估摸了一下,小船在海上被其他渔民发现的概率还是怪低的,基本跟大海捞针是一个性质。
直到现在,父兄出海的事算是被他成功搅黄了。
回到小渔村这么多天,悬着的心此刻可算落了下来,梁自强不由在心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