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泰山妖仙,全网轰动!
《叹·天文志》里曾有记载载:“海旁蜃气象楼台。”初末之信。庚寅季春,予避寇海滨。一日饭午,家僮走报怪事,曰:“海中忽涌数山,皆昔未尝有,皆昔未尝有,父老观以为何异。”
予骇而出,会颖川主人走使邀予。既至,相携登聚远楼东望。第见沧溟浩渺中,矗如奇峰,联如叠嶂,列如碎岫,隐见不常
大夏古时就有海市蜃楼的记载,这一奇特的景象超越于当时人们的知识水平之上,于是在战国、秦汉直至魏晋之际,都认为这是神仙显化手笔。
放在科技发展的现代,看到海市蜃楼,人们依旧觉得奇特,何况按照泰山的地势还有条件,不足以形成海市蜃楼的条件。
更别说还看到了千年前秦始皇封禅的场景,这已经不再是寻常海市蜃楼那么简单,实在是让众人不可思议。
“难道我们过会还能看到真的秦始皇不成?!”
众人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随着仪仗越来越近,云雾有渐渐散开的趋势,他们也看的更加清楚。
最前面的是大秦铁骑,身穿铠甲的战士,威风凛凛,就连战马也带上了青铜护具,后面便是手捧托盘,和拿着各种礼乐之器的内侍。
前拥后簇,车乘相衔,旌旗招展,华盖翩翩,鼓乐喧天,显示着帝王至尊的地位。
一顶巨大的金色车辆出现在众人的视野当中,它四周垂有镂金垂云,贴有三层镂金云版,幨帷用三层青缎制成,每层绣有金云龙羽纹相间。
两轮各有十八根车辐,以金色镂花装饰,前有两根轴辕,两端分别饰金龙的头和尾,后树有青缎太常旗十二面,旗面上分别绣各有日月五星、二十八星宿,旗下垂有五彩流苏。
车轮行驶当中,流苏还有珠帘轻轻晃动,隐约可以窥见一个穿着玄色龙袍的伟岸身影,那便是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
不是模糊的图片资料,也不是文字记载,而是一道来自千年前的人影。
隔着老远的距离,也看出了仪仗的不凡,感受到那个帝王身上传来的威武霸气,让人心生敬畏。
虽然看不清楚他们的具体容貌,但是并不妨碍众人对于秦始皇的崇拜。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其他地方在拍戏,刚好是关于秦始皇封禅泰山的,结果被折射过来,所以才形成了这样的海市蜃楼。”
“谁家拍戏会有这么大的阵仗,你看这人马还有军队,全部都是实打实的存在,也没听说过泰山附近有哪个剧组啊。”
“若是演员怎么能够演出这样的气场,除非是本人亲临还差不多!”
“我也有这种感觉,但如果真的是千年场景再现的话,未免也太离奇了点。”
“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的是千年前秦始皇泰山封禅的场景吗?”
众人对于眼前的场景议论纷纷。
齐学清却是再次拿出小本子不停的写写画画,望着不远处的场景,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如果说是拍戏的话,和历史记载的也太相像了,完全就是一比一还原,哪怕是再严谨的历史正剧都做不到。
如果不是的话,这样的奇景又是如何形成的?他的心里浮现出了种种疑惑。
青山的影子变得有些模糊,甚至已经沦为了背景,在如此隆重的仪仗里面,一切都变得黯然失色起来。
秦始皇从御辇下来,红色的毯子一直朝着泰山顶蔓延而去,像是登天的梯子,穿着玄色龙袍,头戴冠冕的帝王一步一步走上前去。
众人虽然看不清楚他的容貌,却能够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来的磅礴气势,如同一座巍峨青山,压得他们几乎喘不过气,甚至还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还有些热闹的人群,在看到秦始皇出现的刹那,下意识变得安静起来,目光紧紧追随着那道人影。
众人脑海里原本没有多少概念,可是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不约而同想起了一句话。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时至今日,他们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原来真的有人光靠一个背影便可以震慑天下。
随着那伟岸的背影登到了泰山顶,所有铁骑还有内侍位列在两旁,空气中流转着一股肃穆虔诚的气息,众人仿佛如同蝼蚁,心中升出莫名的敬畏感。
他们明明只是看客,竟然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跨越了时间还有空间的距离,来到了千年后的泰山,观摩着千古一帝,秦始皇在此封禅的场景。
直至亲眼见证,才知道有多么的震撼,文字的苍白和单薄,完全展现不出秦始皇封禅的十分之一。
山间的云雾汇聚,秦始皇犹如踏上了登天之梯,龙纹玄袍被风吹的飘荡不已,山顶的金光笼罩在他的头顶,竟然有种要登天直上九霄的感觉。
众人几乎大气都不敢喘一声,惟恐惊扰了天上之人。
就算知道眼前只是虚幻,可是给他们的感觉实在是太真实了。
“这应该不是拍戏吧,完全就是千年前的场景再现啊!唯有秦始皇本人才会有这样的其实。”
“我也这么觉得,就算演技再精湛也演不出来”
“能够看到如此奇景,这辈子真的值了。”
游客们感慨万分,即便看不清楚秦始皇具体的容貌,也比他的气势所这副。
云海再度翻涌起来,赤紫交辉,瞬息万变,好似万马奔驰。
满天彩霞与地平线上的茫茫云海融为一体,犹如巨幅油画从天而降,云霞雾霭相映,金光掀起了云幕,展露出神秘的一角。
海市蜃楼的画面并非是持续的,断断续续,如幻灯片一般,画面进展很快。
此刻的封禅大典也进行到了尾声,秦始皇祭拜天地之后,有十几个内侍费力抬了一块东西上来,还用巨大的红布盖着。
从周围人的神情动作来看,秦始皇对海于这红布下的东西格外重视。
“这红布之下是什么啊,弄得这么神秘?”
“难道是什么宝贝不成!”
一时间众人好奇到了极点,恨不得亲自掀开红布。
即使是简单的动作,秦始皇举手投足间都充斥着霸气。
红布一点点被掀开,众人也终于看清楚它的庐山真面目,忍不住瞪大眼睛,那赫然是块造型奇特的石头!
之所以说它奇特,是因为这块石头不像寻常那样方方正正,而是被能工巧匠精心雕琢。
细长的身躯蜿蜒盘旋,每一块鳞片都被打磨的光滑无比,赫然是条栩栩如生的蛇!
蛇眸甚至还镶嵌了两颗绿色的翡翠宝石,简直就是巧夺天工,灵气扑面而来。
蛇像的角度正好是对着众人。
看着那双翠绿色的兽瞳,天地间的一切都变得黯然失色。
众人恍惚中有种错觉,蛇像透过了时光岁月,隔着一层朦胧的云雾,看向千年后的人类。
“见鬼了,我怎么感觉那蛇像在看我啊。”
“我还以为只有我一个人有这种错觉,没想到你也——”
“在哪个角度好像都在看我。”
看到这尊古怪的蛇像,众人心中都泛起一股异样的感觉,下意识低下头,不敢与之对视。
“怎么会是蛇像呢?”
众人百思不得其解,还没等弄明白为什么封禅泰山要抬一尊蛇像过来的时候。
又是一块石碑抬来,有侍从递过来刻刀,秦始皇沉思片刻,随后大手一挥,龙飞凤舞,似乎是要在上面题字。
这样的举动实在是奇怪到了极点。
一般来说帝王封禅后,会在石碑上进行题字,但这情况,显然是在为蛇像而题字!
这其中的含义是什么?
秦始皇刻字并不多,很快便完成了,齐学清努力睁大眼睛,想要看的更清楚一点。
然而秦始皇才刚刚放下刻刀,石碑上便出现了一道裂纹,如同蛛网迅速蔓延。
坚不可摧的石头在众人的注视下,碎裂成了无数块,就连秦始皇的身体都跟着晃动起来。
就在那电光火石的瞬间,齐学清终于辨认出来,秦始皇刻的是什么。
那是四个小篆——
妖仙!
长生!
还没等他弄明白这四个字的意思,人群中再次传来惊呼。
嗡!
随着石碑的崩塌,原本平静立体的画面,像是烧开的沸水,不仅仅是秦始皇,所有人物都跟着晃动起来。
栩栩如生的影子再度变得缥缈不已,周围的云海再度汇聚而来,擦去了这些人存在的痕迹。
画面消失的最后,秦始皇竟然缓缓捡起地上的一块石头,眺望着远方,只给众人留下了一个无限神秘的背影,这场声势浩大的泰山封禅也终于落下了帷幕。
众人却沉浸在雄伟壮观的画面里,久久回不过神。
青山依旧,无声见证着一切,任凭沧海桑田,王朝变迁,它似乎都没有改变。
泰山曾经在历史长河中窥见那盛大的仪式,却只能将这些尽数化在山风当中,如今又有许多人,和它共同见证。
……
由于泰山游客实在太多,出现海市蜃楼的事情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网络。
热度空前,也引来一些专家的主意,毕竟这次的海市蜃楼尤为神奇。
很快便有专家借助视频,推测了这次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
“这次的确是海市蜃楼,而且还是复刻的古代场景,这种异象很罕见。
由于海市蜃楼是一种因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它的出现与地理位置、地球物理条件以及那些地方在特定时间的气象特点有密切联系。
很有可能,当时秦始皇封禅的时候因为天气等某种原因,影像被记录下来,在千年后阴差阳错再次显现。
和故宫宫女的身影出现在墙壁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据说国外的古建筑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在雷电等特殊的夜晚旅行时,会被一些材料保存下来,然后当未来出现同样的环境时,有一定概率再次浮现,好比胶片一个道理。
所以我们推测,可能是泰山本身记录了千年前的这一幕,在如今因为环境气象等因素,再次放映,呈现出了这般神迹。”
专家的说法彻底证实了这是来自千年前的投影,并不是普通的海市蜃楼,也再次引起了舆论的沸腾。
不过说来也是奇怪,只有山上的人看到了,距离泰山附近不远的城镇,却是什么也没有见着,可能是因为地势的原因。
“专家扯一大堆名词,说的接地气点,这就是千年前纪录片啊!”
“好家伙,楼主真的是一针见血啊,我就喜欢你这种说话方式。”
“先前还有人说是有人在附近拍戏,我就觉得这不像是演的,专家总算靠谱一回。”
“今天真的是在泰山上大开眼界,像是看了场规模盛大的舞台默剧,表演者还是秦始皇你敢相信。”
“秦始皇泰山封禅啊!泰山封禅的黄帝只有那么几位,秦始皇在我心中排名第一。”
“话说回来,秦始皇最后还刻了石碑,只是那石碑为什么突然裂开了啊,有没有人看到石碑上是什么字?”
“好像是妖仙和长生?”
“长生我能明白,但是妖仙是怎么回事?”
说起秦始皇关于长生的故事,放在现代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古代帝王追求长生不老有许多,但是像他一样大手笔的人却非常少。
最为著名的可能就是派遣徐福还有三千童男童女,东渡蓬莱寻访仙岛的故事了。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20多岁时便迷恋上了炼丹,也是从那时开始他相信世上有长生不老药,并开始想办法得到这种神药,为了见到神仙他甚至将皇宫整个搬到了地宫下。
只可惜,秦始皇究其一生都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这点历史上有许多记载,但是关于妖仙却是只字未提。
但不少人都亲眼看到秦始皇刻碑题字,蜃景是根据千年前秦始皇封禅泰山所化,和现实当中没有出入,所以不存在虚假的可能。
一时间,让不少人将目光再度聚集在秦始皇的身上。
“都说秦始皇弑杀残暴,焚书坑儒,但很多都是后世的以讹传讹而已,秦始皇焚书并未焚烧医学,农牧等技术实用书籍,坑杀的也不是儒士,而是那些祸国殃民的术士之流。”
“我总算知道秦始皇晚年为什么痴迷于寻仙问道了,因为他有太多的事情没有做完,有太多的抱负没有施展。”
“秦始皇追求长生能够理解,毕竟有很多史料都能够记载,但关于那个妖仙有没有人能够解释一下。”
“还有那尊莫名奇妙的蛇像,大家不觉得很奇怪么,据我所知秦朝时崇拜青鹞,就连秦国的图腾也是和鸟有关,突然来条蛇是怎么回事,还是在泰山封禅那样的情况下。”
“青鹞是秦族的保护神,蛇吃鸟,所以秦国人不喜欢蛇,甚至可以说是厌恶,但是从秦始皇的态度来看,他似乎是喜爱,又或者说尊敬?”
“从那尊蛇像的雕琢来看,肯定是下了一番功夫的,秦始皇还题了妖仙两字,难道这条蛇会是妖仙?”
“你这脑洞有点大了,蛇怎么可能会是妖仙呢。”
相比于网络上的争论,齐学清桌子上已经堆满了书籍,都是《大秦简史》、《秦朝—王国的崛起》、《千古一帝秦始皇》等诸如此类的书籍。
齐学清眼睛布满了红血丝,看上去并没有休息好的样子,从泰山回来之后,他就没有合过眼,一直在翻找关于秦始皇还有秦国相关的书籍。
“秦始皇立碑题字,绝对不是一时兴起,而且妖仙还在长生的前面,这样的顺序放在古代不可能是无意,足以可见这两个字在秦始皇心中的分量甚至超过了长生!”
齐学清喃喃自语,可是任凭他翻遍史书,都没有找到关于妖仙还有蛇像的记载。
这两个字昙花一现,出现在泰山封禅的时候,随着石碑的碎裂也跟着烟消云散。
如果他不是亲眼的见证者,都快要怀疑自己看到的是不是一场梦境。
“妖仙究竟是什么?是地名?还是某种物品的代表?又或者是人名?!还是说就是那尊蛇像?”
齐学清心里浮现出种种疑惑,可是这些在书中都无法找到答案,也许只有穿越千年的时光,去问问秦始皇本人,才知道“妖仙”这两个字所代表的含意。
他心底隐隐有种预感,妖仙两个字背后一定蕴含极大的秘密,而且和那尊蛇像绝对有关系。
在翻看关于大秦的历史记载,特别是泰山封禅那一段的时候,齐学清心中的违和感越来越重。
“不对!”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瞳孔猛然放大,终于明白古怪的感觉究竟从何而来。
历史上秦始皇只封禅过泰山一次,这点在《史记·封禅》当中有明确记载。
【始皇闻此议各乖异,难施用,由此绌儒生。而遂除车道,上自泰山阳至巅,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
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风雨,休於大树下。诸儒生既绌,不得与用於封事之礼,闻始皇遇风雨,则讥之。】
这也是著名的五大夫松的典故由来。
这次的封禅让秦始皇并不愉快,不管是规模还是人手上面,都和他在蜃景当中看到的相差甚远。
“也就是说,秦始皇曾经两次封禅泰山!我们在海市蜃楼里面看到的其实是第二次!”
只有这样才能够说明,为什么他们看到的和史书上记载的并不一样。
齐学清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万万没想到,除了妖仙之外,竟然还牵扯到这么一桩隐秘之事。
秦朝的首都是在咸阳,作为历史文化古都,附近也有不少古老出名的山脉,比如钟南山和华山,从当时的名气来看,这两座山和泰山相比也并不逊色。
泰山距离咸阳有千里之遥,可以说是路途遥远,秦始皇为何不就近选择,反而选择这里,后世有诸多说法。
而秦朝以前,泰山也不是一座仙山,恰恰相反,正是由于秦始皇封禅泰山,第一次把泰山信仰从东夷扩大到全国信仰,泰山作为道家“仙山”,发迹于秦始皇封禅泰山。
有人说秦国崛起于西北,祖根却不在西部,而是来自东方,秦始皇封禅泰山的主要原因是回家寻根。
然而事实上真的是如此吗?
秦始皇第一次选择泰山是因为政治和文化原因,那么第二次又是什么?
而且第二次的规模宏伟,在史书上竟然没有留下任何相关记载,实在是神秘到了极点!
如果不是他们偶然在泰山上看到蜃景,恐怕这段历史要一直掩埋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齐学清带着心中种种的疑惑,再次更新了历史迷雾系列专题,这一次他把目光放在了秦始皇的身上。
秦始皇本人就带有极大的争议点,再加上最近网络热烈讨论的海市蜃楼的场景,还有之前泰山附近山路上,歹徒被从天而降的白光伏法之事。
一时间,种种一切都给这座山带来了无尽的神秘。
神话之说,也开始从泰山渐渐流传开来,热议空前!(本章完)
予骇而出,会颖川主人走使邀予。既至,相携登聚远楼东望。第见沧溟浩渺中,矗如奇峰,联如叠嶂,列如碎岫,隐见不常
大夏古时就有海市蜃楼的记载,这一奇特的景象超越于当时人们的知识水平之上,于是在战国、秦汉直至魏晋之际,都认为这是神仙显化手笔。
放在科技发展的现代,看到海市蜃楼,人们依旧觉得奇特,何况按照泰山的地势还有条件,不足以形成海市蜃楼的条件。
更别说还看到了千年前秦始皇封禅的场景,这已经不再是寻常海市蜃楼那么简单,实在是让众人不可思议。
“难道我们过会还能看到真的秦始皇不成?!”
众人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随着仪仗越来越近,云雾有渐渐散开的趋势,他们也看的更加清楚。
最前面的是大秦铁骑,身穿铠甲的战士,威风凛凛,就连战马也带上了青铜护具,后面便是手捧托盘,和拿着各种礼乐之器的内侍。
前拥后簇,车乘相衔,旌旗招展,华盖翩翩,鼓乐喧天,显示着帝王至尊的地位。
一顶巨大的金色车辆出现在众人的视野当中,它四周垂有镂金垂云,贴有三层镂金云版,幨帷用三层青缎制成,每层绣有金云龙羽纹相间。
两轮各有十八根车辐,以金色镂花装饰,前有两根轴辕,两端分别饰金龙的头和尾,后树有青缎太常旗十二面,旗面上分别绣各有日月五星、二十八星宿,旗下垂有五彩流苏。
车轮行驶当中,流苏还有珠帘轻轻晃动,隐约可以窥见一个穿着玄色龙袍的伟岸身影,那便是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
不是模糊的图片资料,也不是文字记载,而是一道来自千年前的人影。
隔着老远的距离,也看出了仪仗的不凡,感受到那个帝王身上传来的威武霸气,让人心生敬畏。
虽然看不清楚他们的具体容貌,但是并不妨碍众人对于秦始皇的崇拜。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其他地方在拍戏,刚好是关于秦始皇封禅泰山的,结果被折射过来,所以才形成了这样的海市蜃楼。”
“谁家拍戏会有这么大的阵仗,你看这人马还有军队,全部都是实打实的存在,也没听说过泰山附近有哪个剧组啊。”
“若是演员怎么能够演出这样的气场,除非是本人亲临还差不多!”
“我也有这种感觉,但如果真的是千年场景再现的话,未免也太离奇了点。”
“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的是千年前秦始皇泰山封禅的场景吗?”
众人对于眼前的场景议论纷纷。
齐学清却是再次拿出小本子不停的写写画画,望着不远处的场景,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如果说是拍戏的话,和历史记载的也太相像了,完全就是一比一还原,哪怕是再严谨的历史正剧都做不到。
如果不是的话,这样的奇景又是如何形成的?他的心里浮现出了种种疑惑。
青山的影子变得有些模糊,甚至已经沦为了背景,在如此隆重的仪仗里面,一切都变得黯然失色起来。
秦始皇从御辇下来,红色的毯子一直朝着泰山顶蔓延而去,像是登天的梯子,穿着玄色龙袍,头戴冠冕的帝王一步一步走上前去。
众人虽然看不清楚他的容貌,却能够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来的磅礴气势,如同一座巍峨青山,压得他们几乎喘不过气,甚至还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还有些热闹的人群,在看到秦始皇出现的刹那,下意识变得安静起来,目光紧紧追随着那道人影。
众人脑海里原本没有多少概念,可是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不约而同想起了一句话。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时至今日,他们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原来真的有人光靠一个背影便可以震慑天下。
随着那伟岸的背影登到了泰山顶,所有铁骑还有内侍位列在两旁,空气中流转着一股肃穆虔诚的气息,众人仿佛如同蝼蚁,心中升出莫名的敬畏感。
他们明明只是看客,竟然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跨越了时间还有空间的距离,来到了千年后的泰山,观摩着千古一帝,秦始皇在此封禅的场景。
直至亲眼见证,才知道有多么的震撼,文字的苍白和单薄,完全展现不出秦始皇封禅的十分之一。
山间的云雾汇聚,秦始皇犹如踏上了登天之梯,龙纹玄袍被风吹的飘荡不已,山顶的金光笼罩在他的头顶,竟然有种要登天直上九霄的感觉。
众人几乎大气都不敢喘一声,惟恐惊扰了天上之人。
就算知道眼前只是虚幻,可是给他们的感觉实在是太真实了。
“这应该不是拍戏吧,完全就是千年前的场景再现啊!唯有秦始皇本人才会有这样的其实。”
“我也这么觉得,就算演技再精湛也演不出来”
“能够看到如此奇景,这辈子真的值了。”
游客们感慨万分,即便看不清楚秦始皇具体的容貌,也比他的气势所这副。
云海再度翻涌起来,赤紫交辉,瞬息万变,好似万马奔驰。
满天彩霞与地平线上的茫茫云海融为一体,犹如巨幅油画从天而降,云霞雾霭相映,金光掀起了云幕,展露出神秘的一角。
海市蜃楼的画面并非是持续的,断断续续,如幻灯片一般,画面进展很快。
此刻的封禅大典也进行到了尾声,秦始皇祭拜天地之后,有十几个内侍费力抬了一块东西上来,还用巨大的红布盖着。
从周围人的神情动作来看,秦始皇对海于这红布下的东西格外重视。
“这红布之下是什么啊,弄得这么神秘?”
“难道是什么宝贝不成!”
一时间众人好奇到了极点,恨不得亲自掀开红布。
即使是简单的动作,秦始皇举手投足间都充斥着霸气。
红布一点点被掀开,众人也终于看清楚它的庐山真面目,忍不住瞪大眼睛,那赫然是块造型奇特的石头!
之所以说它奇特,是因为这块石头不像寻常那样方方正正,而是被能工巧匠精心雕琢。
细长的身躯蜿蜒盘旋,每一块鳞片都被打磨的光滑无比,赫然是条栩栩如生的蛇!
蛇眸甚至还镶嵌了两颗绿色的翡翠宝石,简直就是巧夺天工,灵气扑面而来。
蛇像的角度正好是对着众人。
看着那双翠绿色的兽瞳,天地间的一切都变得黯然失色。
众人恍惚中有种错觉,蛇像透过了时光岁月,隔着一层朦胧的云雾,看向千年后的人类。
“见鬼了,我怎么感觉那蛇像在看我啊。”
“我还以为只有我一个人有这种错觉,没想到你也——”
“在哪个角度好像都在看我。”
看到这尊古怪的蛇像,众人心中都泛起一股异样的感觉,下意识低下头,不敢与之对视。
“怎么会是蛇像呢?”
众人百思不得其解,还没等弄明白为什么封禅泰山要抬一尊蛇像过来的时候。
又是一块石碑抬来,有侍从递过来刻刀,秦始皇沉思片刻,随后大手一挥,龙飞凤舞,似乎是要在上面题字。
这样的举动实在是奇怪到了极点。
一般来说帝王封禅后,会在石碑上进行题字,但这情况,显然是在为蛇像而题字!
这其中的含义是什么?
秦始皇刻字并不多,很快便完成了,齐学清努力睁大眼睛,想要看的更清楚一点。
然而秦始皇才刚刚放下刻刀,石碑上便出现了一道裂纹,如同蛛网迅速蔓延。
坚不可摧的石头在众人的注视下,碎裂成了无数块,就连秦始皇的身体都跟着晃动起来。
就在那电光火石的瞬间,齐学清终于辨认出来,秦始皇刻的是什么。
那是四个小篆——
妖仙!
长生!
还没等他弄明白这四个字的意思,人群中再次传来惊呼。
嗡!
随着石碑的崩塌,原本平静立体的画面,像是烧开的沸水,不仅仅是秦始皇,所有人物都跟着晃动起来。
栩栩如生的影子再度变得缥缈不已,周围的云海再度汇聚而来,擦去了这些人存在的痕迹。
画面消失的最后,秦始皇竟然缓缓捡起地上的一块石头,眺望着远方,只给众人留下了一个无限神秘的背影,这场声势浩大的泰山封禅也终于落下了帷幕。
众人却沉浸在雄伟壮观的画面里,久久回不过神。
青山依旧,无声见证着一切,任凭沧海桑田,王朝变迁,它似乎都没有改变。
泰山曾经在历史长河中窥见那盛大的仪式,却只能将这些尽数化在山风当中,如今又有许多人,和它共同见证。
……
由于泰山游客实在太多,出现海市蜃楼的事情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网络。
热度空前,也引来一些专家的主意,毕竟这次的海市蜃楼尤为神奇。
很快便有专家借助视频,推测了这次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
“这次的确是海市蜃楼,而且还是复刻的古代场景,这种异象很罕见。
由于海市蜃楼是一种因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它的出现与地理位置、地球物理条件以及那些地方在特定时间的气象特点有密切联系。
很有可能,当时秦始皇封禅的时候因为天气等某种原因,影像被记录下来,在千年后阴差阳错再次显现。
和故宫宫女的身影出现在墙壁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据说国外的古建筑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在雷电等特殊的夜晚旅行时,会被一些材料保存下来,然后当未来出现同样的环境时,有一定概率再次浮现,好比胶片一个道理。
所以我们推测,可能是泰山本身记录了千年前的这一幕,在如今因为环境气象等因素,再次放映,呈现出了这般神迹。”
专家的说法彻底证实了这是来自千年前的投影,并不是普通的海市蜃楼,也再次引起了舆论的沸腾。
不过说来也是奇怪,只有山上的人看到了,距离泰山附近不远的城镇,却是什么也没有见着,可能是因为地势的原因。
“专家扯一大堆名词,说的接地气点,这就是千年前纪录片啊!”
“好家伙,楼主真的是一针见血啊,我就喜欢你这种说话方式。”
“先前还有人说是有人在附近拍戏,我就觉得这不像是演的,专家总算靠谱一回。”
“今天真的是在泰山上大开眼界,像是看了场规模盛大的舞台默剧,表演者还是秦始皇你敢相信。”
“秦始皇泰山封禅啊!泰山封禅的黄帝只有那么几位,秦始皇在我心中排名第一。”
“话说回来,秦始皇最后还刻了石碑,只是那石碑为什么突然裂开了啊,有没有人看到石碑上是什么字?”
“好像是妖仙和长生?”
“长生我能明白,但是妖仙是怎么回事?”
说起秦始皇关于长生的故事,放在现代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古代帝王追求长生不老有许多,但是像他一样大手笔的人却非常少。
最为著名的可能就是派遣徐福还有三千童男童女,东渡蓬莱寻访仙岛的故事了。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20多岁时便迷恋上了炼丹,也是从那时开始他相信世上有长生不老药,并开始想办法得到这种神药,为了见到神仙他甚至将皇宫整个搬到了地宫下。
只可惜,秦始皇究其一生都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这点历史上有许多记载,但是关于妖仙却是只字未提。
但不少人都亲眼看到秦始皇刻碑题字,蜃景是根据千年前秦始皇封禅泰山所化,和现实当中没有出入,所以不存在虚假的可能。
一时间,让不少人将目光再度聚集在秦始皇的身上。
“都说秦始皇弑杀残暴,焚书坑儒,但很多都是后世的以讹传讹而已,秦始皇焚书并未焚烧医学,农牧等技术实用书籍,坑杀的也不是儒士,而是那些祸国殃民的术士之流。”
“我总算知道秦始皇晚年为什么痴迷于寻仙问道了,因为他有太多的事情没有做完,有太多的抱负没有施展。”
“秦始皇追求长生能够理解,毕竟有很多史料都能够记载,但关于那个妖仙有没有人能够解释一下。”
“还有那尊莫名奇妙的蛇像,大家不觉得很奇怪么,据我所知秦朝时崇拜青鹞,就连秦国的图腾也是和鸟有关,突然来条蛇是怎么回事,还是在泰山封禅那样的情况下。”
“青鹞是秦族的保护神,蛇吃鸟,所以秦国人不喜欢蛇,甚至可以说是厌恶,但是从秦始皇的态度来看,他似乎是喜爱,又或者说尊敬?”
“从那尊蛇像的雕琢来看,肯定是下了一番功夫的,秦始皇还题了妖仙两字,难道这条蛇会是妖仙?”
“你这脑洞有点大了,蛇怎么可能会是妖仙呢。”
相比于网络上的争论,齐学清桌子上已经堆满了书籍,都是《大秦简史》、《秦朝—王国的崛起》、《千古一帝秦始皇》等诸如此类的书籍。
齐学清眼睛布满了红血丝,看上去并没有休息好的样子,从泰山回来之后,他就没有合过眼,一直在翻找关于秦始皇还有秦国相关的书籍。
“秦始皇立碑题字,绝对不是一时兴起,而且妖仙还在长生的前面,这样的顺序放在古代不可能是无意,足以可见这两个字在秦始皇心中的分量甚至超过了长生!”
齐学清喃喃自语,可是任凭他翻遍史书,都没有找到关于妖仙还有蛇像的记载。
这两个字昙花一现,出现在泰山封禅的时候,随着石碑的碎裂也跟着烟消云散。
如果他不是亲眼的见证者,都快要怀疑自己看到的是不是一场梦境。
“妖仙究竟是什么?是地名?还是某种物品的代表?又或者是人名?!还是说就是那尊蛇像?”
齐学清心里浮现出种种疑惑,可是这些在书中都无法找到答案,也许只有穿越千年的时光,去问问秦始皇本人,才知道“妖仙”这两个字所代表的含意。
他心底隐隐有种预感,妖仙两个字背后一定蕴含极大的秘密,而且和那尊蛇像绝对有关系。
在翻看关于大秦的历史记载,特别是泰山封禅那一段的时候,齐学清心中的违和感越来越重。
“不对!”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瞳孔猛然放大,终于明白古怪的感觉究竟从何而来。
历史上秦始皇只封禅过泰山一次,这点在《史记·封禅》当中有明确记载。
【始皇闻此议各乖异,难施用,由此绌儒生。而遂除车道,上自泰山阳至巅,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
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风雨,休於大树下。诸儒生既绌,不得与用於封事之礼,闻始皇遇风雨,则讥之。】
这也是著名的五大夫松的典故由来。
这次的封禅让秦始皇并不愉快,不管是规模还是人手上面,都和他在蜃景当中看到的相差甚远。
“也就是说,秦始皇曾经两次封禅泰山!我们在海市蜃楼里面看到的其实是第二次!”
只有这样才能够说明,为什么他们看到的和史书上记载的并不一样。
齐学清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万万没想到,除了妖仙之外,竟然还牵扯到这么一桩隐秘之事。
秦朝的首都是在咸阳,作为历史文化古都,附近也有不少古老出名的山脉,比如钟南山和华山,从当时的名气来看,这两座山和泰山相比也并不逊色。
泰山距离咸阳有千里之遥,可以说是路途遥远,秦始皇为何不就近选择,反而选择这里,后世有诸多说法。
而秦朝以前,泰山也不是一座仙山,恰恰相反,正是由于秦始皇封禅泰山,第一次把泰山信仰从东夷扩大到全国信仰,泰山作为道家“仙山”,发迹于秦始皇封禅泰山。
有人说秦国崛起于西北,祖根却不在西部,而是来自东方,秦始皇封禅泰山的主要原因是回家寻根。
然而事实上真的是如此吗?
秦始皇第一次选择泰山是因为政治和文化原因,那么第二次又是什么?
而且第二次的规模宏伟,在史书上竟然没有留下任何相关记载,实在是神秘到了极点!
如果不是他们偶然在泰山上看到蜃景,恐怕这段历史要一直掩埋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齐学清带着心中种种的疑惑,再次更新了历史迷雾系列专题,这一次他把目光放在了秦始皇的身上。
秦始皇本人就带有极大的争议点,再加上最近网络热烈讨论的海市蜃楼的场景,还有之前泰山附近山路上,歹徒被从天而降的白光伏法之事。
一时间,种种一切都给这座山带来了无尽的神秘。
神话之说,也开始从泰山渐渐流传开来,热议空前!(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