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枢站起身来,向姬御行了一礼,“多谢殿下给予的时间,我会尽快与陛下取得联系。”

    姬御点头,“那我就静候李大人的佳音了,不过,我也希望李大人能明白,战场上的胜负已经决定了谈判桌上的地位。我希望魏国能尽快给出答复。”

    李应枢听后,面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了平静,“我明白,殿下,我会把您的意思准确地传达给陛下。”

    走出大帐的李应枢脚步缓慢,每一步仿佛都有千斤之重,姬御的话语如同一座大山,压在他的心头,战场上的胜负决定了谈判的地位,这句话像是一把利剑,直指魏国的软肋。

    李应枢坐在案前,笔在手中却迟迟无法落下,他眼前浮现出魏王的面孔,仿佛已经能听到魏王的怒吼声回荡在宫廷之中,这封信将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但他也别无选择。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构思信件的内容,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需要仔细斟酌,以免触动魏王的怒火,他知道他必须坦诚地报告情况,同时也要巧妙地转达姬御的意愿,以期望魏王能冷静思考,而非一怒之下做出冲动的决定。

    夜色渐深,李应枢的信也接近了尾声,他再次审阅了自己的措辞,确认无误后,才小心翼翼地封好信封,这封信不仅关乎他们使团的命运,更承载着魏国的未来。

    魏国皇宫,御书房内,接到李应枢传来的消息后,魏王罕见的没有发怒,因为发怒已经不足以表达他现在的心情了,盛怒之下反而冷静了下来。

    魏王静静地坐在御书房的龙椅上,深邃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他的手紧握着李应枢传来的密信,信中的每一个字都像是针尖一般刺痛着他的心。

    丞相等一众核心官员很快就被召见到了御书房,待众人看完内容之后,魏侈平静地问道:“你们说,朕该同意吗?”

    就连丞相此时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如今魏国的处境确实很艰难,但是此等丧权辱国的条件,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

    理智告诉他应该尽量答应魏国的条件,但是作为魏国的臣子,他实在是无法开口劝说魏侈。

    “当初决定求和的也是你们,怎么现在不说话了。”魏侈继续道。

    丞相深吸一口气,终于鼓足勇气抬头看向魏侈,“陛下,老臣深感愧疚。当初提议求和,是希望能为魏国争取一线生机,避免更多的流血和牺牲。然而,如今这般的条件,确实出乎老臣的预料。”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寻找合适的措辞,“作为臣子,我无法对陛下说‘接受’这等屈辱的条件是正确的,但站在国家的角度,我们必须权衡利弊,如今,魏国需要时间,也需要修复与周国之间的关系,接受这些条件,或许能为我们赢得这样的时间。”

    “但是,”丞相话风一转,说道,“陛下若是真的打算拒绝,臣等也同样会支持陛下。”

    其他官员也纷纷表示赞同。

    虽然现在这个御书房内的臣子都年过半百,但是血性却丝毫未减,他们虽然面容沉稳,但眼中闪烁的坚定和热血,昭示着他们内心的倔强与不屈。

    就在众臣还在犹豫之际,西边的战报也到了御书房。

    西垂战场。

    秦国率先大军压境,魏国虽然反应迅速,但是终究还是慢了一步,等到魏国大军赶到西垂战场时,秦军已经完成了初步的阵地布置。

    战鼓隆隆,杀声震天。

    两军很快交锋,战场上立刻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秦军士兵们勇猛异常,他们利用地形和工事优势,一次次打退魏军的冲锋,而魏军虽然奋勇拼杀,但在秦军猛烈的火力压制下,始终难以突破防线。

    经过一场激战,魏军损失惨重,被迫撤退,秦军则乘胜追击,不给魏军任何喘息的机会,很快秦军就占领了第一个县城,城内的魏国民众惊恐万分,无助地看着秦军的旗帜在城头上高高飘扬。

    魏军虽然重振旗鼓,试图夺回失地,但在接下来的第二场战斗中,他们再次遭遇了惨败,秦军利用第一场胜利的余威,以及精心策划的战术,再次将魏军击败。魏军士兵们士气低落,无力回天。

    随着秦军的铁蹄踏进第二个县城,魏国的领土再次沦陷,秦军士兵们在街道上列队行进,展示着他们的威武之势,而魏国的百姓们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场战争的苦难。

    战场的消息传到御书房,与李应枢的消息就在前后脚。

    接到消息的一瞬间,若非魏侈现在正值壮年,恐怕会直接一口气上不来。

    他喃喃地道:“天将亡魏?”

    “陛下…”丞相小心翼翼地开口,想要安慰魏侈,却发现自己也无言以对,这样的败局,谁又能预料到呢?

    “为今之计也只有答应周国的条件了,这样才能没有后顾之忧,集齐全国兵力对抗秦国了。”魏侈艰难地说道。

    丞相听闻此言,不禁黯然神伤,但他也明白,这是目前唯一的出路,点了点头,“陛下所言极是,如今之际,我们别无选择。”

    丞相稍作停顿,似乎在整理思绪,然后继续道:“不过虽然周国占据绝对的优势,但是这也绝不可能是他们的底线,谈判桌上第一次出价,往往都是双方的试探,我们可以尝试与他们讨价还价,尽量争取更多的利益。”

    魏侈听后,深吸了一口气,心中虽然依旧沉重,但眼神中却多了一丝坚定,“丞相说得对,即使要答应周国的条件,也要尽量争取到对我们最有利的条款,让李应枢尽量去与周国周旋,力求去除宜川和粮食这两项条件。至于俯首称臣,若周国坚持,朕给他称臣又何妨。”

    丞相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化为赞同的神色,“陛下英明,俯首称臣只是名义上的,我们真正的目的是争取时间和空间来恢复国力,李应枢大人能言善辩,定能为我们争取到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