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苒说到这里,便恰到好处地闭嘴了,她四下看了看,见刚刚那个小沙弥端着木盆出来,木盆里面有几件衣裳,显然是要去洗的。
何苒走过去,问道:“小师傅,寺里有几位师傅啊?”
“就是师傅和我,我们两个。”小沙弥竖起两根手指,比了个剪刀手。
何苒看着有趣,随口问道:“住持师傅的法号方便讲吗?”
“方便方便,我师傅法号空了。”小沙弥自豪地说道。
“小师傅的法号呢?”何苒笑着问他。
“我叫白得。”小沙弥挺了挺胸脯。
“白得?”何苒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法号,有些诧异。
小沙弥连忙向他解释:“师傅是在山门前捡的我,师傅说是佛祖保佑,让他白得了一个徒弟,所以就给我起名白得了。”
小沙弥说起自己的身世,眼里没有悲伤,反而还有几分得意。
看,师傅和我都是大运之人啊,师傅白得了一个徒弟,我白得了一个师傅。
何苒笑了,难怪冯撷英要躲到这里来舔伤口,换做是她,她也会选择这个。
佛家讲究过午不食,但是冯撷英还是请何苒用过晚饭才离开,晚上的斋饭是冯撷英和白得一起煮的,青菜豆腐和糙米饭。
白得告诉何苒,青菜是寺里种的,豆腐是常来的居士送的。
何苒发现白得也和他们一起吃晚饭,白得说道:“师傅说我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让我和冯施主一样,每天吃三顿饭。”
何苒微笑:“你师傅说得很对。”
白得咧开嘴笑,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我师傅是得道高僧。”
何苒离开时,往功德箱里放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
何苒走出静华寺时已近黄昏,晚霞染红半边天际。
五台山寺院庙堂众多,何苒走出七八里,寻到一处名叫怀寿寺的尼庵,添了香油钱,便在这里住下。
何苒洗了把脸,走出专供女居士留宿的寮房,向一位四旬左右的女尼打听静华寺的事,女尼说道:“施主是要给静华寺捐砖瓦吗?”
何苒想起在静华寺里看到的一片空地和几块砖,点点头:“对啊,今天恰好在那里路过,进去看了看,见寺里像是要建大殿。”
女尼说道:“是啊,静华寺早年被烧毁了,后来空了大师来到五台山,发愿重建静华寺,唉,建寺哪有那么容易,又不是出名的寺院,空了大师在此三十余年,才建起两座大殿。”
何苒想起冯撷英和白得,可能是因为他二人的年纪,因此,何苒便自然而然,以为那位空了大师年纪也不大,顶多是位中年人,可是听女尼说空了大师已经在此三十余年,看来已经是一个上了年纪的高僧了。
何苒又问:“当年静华寺因何被烧毁?”
女尼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念了声佛号,便不再多言。
何苒也没有多问,次日,她步行七八里路,再次来到静华寺,这一次她从一个卖供果的小摊子上买了一篮苹果。 她提着苹果进了静华寺,白得看到她,高兴地打招呼:“施主,您又来了。”
何苒将手里提的篮子递给他:“拿去吃吧。”
白得开心地接过篮子,却没有吃,而是挑了最大最红的苹果,用衣袖抹得干干净净,供到佛前。
今天冯撷英没去打水,而是跟着空了大师在念经,何苒在寺院里四处走了走,看到一棵合抱粗细的古槐,树身有明显的被火烧过的痕迹,可是树冠仍然茂盛。
何苒站在树下,树枝上的小鸟没有飞走,歪着小脑袋好奇地看着她。
何苒笑了,她可能有小鸟缘吧,好在这次出来没有带上小八,否则这会儿一定追着小鸟吵架去了,片刻不能安宁。
察觉到身后有动静,何苒转身,便看到了冯撷英,他仍是一袭僧袍,只是脚上的鞋子从草鞋换成了有六个洞的僧履。
何苒双手合十,向他行了一个佛礼,冯撷英同样还了佛礼,何苒看到冯撷英的手上还挽着一串佛珠。
“何大当家又来啦。”过了一夜,冯撷英眼中的落寞已经烟消云散,看来有些事情,他已经放下了。
何苒很替他高兴,笑着说道:“是啊,我又来了,冯先生聪慧绝伦,想来昨天便已知我的来意。”
冯撷英微笑:“我哪里配得上聪慧绝伦四个字。”
明明昨天何苒还在极力让他明白,他不过就是晋王手中的一颗拿来利用的棋子,现在却又巴巴地跑过来,说他聪慧绝伦?
这位何大当家
何苒见他没有开口讲话,嗯,就当他是默认了。
于是何苒继续点明自己的来意:“我,何苒,请君出山助我。”
这一次,她改为抱拳,诚意满满。
冯撷英自嘲一笑:“冯潭不配。”
何苒心道,连不配都说出来了,读书人的傲气呢?你这是被打击得自甘堕落了?还说你不是玻璃心?还好古代没有高楼,否则你还不早从十八层楼上跳下去了。
何苒说道:“我认识一个姑娘,她家三代从军,她是第四代,她和哥哥也全都立志做一名军人,他们都在为成为军人做准备。
长大以后,哥哥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军人,不仅是军人,还是兵王,可惜他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飞.而是一次意外。
哥哥的死,令父亲一夜白发,母亲突发重病。
面对自己的父母,姑娘做出一个决定,她不去从军,她要留在父母和家人身边照顾他们,她的祖父和父母全都劝她,他们知道她的心愿,他们也想看到她穿上军装的样子,可她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她要陪着他们,照顾他们。”
何苒说到这里便停下了,那个姑娘就是她,她的哥哥死于飞机失事,而她也在哥哥去世之后,从军校退学,次年重新参加高考,学了建筑。
“这位姑娘的选择没有错,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是正确的。”冯撷英说道。
何苒苦笑:“可惜她在父母身边仅仅三年,第三年的时候,她陪父母去海边渡假,在父母面前溺水,连尸体也没有找到,她让父母再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这一次,是在眼皮底下,让他们亲眼看到唯一的女儿溺入水中。”
(本章完)
何苒走过去,问道:“小师傅,寺里有几位师傅啊?”
“就是师傅和我,我们两个。”小沙弥竖起两根手指,比了个剪刀手。
何苒看着有趣,随口问道:“住持师傅的法号方便讲吗?”
“方便方便,我师傅法号空了。”小沙弥自豪地说道。
“小师傅的法号呢?”何苒笑着问他。
“我叫白得。”小沙弥挺了挺胸脯。
“白得?”何苒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法号,有些诧异。
小沙弥连忙向他解释:“师傅是在山门前捡的我,师傅说是佛祖保佑,让他白得了一个徒弟,所以就给我起名白得了。”
小沙弥说起自己的身世,眼里没有悲伤,反而还有几分得意。
看,师傅和我都是大运之人啊,师傅白得了一个徒弟,我白得了一个师傅。
何苒笑了,难怪冯撷英要躲到这里来舔伤口,换做是她,她也会选择这个。
佛家讲究过午不食,但是冯撷英还是请何苒用过晚饭才离开,晚上的斋饭是冯撷英和白得一起煮的,青菜豆腐和糙米饭。
白得告诉何苒,青菜是寺里种的,豆腐是常来的居士送的。
何苒发现白得也和他们一起吃晚饭,白得说道:“师傅说我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让我和冯施主一样,每天吃三顿饭。”
何苒微笑:“你师傅说得很对。”
白得咧开嘴笑,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我师傅是得道高僧。”
何苒离开时,往功德箱里放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
何苒走出静华寺时已近黄昏,晚霞染红半边天际。
五台山寺院庙堂众多,何苒走出七八里,寻到一处名叫怀寿寺的尼庵,添了香油钱,便在这里住下。
何苒洗了把脸,走出专供女居士留宿的寮房,向一位四旬左右的女尼打听静华寺的事,女尼说道:“施主是要给静华寺捐砖瓦吗?”
何苒想起在静华寺里看到的一片空地和几块砖,点点头:“对啊,今天恰好在那里路过,进去看了看,见寺里像是要建大殿。”
女尼说道:“是啊,静华寺早年被烧毁了,后来空了大师来到五台山,发愿重建静华寺,唉,建寺哪有那么容易,又不是出名的寺院,空了大师在此三十余年,才建起两座大殿。”
何苒想起冯撷英和白得,可能是因为他二人的年纪,因此,何苒便自然而然,以为那位空了大师年纪也不大,顶多是位中年人,可是听女尼说空了大师已经在此三十余年,看来已经是一个上了年纪的高僧了。
何苒又问:“当年静华寺因何被烧毁?”
女尼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念了声佛号,便不再多言。
何苒也没有多问,次日,她步行七八里路,再次来到静华寺,这一次她从一个卖供果的小摊子上买了一篮苹果。 她提着苹果进了静华寺,白得看到她,高兴地打招呼:“施主,您又来了。”
何苒将手里提的篮子递给他:“拿去吃吧。”
白得开心地接过篮子,却没有吃,而是挑了最大最红的苹果,用衣袖抹得干干净净,供到佛前。
今天冯撷英没去打水,而是跟着空了大师在念经,何苒在寺院里四处走了走,看到一棵合抱粗细的古槐,树身有明显的被火烧过的痕迹,可是树冠仍然茂盛。
何苒站在树下,树枝上的小鸟没有飞走,歪着小脑袋好奇地看着她。
何苒笑了,她可能有小鸟缘吧,好在这次出来没有带上小八,否则这会儿一定追着小鸟吵架去了,片刻不能安宁。
察觉到身后有动静,何苒转身,便看到了冯撷英,他仍是一袭僧袍,只是脚上的鞋子从草鞋换成了有六个洞的僧履。
何苒双手合十,向他行了一个佛礼,冯撷英同样还了佛礼,何苒看到冯撷英的手上还挽着一串佛珠。
“何大当家又来啦。”过了一夜,冯撷英眼中的落寞已经烟消云散,看来有些事情,他已经放下了。
何苒很替他高兴,笑着说道:“是啊,我又来了,冯先生聪慧绝伦,想来昨天便已知我的来意。”
冯撷英微笑:“我哪里配得上聪慧绝伦四个字。”
明明昨天何苒还在极力让他明白,他不过就是晋王手中的一颗拿来利用的棋子,现在却又巴巴地跑过来,说他聪慧绝伦?
这位何大当家
何苒见他没有开口讲话,嗯,就当他是默认了。
于是何苒继续点明自己的来意:“我,何苒,请君出山助我。”
这一次,她改为抱拳,诚意满满。
冯撷英自嘲一笑:“冯潭不配。”
何苒心道,连不配都说出来了,读书人的傲气呢?你这是被打击得自甘堕落了?还说你不是玻璃心?还好古代没有高楼,否则你还不早从十八层楼上跳下去了。
何苒说道:“我认识一个姑娘,她家三代从军,她是第四代,她和哥哥也全都立志做一名军人,他们都在为成为军人做准备。
长大以后,哥哥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军人,不仅是军人,还是兵王,可惜他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飞.而是一次意外。
哥哥的死,令父亲一夜白发,母亲突发重病。
面对自己的父母,姑娘做出一个决定,她不去从军,她要留在父母和家人身边照顾他们,她的祖父和父母全都劝她,他们知道她的心愿,他们也想看到她穿上军装的样子,可她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她要陪着他们,照顾他们。”
何苒说到这里便停下了,那个姑娘就是她,她的哥哥死于飞机失事,而她也在哥哥去世之后,从军校退学,次年重新参加高考,学了建筑。
“这位姑娘的选择没有错,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是正确的。”冯撷英说道。
何苒苦笑:“可惜她在父母身边仅仅三年,第三年的时候,她陪父母去海边渡假,在父母面前溺水,连尸体也没有找到,她让父母再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这一次,是在眼皮底下,让他们亲眼看到唯一的女儿溺入水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