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会缺木柴烧么?”
杏花楼二楼的雅间内,方重勇一脸疑惑的问道。
长安这么大,周边水系发达,难道还会没有树木?有树木又怎么会没办法砍柴呢?
那句诗怎么说来着,“回望长安绣成堆”,这就是在说长安周边树多啊!
方重勇有点不明白,怎么长安人还会缺木柴烧的。
“别的不说,驿道两旁郁郁葱葱都是树木啊,都不能砍么?”
“唉,你看到长安驿道两旁都种着柳树桑树,这些都是不能砍伐的。
而且关中农户家中种植的桑树,也不能砍伐,包括自家人也不能砍。
把这些都除开,长安旁边就没多少树可以砍了,所有林林总总的,朝廷对此早有禁令。”
郑叔清一脸无奈的说道。
方重勇这才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他只是不知道长安缺木柴缺到这个程度了,但是官府颁布的条条框框还是大概知道的。
官府有条令,规定长安百姓不得到处乱砍树,而且这个规定颁布得很早,也很详细,在贞观年间就说得明明白白了。
如果普通人为了图方便,砍了别人家的桑树当木柴回来烧,一旦被抓到,砍几棵树就要判死刑。以前没人这么搞,是因为长安周边的树木还算多的,所以矛盾并不突出。现在已经有很多人铤而走险偷伐树木了,京兆府抓都抓不完。
更何况,当时郊外很多树林,都是“无主之地”,而现在,这些树林已经是属于世家大户和皇族的自留地,一般人是不能去砍伐的。如果实在要去,那也不是不可以商量,只要交钱就行,类似抽税。
不过这个税抽得很重,基本上就是帮权贵们伐木了。
那么,长安的普通百姓用什么生火呢,用什么取暖呢?
答案就是:稍微有点钱的在西市买木柴,没钱的去郊外找人买茅草、秸秆、树枝之类的“附属品”。更穷的,买些边角料专注于生火做饭,取暖就只能靠抖了。
“所以,你这个木炭使,已经在长安周边弄不到木柴了对吧?”
方重勇轻叹一声询问道。
郑叔清微微点头,其实此事还有些复杂,并不是他说的那样简单随意。
朝廷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管理木柴,也就是司农寺下面的钩盾署,这个算是中枢机构的对口单位。
那么钩盾署的木炭是从哪里来的呢?
答案是,要么民间收购,要么来自木炭使。
而木炭使的木炭来源,则是要么请人去指定地点砍伐后烧炭,要么也从民间收购。
二者其实是有一定竞争关系的。
请人伐木烧炭,就必须要发动色役,需要色役使那边的配合,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现在的情况就是,今年的徭役已经发完了,再发动徭役,就属于纯粹摊派,地方上比较难于执行。而花钱收购的话,现在木柴价格暴涨,这东西放着又不会坏掉,还挺适合囤积居奇的。
长安似乎有奸商在不断收购木柴,推高木柴的价格。如果木炭使不顾价格因素去强行收购,只会让木柴价格更高。
而且花了大钱,也买不到数量足够的木柴,就更别说用木柴烧成的木炭了。
宫里的贵人们,怎么可能用木柴生火取暖呢,就连木炭取暖,他们都要想办法弄到最高档次的!
所以绕了一圈后,这个木炭使的麻烦,最后还是变成了“天灾+人祸”的模式。
因为本来就缺,所以在市场稀缺的导向之下,有人囤积居奇,导致缺的东西更缺。
而木柴涨价,就会导致其他生活物资跟着一起涨价。宫里与百官需要的木炭(他们不用木柴),来自木炭使与钩盾署两个不同的渠道。
两个和尚抬水吃的情况下,扯皮也是在所难免。
郑叔清刚刚上位不久,在跟钩盾署的扯皮斗争中落于下风。
毕竟,钩盾署没有发动徭役的能力,外人会认为长安缺木柴的主要责任还是在木炭使这边。
然而抛开这些都不提,就算郑叔清与钩盾署之间可以团结协作了,也没办法完全解决长安缺木柴的境况。
这就好像一家人就靠田里那点收成过生活,就算家长可以把每个人的那一份都分得很公平,遇到歉收的情况,所有人也要饿肚子,不可能根本上解决饥饿问题。
这是一样的道理。
“冬天,需要木柴的量很大。但是运河反而结冰了,木柴没法子从外地从水路而来,所以这件事挺难办的吧?
等到夏天的时候,反而又不需要专门去管木柴这个事了。那时候郑御史只怕已经被罢官了。”
方重勇若有所思的说道,喝了一口杏花楼里专供的“冬饮子”。
顿时一股熟悉的味道充实着口腔!
他又喝了一口,面色古怪,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要怎么开口。
郑叔清以为他品出门道来了,连忙压低声音,露出男人都懂的暧昧笑容说道:“宫里的方子,壮阳的。你家那两个小妖精,不好好补一补,我看难收拾啊。”
“原来是宫里的方子啊。”
方重勇长叹一声,这尼玛出口转内销,简直生草了!难怪满嘴都是那股“顺气锁阳茶”的怪味,原来源头在这呢!
“是的啊,你说得对。冬天就是树木凋敝,反倒还用得多,能不缺么?越是缺,越是有人搞怪。”
“就好比说这个钱,对吧?”
方重勇从袖口里掏出几枚做工低劣的铜钱,摆到郑叔清面前继续说道:
“长安市面上的好钱,似乎都被人收走了。他们把好钱收起来,重新熔铸后,变成坏钱、劣钱,再放到市面上流通。
我猜,很多木柴被收集起来,搞不好就是用来干这个事情了。”
方重勇嘿嘿冷笑,将铜钱推到郑叔清面前。
“你说这个啊……好多皇亲国戚们都在弄。”
郑叔清无奈摇头,他家里资财颇丰,自然不会在意这些。但很多穷人家要是收到了恶钱,就会蒙受损失。
“民间私铸的减重钱,有鹅眼、铁锡、偏炉钱、时钱、棱钱等等。你看这种就是最常见的鹅眼钱,中间孔大,比好钱要轻不少。
它虽然制作粗糙,多有毛边,一眼就能辨认出来。但是用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官府发行的正规开元通宝又太少了,自然会让劣钱横行无忌。富商们把收到的好钱收起来换成劣钱用出去,以至于市面上劣钱越来越多。
这些都是趋利避害的人性使然。”
郑叔清跟方重勇解释了一番劣钱是怎么回事。
别看劣钱好像跟木柴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实际上,市面上越来越多的劣钱,都是靠着不断私铸,慢慢稀释到交易过程中的。如果能控制木柴的用量和用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压制私铸的行为。
当然了,参与私铸的富商,他们背后站着的都是高官权贵,乃至皇亲国戚。
如果没有必要,郑叔清是不会去管类似鸟事的。
“明白了,我想想办法吧。这件事不太好处理。”
方重勇摆了摆手说道。
听到他这么说,郑叔清这才松了口气。如果方重勇说他一定可以解决,很简单三下两下就搞定了,那郑叔清可不敢相信这样的鬼话。
正因为对方说得很保守,所以反过来说,才有机会解决此事。
郑叔清从袖口中摸出一个信封,推到方重勇面前说道:“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方重勇接过信封,拿出里面的纸张看了看,这是长安某个钱庄的一张单据,也就是所谓的“飞钱”,荥阳那边的郑氏,已经把钱支付了。郑叔清可以在长安的连号钱庄取钱。
类似的“金融机构”,此刻在长安已经非常流行。但真正成为唐代大宗交易的标准模式,那还要等到节度使张狂,丘八行为艺术盛行的唐末五代时期。
这一张纸,就价值一万绢。方重勇家的那个小院子,都不见得能堆得下。当然了,他可以将其换成值钱的布匹,数量就没那么多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
方重勇面色不悦问道。
“嘿嘿,某就是意思意思。”
“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方重勇将信封递给郑叔清,叹了口气说道:“就当是为长安百姓做点事吧,收钱就不必了。”
“哪怕是圣人,也要花钱的。啊,某说的可不是长安那位圣人。
就是你不花,难道你家里如花似玉的小娘子不买胭脂水粉?不买绫罗绸缎?不用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给你看?
将来你有了子嗣,难道他们不用读书不用拜师学艺?哪里不需要用钱呢?
收着并无不可。”
郑叔清一脸正色说道。
“身外之物,没什么用。人生如浮萍一般,搞不好哪天说没了就没了,在乎这些,只会让手里的刀变慢。
放心,答应你的事情,我肯定给你想个好办法。”
方重勇摆了摆手说道,起身告辞。
郑叔清的钱当然可以拿,但是与其拿他的钱,还不如去拿基哥的,以免落人口实。
方重勇心中盘算得很清楚,老郑的地位也是今时不同往日,利益往来必须非常慎重才是。
未来大乱一起,家中的浮财就好像黑夜中的萤火虫,吸引着无数眼红之人。
何必无故给自己增加祸端呢?
……
深夜,方重勇的卧房床上,三个人在一张大被子里拱来拱去的,像三条虫子一样。
“快睡觉吧,你们这是怎么回事啊?”
方重勇叹了口气,身边两个妹子,赤条条的把他紧紧抱着,冰凉而光滑柔软的触感持续传来,让他连动都不能动了。
“真的好冷啊,不许动,阿郎就是妾身专门用来取暖的。”
阿娜耶小声说道。
“呵呵,难道阿郎不知道以前的岐王么。以前岐王每到冬天,都不愿意用木炭取暖,觉得憋闷。他先让府里的宫女把身体弄暖和了,然后把衣服都脱了,抱在一起取暖。
等宫女的身体冷了以后,就再换一个。
现在妾身抱着阿郎取暖,不过是效仿岐王而已嘛。”
王韫秀一边调笑一边说道。她知道不少宫闱秘闻,只能说皇家之中丑恶之事实在是太多,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全都是肮脏龌龊的破事。
“不得不说,这位岐王还真是很会玩啊,你们也很会玩。”
方重勇无可奈何的说道。
上半夜三人已经把下流的房事游戏玩了个遍,现在大家都玩累了不想动了以后,两个妹子就把自己当取暖器。
呵呵,真是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方重勇在心中暗暗吐槽道,双臂却是把二女抱得更紧了。
“阿郎啊,现在长安的木炭越来越贵了。你上个月的俸禄,已经不发木炭,改为发木柴了。别看数量好多,但根本不经烧,烟气还大。
现在每天都有商人要给我们家送木炭,真的不要么?好可惜哦!在沙州的时候,别人送什么,阿郎可都是照单全收的,除了女人不要以外。”
阿娜耶小声问道。
这两个女人不穿衣服死死抱着方重勇取暖,那还不是因为家里根本烧不起地暖!
要是烧得起地暖,现在三人身上估计早已经大汗淋漓,挨在一起黏糊糊的。彼此间碰到都会互相嫌弃,又怎么会紧紧抱着呢。
“在长安为官,要是不贪腐的话,那是真用不起木炭烧地暖啊。咱们屋子下面那个地暖炉,自入冬以来就没有开过。包铁的门上都是灰尘呢。类似的话就不必说了,没什么意思。”
方重勇无奈摇头说道。在基哥眼皮底下,这位任性又无情的天子不来他家里抢女人他就要偷笑了,哪里敢随便乱花钱啊!
巨额收入来历不明,基哥要是真问起来,方重勇还不好回答。
刚才方重勇只是说出了一个长安八品官的可悲待遇而已。
开元以来,朝廷的俸禄分为两部分:月俸和禄米,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
并不好衡量到底有多少,一般都喜欢折算成多少石米。
基本上,如果工资不发木炭,那么八品官肯定不会去主动买木炭,因为靠自己的工资,根本买不起,也根本用不起。
连方重勇不花费“灰色收入”都烧不起地暖,那普通官员如果不贪腐,要如何过冬?
只有天知道了。
“如果可以挖石炭就好了。”
方重勇喃喃自语的说道。
“对啊,河东那边,好多石炭,军营里面都在用呢。
前两天父亲写信回来问我们婚后生活如何,还说起河东军营之事。
河东那边取暖可太方便了。”
王韫秀忍不住抱怨了一句。她其实一点都不喜欢长安,这里什么都贵,规矩还多,还有个好色的皇帝天天乱搞。
“河东么?有点远了,而且远水不解近渴。”
方重勇像是撸猫一样,将两只手放在两个妹子的头上,将她们的头发揉得乱糟糟的,心里却是想着别的事情。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其实发生这种事情,有一个很大的锅就是长安木柴价格爆表,而且穷人砍不到柴,只能被冻死。
如果能把某个地方的石炭引到长安来用,应该会少冻死一点人吧。
……
第二天,方重勇来到兴庆宫的花萼相辉楼,向基哥汇报招募关中勇壮的情况,其考核结果让基哥大失所望。
偌大一个长安,居然没有一个应聘者合格!
“圣人,天气渐渐严寒,微臣俸禄少,买不起木炭,还请圣人赐予木炭过冬。”
看着李隆基陷入沉思,方重勇叉手行礼请求道。
“想来现在很多人往你家里送钱送木炭的,那爱卿多少也贪一点吧,朕只当不知道。”
李隆基失笑摇头,继续说道:“朕的内库也没有多的存货了。”
“现在木炭已经这么紧张了么?”
方重勇故作“惊讶”的问道。
“是啊,郑叔清办事不力,朕真是看错人了。”
李隆基很是失望的说道。
(本章完)
杏花楼二楼的雅间内,方重勇一脸疑惑的问道。
长安这么大,周边水系发达,难道还会没有树木?有树木又怎么会没办法砍柴呢?
那句诗怎么说来着,“回望长安绣成堆”,这就是在说长安周边树多啊!
方重勇有点不明白,怎么长安人还会缺木柴烧的。
“别的不说,驿道两旁郁郁葱葱都是树木啊,都不能砍么?”
“唉,你看到长安驿道两旁都种着柳树桑树,这些都是不能砍伐的。
而且关中农户家中种植的桑树,也不能砍伐,包括自家人也不能砍。
把这些都除开,长安旁边就没多少树可以砍了,所有林林总总的,朝廷对此早有禁令。”
郑叔清一脸无奈的说道。
方重勇这才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他只是不知道长安缺木柴缺到这个程度了,但是官府颁布的条条框框还是大概知道的。
官府有条令,规定长安百姓不得到处乱砍树,而且这个规定颁布得很早,也很详细,在贞观年间就说得明明白白了。
如果普通人为了图方便,砍了别人家的桑树当木柴回来烧,一旦被抓到,砍几棵树就要判死刑。以前没人这么搞,是因为长安周边的树木还算多的,所以矛盾并不突出。现在已经有很多人铤而走险偷伐树木了,京兆府抓都抓不完。
更何况,当时郊外很多树林,都是“无主之地”,而现在,这些树林已经是属于世家大户和皇族的自留地,一般人是不能去砍伐的。如果实在要去,那也不是不可以商量,只要交钱就行,类似抽税。
不过这个税抽得很重,基本上就是帮权贵们伐木了。
那么,长安的普通百姓用什么生火呢,用什么取暖呢?
答案就是:稍微有点钱的在西市买木柴,没钱的去郊外找人买茅草、秸秆、树枝之类的“附属品”。更穷的,买些边角料专注于生火做饭,取暖就只能靠抖了。
“所以,你这个木炭使,已经在长安周边弄不到木柴了对吧?”
方重勇轻叹一声询问道。
郑叔清微微点头,其实此事还有些复杂,并不是他说的那样简单随意。
朝廷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管理木柴,也就是司农寺下面的钩盾署,这个算是中枢机构的对口单位。
那么钩盾署的木炭是从哪里来的呢?
答案是,要么民间收购,要么来自木炭使。
而木炭使的木炭来源,则是要么请人去指定地点砍伐后烧炭,要么也从民间收购。
二者其实是有一定竞争关系的。
请人伐木烧炭,就必须要发动色役,需要色役使那边的配合,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现在的情况就是,今年的徭役已经发完了,再发动徭役,就属于纯粹摊派,地方上比较难于执行。而花钱收购的话,现在木柴价格暴涨,这东西放着又不会坏掉,还挺适合囤积居奇的。
长安似乎有奸商在不断收购木柴,推高木柴的价格。如果木炭使不顾价格因素去强行收购,只会让木柴价格更高。
而且花了大钱,也买不到数量足够的木柴,就更别说用木柴烧成的木炭了。
宫里的贵人们,怎么可能用木柴生火取暖呢,就连木炭取暖,他们都要想办法弄到最高档次的!
所以绕了一圈后,这个木炭使的麻烦,最后还是变成了“天灾+人祸”的模式。
因为本来就缺,所以在市场稀缺的导向之下,有人囤积居奇,导致缺的东西更缺。
而木柴涨价,就会导致其他生活物资跟着一起涨价。宫里与百官需要的木炭(他们不用木柴),来自木炭使与钩盾署两个不同的渠道。
两个和尚抬水吃的情况下,扯皮也是在所难免。
郑叔清刚刚上位不久,在跟钩盾署的扯皮斗争中落于下风。
毕竟,钩盾署没有发动徭役的能力,外人会认为长安缺木柴的主要责任还是在木炭使这边。
然而抛开这些都不提,就算郑叔清与钩盾署之间可以团结协作了,也没办法完全解决长安缺木柴的境况。
这就好像一家人就靠田里那点收成过生活,就算家长可以把每个人的那一份都分得很公平,遇到歉收的情况,所有人也要饿肚子,不可能根本上解决饥饿问题。
这是一样的道理。
“冬天,需要木柴的量很大。但是运河反而结冰了,木柴没法子从外地从水路而来,所以这件事挺难办的吧?
等到夏天的时候,反而又不需要专门去管木柴这个事了。那时候郑御史只怕已经被罢官了。”
方重勇若有所思的说道,喝了一口杏花楼里专供的“冬饮子”。
顿时一股熟悉的味道充实着口腔!
他又喝了一口,面色古怪,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要怎么开口。
郑叔清以为他品出门道来了,连忙压低声音,露出男人都懂的暧昧笑容说道:“宫里的方子,壮阳的。你家那两个小妖精,不好好补一补,我看难收拾啊。”
“原来是宫里的方子啊。”
方重勇长叹一声,这尼玛出口转内销,简直生草了!难怪满嘴都是那股“顺气锁阳茶”的怪味,原来源头在这呢!
“是的啊,你说得对。冬天就是树木凋敝,反倒还用得多,能不缺么?越是缺,越是有人搞怪。”
“就好比说这个钱,对吧?”
方重勇从袖口里掏出几枚做工低劣的铜钱,摆到郑叔清面前继续说道:
“长安市面上的好钱,似乎都被人收走了。他们把好钱收起来,重新熔铸后,变成坏钱、劣钱,再放到市面上流通。
我猜,很多木柴被收集起来,搞不好就是用来干这个事情了。”
方重勇嘿嘿冷笑,将铜钱推到郑叔清面前。
“你说这个啊……好多皇亲国戚们都在弄。”
郑叔清无奈摇头,他家里资财颇丰,自然不会在意这些。但很多穷人家要是收到了恶钱,就会蒙受损失。
“民间私铸的减重钱,有鹅眼、铁锡、偏炉钱、时钱、棱钱等等。你看这种就是最常见的鹅眼钱,中间孔大,比好钱要轻不少。
它虽然制作粗糙,多有毛边,一眼就能辨认出来。但是用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官府发行的正规开元通宝又太少了,自然会让劣钱横行无忌。富商们把收到的好钱收起来换成劣钱用出去,以至于市面上劣钱越来越多。
这些都是趋利避害的人性使然。”
郑叔清跟方重勇解释了一番劣钱是怎么回事。
别看劣钱好像跟木柴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实际上,市面上越来越多的劣钱,都是靠着不断私铸,慢慢稀释到交易过程中的。如果能控制木柴的用量和用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压制私铸的行为。
当然了,参与私铸的富商,他们背后站着的都是高官权贵,乃至皇亲国戚。
如果没有必要,郑叔清是不会去管类似鸟事的。
“明白了,我想想办法吧。这件事不太好处理。”
方重勇摆了摆手说道。
听到他这么说,郑叔清这才松了口气。如果方重勇说他一定可以解决,很简单三下两下就搞定了,那郑叔清可不敢相信这样的鬼话。
正因为对方说得很保守,所以反过来说,才有机会解决此事。
郑叔清从袖口中摸出一个信封,推到方重勇面前说道:“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方重勇接过信封,拿出里面的纸张看了看,这是长安某个钱庄的一张单据,也就是所谓的“飞钱”,荥阳那边的郑氏,已经把钱支付了。郑叔清可以在长安的连号钱庄取钱。
类似的“金融机构”,此刻在长安已经非常流行。但真正成为唐代大宗交易的标准模式,那还要等到节度使张狂,丘八行为艺术盛行的唐末五代时期。
这一张纸,就价值一万绢。方重勇家的那个小院子,都不见得能堆得下。当然了,他可以将其换成值钱的布匹,数量就没那么多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
方重勇面色不悦问道。
“嘿嘿,某就是意思意思。”
“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方重勇将信封递给郑叔清,叹了口气说道:“就当是为长安百姓做点事吧,收钱就不必了。”
“哪怕是圣人,也要花钱的。啊,某说的可不是长安那位圣人。
就是你不花,难道你家里如花似玉的小娘子不买胭脂水粉?不买绫罗绸缎?不用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给你看?
将来你有了子嗣,难道他们不用读书不用拜师学艺?哪里不需要用钱呢?
收着并无不可。”
郑叔清一脸正色说道。
“身外之物,没什么用。人生如浮萍一般,搞不好哪天说没了就没了,在乎这些,只会让手里的刀变慢。
放心,答应你的事情,我肯定给你想个好办法。”
方重勇摆了摆手说道,起身告辞。
郑叔清的钱当然可以拿,但是与其拿他的钱,还不如去拿基哥的,以免落人口实。
方重勇心中盘算得很清楚,老郑的地位也是今时不同往日,利益往来必须非常慎重才是。
未来大乱一起,家中的浮财就好像黑夜中的萤火虫,吸引着无数眼红之人。
何必无故给自己增加祸端呢?
……
深夜,方重勇的卧房床上,三个人在一张大被子里拱来拱去的,像三条虫子一样。
“快睡觉吧,你们这是怎么回事啊?”
方重勇叹了口气,身边两个妹子,赤条条的把他紧紧抱着,冰凉而光滑柔软的触感持续传来,让他连动都不能动了。
“真的好冷啊,不许动,阿郎就是妾身专门用来取暖的。”
阿娜耶小声说道。
“呵呵,难道阿郎不知道以前的岐王么。以前岐王每到冬天,都不愿意用木炭取暖,觉得憋闷。他先让府里的宫女把身体弄暖和了,然后把衣服都脱了,抱在一起取暖。
等宫女的身体冷了以后,就再换一个。
现在妾身抱着阿郎取暖,不过是效仿岐王而已嘛。”
王韫秀一边调笑一边说道。她知道不少宫闱秘闻,只能说皇家之中丑恶之事实在是太多,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全都是肮脏龌龊的破事。
“不得不说,这位岐王还真是很会玩啊,你们也很会玩。”
方重勇无可奈何的说道。
上半夜三人已经把下流的房事游戏玩了个遍,现在大家都玩累了不想动了以后,两个妹子就把自己当取暖器。
呵呵,真是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方重勇在心中暗暗吐槽道,双臂却是把二女抱得更紧了。
“阿郎啊,现在长安的木炭越来越贵了。你上个月的俸禄,已经不发木炭,改为发木柴了。别看数量好多,但根本不经烧,烟气还大。
现在每天都有商人要给我们家送木炭,真的不要么?好可惜哦!在沙州的时候,别人送什么,阿郎可都是照单全收的,除了女人不要以外。”
阿娜耶小声问道。
这两个女人不穿衣服死死抱着方重勇取暖,那还不是因为家里根本烧不起地暖!
要是烧得起地暖,现在三人身上估计早已经大汗淋漓,挨在一起黏糊糊的。彼此间碰到都会互相嫌弃,又怎么会紧紧抱着呢。
“在长安为官,要是不贪腐的话,那是真用不起木炭烧地暖啊。咱们屋子下面那个地暖炉,自入冬以来就没有开过。包铁的门上都是灰尘呢。类似的话就不必说了,没什么意思。”
方重勇无奈摇头说道。在基哥眼皮底下,这位任性又无情的天子不来他家里抢女人他就要偷笑了,哪里敢随便乱花钱啊!
巨额收入来历不明,基哥要是真问起来,方重勇还不好回答。
刚才方重勇只是说出了一个长安八品官的可悲待遇而已。
开元以来,朝廷的俸禄分为两部分:月俸和禄米,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
并不好衡量到底有多少,一般都喜欢折算成多少石米。
基本上,如果工资不发木炭,那么八品官肯定不会去主动买木炭,因为靠自己的工资,根本买不起,也根本用不起。
连方重勇不花费“灰色收入”都烧不起地暖,那普通官员如果不贪腐,要如何过冬?
只有天知道了。
“如果可以挖石炭就好了。”
方重勇喃喃自语的说道。
“对啊,河东那边,好多石炭,军营里面都在用呢。
前两天父亲写信回来问我们婚后生活如何,还说起河东军营之事。
河东那边取暖可太方便了。”
王韫秀忍不住抱怨了一句。她其实一点都不喜欢长安,这里什么都贵,规矩还多,还有个好色的皇帝天天乱搞。
“河东么?有点远了,而且远水不解近渴。”
方重勇像是撸猫一样,将两只手放在两个妹子的头上,将她们的头发揉得乱糟糟的,心里却是想着别的事情。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其实发生这种事情,有一个很大的锅就是长安木柴价格爆表,而且穷人砍不到柴,只能被冻死。
如果能把某个地方的石炭引到长安来用,应该会少冻死一点人吧。
……
第二天,方重勇来到兴庆宫的花萼相辉楼,向基哥汇报招募关中勇壮的情况,其考核结果让基哥大失所望。
偌大一个长安,居然没有一个应聘者合格!
“圣人,天气渐渐严寒,微臣俸禄少,买不起木炭,还请圣人赐予木炭过冬。”
看着李隆基陷入沉思,方重勇叉手行礼请求道。
“想来现在很多人往你家里送钱送木炭的,那爱卿多少也贪一点吧,朕只当不知道。”
李隆基失笑摇头,继续说道:“朕的内库也没有多的存货了。”
“现在木炭已经这么紧张了么?”
方重勇故作“惊讶”的问道。
“是啊,郑叔清办事不力,朕真是看错人了。”
李隆基很是失望的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