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京是标准的棋盘式布局,横向三十三条街道,纵向三十九条街道。

    没有城墙,但有一道城门。

    城门修得还挺威武庄严,名字叫罗城门,也叫罗生门。

    平安时代无数的鬼故事,就发生在罗城门下。

    进了罗城门,是一条宽阔大街,直通皇宫的护城河。

    这条大街,叫“朱雀大路”,其实就是模仿唐代长安城的朱雀大街。

    城内约有人口二十万,但没有一个自由民,全是皇族、贵族、僧侣、阴阳师,以及这些人的世代奴仆。

    几百年前,连续好几个天皇励精图治,已经从法律上彻底废除奴隶制,又打造了可以震慑四方的中央军。

    现在却全面倒退,中央军没了,奴仆反而越来越多。

    微风吹拂,骤雨初歇,樱花已经落尽。

    湖中的和船上,不时传来几声和歌。即便大明将士已杀到大阪,平安京依旧莺歌燕舞,无数贵族还在醉生梦死当中。

    一匹矮马载着武士,飞快来到罗城门,沿着朱雀大路狂奔而去。

    这是个北面武士没有披挂大铠。

    他径直去往皇宫,伏在鸟羽上皇面前说:“陛下,唐军已在数里外!”

    鸟羽上皇大惊:“不是让你们去难波谈判吗?”

    武士回答说:“走到半路就遇上了,唐军扣押了其他人,让我回来报信。他们……”

    鸟羽上皇问道:“他们要什么?”

    武士回答道:“他们要陛下带着天皇,还有院政、朝堂官员,以及城内僧侣贵族,到罗城门外隆重迎接。说是唐国的使者,过两天便来,还带了唐国皇帝的册封诏书。”

    鸟羽上皇极为愤怒,双手握拳似乎想拼命。

    但他长久被爷爷压制,已经养成了“沉稳”性格,只要还能活命就不会动手。

    纠结好半天,鸟羽上皇说:“你回去告诉明军大将,就说我会按照他的安排做。”

    北面武士离开之后,城中权贵也陆续得到消息,纷纷跑来皇宫觐见。

    平忠盛一直撺掇东狩,就差没直说迁都了。

    只要迁去江都(江户),平氏即可依靠地方势力,联合在江都经营多年的大江氏,一文一武牢牢把控中央大权。

    藤原忠实父子三人,对此坚决反对,他们绝不容许迁都!

    跑来觐见的贵族和僧侣,在鸟羽上皇面前哭嚎劝阻。有九成都是反对迁都的,二十万人的平安京,关乎无数权贵的利益,哪能说迁就迁?

    平忠盛又说:“陛下可暂时退避,中途颁布勤王诏书,勒令天下兵马赴京勤王。”

    藤原忠实大怒,斥责道:“你这是想置陛下于死地,天下各个郡国,国司多为遥领,国政皆系于豪族之手。那些地方豪族,经常阳奉阴违,甚至驱赶赴任的国司。他们就算领兵勤王,能够齐心合力吗?万一混进来匪类,伤了陛下怎么办?万一被明军击败,陛下又能逃去何处?”

    源为义叫嚣道:“陛下,臣愿领兵御敌。平安京有二十万人,武士和僧兵无数,各家的奴仆也可以征召。听说明军只来了两千多,我们征兵五万,肯定能够大获全胜!”

    这货就是来捣乱的,其实跟藤原忠实穿一条裤子,坚决反对鸟羽上皇离开平安京。

    鸟羽上皇看向平忠盛:“如果能募兵五万,真的能够战胜明军吗?”

    平忠盛说:“京中贵族子弟,虽然多有着甲持刀者,但他们的大铠华而不实,甚至有些大铠就是纸做的。僧兵平时耀武扬威,也只敢欺压城里的中下级贵族,以及城外的那些商贾平民。至于奴仆,就算招再多当兵,打起仗来也是一哄而散。”

    鸟羽上皇开始埋怨老祖宗,好端端的山城不要,偏偏模仿长安城干嘛?

    现在导致他的皇宫,只有一条护城河可守。

    护城河内侧的矮墙,根本就不是用来防备敌人的,更像是防止护城河水漫出的河堤。

    思来想去,鸟羽上皇做出一个惊人决定,他说道:“我只是太上皇而已,一国大事,应该让天皇处置。明军若是来了,伱们陪同天皇去谈判,我要去奈良的寺院礼佛。”

    众人一怔,都傻傻看着鸟羽上皇。

    这位老兄跟宋徽宗一样,纯粹就是怕死而已,外敌来了让儿子顶上。

    接下来的割地赔款,责任也全让儿子承担。

    如果明军赖着不走,或者把天皇杀了,鸟羽上皇就逃去江户。如果明军走了,鸟羽上皇便回来,利用北面武士夺回大权。

    怎么夺权,有固定套路。

    无非是自己出家,从鸟羽上皇变成鸟羽法皇。再让长子退位做太上皇,另立次子为天皇。

    到时候,这家伙连皇宫都不住,直接跟爷爷一样,搬去寺院里继续掌控大权。

    藤原忠实的脑筋转得飞快,鸟羽上皇掌权之后,虽然也倚重藤原氏,但一直都有所保留。而且,还沿用白河法皇的套路拉拢藤原北家的其他流系。

    甚至连藤原北家的嫡流,也被死去的白河法皇分化。

    现在的情况是,藤原忠实的长子担任摄关,父子俩因此暗中勾心斗角。

    鸟羽上皇带着院政官和北面武士,麻溜南下逃亡奈良。

    这些人前脚刚走,藤原忠实后脚就开始串联。他不但要联合贵族支持天皇,还许诺给僧侣诸多利益,然后跟次子一起干翻长子。

    石见国那一场惨败,鸟羽上皇的北面武士损失巨大,虽然赎回了许多大铠武士,但郎党武士却被扣下来。

    趁着鸟羽上皇的武装力量受损,以及鸟羽上皇舍弃京城而逃,藤原忠实完全有机会夺回大权。

    一旦政变成功,那个时候的日本,既不是院政统治,也不是幕府统治,而是回到奈良时代——贵族和僧侣联手掌控国家!

    两日之后,朱孝忠让人传信,说是大明使臣来了,勒令倭王率文武大臣出城迎接。

    鸟羽上皇既然跑了,那么就该崇德天皇和藤原忠通领头。

    身为摄关的藤原忠通,忙天火地筹备此事。

    就在大明使者和军队即将到来的前夜,藤原忠通横竖睡不着,也没有心情欣赏歌舞,便坐在书房里挑灯夜读。

    房门猛地被拉开,藤原忠通正打算斥责奴仆,就见几个家仆冲过来,而父亲和弟弟就站在门外。

    “你们想干什么?”藤原忠通惊恐道。

    藤原忠实看着儿子,低声叹息:“唉,你生病了,需要休息一年。”

    藤原忠通连忙说:“父亲若是想要摄关一职,尽管拿去就是,何必这样父子反目?”

    藤原忠实冷笑:“让你做摄关,是法皇安排的,上皇也没改过来。我岂能说做就做?”

    父子二人一个内览,一个摄关。

    前者可在天皇之前,预览朝廷公文。后者则为摄政大臣,而且是世袭外戚摄政。

    两个职务,本为一体,却被白河法皇拆开,让这父子俩分别担任。又一直挑拨离间,让父子二人矛盾日增。

    着实有些意思,鸟羽上皇像宋徽宗,敌人来了让儿子顶锅。

    藤原氏父子则像蔡京、蔡攸,明明可以打配合,却因争权而内斗。

    次日,藤原忠实带着次子,前往皇宫参见崇德天皇。并当着权贵的面,声称长子重病,自请暂代摄关一职。

    崇德天皇还未成年,稀里糊涂便答应,藤原忠实就此重新摄政。

    紧接着,他又领着天皇、公卿和僧侣,沿朱雀大路来到罗城门外,苦苦等待大明使者的来临。

    上百人站那儿,一直等到中午,总算远远看到人影儿。

    这次被派来日本的使者是张浚,也即那位南宋开国名相。朱铭攻破开封之时,他还在陕西做通判,最初不愿入仕新朝,回四川老家歇了一年才做官。

    “叩见上国天使!”

    藤原忠实偷偷拉天皇衣袖,示意崇德天皇跪伏叩拜。

    崇德天皇懵懵懂懂跪下,身后的皇族、公卿、僧侣也跟着跪。

    翻译在张浚耳边嘀咕几句,张浚皱眉道:“这个是小倭王还有个大倭王哪去了?”

    藤原忠实回答:“上皇身染邪祟,一病不起,平安京法师不能治,被护送去奈良请法师驱邪了。”

    张浚一愣,瞬间联想到宋徽宗,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被明军扣下的谈判使者大江维顺,却惊问道:“摄关难道也一起去了奈良?”

    藤原忠实说:“犬子犯了恶疾,不能离开病榻。”

    大江维顺愈发惊恐,指着藤原忠实说:“你……你想做什么?”

    藤原忠实不再接话,而是面向张浚:“下国小邦,久不沐王化,乃至于怠慢天朝。天朝皇帝陛下有何指示,请天使尽管叮嘱。”

    张浚再三向翻译确认,接着仔细琢磨这段话,继而又询问藤原忠实的身份,最后再看向一脸惊恐的大江维顺。

    似乎,这倭国朝廷有乱子啊。

    既然藤原忠实如此顺从,那就没必要节外生枝了,张浚说道:“把大江维顺一干人等,全部扣押起来,罪名是触怒天使。”

    朱孝忠没搞明白,询问道:“为何?”

    张浚笑着说:“以后便知。”

    看到大江维顺被继续扣押,藤原忠实心头狂喜,打心里佩服大明使者的眼力。

    只要大明不压榨得太狠,藤原忠实乐意答应所有条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