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多尔衮,心中有不满。

    阿济格竟然没有遵从他的旨意,这是挑战他的权威。

    但是,他更多的,还是惊喜。阿济格所部赶到京师,虽然不足三万,但是对他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了!

    因此,多尔衮把阿济格的不满埋在了心底,立刻紧急召开御前会议。

    要是可以打败明国皇帝,他当然不想灰溜溜地离开京师。

    几乎与此同时,赵大牛这边操纵小型侦察机的将士,也很快发现了异常,飞往南方一看,顿时吓了一跳,便连忙禀告赵大牛。

    崇祯皇帝刚回到中军帐,屁股都没坐下,就收到了赵大牛的消息。

    这一下,他也紧张了。便立刻召集各营统领,全都赶往火炮营这边查看敌情。

    这么重大的敌情,肯定是不可能谎报的。无人机在高空的侦查,而且还是华北平原上,就显得更准确。

    将近三万的蒙、满、汉八旗,这可是鞑子最精锐的军队,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步兵营统领之一赵文壮有点不满地说道:“南边的军队怎么就没禀告呢?”

    太平军可是有对讲机的,可以远距离通讯。事先通知的话,可以提前做出防备。

    赵大牛听了,马上回答道:“看这支鞑子军队赶来的方向,应该是从保定一线过来。而黄大帅他们,是沿着京杭运河北上,没发现这支鞑子军队也是正常。”

    崇祯皇帝听到他们的对话,也开口说道:“第二军已经过了天津卫,不容易发现鞑子军队。此事再议并无意义。”

    提起第二军,这也给了崇祯皇帝提醒,他也还有援军的,便调了自己的对讲机频道,直接呼叫黄得功道:“在江南的鞑子阿济格所部已经赶到京师,第二军必须加快速度,赶来京师汇合。完毕。”

    一般情况下,各地的对讲机通讯,是要先在通讯组那边中转,否则崇祯皇帝就不用处理其他事情了。但是,紧急情况下,崇祯皇帝也可以直接和能联系上的对讲机通话。各路将领,分别是什么频道,他是肯定掌握的。

    黄得功那边一听崇祯皇帝的话,顿时大吃一惊,连忙表示立刻加快行军速度。

    事实上,黄得功所部北上的速度已经不慢了。

    他不是直接北上,而是要沿着运河,一个城一个城的打下来。

    幸运的是,太平军的新政,还有鞑子剃发易服,跑马圈地的不得人心,使得太平军所到之处,只要没有鞑子军队镇守的地方,基本上是闻风而降。因此,黄得功所部的速度,已经算是很快了。

    他最主要的耽搁,其实还是在沧州。

    沧州之战,俘虏了三万鞑子兵,基本上都是大同、宣府的原大明边军。

    这些兵,其实能算精锐了,至少他们懂得战场技巧,甚至不少都是打过仗的,比起刚参加太平军的农民,是要强上很多的。

    因此,黄得功奉崇祯皇帝的旨意,还要整编这三万俘虏,花去了不少时间。

    这些俘虏,在非常时期,被编为准太平军,意思是只要他们为大明打几战,立下功劳,就能转为正式的太平军将士,享太平军的待遇。

    由此,黄得功所部第二军,就扩编为将近四万军队,正在赶来京师的途中。

    再说崇祯皇帝这边,根据空中监视到的情况,他便严肃的下旨道:“各营立刻回去备战,特别是应对鞑子骑军的冲锋,修女墙,阵前设绊马索和拒马,除火枪兵和火炮营将士之外,其余各营,立刻动起来。”

    “末将遵旨!”各营统领立刻抱拳领旨。

    防御工事,本来就有一些的。但是如今鞑子骑军很多,工事就还要再修。

    这时候的崇祯皇帝,已经不是菜鸟了。深知太平军的优势,就是空军和火枪兵,而断于短兵相接。因此,他必须发挥太平军的优势,避免暴露太平军的短板才行。

    只要等到天黑,那就是太平军的主场,利用无人机可以骚扰鞑子大军。

    毕竟这寒冬腊月的,鞑子大军不可能散的很快。

    另外,白天的时候,小型无人机侦查,就盯着鞑子的头目,记下他们的动向。回头大型无人机出动,就重点照顾这些鞑子头目。

    不得不说,崇祯皇帝的判断,没有一点错。

    京师内的鞑子,在听到和硕英亲王的主力大军赶到之后,一个个全都喜出望外。这一下,所有鞑子,都是一直要求和明军开战了。

    多尔衮也不例外,立刻开始紧急部署起来。

    而城内已经造反的绿营兵,听到又有鞑子援军赶到之后,便都慌了。甚至很多人都四处寻找被他们丢掉的金钱鼠尾,万一有事,还可以粘回去。

    很明显,大部分绿营兵都是墙头草,要指望他们在京师城里能里应外合打鞑子,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说阿济格这边,看到京师城头上,依旧飘扬着大清旗帜时,便松了口气。

    他正想领军进城时,被几骑从城里赶出来的快马拦住了。

    为首那人,就是爱新觉罗尼堪,向阿济格转达了多尔衮的安排。

    阿济格一听,顿时大感震惊。

    他没想到,他要是晚来半天,京师就不是大清的了。

    他更没想到,原来明军有那么多匪夷所思的手段,不但能丢石头,丢火油罐,还能丢人!

    不过还好,多尔衮已经想出了应对的措施。

    他转头看看身后的队伍,虽然大军一直赶路,都很疲惫。但是他也知道,一如多尔衮交代的,要是不在天黑前结束战事,那明军那些诡异手段太过厉害,指不定军队还是会出现问题。

    于是,他立刻下令,大军各部散开,绕过京师,直接赶往明军大营那边。

    而城东济尔哈朗那边,同样收到了来自多尔衮的旨意,让他领兵赶往城北,参与围攻明国大营。

    在京师城内,多尔衮自己也集结了满清精锐,同样出城赶往城北的明军大营。

    看这個架势,他就准备一战而定崇祯皇帝所部,绝不过夜了。

    这么一来,满清军队这边,一共凑出来了大概五六万人。就人数上来说,只是比明军稍微多一点。

    但是,这五六万人,都是满、蒙古和汉八旗,这是满清最核心的军队,算是精锐之军了。

    如果是冷兵器作战的话,崇祯皇帝所部,绝大部分都是农民,才参军半年多而已,绝对没法抗衡满清的精锐之军。

    最多是守城还可以,在平原上野战,肯定不是满清军队的对手。

    甚至太平军将士这边,精锐与否,在满清头目的眼里,也是一眼就能分辨出来的。

    也是这个原因,之前差点被太平军逼的要滚出京师,是他们非常不甘心的。

    此时,满清大军云集,散开来围向明军大营,一眼看去,几乎整个平原上,全都是满清军队,根本望不到头。

    这种场景,给了满清军队以极大地心理优势。

    相对应的,明军将士这边,看到四面八方,全都是一眼看不到头的鞑子军队时,特别是他们以前一直打得顺风顺水,没有面对过很大的压力。

    因此,此时一见之下,大部分太平军将士的脸上,虽然他们的兵力其实并不差鞑子多少,但是还是露出了恐慌之色。

    不过好在大部分人都有活干,不会闲在那里看着,要不然,只会越来越恐慌。

    此时,早已过了午时,京师城里的鞑子,自然没有离开。留守城里的鞑子,还包括他们的家属,全都站到了京师北面城墙上观战。

    所有人都知道,京师城外一战,将决定大清的命运。

    甚至可以说,这京师城外的一战,是决定明清的命运。

    所以他们非常关心,想要亲眼见证这决定命运的一战。

    京师的百姓,其实也非常关心,或者说,是非常担心。

    鞑子援军的到来,让他们原本喜悦的心情顿时跌入了谷底。

    鞑子的厉害,威名,不是一两天就能没了的。他们担心,要是大明皇帝打不过鞑子的话,他们就真的没有希望,以后肯定一直会活在鞑子的威压下,金钱鼠尾,在脑门上顶一辈子。

    他们虽然想反抗,但是却有心无力。鞑子的残暴,那是出了名的。能做的事情,就唯有躲在自己家里,向满天神佛祷告,祈求保佑明军能赢!

    祖大寿的府上,他也是在纠结。

    在他心底,他其实是不愿意投降满清的。

    第一次投降满清的时候,是大凌河城被围,粮草用尽,援军被歼,无奈之下,他投降了满清。

    但是很快,祖大寿找到了机会,逃回了大明。

    崇祯皇帝对他很信任,并没有治罪他,依旧任命为锦州总兵,镇守宁锦一线。

    但是松锦之战时,洪承畴所部援军又被鞑子歼灭,祖大寿坚持不下去时,才再次选择了投降。

    之后,因为祖大寿还有利用价值,皇太极并没有追究他之前逃回去的事情,只是软禁了他,防止他再跑,并宽慰他,要求让他写信劝降吴三桂归顺满清。

    在原本的历史上行,祖大寿便退出了领军打仗的生涯,一直居于自己府里,也没有替满清出谋划策。

    在随满清皇帝入京之后,他暗地里替南明这边穿针走线过几次,不过没几年,就病死了。

    在这个位面上,历史迎来了转变。崇祯皇帝亲自领军,打回了京师,差点打得满清不得不放弃京师。

    如今,鞑子援军到达,城外即将爆发决定明清命运的大战,祖大寿又如何能坐的住!

    看到他坐立不安,他的家丁便劝他道:“老爷,明国皇帝说了,五品以上官员不赦。”

    言外之意,其实是想劝祖大寿,就不要操心城外的战事了。

    祖大寿听了,看了他一眼,并不言语,依旧在来回走动。

    他相信,崇祯皇帝的这道旨意,是针对洪承畴那样的人,他不是!

    过了一会之后,他忽然站住,问他的家丁道:“你说,朝廷官军和清军,谁能赢?”

    “老爷,按道理来说,大清战无不胜,都快夺取天下了,肯定是大清赢。但是,朝廷官军这边有太祖皇帝显灵指点,还有那么多法宝。如果太祖皇帝还有在显灵的话,小人相信大清兵再厉害,也不会是太祖皇帝他老人家的对手!”

    听到这话,祖大寿点点头说道:“有道理!”

    要是以前说,太祖皇帝显灵,会保佑大明王朝的话,估计不会有人相信。

    但是这几天来,朝廷官军的法宝,层出不穷,一看就知道绝非人间所有,那就只有一个可能,真的是太祖皇帝显灵,在帮助朝廷官军。

    祖大寿听到家丁的想法,和他自己一致,便不再犹豫了,当即吩咐道:“你立刻去查下,昨晚闹得凶的军队,是哪些?”

    要是以前的话,满清这边监视着他,祖大寿就算想做什么也不方便。

    但是如今多尔衮要他派人潜伏下来,就给了他行动上的自由,在多尔衮把这道旨意收回去之前,他都可以有借口活动。

    “老爷,您决定了?”

    祖大寿听了,毫不犹豫地说道:“祖宗是有在天之灵的,我不想以后没脸去见祖宗。”

    祖家开始发达起来,是他爷爷出征抗倭援朝开始的,那是为大明朝浴血奋战。如果知道子孙在明清决定性的战事之时,毫无作为,或者站到了鞑子那边,怕不打死他!

    而祖大寿的内心,其实也非常感激崇祯皇帝。

    在崇祯三年的时候,他一时冲动,在后金领兵围攻京师的时候,他领兵撤回山海关,这其实是犯了死罪。

    但是在孙承宗的劝说下,崇祯皇帝答应赦免他,不计较,并且在之后,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对别人不知道,祖大寿知道皇帝对他,是真的宽宏大量了。

    此时,家丁见他已经决定,便立刻按照他的命令去做事了。

    与此同时,在城外,多尔衮不敢让自己的帅旗跟着他,而是离他百步远的距离,免得被怪鸟袭击。

    甚至他还通知了阿济格,济尔哈朗也都如此做。

    遍布平原的大军之中,他不相信,怪鸟还能找到他。

    但是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军队打仗,讲究的是结阵而战。如今大军散落在平原上,到处都是,指挥就是一个问题。

    一旦进攻明军的时候,以零散队列进攻明军的结阵队列,明显回落下风的。

    这样的战事,多尔衮还真是头一回遇上。

    他正在想着呢,忽然就看到有一支百来骑的队伍,往他这边疾驰而来。

    虽然没打旗号,多尔衮还是一眼认出了,是阿济格过来了。

    顿时,他有点头疼,连忙抬头看看天空,好像没发现什么,他才放心了一点。

    看到阿济格往他帅旗那过去,多尔衮便连忙派人去把阿济格叫了过来。

    两人差不多一年没见了,阿济格一看到多尔衮,便嚷道:“这仗该怎么打?都打了一辈子战事,就没遇到过这样打仗的!”

    多尔衮见他见面竟然没先问安,联系到他擅自回来,就越发感觉阿济格是没把他这个叔父摄政王放在眼里,心中自然很不满。

    但是,此时此刻,他知道不是计较这事的时候,听到阿济格的问话,便回答道:“明军有二三十只怪鸟,能从天上丢石头下来,如果我们结阵而战的话,很容易被砸崩溃的。如今这局面,也是无奈之举!”

    “难道就不能组织神箭手把怪鸟射下来么?”阿济格一听,大声问道,“在江南的时候,肯定也是这种怪鸟丢了火油罐烧了我的粮草.射下怪鸟,就一定要吃了它的肉不可!”

    多尔衮听了,摇摇头说道:“朕也只是昨夜看到,光线昏暗,又是在乾清宫里面,看都看不清楚。飞得很快,一下就消失在夜空中的了。“

    阿济格一听,大声说道:”那我不管,这种战事,我没打过。你们先打,我的手下赶路过来,午饭都没吃,全都饿着肚子的,你让人送吃的过来!”

    别人都是称呼多尔衮为“陛下”,阿济格一口一个“你”的,让多尔衮听得非常刺耳。

    他和阿济格,还有多铎是同父同母,关系上天然亲近。但是,他要威望的,阿济格虽然比他年纪大,要是特立独行的话,别人怎么看?

    还有,他在去年出征之前,还没这么出格的。该不会是,觉得自己剿灭了大顺国,功劳很大,可以和自己叫板了?

    多尔衮心中很恼火,决定等这一战结束之后,收拾下阿济格,让他认清,谁才是大清的话事人!

    不过此时,他也是无奈,阿济格所部赶了一路,还饿着肚子,确实是没法打仗的。

    于是,他立刻传旨,让城里做饭送出城来。

    在等待之时,多尔衮便和阿济格商量,这一战到底怎么打。

    对此,阿济格倒没有再出幺蛾子,和多尔衮讨论了起来。

    没多久,济尔哈朗也赶来了,加入了讨论之中。

    他们不知道,天上的无人侦察机,已经定位到了他们。

    王承恩见过多尔衮,还在显示屏上进行了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