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世昭这一次最大受益点,就在于得到了李瑾的晋阳军,这一股势力的巨大助力。

    这毋庸置疑是改变局势的一次决断。

    就连楚世昭自己都没有想到,在离开京城后,他能获得如此机遇,甚至一度楚世昭以为大周王朝是怎么也逃脱不开被人摁死的结局。

    然而局势逆转就逆转在...本该在北方割据,成为威胁长安朝廷重要的军事集团,这一次却坚定地站在了楚世昭这一边。

    历史的魅力就在于此。

    一个人,在一个重要的关头,如果他还拥有足够的实力和地位,那么他选择出来的两条岔道,不同的选择也将带来不同的结局走势。

    而李瑾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晋阳军这么一股军事势力,他本人作为一张金色品质的将卡以外,还带了三张同样能力出众的将卡。

    分别是李凤宁、李晟明、李晟权。

    楚世昭的这位正妻,是货真价实的,与李瑾同级别的金色臣卡,而楚世昭的两位小舅子,李晟明为一张紫色的战将卡、李晟权则是略逊一筹的蓝色将卡。

    两金一紫一篮。

    李瑾还具备大战略级别的军团作战能力,可以驾驭十万兵众的大规模战役。

    这娶了一个正妻,带来的嫁妆,根本不是明面上的价值可以估算的。

    不过前面几次模拟推演,李瑾实际上都没有什么太好的结果。

    第一次模拟推演的时候,楚世昭记得那一次是匈奴人南下成功,他为了给长安的百姓拖延足够的逃亡时间,带着为数不多的中央军坚守了大概二十多天,没守住崩了。

    后面匈奴人在长安建立了稳定的根据地之后,立刻扩展到了北方的其他地区。

    李瑾在北方有根据地又有足够的根基,和匈奴人鏖战了大概有六年之久,最终是劳累过虑病故,在李瑾病故之后,李晟明继承了晋阳李氏的遗产,随后一年内就被匈奴人灭掉。

    第二次模拟推演的时候,李瑾所在的晋阳军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加固了对匈奴人的防范,在起义军大势起来以后,不断和北方其他藩镇对抗,一度统一了大半个的北方,可最后由于李瑾的两个儿子李晟明和李晟权争夺家业的过程中,内耗严重。

    李瑾亡故了以后,晋阳李氏又崩了。

    这一次,楚世昭和李瑾可以说是高度结合,双方直接创造了模拟推演以来,最好的局势。

    而且,楚世昭现在是完全信得过自己的岳丈。

    因为他和李凤宁有了一个世子,一旦楚世昭的位置越做越高,他和李凤宁的这个世子,位置同样不会低,李瑾与其说是为楚世昭办事,不如说是为自己的外孙办事,大家都是既得利益者。

    至于李瑾为什么没有君主形态的意识,是之前统一北方的情况,并不是李瑾主观上想要统一,完全是被局势所迫,他不干别人,别人就要弄他,李瑾更多的是大周将领的心态,毕竟给大周当了十几年的将领,一时半会还没有转变思维,意识到自己成为了‘诸侯’。

    前面三次的模拟推演中,也是在后面统一了北方后,李瑾才慢慢有了‘君王’的风范,从将卡转变为了一张君主卡。

    可是这一次模拟,李瑾是没有以单独政权的身份统一北方,他是拥立晋王,拥立楚世昭的身份上位的。

    整个北方,不仅是李瑾的晋阳势力打下来的,还有楚世昭自己掌控的北平势力,拉拢的大同势力,一步一步蚕食掉整个北方。

    李瑾是有功,但楚世昭的功更高于李瑾。

    只不过李瑾是提供了楚世昭一个原始积累的起步,这才显得李瑾在楚世昭麾下的重要性,可楚世昭要是当初不敢玩命,向大同节度使借兵奔袭范阳,后面也就根本没有楚世昭整合北方的可能性。

    换句话说,这次模拟推演的转折点,就在于楚世昭把马溯安控制的范阳干了下来,具备了和李家坐在谈判桌上的资本,不然的话,楚世昭还真就是一个臭赘婿来的。

    【康兴五年三月,你率领亲军入主长安,攻破了大周的京都,而大周的丞相桓盛裹挟着新继位的楚世仁逃往了凉州。】

    【你站在长安的高墙之上,意气风发地说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康兴五年四月,你在朝堂之中,亲自烧毁了大周群臣们与桓盛之间各种密谋的信件,以及这些大臣们愿意向桓盛亲好的证物。】

    【你选择对这些事情既往不咎。】

    【康兴五年五月,李瑾亲自上表,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在君王北狩,被桓盛带走的情况下,应当由您来继承大周的皇位。】

    【你摆摆手,选择辞让。】

    【你觉得自己德薄,没有能力担当君主之位,又认为自己并不是正统继承的皇位,现在只是代替自己的兄长管理国家。】

    【你选择了以监国的身份治理当下的大周王朝。】

    【康兴五年六月,李瑾再次上奏,觉得您平定叛乱的功绩足以获得更高的身份地位,如今只是监国,不足以显示身份之权威。】

    【李瑾认为,应该特设一个职务,在群臣之上,天子之下,且拥有开府、铸币的权力。】

    【康兴五年七月,在群臣的拥立下,你设立了一个名为——天府上将的职务,并将这个职务任命给了自己。】

    【天府上将,可节制天下兵马,而你又在北平开府,招纳属于自己的臣属。】

    【康兴五年八月,一些不认可您的群臣们颇有微词,有一些忠于职守的大臣向你请辞,他们大多没有和桓盛苟合,却也不愿意看着你‘谋权篡位’。】

    【你没有任何异议,放任这些不支持你的大臣离开,而你也意识到了自己最大的问题,你仍然需要更高的声望来震慑群臣。】

    【康兴五年九月,你调遣李瑾率领七万大军南征宋吴,完成先帝的未竟之业。】

    【康兴五年十月,李瑾立刻调拨大军朝着宋吴所在的地方开战,他按照大周的国力,决定缓战取胜,徐徐图之。】

    【康兴五年十二月,李瑾南征之战缓慢,不得捷报,群臣弹劾李瑾疏忽职守,拥兵自重,你留中不发。】

    【康兴六年一月,你的二皇兄楚世仁在凉州郁郁而终,桓盛犹豫再三后,向你请罪,想要再度归附朝廷。】

    【许多大臣都不愿意桓盛归来,但唯独你力排众议,接纳了桓盛的投降。】

    【在你看来,桓盛此时的投降,只能证明他确实是一个聪明人。】

    【现如今李瑾所率的主力正在攻打宋吴,控制凉州的桓盛时时刻刻都有奇袭长安的能力,这是他投降的价值和资本,等到李瑾攻克宋吴的时候,大周就不再需要桓盛的投降了。】

    【最重要的是,你接纳了桓盛的投降,才能有四海归心的情况,整个大周之地,还存有很多割据势力。】

    【康兴六年二月,桓盛单骑来到长安,入长安后,发现楚世昭没有兵甲相加,也没有加害他的意思,诚惶诚恐地表示出自己是受‘伪帝’的号令,这才做出了与朝廷相背之事。】

    【康兴六年三月,凤阳守将陈西之率领部众归顺了李瑾的先锋部队,他们在经受了巨大的压力后,在不能保证获得宋吴给予的粮食补给,选择了投降。】

    【康兴六年四月,匈奴人忽然席卷十万之众南下,并且直接打下了大宁府。】

    【康兴六年五月,杨柱庭在突袭战之中,死战不退,在拖延了一个月时间后,兵败战死。】

    【康兴六年六月,大同被匈奴人所拿下。】

    【朝廷兵力陷入了极度空缺的状态。】

    地图上,大同守军接近三万的兵马,在杨柱庭的带领下全军覆没。

    一下子黑掉的画面,让楚世昭好不容易涌上的喜悦之情再度消退。

    因为在地图北边出现的匈奴人...真的很能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