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俘大典之后,有两位大臣告老还乡。
一是阁臣萧楚,去年疾病缠身,三天两头请假休息。
一是兵部尚书赵遹,他虽然有能力,但能够做开国尚书,很大程度是因为统战价值。他拥有赵宋宗亲出身,而且还带兵打过仗,跟前宋的许多武将关系较好。
如今金国已灭,他们自身又年迈,正好借此机会退休。
以后史书论及灭国之功,还能捎带着提他们几嘴。
三请三辞,至初夏时节,朱铭终于同意他们退休。
萧楚加封太傅,赵遹加封太保,皆以三公身份归乡。
如此礼遇,是因为他们都在默默做事。
萧楚平时非常低调,存在感似乎不强。
但只有内阁人员才知道,这位的影响力非常大。就连首相拿不准的事情,都会先去咨询萧楚,然后再票拟呈交给皇帝。
赵遹更是个小透明,一来赵宋宗室的身份很尴尬,二来朱铭长期把持军政,这些都导致兵部尚书没有话语权。
但赵遹始终认认真真办事,历次大战都有他的苦劳在其中。
“先生何不留在洛阳安度晚年?”朱铭挽留道。
萧楚摇头:“多谢陛下好意。臣前两年还算健朗,去年就病痛缠身,也不晓得还能活多久。所谓叶落归根,还是死在家乡最好。”
朱铭叹息:“唉,今年迁都,赐先生宅邸也不要。这次先生告老回乡,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萧楚说道:“臣无妻无子,拿宅邸来做什么?臣回乡之后,有族中晚辈照料,身后事也有他们料理。陛下真要赏赐,可赐钱两千贯,在臣的家乡建一所书院。臣或许还能再活几年,在书院做山长传授学问也是好的。”
朱铭立即同意:“那就建一所书院,我亲自题写正门匾额。”
“老臣告退!”
萧楚起身作揖,旁边的太监连忙搀扶。
朱铭扶着他的另一条胳膊,亲自将萧楚送出门,然后扶着他坐上马车。
随即,朱铭又接见赵遹。
寒暄几句,朱铭说道:“老先生这几年委屈了,我一直抓着军政大权,兵部尚书没有个尚书样子。”
赵遹拱手说:“臣无功无德,能做大明的兵部尚书,已是陛下和太上皇额外开恩。”
朱铭说道:“先生的家在开封,此次迁都,空出许多宅邸。其中一处最好的,便赠予先生,此事万勿推辞。”
赵遹却说:“老臣不要赐宅,前朝宅邸已经够大了。老臣斗胆为孙儿求一个太学生。此事着实难以启齿,臣那几个不肖子孙,都不是考科举的材料。两個儿子能做官,全靠前朝恩荫,在新朝初立时延续官位。几个孙子,勉强能考上秀才而已……”
“准了。”朱铭点头许可。
“谢陛下!”赵遹连忙站起作揖。
太学生每年有进士名额,但像赵遹的孙子那种,估计是很难毕业的。
但只要达到一定年限,又把学分给修满,太学生也有别的出路。要么外放杂官、技术官,要么外放高等吏员。虽然今后前途有限,可混到八九品应该没问题。
萧楚和赵遹同时退休,副相柳瑊就显得碍眼了。
阁臣当中,柳瑊的岁数最大,今年已经七十二岁。
可这位老兄身子骨硬朗,连感冒发烧都少见。他也没有半点退休的念头,一直赖在内阁不愿走。
而且还特别清廉,经过上次的全国性反腐,柳瑊现在更加严厉约束家人。
甚至因为门子收礼,把看门的仆人给轰走了。
柳瑊不管是在家还是出门,穿着打扮都很朴素。皇帝虽然赐了宅院,但他始终住在工作宅邸当中,就连节假日都不回私人宅院。
近两年还开始养生,早睡早起,滴酒不沾。
如此作派,美名远扬,堪称清廉无私的代名词。
这阵仗再明显不过,他距离首相只有一步之遥,熬死了翟汝文就能上位!
对于柳瑊而言,啥物质需求都不要,让他做几天首相足矣。
真的,就连首相权柄,他都可以不要,看重的只是首相身份。
又一次大朝会,朱铭宣布了阁部大臣变动。
内阁名单为:翟汝文、柳瑊、赵佺、张叔夜、李含章、钱琛、张镗。
新入阁的人选一公布,核心权力圈子早已知悉,四品以下的官员则是非常惊讶。
因为张镗的身份很尴尬,最初在枢密院做三把手,接着调往兵部做二把手,接着又兼任枢密院二把手。似乎没什么地方治理经验,带兵打仗也只有两次,如今更兼着洛阳军校的副校长。
这样的人,突然就入阁了?
但仔细想想,却又合情合理。
人家是真正的从龙功臣啊,皇帝还在濮州做官时,张镗就已经跟随左右。继而跟着皇帝去金州、黎州,又在起兵攻占汉中后加入,汉中保卫战时也在皇帝身边做副手。
第一批封侯的五人,张镗可是位列其中!
只不过,文官们有些担忧。
种师道、张叔夜代表军队相继入阁,前者积极向文官靠拢,后者直接就是文臣出身。
现在张镗骤然入阁,肯定也是武人身份,妥妥代表军方的利益。
武将拜相,而且还年纪轻轻,必然唆使皇帝穷兵黩武啊!
朱铭还没等众臣回过神来,就又来一句:“兵部尚书赵遹致仕,张广道补为兵部尚书。”
“陛……”
好多大臣都想说“陛下万万不可”,但话到嘴边连忙收住。
抛开这位开国皇帝无法劝阻不谈,只论张广道也不能得罪。这位一直都是统兵大将,而且刚刚受封国公,正是权势滔天之时,现在劝阻纯属脑抽了。
退朝之后,好多文臣的脑子还在嗡嗡作响。
谢克家与綦崇礼二人,直接跑去翟汝文的办公室。
翟汝文皱眉道:“你们来这里作甚?”
綦崇礼扫视左右,低声说:“统兵大将怎能做兵部尚书?”
谢克家道:“相公怎不劝谏陛下?”
翟汝文压低声音:“陛下是唐太宗那般人物,我劝了有什么用?我又不是魏征!”
此言一出,三人都不再说话。
谢克家和綦崇礼,都是赵明诚的表弟,李清照以前是他们的表嫂。
翟汝文因为得罪六贼,当年被贬去山东好些年,因此跟秦桧、谢克家、綦崇礼等人的关系极好。
綦崇礼十岁就给人写墓志铭,宋徽宗视察太学的时候,对綦崇礼的文章惊为天人。后来,綦崇礼还给宋徽宗做过起居郎,跟在宋徽宗屁股后面写起居注。
翟汝文把办公室门窗关好,说道:“大明跟旧宋不同。宋朝开国的时候,武人都嚣张跋扈。带兵大将把蜀国灭了,逼得蜀国军民造反再屠城,宋太祖都不敢把大将给砍头。前宋的制度,自然要防备武人。”
“可现在呢?正因为前宋矫枉过正,导致军队糜烂,大明初立才要纠正过来。唐朝的时候,武将可是能拜相的,如今武将做兵部尚书又算什么?”
谢克家说:“就因为唐朝不抑武人,才最终导致五代之乱。”
翟汝文摆摆手:“陛下已定制度,从今往后,内阁和兵部,必须至少有一个武将。武人出身的阁臣,不能做首相,顶多升为副相。至于兵部,武人可做尚书,也可做侍郎,但必须有一人代表军方!”
“武人阁臣,武人尚书,此非国家之幸也。”綦崇礼连连摇头。
他们也没啥坏心思,纯粹是出于对武人的防备,害怕今后动辄就要兴师打仗。
就拿綦崇礼来说,他历史上更偏向主战派。而且做绍兴知府时,他主动募兵备战,打造浙东的海陆防御体系,甚至亲手打造了一支水军。赵构居然提拔他做宰相,而且专门负责跟金国议和,綦崇礼气得直接就辞职不干了。
这样的文官,不怕打仗。
只怕皇帝穷兵黩武,怕武将能够左右国政!
……
却说张广道那边,此刻正在抓耳挠腮。
他读过书不假,但文化水平着实有限,看着各种文书头晕目眩。
六部的实际工作,其实不需要尚书费心,因为各种事务有左右侍郎处理。
尚书的责任,不过是把关和签字而已。
“这他妈能是张近的公文?”张广道对着一封公文破口大骂,“他一个铁匠出身的徐州贼寇,祖坟冒烟才来金州跟着陛下造反。那直娘贼的大字不识几个,如今做了都指挥使,公文写得居然老子都看不懂!”
书吏指着其中一处:“这里用典了,可能是书吏代笔。”
张广道拍桌子说:“传令各省和都护府,今后的军中公文,都不准再用典,也不准再用生僻字。谁敢违反,老子扒他的皮!”
书吏愣在原地。
张广道质问:“还傻站着作甚?快去起草文书。记住,老子的文书也不准用典、不准用生僻字!”
“是!”书吏连忙跑去写文件。
张广道就任兵部尚书的第一天,亲自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居然是规范军事公文的写作方式。
他的想法很简单,跟军事相关的公文,越直截了当越好。
最好是没读过几天书的大老粗都能看懂!
(本章完)
一是阁臣萧楚,去年疾病缠身,三天两头请假休息。
一是兵部尚书赵遹,他虽然有能力,但能够做开国尚书,很大程度是因为统战价值。他拥有赵宋宗亲出身,而且还带兵打过仗,跟前宋的许多武将关系较好。
如今金国已灭,他们自身又年迈,正好借此机会退休。
以后史书论及灭国之功,还能捎带着提他们几嘴。
三请三辞,至初夏时节,朱铭终于同意他们退休。
萧楚加封太傅,赵遹加封太保,皆以三公身份归乡。
如此礼遇,是因为他们都在默默做事。
萧楚平时非常低调,存在感似乎不强。
但只有内阁人员才知道,这位的影响力非常大。就连首相拿不准的事情,都会先去咨询萧楚,然后再票拟呈交给皇帝。
赵遹更是个小透明,一来赵宋宗室的身份很尴尬,二来朱铭长期把持军政,这些都导致兵部尚书没有话语权。
但赵遹始终认认真真办事,历次大战都有他的苦劳在其中。
“先生何不留在洛阳安度晚年?”朱铭挽留道。
萧楚摇头:“多谢陛下好意。臣前两年还算健朗,去年就病痛缠身,也不晓得还能活多久。所谓叶落归根,还是死在家乡最好。”
朱铭叹息:“唉,今年迁都,赐先生宅邸也不要。这次先生告老回乡,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萧楚说道:“臣无妻无子,拿宅邸来做什么?臣回乡之后,有族中晚辈照料,身后事也有他们料理。陛下真要赏赐,可赐钱两千贯,在臣的家乡建一所书院。臣或许还能再活几年,在书院做山长传授学问也是好的。”
朱铭立即同意:“那就建一所书院,我亲自题写正门匾额。”
“老臣告退!”
萧楚起身作揖,旁边的太监连忙搀扶。
朱铭扶着他的另一条胳膊,亲自将萧楚送出门,然后扶着他坐上马车。
随即,朱铭又接见赵遹。
寒暄几句,朱铭说道:“老先生这几年委屈了,我一直抓着军政大权,兵部尚书没有个尚书样子。”
赵遹拱手说:“臣无功无德,能做大明的兵部尚书,已是陛下和太上皇额外开恩。”
朱铭说道:“先生的家在开封,此次迁都,空出许多宅邸。其中一处最好的,便赠予先生,此事万勿推辞。”
赵遹却说:“老臣不要赐宅,前朝宅邸已经够大了。老臣斗胆为孙儿求一个太学生。此事着实难以启齿,臣那几个不肖子孙,都不是考科举的材料。两個儿子能做官,全靠前朝恩荫,在新朝初立时延续官位。几个孙子,勉强能考上秀才而已……”
“准了。”朱铭点头许可。
“谢陛下!”赵遹连忙站起作揖。
太学生每年有进士名额,但像赵遹的孙子那种,估计是很难毕业的。
但只要达到一定年限,又把学分给修满,太学生也有别的出路。要么外放杂官、技术官,要么外放高等吏员。虽然今后前途有限,可混到八九品应该没问题。
萧楚和赵遹同时退休,副相柳瑊就显得碍眼了。
阁臣当中,柳瑊的岁数最大,今年已经七十二岁。
可这位老兄身子骨硬朗,连感冒发烧都少见。他也没有半点退休的念头,一直赖在内阁不愿走。
而且还特别清廉,经过上次的全国性反腐,柳瑊现在更加严厉约束家人。
甚至因为门子收礼,把看门的仆人给轰走了。
柳瑊不管是在家还是出门,穿着打扮都很朴素。皇帝虽然赐了宅院,但他始终住在工作宅邸当中,就连节假日都不回私人宅院。
近两年还开始养生,早睡早起,滴酒不沾。
如此作派,美名远扬,堪称清廉无私的代名词。
这阵仗再明显不过,他距离首相只有一步之遥,熬死了翟汝文就能上位!
对于柳瑊而言,啥物质需求都不要,让他做几天首相足矣。
真的,就连首相权柄,他都可以不要,看重的只是首相身份。
又一次大朝会,朱铭宣布了阁部大臣变动。
内阁名单为:翟汝文、柳瑊、赵佺、张叔夜、李含章、钱琛、张镗。
新入阁的人选一公布,核心权力圈子早已知悉,四品以下的官员则是非常惊讶。
因为张镗的身份很尴尬,最初在枢密院做三把手,接着调往兵部做二把手,接着又兼任枢密院二把手。似乎没什么地方治理经验,带兵打仗也只有两次,如今更兼着洛阳军校的副校长。
这样的人,突然就入阁了?
但仔细想想,却又合情合理。
人家是真正的从龙功臣啊,皇帝还在濮州做官时,张镗就已经跟随左右。继而跟着皇帝去金州、黎州,又在起兵攻占汉中后加入,汉中保卫战时也在皇帝身边做副手。
第一批封侯的五人,张镗可是位列其中!
只不过,文官们有些担忧。
种师道、张叔夜代表军队相继入阁,前者积极向文官靠拢,后者直接就是文臣出身。
现在张镗骤然入阁,肯定也是武人身份,妥妥代表军方的利益。
武将拜相,而且还年纪轻轻,必然唆使皇帝穷兵黩武啊!
朱铭还没等众臣回过神来,就又来一句:“兵部尚书赵遹致仕,张广道补为兵部尚书。”
“陛……”
好多大臣都想说“陛下万万不可”,但话到嘴边连忙收住。
抛开这位开国皇帝无法劝阻不谈,只论张广道也不能得罪。这位一直都是统兵大将,而且刚刚受封国公,正是权势滔天之时,现在劝阻纯属脑抽了。
退朝之后,好多文臣的脑子还在嗡嗡作响。
谢克家与綦崇礼二人,直接跑去翟汝文的办公室。
翟汝文皱眉道:“你们来这里作甚?”
綦崇礼扫视左右,低声说:“统兵大将怎能做兵部尚书?”
谢克家道:“相公怎不劝谏陛下?”
翟汝文压低声音:“陛下是唐太宗那般人物,我劝了有什么用?我又不是魏征!”
此言一出,三人都不再说话。
谢克家和綦崇礼,都是赵明诚的表弟,李清照以前是他们的表嫂。
翟汝文因为得罪六贼,当年被贬去山东好些年,因此跟秦桧、谢克家、綦崇礼等人的关系极好。
綦崇礼十岁就给人写墓志铭,宋徽宗视察太学的时候,对綦崇礼的文章惊为天人。后来,綦崇礼还给宋徽宗做过起居郎,跟在宋徽宗屁股后面写起居注。
翟汝文把办公室门窗关好,说道:“大明跟旧宋不同。宋朝开国的时候,武人都嚣张跋扈。带兵大将把蜀国灭了,逼得蜀国军民造反再屠城,宋太祖都不敢把大将给砍头。前宋的制度,自然要防备武人。”
“可现在呢?正因为前宋矫枉过正,导致军队糜烂,大明初立才要纠正过来。唐朝的时候,武将可是能拜相的,如今武将做兵部尚书又算什么?”
谢克家说:“就因为唐朝不抑武人,才最终导致五代之乱。”
翟汝文摆摆手:“陛下已定制度,从今往后,内阁和兵部,必须至少有一个武将。武人出身的阁臣,不能做首相,顶多升为副相。至于兵部,武人可做尚书,也可做侍郎,但必须有一人代表军方!”
“武人阁臣,武人尚书,此非国家之幸也。”綦崇礼连连摇头。
他们也没啥坏心思,纯粹是出于对武人的防备,害怕今后动辄就要兴师打仗。
就拿綦崇礼来说,他历史上更偏向主战派。而且做绍兴知府时,他主动募兵备战,打造浙东的海陆防御体系,甚至亲手打造了一支水军。赵构居然提拔他做宰相,而且专门负责跟金国议和,綦崇礼气得直接就辞职不干了。
这样的文官,不怕打仗。
只怕皇帝穷兵黩武,怕武将能够左右国政!
……
却说张广道那边,此刻正在抓耳挠腮。
他读过书不假,但文化水平着实有限,看着各种文书头晕目眩。
六部的实际工作,其实不需要尚书费心,因为各种事务有左右侍郎处理。
尚书的责任,不过是把关和签字而已。
“这他妈能是张近的公文?”张广道对着一封公文破口大骂,“他一个铁匠出身的徐州贼寇,祖坟冒烟才来金州跟着陛下造反。那直娘贼的大字不识几个,如今做了都指挥使,公文写得居然老子都看不懂!”
书吏指着其中一处:“这里用典了,可能是书吏代笔。”
张广道拍桌子说:“传令各省和都护府,今后的军中公文,都不准再用典,也不准再用生僻字。谁敢违反,老子扒他的皮!”
书吏愣在原地。
张广道质问:“还傻站着作甚?快去起草文书。记住,老子的文书也不准用典、不准用生僻字!”
“是!”书吏连忙跑去写文件。
张广道就任兵部尚书的第一天,亲自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居然是规范军事公文的写作方式。
他的想法很简单,跟军事相关的公文,越直截了当越好。
最好是没读过几天书的大老粗都能看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