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百里之外的浃口,此时已经战火连天,此地本就是海防重地,常驻兵一万镇守海口,可是,区区一万兵力,怎能抵挡孙恩二十万叛军。
浃口海岸,海风中带着咸腥味,海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波浪起伏不定,远处隐隐有几艘战船出现,随后接连出现无数艘战船,犹如乌云遮住了海面。
孙岛主又回来了,二十万大军,养精蓄锐四个月,声势浩大,如同海浪一般汹涌而来。
战船遮天蔽日,船上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上面绣着“孙”字的战旗在骄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
孙恩站在船头,目光如炬远眺浃口,他内心激动不已,终于重新登上这片土地,大晋将亡,贫道就是这头上利刃!
想到过往种种,孙恩心中颇为自豪。隆安二年,叔父孙泰被杀,他狼狈出逃海岛,蛰伏数月,才趁机攻陷会稽,随后,一月之内聚众二十万,而今带着二十万大军重回大晋,誓要一雪前耻!
浃口的守军也发现了叛军,严阵以待,心知即将面临的是一场生死存亡的战斗。兵卒的脸上写满了紧张和不安,但他们也知道,已经无路可退了,这是他们的使命和职责。
一万对二十万,守军自知浃口迟早失守,留三千人守关,抽出七千人在海岸前布防,力图在叛军登岸时重挫敌军。
孙恩也不给晋军布防的机会,一声令下,战船开始迅速向岸边靠近,箭矢如同暴雨般倾泻在晋军的阵地上,同时步卒也跳下战船涌向晋军。
晋军将领挥舞着手中的长剑,高喊着口号鼓舞士气,指挥步卒举盾牌抵挡箭矢,又命弓兵射击敌军。
叛军不是傻子,开始左右横着跑躲避,甚至抬着战死的同袍抵挡箭矢。
叛军如同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东晋的防线。尽管晋军奋力抵抗,但在叛军数量上的压倒性优势面前,他们的阵脚开始动摇。
等到叛军临近晋军阵地,叛军弓兵停止射击,陆陆续续从战船上下来,步卒也开始呐喊冲锋。
二十万叛军曾经是三吴地区的佃户,妻儿老小尚在家中,他们迫切想要消灭晋军重回故土,一个个挥舞着刀剑,呐喊着,不顾一切地冲向守军的阵地。东晋的士兵们虽然拼死抵抗,但在叛军猛烈的攻势下,防线开始出现了裂痕。
孙恩站在船头,目睹着战斗的进展,眼中闪烁着冷酷的光芒。他知道,这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挥手示意全面进攻,随后,叛军战鼓雷鸣般响起,号角震天,攻势愈发猛烈,守护在弓兵前的步卒也冲杀上去。
兵败如山倒,战线一旦出现裂口,瞬间就全线崩溃。
晋军将领临危不惧,挥舞着长剑斩杀敌军,同时发号施令,试图稳住阵脚。但他身边的士兵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叛军攻势如同海啸一般,无情地吞噬着一寸寸阵地。
最终,在叛军猛烈的攻击下,晋军防线彻底崩溃,叛军一拥而上,吞噬了最后一片阵地。
浃口无险可守,三千守军在叛军的围攻下,没能维持多久,孙恩叛军很快就攻破城门,涌入了浃口城池,他们欢呼着,庆祝着胜利。守军见大势已去,纷纷四散奔逃,有的投降,有的战死,有的逃向内陆。城头上的“晋”字大旗被人斩断,随后竖起了孙恩的旗帜,旗帜染血,在城头高高飘扬。
至此战斗方才结束,天色已经有些昏暗,浃口的海滩上遍布着尸体,有叛军的,也有晋军的,有枪剑伤,也有箭矢伤。鲜血顺着沙滩流淌到海里,残阳照映下血海一片,令人头皮发麻。
孙恩站在浃口的城头,目光向西望去,心中暗忖,攻占浃口,就是打开了大晋的门户,朝廷不会坐视不管,北府兵先前谋乱,且需安定北方,司马小贼必然不会派刘牢之。
小贼能依仗的,唯有驻守会稽郡治的谢琰。
想到这,孙恩心中顿生豪情,谢琰,何许人也?不过是一半百老贼,整日沉溺淝水大战的荣光,此人,不足为虑!
“舅兄,此地乃兵家重地,囤积了不少粮草,还有百余匹战马,我军没有骑兵,这些战马可解燃眉之急!”,卢循清点完城中辎重,登上城头给孙恩汇报战果,脸上欣喜万分。
“百余骑兵打探消息尚可,用来对敌,怕是羊入虎口。”,孙恩看了看卢循,心中颇为不屑,这个妹夫真是毫无成色,“敌我伤亡如何!”
“晋军死伤七千余,降者千余人,逃者千余人!”,说到敌军死伤,卢循甚是高兴,随后语气沉重起来,“我军死三千余,伤不足两千,损失亦重!”
听到这个消息,苏恩心中一沉,以二十万攻一万,还折损这么多兵力,怎知己方兵众如此不堪。
心中震惊,孙恩脸上没有表露出来,“两军对垒岂能没有伤亡,都是三吴百姓,一起填埋了吧,莫要引发瘟疫!”
“已经安排兵卒去填埋了!”,卢循挥了挥手,“初战告捷,我军应分兵驻守此地,以防晋军走水路包抄我军!”
“何须驻兵于此,我军胜在水师弓兵,阵列战船,封锁河道,一路西进即可直抵郡治山阴!”,孙恩摇了摇头,卢循的计谋太过保守,兵贵神速,尤其是义军,万不可拖延战情!
这时,叛军另一员大将徐道覆也登上了城墙,对着孙恩、卢循拱了拱手,“大将军,战场已经清扫,兵贵神速,大军休整一夜,明日即可进军!”
孙恩点了点头,“徐将军,我军无有骑兵,空有步卒,恐遭遇骑兵伏冲,当如何行军?”
“我军虽无骑兵,但有水师弓兵,步卒沿河岸进军,以弓兵掩护步卒,两路并进,敌军若是贸然跟进,只会被我军射杀,晋军骑兵不足为惧!”,徐道覆颇有大将之才,已经想到具体进军路线。
“此计可行,传令下去,我军一路西进,先取余姚,再攻上虞,直逼郡治山阴!”,徐道覆之计,倒是一个良计,孙恩看了徐道覆一眼,眼中浮现赞赏之色,随后冲着卢循说道。
孙恩本打算走水路直取郡治山阴,但是又担心晋军沿岸设伏,而徐道覆提出两路并进之法,若是敌军设伏,就是取死之道,必然会被我军里外包抄!
翌日,孙恩大军集结,令徐道覆领三万水师乘船西进,卢循带领五万先锋军攻打余姚,自己领十余万中军押后。
孙恩站在墙头,目光扫过城墙下的近二十万兵众,随后一声令下,叛军的战鼓再次擂响,经历一夜的休整后,兵卒士气高昂,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徐道覆站在战船的甲板上,看到沿岸步卒开始行动,也挥了挥手,示意战船前进,看着规模浩大的义军,心中豪情万千,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他心中清楚,接下来的每一战都将决定着义军的存亡,也决定着自己的将来,更决定着大晋的走势。
卢循率领的五万先锋军率先出发,沿着河岸向西推进,这些士兵大多是三吴地区的农民,他们手中的武器虽然简陋,但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家园的思念。
孙恩的中军紧随其后,他骑在一匹黑色的战马上,身披铠甲,威风凛凛。
行军路上,孙恩心中思虑万千。浃口沦陷的消息必定传出去了,晋军虽然在浃口遭遇了挫败,但绝不会就此放弃。谢琰,这位东晋的老将,必定在策划着如何反击。
林子易一方骑兵连夜行军但是夜色昏暗,战马看不清路,行进速度缓慢,刘石令六千骑兵并不是为了进攻叛军,于是下令修整,待天色渐亮,才重新起程。
卯时,抵达上虞,各自带的干粮也吃完了,进城补给水草干粮,稍作休整,随后又开赴余姚。
巳时,林子易极目远眺,隐隐约约看到远处有城池出现,想来是余姚县城。
又行军一刻,余姚城的轮廓已经清晰可见,刘石挥手示意停止奔马,勒马回头,扫视一眼,“凌云何在!”
“属下在!”,林子易闻言抖缰上前。
“余姚尚未迎敌,如今敌军方位不明,你带领一队人骑兵,去打探敌军方位!”
林子易点了点头,随后领着十人策马离开,浃口在余姚县的东北方向,林子易位于余姚城的西北方向,没有赶往余姚城,而是带队一路往北进入密林,然后往东北方疾行,利用竹林遮蔽行踪。
刘石决定查明敌军方位后,就率领骑兵阻击一番,于是也带着骑兵缓步到隐藏到余姚县东边十里的密林。
林子易没走多久,就看到远处有两面旗帜在空中飘扬,眯眼细看,一面写着“卢”字,另一面写着一列小字——“长生人”。
“叛军之中可有姓卢的,这个长生人是何名号?”,林子易抬手示意几人停止奔马,转头问了一句。
“头眼力真好,我只能看到旗帜,却看不清上边的字,卢应该是指孙贼的妹夫,叛军将领卢循,至于长生人嘛,是孙贼自称部众为长生人!”,一个长得獐头鼠目的兵卒抖缰上前,拱手回答。
林子易点了点头,这个卢循他也听过,号称大晋海贼王二代目,“你去禀报刘将军,已经找到敌军位置!”
那人面色一喜,这可是在将军面前的露脸好机会,没想到对方会拱手相让,连忙点了点头,扭头眯眼看了看叛军的具体方位,好交代清楚,随后转入密林深处,策马狂奔。
刘石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大喜,“卢贼带了多少兵力?”
那兵卒没有预料到将军会问这个问题,皱眉思索一番,“属下匆匆一眼,应有五六万!”
“此乃前军,孙恩小贼必然有大军押后,你且快快领路,我军可趁叛军前后未接之际,袭扰叛军先锋军!”
说完,刘石挥手示意全军前进,那传信兵卒也是战场老兵,知道军机难得,立马策马带路。
这次刘石没有进密林遮蔽行踪,取大道直迎卢循先锋军。
看到空中飘扬的两面旗帜,刘石兵分两处,“都给本将快马加鞭,左右穿插掠袭,不可深入敌军腹地!”
“是!”,骑兵们同声应答声音震天,随后骑兵犹如两道利刃狠狠地刺向卢循先锋军。
林子易正在密林中小心翼翼地跟着叛军,听到一阵马蹄声,扭头看去,发现是晋军来了,顿时心中大喜,连忙带队随着最近的一队骑兵冲杀。
卢循也注意到晋军骑兵来袭,立马扭头东往,发现有密林遮挡,看不到河岸上的战船,于是立马命人燃起狼烟,同时下令麾下步卒收缩阵型,抵御晋军骑兵冲击。
但是,一切都晚了,卢循还没有来得及收缩阵型,晋军就到了跟前。
林子易随着晋军冲入敌阵,终于切身明白为什么骑兵是冷兵器时代的最强兵种。
叛军手里拿着刀剑,但是没有一个抬手砍过来,都转身往后面跑,或者左右躲避,躲过第一匹,却躲不过第二匹、第三匹、……
两路骑兵围着卢循战阵来回穿插了几次,叛军终于支撑不住了,开始溃逃,刘石心中得意,立马合兵一处,乘胜追击。
追击了五里,感觉到人倦马疲,刘石才停止追击,领着骑兵直奔余姚县城。
林子易也一直在跟着队伍穿插,起初有点于心不忍,后来习惯了,甚至杀红了眼,手里长剑砍钝了,就弯腰拽起尸体上插着的剑继续砍。
此事才有闲心观察战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此时地上横七竖八全都是人,绵延了近十里。
地上有死人,也有活人,死人一动不动,活人则搂着自己的断臂残肢痛苦嚎叫。
看到这一幕,林子易下意识松开了手中长剑,看着地上一个个痛苦万状的面孔,心中涌现出极大的负罪感。
“哈哈,此战大捷,当杀敌万余人!”,刘石扫了一眼战场,大声宣告战果,骑兵虽然疲惫,但是听到这个消息,都欢呼起来。
听了这话,林子易虽然也觉得自豪,但是没有跟着欢呼,他脑子里全是叛军一张张痛苦的面容,根本没心情高兴。
那些被杀死的人,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他反而没什么感觉。
但是那些负伤之人的痛哭,让林子易十分不适,这些人以后该怎么办呢?
身负叛军之名,又身有残缺,以后的日子一定十分艰难!
浃口海岸,海风中带着咸腥味,海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波浪起伏不定,远处隐隐有几艘战船出现,随后接连出现无数艘战船,犹如乌云遮住了海面。
孙岛主又回来了,二十万大军,养精蓄锐四个月,声势浩大,如同海浪一般汹涌而来。
战船遮天蔽日,船上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上面绣着“孙”字的战旗在骄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
孙恩站在船头,目光如炬远眺浃口,他内心激动不已,终于重新登上这片土地,大晋将亡,贫道就是这头上利刃!
想到过往种种,孙恩心中颇为自豪。隆安二年,叔父孙泰被杀,他狼狈出逃海岛,蛰伏数月,才趁机攻陷会稽,随后,一月之内聚众二十万,而今带着二十万大军重回大晋,誓要一雪前耻!
浃口的守军也发现了叛军,严阵以待,心知即将面临的是一场生死存亡的战斗。兵卒的脸上写满了紧张和不安,但他们也知道,已经无路可退了,这是他们的使命和职责。
一万对二十万,守军自知浃口迟早失守,留三千人守关,抽出七千人在海岸前布防,力图在叛军登岸时重挫敌军。
孙恩也不给晋军布防的机会,一声令下,战船开始迅速向岸边靠近,箭矢如同暴雨般倾泻在晋军的阵地上,同时步卒也跳下战船涌向晋军。
晋军将领挥舞着手中的长剑,高喊着口号鼓舞士气,指挥步卒举盾牌抵挡箭矢,又命弓兵射击敌军。
叛军不是傻子,开始左右横着跑躲避,甚至抬着战死的同袍抵挡箭矢。
叛军如同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东晋的防线。尽管晋军奋力抵抗,但在叛军数量上的压倒性优势面前,他们的阵脚开始动摇。
等到叛军临近晋军阵地,叛军弓兵停止射击,陆陆续续从战船上下来,步卒也开始呐喊冲锋。
二十万叛军曾经是三吴地区的佃户,妻儿老小尚在家中,他们迫切想要消灭晋军重回故土,一个个挥舞着刀剑,呐喊着,不顾一切地冲向守军的阵地。东晋的士兵们虽然拼死抵抗,但在叛军猛烈的攻势下,防线开始出现了裂痕。
孙恩站在船头,目睹着战斗的进展,眼中闪烁着冷酷的光芒。他知道,这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挥手示意全面进攻,随后,叛军战鼓雷鸣般响起,号角震天,攻势愈发猛烈,守护在弓兵前的步卒也冲杀上去。
兵败如山倒,战线一旦出现裂口,瞬间就全线崩溃。
晋军将领临危不惧,挥舞着长剑斩杀敌军,同时发号施令,试图稳住阵脚。但他身边的士兵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叛军攻势如同海啸一般,无情地吞噬着一寸寸阵地。
最终,在叛军猛烈的攻击下,晋军防线彻底崩溃,叛军一拥而上,吞噬了最后一片阵地。
浃口无险可守,三千守军在叛军的围攻下,没能维持多久,孙恩叛军很快就攻破城门,涌入了浃口城池,他们欢呼着,庆祝着胜利。守军见大势已去,纷纷四散奔逃,有的投降,有的战死,有的逃向内陆。城头上的“晋”字大旗被人斩断,随后竖起了孙恩的旗帜,旗帜染血,在城头高高飘扬。
至此战斗方才结束,天色已经有些昏暗,浃口的海滩上遍布着尸体,有叛军的,也有晋军的,有枪剑伤,也有箭矢伤。鲜血顺着沙滩流淌到海里,残阳照映下血海一片,令人头皮发麻。
孙恩站在浃口的城头,目光向西望去,心中暗忖,攻占浃口,就是打开了大晋的门户,朝廷不会坐视不管,北府兵先前谋乱,且需安定北方,司马小贼必然不会派刘牢之。
小贼能依仗的,唯有驻守会稽郡治的谢琰。
想到这,孙恩心中顿生豪情,谢琰,何许人也?不过是一半百老贼,整日沉溺淝水大战的荣光,此人,不足为虑!
“舅兄,此地乃兵家重地,囤积了不少粮草,还有百余匹战马,我军没有骑兵,这些战马可解燃眉之急!”,卢循清点完城中辎重,登上城头给孙恩汇报战果,脸上欣喜万分。
“百余骑兵打探消息尚可,用来对敌,怕是羊入虎口。”,孙恩看了看卢循,心中颇为不屑,这个妹夫真是毫无成色,“敌我伤亡如何!”
“晋军死伤七千余,降者千余人,逃者千余人!”,说到敌军死伤,卢循甚是高兴,随后语气沉重起来,“我军死三千余,伤不足两千,损失亦重!”
听到这个消息,苏恩心中一沉,以二十万攻一万,还折损这么多兵力,怎知己方兵众如此不堪。
心中震惊,孙恩脸上没有表露出来,“两军对垒岂能没有伤亡,都是三吴百姓,一起填埋了吧,莫要引发瘟疫!”
“已经安排兵卒去填埋了!”,卢循挥了挥手,“初战告捷,我军应分兵驻守此地,以防晋军走水路包抄我军!”
“何须驻兵于此,我军胜在水师弓兵,阵列战船,封锁河道,一路西进即可直抵郡治山阴!”,孙恩摇了摇头,卢循的计谋太过保守,兵贵神速,尤其是义军,万不可拖延战情!
这时,叛军另一员大将徐道覆也登上了城墙,对着孙恩、卢循拱了拱手,“大将军,战场已经清扫,兵贵神速,大军休整一夜,明日即可进军!”
孙恩点了点头,“徐将军,我军无有骑兵,空有步卒,恐遭遇骑兵伏冲,当如何行军?”
“我军虽无骑兵,但有水师弓兵,步卒沿河岸进军,以弓兵掩护步卒,两路并进,敌军若是贸然跟进,只会被我军射杀,晋军骑兵不足为惧!”,徐道覆颇有大将之才,已经想到具体进军路线。
“此计可行,传令下去,我军一路西进,先取余姚,再攻上虞,直逼郡治山阴!”,徐道覆之计,倒是一个良计,孙恩看了徐道覆一眼,眼中浮现赞赏之色,随后冲着卢循说道。
孙恩本打算走水路直取郡治山阴,但是又担心晋军沿岸设伏,而徐道覆提出两路并进之法,若是敌军设伏,就是取死之道,必然会被我军里外包抄!
翌日,孙恩大军集结,令徐道覆领三万水师乘船西进,卢循带领五万先锋军攻打余姚,自己领十余万中军押后。
孙恩站在墙头,目光扫过城墙下的近二十万兵众,随后一声令下,叛军的战鼓再次擂响,经历一夜的休整后,兵卒士气高昂,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徐道覆站在战船的甲板上,看到沿岸步卒开始行动,也挥了挥手,示意战船前进,看着规模浩大的义军,心中豪情万千,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他心中清楚,接下来的每一战都将决定着义军的存亡,也决定着自己的将来,更决定着大晋的走势。
卢循率领的五万先锋军率先出发,沿着河岸向西推进,这些士兵大多是三吴地区的农民,他们手中的武器虽然简陋,但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家园的思念。
孙恩的中军紧随其后,他骑在一匹黑色的战马上,身披铠甲,威风凛凛。
行军路上,孙恩心中思虑万千。浃口沦陷的消息必定传出去了,晋军虽然在浃口遭遇了挫败,但绝不会就此放弃。谢琰,这位东晋的老将,必定在策划着如何反击。
林子易一方骑兵连夜行军但是夜色昏暗,战马看不清路,行进速度缓慢,刘石令六千骑兵并不是为了进攻叛军,于是下令修整,待天色渐亮,才重新起程。
卯时,抵达上虞,各自带的干粮也吃完了,进城补给水草干粮,稍作休整,随后又开赴余姚。
巳时,林子易极目远眺,隐隐约约看到远处有城池出现,想来是余姚县城。
又行军一刻,余姚城的轮廓已经清晰可见,刘石挥手示意停止奔马,勒马回头,扫视一眼,“凌云何在!”
“属下在!”,林子易闻言抖缰上前。
“余姚尚未迎敌,如今敌军方位不明,你带领一队人骑兵,去打探敌军方位!”
林子易点了点头,随后领着十人策马离开,浃口在余姚县的东北方向,林子易位于余姚城的西北方向,没有赶往余姚城,而是带队一路往北进入密林,然后往东北方疾行,利用竹林遮蔽行踪。
刘石决定查明敌军方位后,就率领骑兵阻击一番,于是也带着骑兵缓步到隐藏到余姚县东边十里的密林。
林子易没走多久,就看到远处有两面旗帜在空中飘扬,眯眼细看,一面写着“卢”字,另一面写着一列小字——“长生人”。
“叛军之中可有姓卢的,这个长生人是何名号?”,林子易抬手示意几人停止奔马,转头问了一句。
“头眼力真好,我只能看到旗帜,却看不清上边的字,卢应该是指孙贼的妹夫,叛军将领卢循,至于长生人嘛,是孙贼自称部众为长生人!”,一个长得獐头鼠目的兵卒抖缰上前,拱手回答。
林子易点了点头,这个卢循他也听过,号称大晋海贼王二代目,“你去禀报刘将军,已经找到敌军位置!”
那人面色一喜,这可是在将军面前的露脸好机会,没想到对方会拱手相让,连忙点了点头,扭头眯眼看了看叛军的具体方位,好交代清楚,随后转入密林深处,策马狂奔。
刘石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大喜,“卢贼带了多少兵力?”
那兵卒没有预料到将军会问这个问题,皱眉思索一番,“属下匆匆一眼,应有五六万!”
“此乃前军,孙恩小贼必然有大军押后,你且快快领路,我军可趁叛军前后未接之际,袭扰叛军先锋军!”
说完,刘石挥手示意全军前进,那传信兵卒也是战场老兵,知道军机难得,立马策马带路。
这次刘石没有进密林遮蔽行踪,取大道直迎卢循先锋军。
看到空中飘扬的两面旗帜,刘石兵分两处,“都给本将快马加鞭,左右穿插掠袭,不可深入敌军腹地!”
“是!”,骑兵们同声应答声音震天,随后骑兵犹如两道利刃狠狠地刺向卢循先锋军。
林子易正在密林中小心翼翼地跟着叛军,听到一阵马蹄声,扭头看去,发现是晋军来了,顿时心中大喜,连忙带队随着最近的一队骑兵冲杀。
卢循也注意到晋军骑兵来袭,立马扭头东往,发现有密林遮挡,看不到河岸上的战船,于是立马命人燃起狼烟,同时下令麾下步卒收缩阵型,抵御晋军骑兵冲击。
但是,一切都晚了,卢循还没有来得及收缩阵型,晋军就到了跟前。
林子易随着晋军冲入敌阵,终于切身明白为什么骑兵是冷兵器时代的最强兵种。
叛军手里拿着刀剑,但是没有一个抬手砍过来,都转身往后面跑,或者左右躲避,躲过第一匹,却躲不过第二匹、第三匹、……
两路骑兵围着卢循战阵来回穿插了几次,叛军终于支撑不住了,开始溃逃,刘石心中得意,立马合兵一处,乘胜追击。
追击了五里,感觉到人倦马疲,刘石才停止追击,领着骑兵直奔余姚县城。
林子易也一直在跟着队伍穿插,起初有点于心不忍,后来习惯了,甚至杀红了眼,手里长剑砍钝了,就弯腰拽起尸体上插着的剑继续砍。
此事才有闲心观察战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此时地上横七竖八全都是人,绵延了近十里。
地上有死人,也有活人,死人一动不动,活人则搂着自己的断臂残肢痛苦嚎叫。
看到这一幕,林子易下意识松开了手中长剑,看着地上一个个痛苦万状的面孔,心中涌现出极大的负罪感。
“哈哈,此战大捷,当杀敌万余人!”,刘石扫了一眼战场,大声宣告战果,骑兵虽然疲惫,但是听到这个消息,都欢呼起来。
听了这话,林子易虽然也觉得自豪,但是没有跟着欢呼,他脑子里全是叛军一张张痛苦的面容,根本没心情高兴。
那些被杀死的人,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他反而没什么感觉。
但是那些负伤之人的痛哭,让林子易十分不适,这些人以后该怎么办呢?
身负叛军之名,又身有残缺,以后的日子一定十分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