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edreich于1863年首先报道,因多数患者起病于成年前,侵犯脊髓后索及侧索为主。故称少年脊髓型共济失调及少年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是共济失调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 临床表现:多数在儿童及少年期(5-18岁)起病,婴幼儿偶见,最迟至30岁。首发症状为两下肢共济失调,行走不稳,步态蹒跚,易于跌倒,站立时两腿分得很宽,左右摇晃。继而发展到双上肢共济失调,动作笨拙,取物不准,意向性震颤,言语不清或爆发性言语,视听力减退,反应迟钝。双下肢肌无力,少数病例可有瘫痪。水平性眼震居多。

    病因

    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FRDA)是9号染色体长臂(9q13-12.2)frataxin基因非编码区GAA三核苷拴重复序列异常扩增所致,正常GAA重复扩增42次以下,病人异常扩增(66-1700次) 形成异常螺旋结构可抑制基因转录。FRDA基因产物frataxin蛋白存在于脊髓、骨骼肌、心脏及肝脏等细胞线粒体内膜,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而发病。重复扩增愈合多数,发病年龄愈早。

    症状

    1、通常4-15岁起病,偶见婴儿和50岁以后起病者,男女均可受累。首发症状为进展性步态共济失调,步态蹒跚、左右摇晃、易于跌倒;2年内出现双上肢共济失调,表现动作笨拙和意向性震颤;在此早期阶段膝腱反射和踝反射消失,出现小脑性构音障碍或爆发性语言,双上肢反射及部分患者双膝腱反射可保存。双下肢关节位置觉和振动觉受损,轻触觉、痛温觉通常不受累。双下肢无力发生较晚,可为上或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或二者兼有。

    2、患者在出现症状前5年内通常出现伸性跖反射,足内侧肌无力和萎缩导致弓形足伴爪型趾,是常见的体征,也可以是未患病家族成员鼓励的表现。进行性严重脊柱后侧凸畸形可导致功能残疾和慢性限制性肺部疾病,心肌病有时只能由超声心动图检出,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其他异常包括视神经萎缩、眼球震颤(多为水平性)、感觉异常、震颤、听力丧失、眩晕、痉挛、下肢疼痛和糖尿病等。

    3、查体可见根膝胫试验和鼻目难立征阳性,75%有上胸但脊柱畸形,约25%患者有视神经萎缩,50%伴弓形足,85%伴心律失常或心脏杂音,10%-20%伴糖尿病。

    检查

    1、诊断:根据儿童或少年期起病,逐渐从下肢向上肢发展的进行性共济失调,明显的深感觉障碍如下肢振动觉、位置觉消失,腱反射消失等,通常可以诊断,如有构音障碍、脊柱侧凸、弓形足、心肌病、MRI显示脊髓萎缩和FRDA基因GAA异常扩增可确诊。

    2、辅助检查:

    (1)X片可见脊柱和骨骼畸形;MRI可见脊髓变细;

    (2)心电图常见T波倒置、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示心室肥大;视觉诱发电位波幅下降;

    (3)DNA分析FRDA基因1号内含子GAA大于66次重复。

    鉴别

    鉴别诊断:不典型病例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腓骨肌萎缩症:为遗传性周围神经病,也可出现弓形足;

    (2)多发性硬化:有缓解-复发病史和CNS多数病变的体征;

    (3)维生素E缺乏:可引起共济失调,应查血清维生素E水平;

    (4)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儿童期起病表现小脑性共济失调,可见特征性结合膜毛细血管扩张。

    并发症

    由本病诱发的进行性严重脊柱后侧凸畸形可导致功能残疾和慢性限制性肺部疾病;心肌病有时只能由超声心动图检出,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主要的死亡原因。

    其他包括视神经萎缩、眼球震颤(多为水平性)、感觉异常、震颤、听力丧失、眩晕、痉挛、下肢疼痛和糖尿病等。本病多从儿童或少年期起病,逐渐从下肢向上肢发展的进行性共济失调,明显的深感觉障碍,如下肢振动觉、位置觉消失,腱反射消失等。如有构音障碍、脊柱侧凸、弓形足、心肌病、MRI显示脊髓萎缩和FRDA基因GAA异常扩增可确诊。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预防和治疗的关键。一旦发病,应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预后:目前本病无特效防治方法,轻症病人可用支持疗法和功能训练,矫形手术如肌腱切断术可纠正足部畸形。

    治疗

    目前本病无特效治疗,轻症病人可用支持疗法和功能训练,矫形手术如肌腱切断术可纠正足部畸形。抗感染治疗的进展使感染已不常见,心肌病变为较常见的死因。患者可在出现症状5年内不能独力行走,10-20年内卧床不起,有症状平行患病25年,平均死亡年龄约3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