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诗人屈原投江而死,汨罗江的江水并不因此而变得清澈,楚国也没有被他的献身精神惊醒,战国的乾坤也没被他的生命扭转,一切依旧。

    从政治角度来看,屈原死于战国诸国间的权力争斗,尤其是楚、秦之间的权力争斗,他被权力的车轮碾压致死。

    政治 斗争毫无感情可言,屈原感情充沛最适合写文章,不适合参与政治 斗争。如果想参加政治 斗争,就应该像张仪一样。

    离开楚国后,张仪没有向秦惠王报告说服楚国的大好消息而是径直北上前往韩国。当时苏秦游说韩王时,说韩国是军事大国,是战国的兵工厂,制造的强弓硬弩和佩剑天下第一。

    此次张仪前来,却避开韩国的长处,先说韩国地理面积狭窄,土地贫瘠,物产不丰富。韩国是小国,即使土壤肥沃,物产也没有秦、楚、齐、赵等大国丰富。张仪拿韩国的短处与别国的长处比,韩王已被带入他的思路,自然被张仪牵着鼻子转。

    苏秦游说以利益诱惑,而张仪却以武力威胁。张仪恐吓韩王说秦国有百万军队,人人都像孟贲和乌获一样力大无穷。孟贲是卫国人,乌获是秦国人,两人都以天生神力出名。

    张仪说,“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史记·张仪列传》)。意思是秦军十分勇敢,不屑穿戴盔甲,而是赤身露足地扑向敌人。秦军不仅赤身露足,还是左手提着敌人的头颅,右手将没被杀死的俘虏夹在胳肢窝下。

    说完韩国的短处和秦国的长处后,张仪就以武力威胁韩王。如果韩国不向秦国臣服,秦国大军一鼓作气可以攻取成皋和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

    从地理位置看,成皋和荥阳在韩国的中间。如果秦军攻占这两个地方,韩国就会被生切为两段。韩国原本就是小国,如果被切为两部分,彼此不能互相救援,军队实力更加不足。

    张仪威胁其他国家时总爱说秦国将出军占领城池,而他选择的城池很关键,都处在中部,如果秦军占领,被侵犯的国家就被切为两段。张仪利用这一招威胁楚国,也用这一招威胁韩国,只为一个目的:分化敌人,逐个击破。

    游说魏国时,张仪让魏国依附秦国,转嫁灾祸。现在游说韩国,张仪也用了这一招。他告诉韩王,秦国最想削弱楚国,而韩国最方便削弱楚国。如果韩国帮助秦国削弱楚国,秦国一定会感激并好好对待韩国。

    韩王生活在封闭的自我世界里,不会将心比心。如果每一位国君都像韩王一样,为了自己的利益,依附秦国转嫁灾祸,灾祸最终还是会转到他们的身上。

    魏王、楚王、韩王等国君并没有从长远利益出发,只图一时安身,灾祸已经离他们不远了。

    接连说服楚、韩后,大半个中国已在秦国的控制范围之内。说服韩王后,张仪回到秦国向秦惠王报告这个好消息。

    张仪立下奇功,秦惠王万分高兴,封赏了他五个都邑。赵国曾经为大造声势封苏秦为武安君。为了报复合纵国,秦惠王封张仪为武信君。武安君与武信君,只有一字之差。秦惠王的意思很明显,苏秦能够游说诸侯国合纵,张仪也能游说诸侯国连横。

    为完成连横大业,接受封赏后,张仪就马不停蹄地前往齐国。

    齐国国家实力强大,地理位置优越,很少受到赵、秦、楚这三个强大国家的威胁。在苏秦破坏齐国国家安全的事暴露后,齐国突然感到燕、韩、魏等小国很危险,应该及早灭除。齐国想灭除弱小的国家,正需要与强大的国家连横。因此张仪出使齐国,正好赶上了这样难得的时机。

    齐国与鲁国发生过三次大战役,三次战役都是齐国失败。鲁国虽然是战胜国,却最终亡国;齐国是战败国,最终却发展壮大。

    于是张仪以此事大做文章。他的意思是,尽管鲁国战胜了齐国,但鲁国花费了亡国的代价,很不明智。鲁国是小国,不能支撑长久的战争。小国与大国打仗,即使小国能胜,它的国民必定不能承受战争之重。战争的负担过重,小国承担不起,最终只有灭亡的命运。

    按此逻辑推理,张仪又说,赵国不是小国,它与秦国打了五次大战役,三胜两败,总体而言占上风。然而,五次战役打下来,赵国阵亡了几十万青壮年,经济损失很大。以几十万人命和无数的经济损失为代价,赵国也只是保住了国都邯郸城,是得不偿失之举。

    听了两个例子,齐王明白了。如果齐、秦开战,就算齐国每次都战胜秦国,齐国的代价将是亡国,因为齐国国力不如秦国。再说,齐国不一定能够战胜秦国。如果齐国在战场上失利,亡国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秦国必然乘胜追击,其他国家肯定会趁火打劫。

    张仪提醒齐王,魏、楚、韩三国已经先后臣服秦国参与连横。如果齐国不吃敬酒,秦国会敬上罚酒。到那个时候,几个国家合击齐国,齐国一定不是对手。

    张仪很容易就说服了楚、韩、齐,但是,还剩下一个厉害的国家,即合纵国的核心——赵国。

    赵国国力虽不强,却有庞大的军队,所以难以对付。秦国与它打了五次大战,却只赢了两次,足以说明赵国军事力量的强大。赵国是合纵国的轴心,曾经只凭一纸合纵的盟约,就使秦国15年不敢打函谷关以东的主意。

    张仪告诉赵王,秦国有15年不敢出军函谷关以东,这不能代表什么,因为秦国能屈能伸。秦国躲了15年,对赵国的痛恨也就有15年之多。不出军函谷关,秦国就出军南方,先攻克巴、蜀,接着吞并汉中,辖制东周、西周。周朝虽已衰落,却有九只大鼎,而这几只笨重的大鼎代表九州,象征国家权力。张仪如此说,目的是告诉赵王,秦国连周朝都不放在眼里,更不会将赵国放在眼里。

    赵国依仗苏秦合纵威胁秦国,张仪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张仪说,苏秦“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最终遭到报应,被齐国五马分尸。苏秦死后,诸侯国醒悟过来,纷纷臣服秦国,参与连横的国家已经有魏、楚、韩、齐等国。

    既然合纵国已经瓦解,形单影只的赵国已经势单力薄。如果赵国与秦国抗衡,结果可想而知。

    连横已经成为大趋势,赵国只好顺势而下。

    将赵国成功拉到连横大营后,张仪前往合纵的发源地燕国。

    燕国偏居北方,又是小国,夹在强大的赵国和齐国之间,生存十分艰难。赵、燕交好时,赵襄王将自己的姐姐嫁给燕代王为妻,两国确立了姻亲关系。

    大国公主下嫁,燕代王很高兴。燕、赵成了姻亲国家,就像楚国与秦国一样,赵襄王邀请燕代王在句注(今山西代县西北,即雁门山)相会。

    会晤前,赵襄王命工匠做了一个很精致的小金斗,内装有一个机栝,能够置人于死地。

    赵襄王事先安排好一切,燕代王就这样命丧黄泉。赵襄王无义,他姐姐却很有情,得知丈夫死讯后,她磨利头上的笄子,自杀殉夫。

    丈夫死于非命,妻子自杀殉情,当地人对此十分感怀,于是将一座山命名为摩笄,以纪念这位忠贞不渝的女子。

    刚见到燕昭王,张仪就将这件事提起,目的就是为了挑拨燕、赵的关系。燕国与齐国已经势如水火,如果再与赵国闹僵,燕国必然会因国家力量弱小而寻求大国的保护。

    此次游说燕国,张仪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建立连横大业,而是进一步破坏诸侯国的关系。如果诸侯国之间互生罅隙,心怀仇怨,秦国就能坐收渔利。

    不管燕国朝臣百姓的辱骂,燕昭王听从了张仪的建议,侍奉秦国,割恒山脚下的五座城池作为见面礼。

    这些年来,张仪先游说魏国,接着南下游说楚国,说服楚国后北上吃定韩国,这是第一阶段的胜利成果。在第二阶段,张仪先说服最东边的齐国,接着向西说服赵国,最后北上说服燕国。

    在地图上划出张仪的游说轨迹,会发现张仪走了很多路,但他并没有走冤枉路,因为他在挑选主要的或者容易说服的国家。

    张仪凭借秦国的强大,挑选国家开展游说工作,剩下的那些不听教化的国家,就直接可以用军队对付。而苏秦的后盾只是一个弱小的国家,无力以军事对付不听游说的国家,因此必须每个国家都游说到,否则不能建立合纵联盟。

    背上燕国的五座城池,张仪回到秦国。一路上,张仪满面春风,欣然自得。但是还未到达秦国时,张仪就得到噩耗——秦惠王死了。

    秦惠王死后,秦武王继位。秦武王是一个大力士,他喜欢与自己类似的人,并不喜欢张仪这种只会说话的人。

    主人换了,张仪的天空变了,变得乌云密布。想到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五马分尸,苏秦也死在新、旧主人交替之际,张仪不禁为自己的未来忧虑。

    不招人妒是庸才,张仪满腹才华,而且还得罪了朝中的不少人。起步之初,张仪做过对陈轸和公孙衍不利的事。如今张仪的靠山倒了,被他整治过的人们却开始万众一心,接二连三地在秦武王身前中伤张仪。

    秦武王爱“力”成痴,整天只想如何增强自己的力量,倒没将朝臣中伤张仪的事放在心上。紧接着,连横诸国利用秦武王和张仪感情上的裂痕,纷纷叛变,恢复合纵。更令张仪不知所措的是齐国竟然落井下石,公然派遣使者入秦辱骂张仪。

    张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无所不为,得罪的人自然也不少,如今成了众矢之的。所以张仪不得不寻思脱身之计。他告诉秦武王,齐国十分痛恨他,他到哪个国家,齐国就会攻打哪个国家。一旦诸侯国混战,秦国就能坐收渔利。秦武王喜爱周朝的九只大鼎,张仪投其所好,出了一条能使秦武王“问”鼎的建议。

    计划是这样的:张仪前往魏国,齐国一定会攻打魏国。待魏、齐大战,两国无暇他顾时,秦国可趁机出军攻打韩国,穿过函谷关,径直向周朝国都挺进。

    周朝无力抵抗必然献出九只大鼎,天下就是秦国的了。这步棋,名叫“出三川,临二周,挟天子以令诸侯”。张仪曾向秦惠王提过,但被司马错攻打西南的计划给代替了。

    与秦惠王不同,秦武王很爱大鼎。怀着向往周朝国都已久的心愿,秦武王准备了30辆豪华大马车,大张旗鼓地送张仪入魏。

    张仪刚刚进入魏国,魏国的城门还没来得及关,齐国大军就开到城墙下。齐宣王下决心杀张仪,所以调动了大量军队。

    齐国果然中计,张仪告诉魏哀王,不用担心,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能挡千军万马。想退齐兵,必须见到齐王。此时齐军正要攻打魏国,魏国的使臣已经发挥不了作用了。放眼天下,与齐国交好的国家是楚国,所以楚国的使臣最能发挥作用。虽然如此,张仪不敢轻易入楚,楚国人比齐国人更恨张仪,因为楚怀王是被张仪间接害死的,屈原也是,叫楚国人如何不恨张仪?

    于是,张仪派门客冯喜入楚,再通过楚国使者拜见齐王。

    冯喜见到齐王后,反问齐王道:“大王既然憎恨张仪,应该让张仪的生存没有依托才对,怎么反而帮助张仪增进依托呢?”

    齐宣王听后愣了半天,不明白对方究竟想说什么。张仪躲到哪里,齐宣王就打到哪里,怎么叫帮助张仪增进依托?

    冯喜将张仪与秦武王的密谋告诉齐王,齐王翻然醒悟,火速撤军。张仪这一计,既逃开了秦国朝臣的谗言中伤,又杜绝诸侯国找他的麻烦,真是高明。

    想当初,如果苏秦不被报复齐国的感情冲昏头脑,而是寻思保全自身的策略,他也一定不会被五马分尸。

    在魏国待了一年多,张仪寿终正寝。

    秦武王心向九鼎,一心渴望将其占有。

    这九只鼎据说是大禹打造的,打造材料来自九州交纳的贡品,因而象征九州。谁拥有这九只大鼎,就表示他拥有九州的统治权。

    凡是有野心的国君,都希望拥有这九只大鼎,因为它是权力的象征。当年,楚庄王自诩天下第一,贸然领着军队前往周朝国都,“问”九只大鼎的轻重。当时尽管周朝已衰微,但周朝的臣子仍斥责楚庄王,说鼎是国家重器,只有天子才能享有,一介臣子,并没有问鼎的资格。楚庄王大怒,说楚国兵器森然,即使只从兵器上敲掉一小块也能熔铸几只一模一样的大鼎。

    那时没有传国玉玺,九只大鼎就相当于传国玉玺,是国家终极权力的象征,根本不容许随意熔铸。楚成王之意不在熔铸大鼎,而在表明楚国的势力很强大。

    为了能够获得九鼎,秦武王先进行人事改革,将丞相一分为二,由樗里疾和甘茂担任。经过两年的人才培养,秦武王身边召集了一批力大无穷的人物,例如任鄙、乌获和孟说。

    公元前308年,秦武王调动大军,准备攻取韩国的宜阳。从秦国的军事实力来看,开进周朝首都绰绰有余,最大的麻烦反而是宜阳城。

    宜阳是韩国阻挡秦国东进的关键屏障,如果宜阳被攻陷,韩国就有亡国的危险,因而韩国十分重视宜阳城。

    负责攻取宜阳的主将是甘茂和向寿,甘茂是主要负责人。对甘茂而言,宜阳城池坚固只是第二难题,真正的难题是如何获得秦武王的信任。因为,在秦国内部,以樗里疾和公孙郝为首的一派一直反对攻取宜阳,理由很简单:宜阳城墙高河深,驻守的兵将更多,强攻不合算。

    甘茂和樗里疾都是丞相,身份不相上下。如果攻城一事稍有差池,在秦武王身边的樗里疾肯定会趁机进谗,甘茂的日子必然不好过。

    那时,甘茂领军在外,驻扎在息壤。游说秦武王,获取最高信任的任务就落在向寿身上。向寿对秦武王说,宜阳城很难拿下,还是不攻取为上。

    秦武王听后,火速前往息壤向甘茂问明缘由。甘茂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秦武王讲了一个故事。

    鲁国有一个与曾参同名的人,他杀了人。外人将曾参杀人的事告诉曾参的母亲,起初曾参的母亲不相信,仍旧安安心心地织布。第二波人来告知,曾参的母亲仍旧不相信。但是,当第三波人说同样的话时,曾参的老母亲立刻扔下机杼,拔腿就跑。

    通过“曾参杀人”这个小故事,甘茂想表明的意思是宜阳城非常坚固,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攻下。如果时间拖得久了,或者秦军一旦出现失利的情况,一定会有人在背后,进谗中伤他。

    既然甘茂的品德没有曾参高尚,秦武王对甘茂的信任也比不上曾参的母亲对曾参的信任。到那时,进谗中伤的人不会只有三波。如果秦武王不能抵挡谗言,而是像曾参的母亲抛弃曾参一样抛弃甘茂,甘茂必然深受其害。

    说完小故事,甘茂又举乐羊攻取中山国的事实为例。当年,乐羊领军攻打中山国,足足打了三年才胜利。大军回国后,魏文侯交给乐羊一大批告发他的信。乐羊深受感动,跪倒拜谢,说攻取中山国不是他的功劳而是魏文侯对他的信任。

    秦武王终于明白甘茂话里的意思,不是宜阳城不能攻也不是秦军不够勇敢,而是甘茂对他的信任不放心。于是秦武王保证,无论攻取宜阳的战事如何,他一定不会听信樗里疾和公孙郝等人的谗言。甘茂与秦武王订立这个盟约,被称为息壤之盟。

    为配合大军进军宜阳,大臣冯章建议先归还汉中给楚国。冯章认为,如果不拉拢楚国,楚国一定会趁秦国主力攻取宜阳时侵犯秦国。楚王贪爱利益,如果送汉中给楚国,楚国就不会干预。秦武王同意,派冯章出使楚国。

    来到楚国,冯章发现此时齐国也在拉拢楚国。宜阳城要打仗,秦国为了宜阳拉拢楚国,齐国也是为了宜阳拉拢楚国。楚王看此情形后,既没有站向齐国一边也没有站在秦国一边,而是派大将景翠以救助韩国的旗号领军北上。

    宜阳之战打了五个多月,秦、韩伤亡都大,但是依然没分出胜败。转眼就到了冬天,天寒地冻,秦军屯兵城下十分凄惨。

    这时,果如甘茂所料,樗里疾和公孙郝等人都向秦武王进谗中伤甘茂。打了大半年,只有伤亡数字,没有胜利果实,秦武王就想撤军。但是,甘茂提醒秦武王,不能忘记君臣之间的息壤之盟。想起息壤之盟,秦武王翻然醒悟,再次征召军队,收集粮草,打造军械,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

    内部的敌人解决了,外部的敌人还在虎视眈眈,例如楚将景翠,秦武王对此很担心。

    甘茂告诉秦武王,楚国出军名义上是救助韩国,实际是为了趁火打劫。楚军绝对不会与韩军联合,秦武王可以高枕无忧。

    次年春天临近,秦军再次发动大规模的攻击。但是,宜阳城十分坚固,城墙是被加厚加固过,护城河又很深。秦兵打得精疲力竭,尽管军鼓擂了几通,还是没人冲锋,全部躺在地下喘气。

    宜阳之战对甘茂关系重大。为了未来,甘茂搬出个人家产,全部分发给出死力的兵将。动员工作结束后,甘茂下令秦军再一次向宜阳进攻。

    宜阳城终于被攻破,秦军大举抢进,与韩兵展开巷战。一战告罄,仅是在巷战中韩军就被斩首6万。守卫宜阳城的韩军共有十几万,也不知有多少人存活,这一年是公元前3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