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邺城内,眼下还看不出横遭兵祸的样子,北道大都督李如愿发布了很严格的军令,因此城中并没有发生混乱,又是有内应进的城,所以战斗虽然持续了时间不短,但其实不算极烈。城中守军大部分已经龟缩台城,余下各部有的已经投降了,到了后面甚至还有百姓大着胆子上街看热闹。
丹阳郡城,此刻已经成了北道大都督李如愿的中军所在,丹阳尹官署也成了大都督府。
四十多岁的李如愿身材高大,虽然人到中年但还是仪表不俗,须髯整齐,俊朗飘逸。
此刻他只穿着一身青袍站在建邺城的舆图前,左右都是跟他起兵以及一路“投诚”的将领和官员。
其中一人与他年纪相仿,长相俊逸不凡,穿着一袭锦袍,但周身气度可就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此人是当今皇帝桓瑾的堂弟,九江王桓瑛。此前任丹阳尹、护军将军。也正是有他做内应,李如愿才能顺利进入建邺城,与新皇帝现在就一墙之隔了。
桓瑛此刻是兴奋又紧张,目前勤王大军已经都在路上了,但他们也兵临台城下,等到攻破台城之后...不敢想,哈哈哈,根本不敢想。
李如愿听着军情汇报其实还很忧心目前的形势,眼下十余万大军都在向建邺扑过来,而他们的兵力从最初的八千到现在也不过万余人,台城守备还是比较紧密,城防又比较完备,一时半刻拿不下。
记室李煦进言道:“都督,勤王军虽众,然各怀鬼胎,我们一路上势如破竹,这些人都心怀畏惧,不敢孤军上前,当务之急还是台城,我军军力如今尚有不足,现在应该广募兵卒,以补充军力,做攻城准备。”
积弩将军韩崇闻言道:“可这一路上,赶来从军的却并不多见,如今城中的百姓都在观望,城中囚徒在我们进来之前就被太子桓璋征召为兵,此刻城中确是无兵可募啊。”
众人闻言都是面色一凛,李如愿却是若有所思,李煦则是一副胸有成竹的道,“不,还有一些人。”
没等李煦说话,李如愿道:“五郎的意思可是要募奴为兵?”
李煦是李如愿的侄子,家中行五,又是心腹谋主,一向为他所倚重。因此即便是在军议之中,也是称呼其五郎这种亲近的称呼。
“不错,大都督所言,既是某之所想,如今大楚,世家大族肆意妄为,沉迷享乐,多蓄养大批家奴,此辈人身为奴籍终身不可摆脱,如果大都督废除这些人的奴籍,一定能够得到可用之兵,此辈必愿为大都督效死。”
李煦的话让很多人脸上露出兴奋之色,但有几人却有些顾虑深重的样子。大概是担心这样做会得罪江左的一众世家大族。
思虑片刻之后,李如愿当即决断:“我等举义兵,本就是为了肃清朝中奸佞,使主上不再受小人的蒙蔽和蛊惑,当了如今,还要担心得罪此类?”
作为当世名将,李如愿自然是明白如今的局势,他说是清君侧,不过是因为北人在朝堂式微,朝中如今被世家大族所把持,而一直支持他北伐建功的太傅荀祁和老皇帝在两年内先后去世。
如今掌权的尚书令陆俭等一直在进言,李如愿坐镇寿春太久了,又跟北面暗通款曲,新皇帝桓琰也的确动了心思,想要换个人去接替寿春这个淮南第一重镇。
李如愿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十几岁跟着伯父李丰,父亲李昂一起率领宗族数百口南下,李丰和李昂兄弟两人因为勇力过人,被推举为流民帅,并带着万余人定居淮南,还接受了老皇帝的官职。
寿春之战,伯父李丰和父亲李昂全都战死,李如愿兄弟几人却带着流民军血战不退,最终在淝水岸边率所部击溃了数倍于己的北军,为那场南北大战奠定了胜机。
虽然朝堂都因此归功于当时坐镇建邺的老太师荀祁运筹帷幄,但李氏父子兄弟的死战不退,以及那支流民所组成强军的战斗力,对战局的影响也绝对是关键性的。
战后李家也得了封赏,李如愿因为战功被封为姑藏侯,淮州刺史。仍旧统率李家部曲。
此后,因为跟荀氏的关系,李如愿的官职也一路上升,但荀老太师故去之后,南下北人在朝中就属于被江东士族打压的对象逐渐失势,因此李如愿这个手握重兵的北人自然也成了众矢之的,被朝堂的掌权之人所攻讦。
形势对他这个南下北人来说,每况愈下,但好巧不巧的是御极几十年的老皇帝也在去年去西天见佛祖了。继位的太子又是个喜好文学,且与江东士族交好的。
老皇帝桓宣,谥号“昭武”,信佛快信的魔障了,但他无论怎么吃斋念佛,都对坐镇北方的镇守寿春的李如愿非常信重。因为他明白江东稳定是要靠淮河一线有大将镇守坐镇的。
新皇帝桓瑾就不一样了,爱好文学,音乐,跟江东士族关系非常好,毕竟当年老皇帝为了坐稳江东就给儿子娶的吴郡顾氏女为妻。江东士族在老皇帝走了之后也算是终于站起来了,首先谋夺的就是兵权。
朝堂这边每况愈下,李如愿自然也准备自救,宗室桓瑛对皇帝屁股下面的那张椅子不能说是嗤之以鼻,也只能是垂涎三尺。
一拍即合之下,李如愿如有神助一般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打进了建邺城。这其中除了上天的馈赠,就是桓家的宗室们的鼎力支持了。
如今桓瑾的好三弟齐王桓琰率领的扬州军,好八弟燕王桓璋督领的江州军还以每日数里的“神速”在路上紧赶慢赶,其他兵马见这两位统领的大军的亲王都如此“神速”自然也有样学样,都不着急。
至于离得最远的荆州军,此时还没有集结完毕。
不然李如愿的兵马再精锐善战,也不至于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当年胡虏百万众都没能达成的成就——跨越长江天堑,并打进建邺。
此时南国武备,是这数十年里最为废弛之际。二十年前那场大战,打出了气势,但此后没有压力的江东也自然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最重要的是免奴为兵这张牌打出来之后,也就意味着进城的李如愿跟城中豪族再无转圜的余地。
但李如愿还是毅然决然的颁布了法令,“从军者,皆除奴籍。”
人在陆宅,拎着斧子的刘绛却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为之一振。这入城的李大都督,真是个统战高手啊。分析阶层很有一套啊。
这还有啥好说的,爷当兵去。
丹阳郡城,此刻已经成了北道大都督李如愿的中军所在,丹阳尹官署也成了大都督府。
四十多岁的李如愿身材高大,虽然人到中年但还是仪表不俗,须髯整齐,俊朗飘逸。
此刻他只穿着一身青袍站在建邺城的舆图前,左右都是跟他起兵以及一路“投诚”的将领和官员。
其中一人与他年纪相仿,长相俊逸不凡,穿着一袭锦袍,但周身气度可就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此人是当今皇帝桓瑾的堂弟,九江王桓瑛。此前任丹阳尹、护军将军。也正是有他做内应,李如愿才能顺利进入建邺城,与新皇帝现在就一墙之隔了。
桓瑛此刻是兴奋又紧张,目前勤王大军已经都在路上了,但他们也兵临台城下,等到攻破台城之后...不敢想,哈哈哈,根本不敢想。
李如愿听着军情汇报其实还很忧心目前的形势,眼下十余万大军都在向建邺扑过来,而他们的兵力从最初的八千到现在也不过万余人,台城守备还是比较紧密,城防又比较完备,一时半刻拿不下。
记室李煦进言道:“都督,勤王军虽众,然各怀鬼胎,我们一路上势如破竹,这些人都心怀畏惧,不敢孤军上前,当务之急还是台城,我军军力如今尚有不足,现在应该广募兵卒,以补充军力,做攻城准备。”
积弩将军韩崇闻言道:“可这一路上,赶来从军的却并不多见,如今城中的百姓都在观望,城中囚徒在我们进来之前就被太子桓璋征召为兵,此刻城中确是无兵可募啊。”
众人闻言都是面色一凛,李如愿却是若有所思,李煦则是一副胸有成竹的道,“不,还有一些人。”
没等李煦说话,李如愿道:“五郎的意思可是要募奴为兵?”
李煦是李如愿的侄子,家中行五,又是心腹谋主,一向为他所倚重。因此即便是在军议之中,也是称呼其五郎这种亲近的称呼。
“不错,大都督所言,既是某之所想,如今大楚,世家大族肆意妄为,沉迷享乐,多蓄养大批家奴,此辈人身为奴籍终身不可摆脱,如果大都督废除这些人的奴籍,一定能够得到可用之兵,此辈必愿为大都督效死。”
李煦的话让很多人脸上露出兴奋之色,但有几人却有些顾虑深重的样子。大概是担心这样做会得罪江左的一众世家大族。
思虑片刻之后,李如愿当即决断:“我等举义兵,本就是为了肃清朝中奸佞,使主上不再受小人的蒙蔽和蛊惑,当了如今,还要担心得罪此类?”
作为当世名将,李如愿自然是明白如今的局势,他说是清君侧,不过是因为北人在朝堂式微,朝中如今被世家大族所把持,而一直支持他北伐建功的太傅荀祁和老皇帝在两年内先后去世。
如今掌权的尚书令陆俭等一直在进言,李如愿坐镇寿春太久了,又跟北面暗通款曲,新皇帝桓琰也的确动了心思,想要换个人去接替寿春这个淮南第一重镇。
李如愿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十几岁跟着伯父李丰,父亲李昂一起率领宗族数百口南下,李丰和李昂兄弟两人因为勇力过人,被推举为流民帅,并带着万余人定居淮南,还接受了老皇帝的官职。
寿春之战,伯父李丰和父亲李昂全都战死,李如愿兄弟几人却带着流民军血战不退,最终在淝水岸边率所部击溃了数倍于己的北军,为那场南北大战奠定了胜机。
虽然朝堂都因此归功于当时坐镇建邺的老太师荀祁运筹帷幄,但李氏父子兄弟的死战不退,以及那支流民所组成强军的战斗力,对战局的影响也绝对是关键性的。
战后李家也得了封赏,李如愿因为战功被封为姑藏侯,淮州刺史。仍旧统率李家部曲。
此后,因为跟荀氏的关系,李如愿的官职也一路上升,但荀老太师故去之后,南下北人在朝中就属于被江东士族打压的对象逐渐失势,因此李如愿这个手握重兵的北人自然也成了众矢之的,被朝堂的掌权之人所攻讦。
形势对他这个南下北人来说,每况愈下,但好巧不巧的是御极几十年的老皇帝也在去年去西天见佛祖了。继位的太子又是个喜好文学,且与江东士族交好的。
老皇帝桓宣,谥号“昭武”,信佛快信的魔障了,但他无论怎么吃斋念佛,都对坐镇北方的镇守寿春的李如愿非常信重。因为他明白江东稳定是要靠淮河一线有大将镇守坐镇的。
新皇帝桓瑾就不一样了,爱好文学,音乐,跟江东士族关系非常好,毕竟当年老皇帝为了坐稳江东就给儿子娶的吴郡顾氏女为妻。江东士族在老皇帝走了之后也算是终于站起来了,首先谋夺的就是兵权。
朝堂这边每况愈下,李如愿自然也准备自救,宗室桓瑛对皇帝屁股下面的那张椅子不能说是嗤之以鼻,也只能是垂涎三尺。
一拍即合之下,李如愿如有神助一般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打进了建邺城。这其中除了上天的馈赠,就是桓家的宗室们的鼎力支持了。
如今桓瑾的好三弟齐王桓琰率领的扬州军,好八弟燕王桓璋督领的江州军还以每日数里的“神速”在路上紧赶慢赶,其他兵马见这两位统领的大军的亲王都如此“神速”自然也有样学样,都不着急。
至于离得最远的荆州军,此时还没有集结完毕。
不然李如愿的兵马再精锐善战,也不至于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当年胡虏百万众都没能达成的成就——跨越长江天堑,并打进建邺。
此时南国武备,是这数十年里最为废弛之际。二十年前那场大战,打出了气势,但此后没有压力的江东也自然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最重要的是免奴为兵这张牌打出来之后,也就意味着进城的李如愿跟城中豪族再无转圜的余地。
但李如愿还是毅然决然的颁布了法令,“从军者,皆除奴籍。”
人在陆宅,拎着斧子的刘绛却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为之一振。这入城的李大都督,真是个统战高手啊。分析阶层很有一套啊。
这还有啥好说的,爷当兵去。