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队过了后遮娄其王朝,前方便是索兰奇王朝。
索兰奇国的大致地盘,相当于印度的古吉拉特邦,再加一小部分拉贾斯坦邦。
这个国家,正处于鼎盛时期。
海洋贸易繁荣,手工业发达,宗教文化包容而兴盛。
在整个印度地区,都不咋受待见的梵天,索兰奇国却给他修建了神庙。
被驱赶得到处流亡的耆那教徒,索兰奇国却愿意收留。因此耆那教徒纷纷迁徙至此,创造出灿烂的文学和艺术。
甚至就连拜火教,都能在索兰奇国立足。一部分索兰奇银币,正面印着国王头像,反面印着拜火教圣坛。
在索兰奇最大的海港逛了几天,大明文官们都非常喜欢这里。
因为这个国家,在印度比较另类,在中国人眼里反而显得正常。
比如遍地都能看见的耆那教白衣派,他们主张男女都能获得救赎,甚至主张各个种姓一律平等。他们热衷于手工业和商贸,崇尚劳动致富,允许僧侣结婚生子。
“此国应该能在印度大兴。”胡铨评价说。
朱孝忠却连连摇头:“梵天神主生(创造),耆那教也反对暴力。此国推崇这两样东西,就像一個只会赚钱的富人,周边却住着无数强盗。恐怕我们一路遇到的印度诸国,最早灭亡的便是这个索兰奇国。”
虞允文也说:“对,索兰奇国太文明了。文明自然是好事,但还需要刀剑来保护。我听商贾说,此国虽然越来越富庶,文教也越来越兴盛。但近百年来,已丢失大概五分之一的国土。”
此国的王族,是拉其普特人的一支。
血脉构成极其复杂,属于塞种、贵霜、匈奴、安息、希腊、嚈哒(来自蒙古草原)等东西方各族的混血。
听说有大明使节团抵达港口,国王派遣宰相骑快马来接洽。
他们赠送大量金银、象牙和宝石,换取大明的丝绸、瓷器、漆器等物品。
又请求派使者随行,前往大明搞文化艺术交流,希望获取大明的绘画、雕塑、诗歌等等。
大明使者们非常高兴,都喜欢跟这样的文化人打交道。
船队再度启程,胡铨在船舱里做记录。
他对索兰奇国极尽赞美之词,并认为从占城到印度,此国是最文明开化、繁荣富庶的异邦。
继续往前,是信德王朝(巴基斯坦信德省)。
这里已呈半绿化状态,有很多高种姓贵族,直接就是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后裔。
海贸也基本被阿拉伯裔、波斯裔控制,底层多为崇尚农业耕种的婆罗门教徒。
更前面是马克兰(伊朗、巴基斯坦交界带的沿海地区),这里很穷,且民风剽悍。
海盗极为猖獗!
许多来自波斯湾周边的海盗,被本国势力驱赶之后,也逃到马克兰地区。
不过,大明船队一看就不好惹,这些海盗纷纷选择躲避。
……
来到波斯湾,随行的塞尔柱、阿拉伯商贾,引导大明官方和民间船队,在波斯湾各个港口进行贸易。
所到之处,必然引起轰动。
而真正的顶级货物,却要运往伊斯法罕,卖给塞尔柱苏丹桑贾尔。
使节团被允许带三百士兵随行,在波斯湾北部海港登陆,沿着崎岖山谷一路北行。
有官员全程陪同,但随行翻译却是商贾。
由于保护大明使者的三百士兵,有两百个都是骑兵,本地官员非常贴心,还给他们征调民夫和草料。并且给大明骑兵安排牲畜,帮忙驮运盔甲,让战马能够充分休息。
虞允文看着被征来的民夫,一个个衣衫褴褛、面有菜色,表情麻木如同行尸走肉。
虞允文忍不住感慨:“塞尔柱的百姓,相比前宋民夫也不如啊。”
胡铨说道:“这里的百姓非常穷困,远远不如印度的索兰奇国。”
行进一日,来到山间村落。
休息吃饭的时候,程瑀在村落附近散步,拨开杂草看了看,回来说:“有耕地还未恢复,这个村落也残破。听闻塞尔柱连年征战,疆域极为辽阔,看来是穷兵黩武换来的。”
虞允文笑道:“便如那金国,实属正常。”
在陆上行进数日,遇到一座大城。
程瑀问道:“这里的城墙高大坚固,来往商旅也多,怎么有些房子荒废了?”
商贾瞅了瞅随行的塞尔柱官员,用汉语解释道:“这里叫设拉子,曾是最大最富庶的城市。因为战争,这座城市变成废墟,最近二十年才开始恢复。”
这个商贾的回答,明显有所保留。
波斯地区最大的城市设拉子,就是被塞尔柱人给摧毁的!
就连塞尔柱的首都伊斯法罕,百年前也被他们夷为平地。
塞尔柱军队打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废墟。他们故意摧毁城市、乡村、农田,让战马去啃食农民的庄稼,让自己的敌人无法恢复生产。
整个波斯地区,被塞尔柱打得社会倒退数百年。
程瑀又问:“塞尔柱是封建制,还是大明那般郡县制?”
商贾回答:“塞尔柱人以前是突厥游牧部落,他们来了以后,分封贵族领主。刚开始领主不能世袭,两三年就要调换,而且只准收税,不能随意征调百姓。现在不行了,领主完全世袭,领地里的百姓就像是他们的奴隶。包括商人,也被贵族随意勒索。”
“那就是封建制。”程瑀点头道。
众人离开设拉子,继续前行一日,突然听到号角声。
随行官员大惊,骑马冲到前方山谷,朝着杀来的骑兵大喊:“这里是苏丹的客人,你们速速离去!”
“骑兵着甲,骑兵着甲!”
“步兵别着甲了,列阵保护争取时间!”
朱孝忠万万没有料到,有塞尔柱官员陪同,居然还能遭到袭击。
那些突袭而来的骑兵,足足有四五百人,却连甲胄都没有,武器是刀枪和弓箭。
程瑀问商贾:“敌人是怎么回事?”
商贾惊慌道:“塞尔柱牧民。他们以前在北方游牧,征服波斯高原之后,有些塞尔柱人住进了城市,有些塞尔柱人学会了耕种。但还有很多塞尔柱人不愿改变,他们在城市附近扎营,靠抢劫商旅和农民为生。”
“有官员陪同的外国使团他们也敢抢?”程瑀难以置信。
商贾说道:“我们也没料到,这些人的胆子那么大!”
前去喊话的塞尔柱官员,已经被几箭射死。
那些跑来抢劫的塞尔柱牧民,来自附近好几个部落。他们打听到大明使节团很富裕,不惜得罪苏丹也要劫掠,这种事情他们经常干。
一百个没有着甲的大明步兵,列阵举起刀盾和长枪。
四五百个塞尔柱牧民冲来,减缓速度打算射箭,似乎打算射溃了再冲锋。
“举铳!”
“举弩!”
燧发枪和弓弩轮番齐射,对面的弓箭也射来。
明军这边,当场有两人中箭而亡,另有二十余人被射伤。
敌人伤亡更大,而且死者多、伤者少。
火器让塞尔柱牧民难以理解,他们下意识选择后撤,然后商量着该怎么办。
又过一阵,这些家伙卷土重来,打算一鼓作气直接冲阵。
二百大明骁骑却已着甲完毕,朱孝忠亲自率队冲锋,怒吼道:“一个不留!”
身披中型甲胄的正规骑兵,哪会把无甲轻骑放在眼里?
塞尔柱牧民边退边射箭,可大明骑兵的战马,也都披了轻便马甲,根本就不怕放风筝。
大明骑兵只是全速冲锋,敌人边射边退被很快拉近距离。
一个照面,牧民骑兵就被击溃,再也没人敢放箭了,都疯狂打马逃跑。
追击近半日,朱孝忠斩杀二百余敌,俘虏了一百多匹战马。剩下的敌人,终究是逃跑了,他们轻装上阵马速快,而且更加熟悉这里的地形。
回到商贾,朱孝忠揪着商贾问:“这些混蛋的驻地在哪里?”
商贾说道:“肯定是好几个部落联手,一个部落没这么多骑兵。最近的游牧部落,就在设拉子附近,他们平时在山里放牧,偶尔会出来劫掠商队和农民。”
“带路!”朱孝忠呵斥道。
朱孝忠真的生气了,他刚刚得知情况,又死了一个伤兵。
也就是死了整整三人啊!
在商贾的带领下,朱孝忠分遣骑兵搜寻,终于在一处山沟发现了部落驻地。
青壮都不在,早就被杀散了。
部落里只剩老弱妇孺,朱孝忠愤怒之余,根本不管对方啥情况,冲过去就一顿乱砍。
紧接着,烧掉所有帐篷,带回牲畜和财货。
而且还割下老弱妇孺的脑袋,与那些牧民骑兵的脑袋一起,全部拴在战马上继续进发。
程瑀一声叹息:“唉!”
他其实很想说,妇孺就不必杀了,但终究没有开口。
虞允文说道:“外国使团也敢抢,塞尔柱国内得乱成什么样子?这位苏丹治国无能啊。”
胡铨笑道:“塞尔柱的使节,还在开封宣扬他们的国君开明呢。什么允许各教共存,重金聘请各族学者,波斯文学已然复兴云云。其治下却是匪寇横行、农业不兴,这样的国家迟早要覆灭。”
(本章完)
索兰奇国的大致地盘,相当于印度的古吉拉特邦,再加一小部分拉贾斯坦邦。
这个国家,正处于鼎盛时期。
海洋贸易繁荣,手工业发达,宗教文化包容而兴盛。
在整个印度地区,都不咋受待见的梵天,索兰奇国却给他修建了神庙。
被驱赶得到处流亡的耆那教徒,索兰奇国却愿意收留。因此耆那教徒纷纷迁徙至此,创造出灿烂的文学和艺术。
甚至就连拜火教,都能在索兰奇国立足。一部分索兰奇银币,正面印着国王头像,反面印着拜火教圣坛。
在索兰奇最大的海港逛了几天,大明文官们都非常喜欢这里。
因为这个国家,在印度比较另类,在中国人眼里反而显得正常。
比如遍地都能看见的耆那教白衣派,他们主张男女都能获得救赎,甚至主张各个种姓一律平等。他们热衷于手工业和商贸,崇尚劳动致富,允许僧侣结婚生子。
“此国应该能在印度大兴。”胡铨评价说。
朱孝忠却连连摇头:“梵天神主生(创造),耆那教也反对暴力。此国推崇这两样东西,就像一個只会赚钱的富人,周边却住着无数强盗。恐怕我们一路遇到的印度诸国,最早灭亡的便是这个索兰奇国。”
虞允文也说:“对,索兰奇国太文明了。文明自然是好事,但还需要刀剑来保护。我听商贾说,此国虽然越来越富庶,文教也越来越兴盛。但近百年来,已丢失大概五分之一的国土。”
此国的王族,是拉其普特人的一支。
血脉构成极其复杂,属于塞种、贵霜、匈奴、安息、希腊、嚈哒(来自蒙古草原)等东西方各族的混血。
听说有大明使节团抵达港口,国王派遣宰相骑快马来接洽。
他们赠送大量金银、象牙和宝石,换取大明的丝绸、瓷器、漆器等物品。
又请求派使者随行,前往大明搞文化艺术交流,希望获取大明的绘画、雕塑、诗歌等等。
大明使者们非常高兴,都喜欢跟这样的文化人打交道。
船队再度启程,胡铨在船舱里做记录。
他对索兰奇国极尽赞美之词,并认为从占城到印度,此国是最文明开化、繁荣富庶的异邦。
继续往前,是信德王朝(巴基斯坦信德省)。
这里已呈半绿化状态,有很多高种姓贵族,直接就是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后裔。
海贸也基本被阿拉伯裔、波斯裔控制,底层多为崇尚农业耕种的婆罗门教徒。
更前面是马克兰(伊朗、巴基斯坦交界带的沿海地区),这里很穷,且民风剽悍。
海盗极为猖獗!
许多来自波斯湾周边的海盗,被本国势力驱赶之后,也逃到马克兰地区。
不过,大明船队一看就不好惹,这些海盗纷纷选择躲避。
……
来到波斯湾,随行的塞尔柱、阿拉伯商贾,引导大明官方和民间船队,在波斯湾各个港口进行贸易。
所到之处,必然引起轰动。
而真正的顶级货物,却要运往伊斯法罕,卖给塞尔柱苏丹桑贾尔。
使节团被允许带三百士兵随行,在波斯湾北部海港登陆,沿着崎岖山谷一路北行。
有官员全程陪同,但随行翻译却是商贾。
由于保护大明使者的三百士兵,有两百个都是骑兵,本地官员非常贴心,还给他们征调民夫和草料。并且给大明骑兵安排牲畜,帮忙驮运盔甲,让战马能够充分休息。
虞允文看着被征来的民夫,一个个衣衫褴褛、面有菜色,表情麻木如同行尸走肉。
虞允文忍不住感慨:“塞尔柱的百姓,相比前宋民夫也不如啊。”
胡铨说道:“这里的百姓非常穷困,远远不如印度的索兰奇国。”
行进一日,来到山间村落。
休息吃饭的时候,程瑀在村落附近散步,拨开杂草看了看,回来说:“有耕地还未恢复,这个村落也残破。听闻塞尔柱连年征战,疆域极为辽阔,看来是穷兵黩武换来的。”
虞允文笑道:“便如那金国,实属正常。”
在陆上行进数日,遇到一座大城。
程瑀问道:“这里的城墙高大坚固,来往商旅也多,怎么有些房子荒废了?”
商贾瞅了瞅随行的塞尔柱官员,用汉语解释道:“这里叫设拉子,曾是最大最富庶的城市。因为战争,这座城市变成废墟,最近二十年才开始恢复。”
这个商贾的回答,明显有所保留。
波斯地区最大的城市设拉子,就是被塞尔柱人给摧毁的!
就连塞尔柱的首都伊斯法罕,百年前也被他们夷为平地。
塞尔柱军队打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废墟。他们故意摧毁城市、乡村、农田,让战马去啃食农民的庄稼,让自己的敌人无法恢复生产。
整个波斯地区,被塞尔柱打得社会倒退数百年。
程瑀又问:“塞尔柱是封建制,还是大明那般郡县制?”
商贾回答:“塞尔柱人以前是突厥游牧部落,他们来了以后,分封贵族领主。刚开始领主不能世袭,两三年就要调换,而且只准收税,不能随意征调百姓。现在不行了,领主完全世袭,领地里的百姓就像是他们的奴隶。包括商人,也被贵族随意勒索。”
“那就是封建制。”程瑀点头道。
众人离开设拉子,继续前行一日,突然听到号角声。
随行官员大惊,骑马冲到前方山谷,朝着杀来的骑兵大喊:“这里是苏丹的客人,你们速速离去!”
“骑兵着甲,骑兵着甲!”
“步兵别着甲了,列阵保护争取时间!”
朱孝忠万万没有料到,有塞尔柱官员陪同,居然还能遭到袭击。
那些突袭而来的骑兵,足足有四五百人,却连甲胄都没有,武器是刀枪和弓箭。
程瑀问商贾:“敌人是怎么回事?”
商贾惊慌道:“塞尔柱牧民。他们以前在北方游牧,征服波斯高原之后,有些塞尔柱人住进了城市,有些塞尔柱人学会了耕种。但还有很多塞尔柱人不愿改变,他们在城市附近扎营,靠抢劫商旅和农民为生。”
“有官员陪同的外国使团他们也敢抢?”程瑀难以置信。
商贾说道:“我们也没料到,这些人的胆子那么大!”
前去喊话的塞尔柱官员,已经被几箭射死。
那些跑来抢劫的塞尔柱牧民,来自附近好几个部落。他们打听到大明使节团很富裕,不惜得罪苏丹也要劫掠,这种事情他们经常干。
一百个没有着甲的大明步兵,列阵举起刀盾和长枪。
四五百个塞尔柱牧民冲来,减缓速度打算射箭,似乎打算射溃了再冲锋。
“举铳!”
“举弩!”
燧发枪和弓弩轮番齐射,对面的弓箭也射来。
明军这边,当场有两人中箭而亡,另有二十余人被射伤。
敌人伤亡更大,而且死者多、伤者少。
火器让塞尔柱牧民难以理解,他们下意识选择后撤,然后商量着该怎么办。
又过一阵,这些家伙卷土重来,打算一鼓作气直接冲阵。
二百大明骁骑却已着甲完毕,朱孝忠亲自率队冲锋,怒吼道:“一个不留!”
身披中型甲胄的正规骑兵,哪会把无甲轻骑放在眼里?
塞尔柱牧民边退边射箭,可大明骑兵的战马,也都披了轻便马甲,根本就不怕放风筝。
大明骑兵只是全速冲锋,敌人边射边退被很快拉近距离。
一个照面,牧民骑兵就被击溃,再也没人敢放箭了,都疯狂打马逃跑。
追击近半日,朱孝忠斩杀二百余敌,俘虏了一百多匹战马。剩下的敌人,终究是逃跑了,他们轻装上阵马速快,而且更加熟悉这里的地形。
回到商贾,朱孝忠揪着商贾问:“这些混蛋的驻地在哪里?”
商贾说道:“肯定是好几个部落联手,一个部落没这么多骑兵。最近的游牧部落,就在设拉子附近,他们平时在山里放牧,偶尔会出来劫掠商队和农民。”
“带路!”朱孝忠呵斥道。
朱孝忠真的生气了,他刚刚得知情况,又死了一个伤兵。
也就是死了整整三人啊!
在商贾的带领下,朱孝忠分遣骑兵搜寻,终于在一处山沟发现了部落驻地。
青壮都不在,早就被杀散了。
部落里只剩老弱妇孺,朱孝忠愤怒之余,根本不管对方啥情况,冲过去就一顿乱砍。
紧接着,烧掉所有帐篷,带回牲畜和财货。
而且还割下老弱妇孺的脑袋,与那些牧民骑兵的脑袋一起,全部拴在战马上继续进发。
程瑀一声叹息:“唉!”
他其实很想说,妇孺就不必杀了,但终究没有开口。
虞允文说道:“外国使团也敢抢,塞尔柱国内得乱成什么样子?这位苏丹治国无能啊。”
胡铨笑道:“塞尔柱的使节,还在开封宣扬他们的国君开明呢。什么允许各教共存,重金聘请各族学者,波斯文学已然复兴云云。其治下却是匪寇横行、农业不兴,这样的国家迟早要覆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