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尚未发动,居然便在嘉峪关前受挫不前……日新啊,这场仗真的能如你所言那样顺利么?”西暖阁中,朱翊钧皱着眉头问道。
“今我军顿兵嘉峪关前的确不假,但那恰恰说明嘉峪关城防坚固险要,是我们大明的实力体现。至于此前失陷于敌,说到底还是边将玩忽职守,未曾时刻警惕来敌之故。
如今我军被迫强攻这天下至坚之关,倘若不惜代价以血肉来换……毫无疑问必将损失惨重,然后影响西征大军士气。然则若动用‘天雷’一举破城,情况便反过来了。
试想这般雄关坚城竟被我军‘引天雷’破之,敌军岂不胆寒,我军岂不振奋?如此趁势追击,敌军士气全无,只能一路败逃。我军则必以为上天庇佑,如此万众一心,勠力杀贼,又有何敌不破?”
“理是这么个理,可是你之前就说过,这场仗打的是后勤,真正在前线作战的战兵不过数万……据我所知,刘綎此将勇武有余,机变却恐不足。倘若那布日哈图果有几分本事,竟能在败逃之中收拢败军,反而设伏于道,只怕刘綎会有中计之忧啊。”
咦?
高务实有些意外,皇帝现在居然开始琢磨这些战术层面的事了,这可是此前少有的情况。以往皇帝从来都不过问一场仗具体怎么打,很有我高某人的风范……嗯,或许也可能是受我影响之故吧。
那他现在竟然关心起战术来,说明什么呢?是闲极无聊,还是别有原因?
啊,是了,皇帝是担心西征不利,影响了封禅大典!封禅大典可是预计在西征大胜之后,以彻底剿灭残元为名来彰显天威的,若是西征不利,这封禅岂不就显得名不正言不顺了吗?
弄明白皇帝的心思之后,高务实笑道:“皇上不必忧心,刘綎虽然看似鲁莽,其实那只是他作战时喜欢亲自冲杀的习惯容易让人误解,他在用兵时并不鲁莽,这一点臣还是有些观察的。”
“是么?”朱翊钧似乎没料到高务实会给刘綎作保,但既然高务实这样说了,那他也不好再质疑,只好点头道:“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也就放心了。”
顿了一顿,又问道:“对了,你说的那个天雷,真有那样巨大的威力吗?”
“然。”高务实肯定地道:“威力毋庸置疑,只是麻烦也不小。正如臣方才介绍的那样,这是一种极易爆炸的粘稠液体,非常难以运输,稍有不慎就可能把整支队伍炸得灰飞烟灭……”
“整支队伍?”皇帝显然不太相信。这也不奇怪,没有见识过的事,连想象也是很困难的。
高务实想了想,忽然指了指一旁不远处的酒壶,道:“恕臣放肆,那玩意儿只消装上一壶,在此引爆,整个西暖阁就没了。”
朱翊钧大吃一惊,望向那酒壶的眼神都不对了,好半晌才倒抽一口凉气,道:“这般事物,朕怕有伤天和……”
“但凡打仗,哪有不伤天和的?”高务实摇头道:“鸩杀或是凌迟,斩首或是白绫,看似有所差别,其实真有差别吗?”
朱翊钧语塞默然。
高务实又道:“不过,皇上所言也不无道理,这也是臣在用过一次之后就多年不曾再启用它的原因之一。”
这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他这种连原子弹都知道的人怎么可能把区区炸药放在眼里?其不敢滥用硝化甘油唯一的理由就是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因为实在是没有能力研究出钝化技术罢了。
在现在这个黑火药还是主流火药的时代,硝化甘油完全就是黑科技,两者之间的威力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要是高务实现在真能研究出钝化硝化甘油技术,乃至于制造出相应的火炮、发射药等等,他其实一点也不介意凭此为华夏文明拿下足够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说到底,不是不想,单纯就是做不到。要是做得到,他可不介意大明也来一场“长子西征”。
然而,朱翊钧却很赞同高务实这样的回答,立刻点头道:“这样说就对了,虽然斩首与白绫都是杀人,但正所谓君子远庖厨,心存悲悯总归是要的。”
高务实不想答话,于是笑了笑。朱翊钧又道:“你刚才说,这东西哪怕受些撞击就有可能引爆?那如何运输呢?”
“自然是用瓶装满,然后放入沙袋之中,确保不会受到撞击之力……这些细节禁卫军恐怕也是不懂的,因此禁卫军此行只负责护送。真正负责运输和保管的那些人,臣自会从火药厂抽调。”
朱翊钧松了口气,点头问道:“要调多少禁卫军?”
“人倒也不必太多,一标人马足以……总不会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大明境内打劫禁卫军。”
“一标……”朱翊钧想了想,禁卫军每标官兵一千七百五十六名,马标官兵略少,为一千一百一十七名。此行要动用的想必应该是马标,如今天下承平,一千余骑禁卫军上路的确不怕有人打劫。
“那好,朕准了,待会儿就会派人送虎符前往京北大营调兵。”
“谢皇上。”高务实拱手作礼。
朱翊钧摆了摆手,示意高务实不必多礼,然后却又沉吟了一下,略有尴尬地道:“咳,我听说……慈圣太后前些天与贤夫人发生了一些误会?”
高务实微微一怔,他没想到皇帝会直接过问这件事。不过,他很快镇定下来,笑道:“皇上何出此言?当日是贱内误会了太后深意,臣已经与她讲明了。”
“是这样么,那太好了。”朱翊钧松了口气,叹道:“太后年纪大了,又久居深宫,有时候难免会将一些事情看得过于简单。朕知道你的为人与雅量,只是担心贤夫人因此心中不悦,但总之朕希望贤伉俪了解一点,太后并无恶意。”
“是,臣明白。”高务实依旧温和地笑着,甚至还补了一句:“毕竟高洛仍随臣姓,太后的提议是对他的栽培,臣岂能不知?”
“好,好,好,你能这么想,朕就放心了。”朱翊钧说完又叹了口气,道:“这次西征若然顺利,朕这辈子该做的事也就差不多了,将来面对列祖列宗之时也算有个交代。至于小辈们的事,咱们也只能给他们打个底,就如同先帝对你我一般,你说是吧?”
既然提到先帝,高务实就不得不面色一肃,向天寿山昭陵方向拱手道:“先帝之恩,臣不知何以报也。”
朱翊钧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做得够好了。”不等高务实谦逊,又忽然道:“对了,朕此前答应皇后今日一同去看戏,日新可要随我同往?”
高务实可不会如此没眼力,他知道这不是邀请函——废话,他一个外臣怎好随随便便和皇后一起看戏?就算皇帝本人在场也是不合适的。
因此他立刻婉拒道:“臣还要赶紧安排‘天雷’运输之事,想是难以安心看戏的,就不叨扰皇上了。若皇上没有其他吩咐,臣请告退。”
“那好吧,等你忙完了这阵,朕再请你看戏好了。”
“谢过皇上,那臣就先告退了,失礼。”
出了西暖阁,高务实立刻回到内阁,让周咏联系兵部准备接受禁卫军调拨的护送人马。同时自然也立刻派人通知南宁侯府,向开平的火药厂发出启用硝化甘油的命令。
好容易熬到下值,刚一回到府中,立刻听到报告说甲斐姬又有飞鸽传书送来。不知道是不是甲斐姬也得知了刘馨已然南下的消息,这次飞鸽传书不是送往秘书处,而是直接给高务实送来了。
既然没走秘书处,高务实也就干脆直接拆开来看,看了一会儿,逐渐陷入思索。
对于甲斐姬在日本的任务,高务实只给了目标,具体怎么操作基本丢给甲斐姬自己安排。当然,如果她有什么超出京华在日力量之外的需求,也得向京师这边汇报申请。
这一次,甲斐姬把日本方面的最新情况给高务实先汇报了一番。大致上就是前文中的样子,不过有些原本隐藏在迷雾中的细节现在被她在信中加以说明了。
例如,德川家康一心一意希望安定内部,力图将内战的萌芽扼杀掉,但甲斐姬因为遵循高务实的指示,却一直在暗中推动内战的爆发——因为很早以前高务实和刘馨就安排了一批细作潜入日本,所以如今矛盾双方都有京华的细作,一些人甚至做到了较高或者较为重要的职务上。
比如石田三成一方,京华细作龙泽实阳就以长束正家的亲信身份活跃其中,帮助石田三成暗中散布谣言、拉拢各地大名、将领;
德川家康一边,京华细作新宫义胜也从此前的足轻侍大将高升,现在已经混进了家康的精锐亲军“旗本众”。他靠着“掌握唐军火器布阵”技术,成为“旗本先手役”的将领之一,与榊原康政、本多忠胜、鸟居元忠等德川名将为伍。
按照甲斐姬所言,日本内战爆发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就看什么时候能擦出一点火花——只要一点小小的火花,战争就一定会爆发。
甲斐姬在信中说,她对双方都含糊其辞地给予了承诺——这句话不矛盾,因为日语本来就是一种很暧昧的语言,很多话说出来都是含糊其辞的,你要怎么理解都可以。
也就是说,现在无论是武断派还是奉行派,两边都得到了甲斐姬含糊其辞的保证:只要战争打响,我——或者说京华——是支持你这一边的。
而对于德川家康,甲斐姬的表述就更加含糊了。家康既可以理解为京华会全力支持他的“和平大业”,也可以理解为京华支持他武力平定一切“叛乱”,但同时还可以理解为京华相信他依靠自己就能“安定天下”——至于怎么安定,没说。
“日语不愧是‘无效语言’,说了跟没说似的。”高务实看到这儿,有点没好气的嘀咕了一句。
高务实继续看下去,就不得不认真了起来,因为甲斐姬在下面认真地分析起双方的实力来。
德川家康这边,他自己有二百五十万石高,加上诸如榊原康政之类谱代,基本盘大概在三百二十万石高左右。
石田三成这边没有一个能和家康单独比划的,最强的毛利三家(毛利、小早川、吉川)也就两百万出头。
除此之外就是石田三成二十五万石;增田长盛二十万石;长束正家六万石;前田玄以五万石;小西行长十八万石;宇喜多秀家四十八万石,合计一百二十二万石。
这样的话,三成这边的实力正好和家康基本持平,但若再加上杉景胜的一百二十万石,那就是稳操胜券。
不过,甲斐姬又提到,以上这个实力分析还没有包括不少目前看来比较中立的大名。战争爆发前双方肯定会尽量拉拢这些人,于是最终决定力量天平的也就成了这些人。
甲斐姬分析认为,家康在拉拢这些中立大名的过程中可能会比较顺利,因为自从石田三成倍赶出大坂回到本领,丰臣政权实际上已经由家康主导了——换句话说,家康可以依靠丰臣政权来给这些大名赏赐,继而将他们拉拢到自己一边。
这一点高务实非常赞同,因为原历史上家康就是这样做的。他把丰臣秀吉很多藏入地拿出来,以各种各样的名目打赏出去。这些打赏虽然看起来是用的丰臣秀赖这个少主的名头,但没有人会不知道应该感恩于家康,于是这就造成了两方面的变化:
其一是秀赖的直领日益减少;其二是家康的人缘越来越好。
慷他人之慨,就是这么爽。
总之,甲斐姬这封信的主要目的就是告诉高务实:家康获胜的概率远大于三成,但如果家康太过于轻易获胜,则恐怕违背了夫君让日本内耗的目的。
因此,她提出让岛津家加入三成一方,认认真真帮三成打这一仗。
高务实陷入了思索:让岛津家彻底站队西军?——
感谢书友“书友20170324141957983”、“doni”的月票支持,谢谢!
(本章完)
“今我军顿兵嘉峪关前的确不假,但那恰恰说明嘉峪关城防坚固险要,是我们大明的实力体现。至于此前失陷于敌,说到底还是边将玩忽职守,未曾时刻警惕来敌之故。
如今我军被迫强攻这天下至坚之关,倘若不惜代价以血肉来换……毫无疑问必将损失惨重,然后影响西征大军士气。然则若动用‘天雷’一举破城,情况便反过来了。
试想这般雄关坚城竟被我军‘引天雷’破之,敌军岂不胆寒,我军岂不振奋?如此趁势追击,敌军士气全无,只能一路败逃。我军则必以为上天庇佑,如此万众一心,勠力杀贼,又有何敌不破?”
“理是这么个理,可是你之前就说过,这场仗打的是后勤,真正在前线作战的战兵不过数万……据我所知,刘綎此将勇武有余,机变却恐不足。倘若那布日哈图果有几分本事,竟能在败逃之中收拢败军,反而设伏于道,只怕刘綎会有中计之忧啊。”
咦?
高务实有些意外,皇帝现在居然开始琢磨这些战术层面的事了,这可是此前少有的情况。以往皇帝从来都不过问一场仗具体怎么打,很有我高某人的风范……嗯,或许也可能是受我影响之故吧。
那他现在竟然关心起战术来,说明什么呢?是闲极无聊,还是别有原因?
啊,是了,皇帝是担心西征不利,影响了封禅大典!封禅大典可是预计在西征大胜之后,以彻底剿灭残元为名来彰显天威的,若是西征不利,这封禅岂不就显得名不正言不顺了吗?
弄明白皇帝的心思之后,高务实笑道:“皇上不必忧心,刘綎虽然看似鲁莽,其实那只是他作战时喜欢亲自冲杀的习惯容易让人误解,他在用兵时并不鲁莽,这一点臣还是有些观察的。”
“是么?”朱翊钧似乎没料到高务实会给刘綎作保,但既然高务实这样说了,那他也不好再质疑,只好点头道:“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也就放心了。”
顿了一顿,又问道:“对了,你说的那个天雷,真有那样巨大的威力吗?”
“然。”高务实肯定地道:“威力毋庸置疑,只是麻烦也不小。正如臣方才介绍的那样,这是一种极易爆炸的粘稠液体,非常难以运输,稍有不慎就可能把整支队伍炸得灰飞烟灭……”
“整支队伍?”皇帝显然不太相信。这也不奇怪,没有见识过的事,连想象也是很困难的。
高务实想了想,忽然指了指一旁不远处的酒壶,道:“恕臣放肆,那玩意儿只消装上一壶,在此引爆,整个西暖阁就没了。”
朱翊钧大吃一惊,望向那酒壶的眼神都不对了,好半晌才倒抽一口凉气,道:“这般事物,朕怕有伤天和……”
“但凡打仗,哪有不伤天和的?”高务实摇头道:“鸩杀或是凌迟,斩首或是白绫,看似有所差别,其实真有差别吗?”
朱翊钧语塞默然。
高务实又道:“不过,皇上所言也不无道理,这也是臣在用过一次之后就多年不曾再启用它的原因之一。”
这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他这种连原子弹都知道的人怎么可能把区区炸药放在眼里?其不敢滥用硝化甘油唯一的理由就是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因为实在是没有能力研究出钝化技术罢了。
在现在这个黑火药还是主流火药的时代,硝化甘油完全就是黑科技,两者之间的威力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要是高务实现在真能研究出钝化硝化甘油技术,乃至于制造出相应的火炮、发射药等等,他其实一点也不介意凭此为华夏文明拿下足够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说到底,不是不想,单纯就是做不到。要是做得到,他可不介意大明也来一场“长子西征”。
然而,朱翊钧却很赞同高务实这样的回答,立刻点头道:“这样说就对了,虽然斩首与白绫都是杀人,但正所谓君子远庖厨,心存悲悯总归是要的。”
高务实不想答话,于是笑了笑。朱翊钧又道:“你刚才说,这东西哪怕受些撞击就有可能引爆?那如何运输呢?”
“自然是用瓶装满,然后放入沙袋之中,确保不会受到撞击之力……这些细节禁卫军恐怕也是不懂的,因此禁卫军此行只负责护送。真正负责运输和保管的那些人,臣自会从火药厂抽调。”
朱翊钧松了口气,点头问道:“要调多少禁卫军?”
“人倒也不必太多,一标人马足以……总不会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大明境内打劫禁卫军。”
“一标……”朱翊钧想了想,禁卫军每标官兵一千七百五十六名,马标官兵略少,为一千一百一十七名。此行要动用的想必应该是马标,如今天下承平,一千余骑禁卫军上路的确不怕有人打劫。
“那好,朕准了,待会儿就会派人送虎符前往京北大营调兵。”
“谢皇上。”高务实拱手作礼。
朱翊钧摆了摆手,示意高务实不必多礼,然后却又沉吟了一下,略有尴尬地道:“咳,我听说……慈圣太后前些天与贤夫人发生了一些误会?”
高务实微微一怔,他没想到皇帝会直接过问这件事。不过,他很快镇定下来,笑道:“皇上何出此言?当日是贱内误会了太后深意,臣已经与她讲明了。”
“是这样么,那太好了。”朱翊钧松了口气,叹道:“太后年纪大了,又久居深宫,有时候难免会将一些事情看得过于简单。朕知道你的为人与雅量,只是担心贤夫人因此心中不悦,但总之朕希望贤伉俪了解一点,太后并无恶意。”
“是,臣明白。”高务实依旧温和地笑着,甚至还补了一句:“毕竟高洛仍随臣姓,太后的提议是对他的栽培,臣岂能不知?”
“好,好,好,你能这么想,朕就放心了。”朱翊钧说完又叹了口气,道:“这次西征若然顺利,朕这辈子该做的事也就差不多了,将来面对列祖列宗之时也算有个交代。至于小辈们的事,咱们也只能给他们打个底,就如同先帝对你我一般,你说是吧?”
既然提到先帝,高务实就不得不面色一肃,向天寿山昭陵方向拱手道:“先帝之恩,臣不知何以报也。”
朱翊钧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做得够好了。”不等高务实谦逊,又忽然道:“对了,朕此前答应皇后今日一同去看戏,日新可要随我同往?”
高务实可不会如此没眼力,他知道这不是邀请函——废话,他一个外臣怎好随随便便和皇后一起看戏?就算皇帝本人在场也是不合适的。
因此他立刻婉拒道:“臣还要赶紧安排‘天雷’运输之事,想是难以安心看戏的,就不叨扰皇上了。若皇上没有其他吩咐,臣请告退。”
“那好吧,等你忙完了这阵,朕再请你看戏好了。”
“谢过皇上,那臣就先告退了,失礼。”
出了西暖阁,高务实立刻回到内阁,让周咏联系兵部准备接受禁卫军调拨的护送人马。同时自然也立刻派人通知南宁侯府,向开平的火药厂发出启用硝化甘油的命令。
好容易熬到下值,刚一回到府中,立刻听到报告说甲斐姬又有飞鸽传书送来。不知道是不是甲斐姬也得知了刘馨已然南下的消息,这次飞鸽传书不是送往秘书处,而是直接给高务实送来了。
既然没走秘书处,高务实也就干脆直接拆开来看,看了一会儿,逐渐陷入思索。
对于甲斐姬在日本的任务,高务实只给了目标,具体怎么操作基本丢给甲斐姬自己安排。当然,如果她有什么超出京华在日力量之外的需求,也得向京师这边汇报申请。
这一次,甲斐姬把日本方面的最新情况给高务实先汇报了一番。大致上就是前文中的样子,不过有些原本隐藏在迷雾中的细节现在被她在信中加以说明了。
例如,德川家康一心一意希望安定内部,力图将内战的萌芽扼杀掉,但甲斐姬因为遵循高务实的指示,却一直在暗中推动内战的爆发——因为很早以前高务实和刘馨就安排了一批细作潜入日本,所以如今矛盾双方都有京华的细作,一些人甚至做到了较高或者较为重要的职务上。
比如石田三成一方,京华细作龙泽实阳就以长束正家的亲信身份活跃其中,帮助石田三成暗中散布谣言、拉拢各地大名、将领;
德川家康一边,京华细作新宫义胜也从此前的足轻侍大将高升,现在已经混进了家康的精锐亲军“旗本众”。他靠着“掌握唐军火器布阵”技术,成为“旗本先手役”的将领之一,与榊原康政、本多忠胜、鸟居元忠等德川名将为伍。
按照甲斐姬所言,日本内战爆发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就看什么时候能擦出一点火花——只要一点小小的火花,战争就一定会爆发。
甲斐姬在信中说,她对双方都含糊其辞地给予了承诺——这句话不矛盾,因为日语本来就是一种很暧昧的语言,很多话说出来都是含糊其辞的,你要怎么理解都可以。
也就是说,现在无论是武断派还是奉行派,两边都得到了甲斐姬含糊其辞的保证:只要战争打响,我——或者说京华——是支持你这一边的。
而对于德川家康,甲斐姬的表述就更加含糊了。家康既可以理解为京华会全力支持他的“和平大业”,也可以理解为京华支持他武力平定一切“叛乱”,但同时还可以理解为京华相信他依靠自己就能“安定天下”——至于怎么安定,没说。
“日语不愧是‘无效语言’,说了跟没说似的。”高务实看到这儿,有点没好气的嘀咕了一句。
高务实继续看下去,就不得不认真了起来,因为甲斐姬在下面认真地分析起双方的实力来。
德川家康这边,他自己有二百五十万石高,加上诸如榊原康政之类谱代,基本盘大概在三百二十万石高左右。
石田三成这边没有一个能和家康单独比划的,最强的毛利三家(毛利、小早川、吉川)也就两百万出头。
除此之外就是石田三成二十五万石;增田长盛二十万石;长束正家六万石;前田玄以五万石;小西行长十八万石;宇喜多秀家四十八万石,合计一百二十二万石。
这样的话,三成这边的实力正好和家康基本持平,但若再加上杉景胜的一百二十万石,那就是稳操胜券。
不过,甲斐姬又提到,以上这个实力分析还没有包括不少目前看来比较中立的大名。战争爆发前双方肯定会尽量拉拢这些人,于是最终决定力量天平的也就成了这些人。
甲斐姬分析认为,家康在拉拢这些中立大名的过程中可能会比较顺利,因为自从石田三成倍赶出大坂回到本领,丰臣政权实际上已经由家康主导了——换句话说,家康可以依靠丰臣政权来给这些大名赏赐,继而将他们拉拢到自己一边。
这一点高务实非常赞同,因为原历史上家康就是这样做的。他把丰臣秀吉很多藏入地拿出来,以各种各样的名目打赏出去。这些打赏虽然看起来是用的丰臣秀赖这个少主的名头,但没有人会不知道应该感恩于家康,于是这就造成了两方面的变化:
其一是秀赖的直领日益减少;其二是家康的人缘越来越好。
慷他人之慨,就是这么爽。
总之,甲斐姬这封信的主要目的就是告诉高务实:家康获胜的概率远大于三成,但如果家康太过于轻易获胜,则恐怕违背了夫君让日本内耗的目的。
因此,她提出让岛津家加入三成一方,认认真真帮三成打这一仗。
高务实陷入了思索:让岛津家彻底站队西军?——
感谢书友“书友20170324141957983”、“doni”的月票支持,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